南聲讀後|《專業之死》Tom Nichols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在面臨緊張議題的時刻,溝通變得更為困難,有時甚至會冒出「我為什麼要聽你的」想法,甚至以懷疑的心態放大拆解說出這句話的這個人背景,說這句話的動機是什麼。

 

是的,在這個素人都可搭建個人舞台發表高見的年代,專家說的話逐漸不再可靠,既然如此,這群術業有專攻的人影響力何在?

 

讀研究所的過程——特別是人文社科領域——就連教授都會自嘲不確定畢業後我們這群學生能找到什麼好工作。就算是進入最相關的記者、編輯領域,在台灣長期不被當作需具備專業的工作,導致薪水無法調升,進到該領域就像被免洗筷,離開了總會有人再遞補上。不珍惜人才,不願意花心思培養,專業不被當一回事,誰都可以來做,長期對產業發展來說只會是硬傷。

 

面對這股焦慮感,促使我翻開《專業之死》。

 

本書架構以:定義何為專家、專家如何在教育/網路/媒體界踢到鐵板、專家犯錯了該如何、專家與民主的信任紐帶,上述六部分所組成。在我接下來的心得中,「專家」所指的是花費平均以上時間長期投入在同一領域深耕者,「素人」則是普遍接受現有教育水平(大學),沒有特殊一技之長者。作者Tom Nichols想要釐清的是,專家是在總體決策下能做出較高機率,但不表示專家就會犯錯。民眾們(包含我)聽到這個結論,必然會認為既然已經是專家,就必須接受高標準審查,如果專家還會犯錯,那他們的價值與威權性在哪?我們第一直覺對專家的想像,正是本書欲處理的問題。

 

以下總結三個我認為相對核心的重點:

 

莫名的自信:因為網路世界讓我們(素人)接受資訊門檻大大降低,只要上Google輸入關鍵字就能找到「看似」為我們釋疑的答案,但這只是第一步。我們會輕易地掉入資源來源可信的迷思中,認為所讀到的內容就是想要的。這導致一些農場網頁中未經查證的以訛傳訛,大量取代我們應建立正確認知機會。弔詭的是,我們又會輕易落入因為有做功課上網查找答案(但也僅此到這一步),就一副自以為是的樣子,表現得像個行家似的。

Tom指出,這種態度是因欠缺「元認知」(metacognition)這項技能。在我所相處過的人際關係中,確實,通常讀愈多書的人表現的態度會愈為謙卑,他們明白自己的不足在哪,總語帶保留分享自己的觀點,也是因為這樣,討論的過程會讓人感到舒適,也會更加深刻體認到「學海無涯」是什麼感覺,雖然沒有明確與那種過度自信又很沒料的人相處過(我想那也是因為我反射性避開了),但可以想像得到,這種人說話的嘴臉應該會讓人連聽他說話一分鐘都忍受不了。

 

確認偏誤 (Confirmation bias):是一種常見的認知偏誤,在Tom的語境中被解釋成因為「早知道」,所以「這麼做」。以台灣即將發生的總統大選來談,我家政治立場是一片毫無懸念的綠油油,直至我這一代後才開始有不同的聲音出現。從小,我就被灌輸(也使我一直相信)票投給民進黨台灣才有希望,直至現在,只要是接觸任何政治議題,我就會不自主偏向民進黨立場,也因為長期浸淫在同溫層中,我對光譜是民進黨對立面的黨派還有其支持者還蠻容易先有的第一個念頭是「這個人是不是腦袋有洞」。讀政治系時我深信任何人都有立場這句教條,卻徹底忘了接在後面的「立場不同仍可以對話」這句。線上的唇槍舌戰多數時候都是基於,標籤與標籤式的解讀所導致。

Tom指出,這世上沒有百分之百理性的人,我們彼此心中都有一些雷是不容得被踩的。而當我們都緊抓著那個偏誤不放,就很難找到對話的隙縫。回到研究身份更是如此。指導教授曾告訴我,當我先預設這個研究題目必須往哪邊走時,就算研究的過程出現變數,有可能因而被忽略。為避免這種情況出現,才有匿名審查,針對研究內容提出研究者基於個人習性未看出的盲區,只是這樣的交流過程對素人之間相對困難,至少期待我們時常受自我認知的偏誤慣習影響,先別急著讓「早知道」擅自結束對話。

 

錯誤的期待:Tom以蘇聯解體為例,當時各式研究國際關係的大家(包含作者自己)都未曾想過蘇聯會以意想不到的速度解體,那還是在各種預測情勢將可能升高的氛圍中。這讓能算是一場專家們預測失敗的「戰役」沒錯,只不過,造成「失敗」Tom指出有兩種可能,一為純粹技術上的失誤(這就比較讓人懊惱),另一為突破當時發展下的讓眾人意想不到的結果。如果是後者失敗,雖然氣餒,但也是無可奈何。一但人們認為專家只許對不許錯,那就是藐視專家在研究過程來來回回的失敗與重試付出的努力。這也不能算是辯護,我認為Tom提到很重要的一點,專家所處理的問題往往需要反覆規劃,顧及各個面向,不是一個A+B=C的問題架構。這當中,沙盤推演是專家致力做到最好的部分,若用一個錯誤去忽略千百個成功,那是很可惜的。

最貼身的舉例是去年過年期間,我的貓疑似吞食異物,連續跑了兩三家醫院才終於看到改善。身心疲憊的情望下,自然是會懷疑前面幾間醫院醫師功力,但冷靜回想,每個醫師面對問題的思考路徑本來就有所差異,考量的點跟治療步驟自然都會不一樣。再者,若連專家的評估都不願意相信,其實打從一開始就不需要就醫。

 


總結來看,之所以專業已死,是素人認為自己可以與專家匹敵。素人讓專家在社會中的功能被動搖,貶低專家的價值(而那是素人又無法取代的)。Tom大力批判美國的反智行為體現在川普勝選上,而美國人得面臨的就是被一個笨蛋給統治。專家所做的一切決策勢必會引發正反意見,專家自身也不能百分之百保證目前做出的結論就是最好的,但對專家保持信任是基於我們希望整個社會可以發展欣榮,畢竟我們現在所享有的一切也是專業前人累積的建樹,不相信專家是個不切實際。

avatar-img
79會員
165內容數
一個分享讀後感的地方,沒有文青。文章可能暴雷忘記警示,自行斟酌閱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南聲生生難 的其他內容
我們所認識的俄烏戰爭具體是從二〇一四年開始的持久戰,只是二〇二二年是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相對更大規模的入侵行動。普丁很「巧妙」的,並不以「戰爭」字眼描述這次的軍事行動,言下之意顯示俄羅斯表現是想支持擁俄者,也就是烏克蘭境內以頓涅茨克為首,在國際上受到有限承認的政權。
一本關於談創傷的故事,作者Stephanie Foo被診斷患有複雜性創傷症候群。原因出自她一點也不美滿的家庭。
日本文學中我特別喜歡作家百田尚樹的作品。《永遠的0》我哭到不行,還買了新版收藏;《24號的奇蹟》小開本裡面收錄幾則發生在聖誕時節的溫馨故事,私心認為很適合作為耶誕禮物,應景又小巧。其餘有被翻譯中文版的我幾乎都有收藏。
收錄七則短篇,是為金草葉第二部短篇集的《剛剛離開的世界》是一本非常好看,讓我十分驚豔的優秀作品。我誠摯的推薦,不管是描述的、劇情層面的、故事背後想表達的、拿捏得宜的科幻比重,加總出這樣一部我認為可以說是無懈可擊的短篇集。   金草葉實屬在跨領域中,藉由她的生化背景以及卓越的說故事能力,讓她的作
「華氏451度」是作者Ray Bradbury認為紙張的燃點。故事發生在一個打火員不以滅火為志,而是將舉報而來的書全數燃成灰燼的世界。主角蒙塔格盡職於每次的出勤,在某次下班返家路途結識新搬來的鄰居少女克萊莉絲。
本書作者蔡宛芸在後記提到「尊嚴勞動」一詞,那是長期以來試圖探討勞工處境時,渴望觸及現實中往往遙不可及,彷彿另一個世界的理想情境。時而讓自己從專書討論中找回敏感度,才不會對社會發生的一切過於麻木,不將其當一回事。
我們所認識的俄烏戰爭具體是從二〇一四年開始的持久戰,只是二〇二二年是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相對更大規模的入侵行動。普丁很「巧妙」的,並不以「戰爭」字眼描述這次的軍事行動,言下之意顯示俄羅斯表現是想支持擁俄者,也就是烏克蘭境內以頓涅茨克為首,在國際上受到有限承認的政權。
一本關於談創傷的故事,作者Stephanie Foo被診斷患有複雜性創傷症候群。原因出自她一點也不美滿的家庭。
日本文學中我特別喜歡作家百田尚樹的作品。《永遠的0》我哭到不行,還買了新版收藏;《24號的奇蹟》小開本裡面收錄幾則發生在聖誕時節的溫馨故事,私心認為很適合作為耶誕禮物,應景又小巧。其餘有被翻譯中文版的我幾乎都有收藏。
收錄七則短篇,是為金草葉第二部短篇集的《剛剛離開的世界》是一本非常好看,讓我十分驚豔的優秀作品。我誠摯的推薦,不管是描述的、劇情層面的、故事背後想表達的、拿捏得宜的科幻比重,加總出這樣一部我認為可以說是無懈可擊的短篇集。   金草葉實屬在跨領域中,藉由她的生化背景以及卓越的說故事能力,讓她的作
「華氏451度」是作者Ray Bradbury認為紙張的燃點。故事發生在一個打火員不以滅火為志,而是將舉報而來的書全數燃成灰燼的世界。主角蒙塔格盡職於每次的出勤,在某次下班返家路途結識新搬來的鄰居少女克萊莉絲。
本書作者蔡宛芸在後記提到「尊嚴勞動」一詞,那是長期以來試圖探討勞工處境時,渴望觸及現實中往往遙不可及,彷彿另一個世界的理想情境。時而讓自己從專書討論中找回敏感度,才不會對社會發生的一切過於麻木,不將其當一回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身為碩博士生,你可能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期待用研究成果來贏得他人的信任。但別忘了,真正讓人忽視專家的,並不是他們的知識,而是他們的傲慢。 ▋1. 誠實面對「不知道」會讓你更可信 • 迷思: 人們總覺得,專家就是什麼都要知道,越能假裝全知,越能讓人相信。 • 現實: 當你坦承自己的知識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經常需要依賴專業人士的建議來做出重要決策,無論是在醫療、財務或其他領域。然而,這些專家的建議是否真的符合我們的最佳利益?Uri Gneezy 在《誘因設計:精準傳遞訊號,讓人照著你的想法行動》一書中探討了這個關鍵問題。書中的一個章節深入探討了專業操守與經濟利益之間的衝突,以及專家如
Thumbnail
好評之於自信能外求得其實是僥倖,總有那種不識貨的會把你批個一文不值。
Thumbnail
「演講?怎麼可能?!我耶⋯⋯」 去年底,我收到來自台中大屯扶輪青年服務社社長的訊息。 他看見了我在網路上分享的文章,覺得我的堅持精神令人佩服, 想邀請我到社團分享自己的經驗。這對我來說真是莫大的榮幸! 不過,當我收到邀約時,第一反應是拒絕。 因為我打從心裡覺得自己沒有資格教別人,也沒有
這本《博學者與他們的時代》是我近來讀到最精鍊的、目標明確、廣泛的蒐集並列舉具代表性的資料的研究著作之一。本書開頭就說得很清晰:作者柏克的目標不是要蒐集盡歷史上每一個或大多數的「博學者」的故事;而是要把目光聚焦在「時代」:什麼樣的時代氛圍,什麼樣的環境,有利於孕育出「博學者」的存在?
Thumbnail
當老師自己也不熟悉所教授的內容時,學生可能因為認為老師知識有限而對他失去信心。
Thumbnail
在面對不熟悉的領域時,人們傾向相信專家的建議。文章提到了判斷理財專家是否值得信任的條件,並強調了直覺在決策中的重要性。此外,利益衝突的影響也被細節解說,強調了許多人始終偏向相信專家的建議,但並不是所有專家都值得信任。
Thumbnail
有人對專家深信不疑,專家說甚麼都是至理名言,對專家之言全盤接受,不敢提出任何質疑,理由很簡單,「他是專家你不是。」專家花了這麼多時間和精力鑽研一個範疇,提出來的自然是真知灼見,不容質疑。 有人卻從來不信專家那一套,他們認為專家也是人,而人就有局限,就有可能犯錯,與其聽信專家,不如相信自己的判斷。他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每天隨意瀏覽一下社交媒體,不難發現網絡世界遍佈鍵盤戰士,外行人對專業人士指手劃腳。我作為旁觀者也不禁對這些莫名自大的評論大動肝火,到底這些人怎麼了🙄 本來我期待作者會以專業理性角度探討「專業」的定義,及其對社會的重要性,繼而分析現今社會為何對專家充滿敵意,大眾怎樣重建對專業人士的尊重與信任。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身為碩博士生,你可能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期待用研究成果來贏得他人的信任。但別忘了,真正讓人忽視專家的,並不是他們的知識,而是他們的傲慢。 ▋1. 誠實面對「不知道」會讓你更可信 • 迷思: 人們總覺得,專家就是什麼都要知道,越能假裝全知,越能讓人相信。 • 現實: 當你坦承自己的知識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經常需要依賴專業人士的建議來做出重要決策,無論是在醫療、財務或其他領域。然而,這些專家的建議是否真的符合我們的最佳利益?Uri Gneezy 在《誘因設計:精準傳遞訊號,讓人照著你的想法行動》一書中探討了這個關鍵問題。書中的一個章節深入探討了專業操守與經濟利益之間的衝突,以及專家如
Thumbnail
好評之於自信能外求得其實是僥倖,總有那種不識貨的會把你批個一文不值。
Thumbnail
「演講?怎麼可能?!我耶⋯⋯」 去年底,我收到來自台中大屯扶輪青年服務社社長的訊息。 他看見了我在網路上分享的文章,覺得我的堅持精神令人佩服, 想邀請我到社團分享自己的經驗。這對我來說真是莫大的榮幸! 不過,當我收到邀約時,第一反應是拒絕。 因為我打從心裡覺得自己沒有資格教別人,也沒有
這本《博學者與他們的時代》是我近來讀到最精鍊的、目標明確、廣泛的蒐集並列舉具代表性的資料的研究著作之一。本書開頭就說得很清晰:作者柏克的目標不是要蒐集盡歷史上每一個或大多數的「博學者」的故事;而是要把目光聚焦在「時代」:什麼樣的時代氛圍,什麼樣的環境,有利於孕育出「博學者」的存在?
Thumbnail
當老師自己也不熟悉所教授的內容時,學生可能因為認為老師知識有限而對他失去信心。
Thumbnail
在面對不熟悉的領域時,人們傾向相信專家的建議。文章提到了判斷理財專家是否值得信任的條件,並強調了直覺在決策中的重要性。此外,利益衝突的影響也被細節解說,強調了許多人始終偏向相信專家的建議,但並不是所有專家都值得信任。
Thumbnail
有人對專家深信不疑,專家說甚麼都是至理名言,對專家之言全盤接受,不敢提出任何質疑,理由很簡單,「他是專家你不是。」專家花了這麼多時間和精力鑽研一個範疇,提出來的自然是真知灼見,不容質疑。 有人卻從來不信專家那一套,他們認為專家也是人,而人就有局限,就有可能犯錯,與其聽信專家,不如相信自己的判斷。他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每天隨意瀏覽一下社交媒體,不難發現網絡世界遍佈鍵盤戰士,外行人對專業人士指手劃腳。我作為旁觀者也不禁對這些莫名自大的評論大動肝火,到底這些人怎麼了🙄 本來我期待作者會以專業理性角度探討「專業」的定義,及其對社會的重要性,繼而分析現今社會為何對專家充滿敵意,大眾怎樣重建對專業人士的尊重與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