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練習》|打造人類新思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於2018.3.9創作於medium



一、打破天賦論

刻意練習我認為是本每個人都必讀的一本書,希望刻意練習的內涵能夠納入我們心中。刻意練習的概念具有跨世代的意義,打破了「天賦」這個框架,就像食神的經典台詞:

「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食神」

還記得小時候,我媽因為我小學三年級的數學考得很差,因為我那次數學考卷考了60分,只因為沒有化做最小分數,我媽就把我送去補習班,生活上因為一些疏忽,我就被媽媽說「非常粗心」、「忘東忘西」,想要強行矯正,小時候我就對數學變的很沒有信心,覺得數學是個可怕的科目,只要遇到困難,就不敢挑戰,大腦的邏輯就無法運作。

像我這樣的例子,台灣這個社會多不枚舉,因為外在條件讓我們對自己的天賦定下了成見,形塑很多人對於學習上的封閉型思維

久而久之,我對數學就有陰影,每次成績考差,心底總是有個聲音說:

「反正我就是沒有天分嘛」。

雖然還是花很長的時間在題目上練習,但更多的是發呆,思考不通就硬帶入公式,以為花很長時間學習就應該有效果,結果成績還是差不多沒有起色。這就是天真練習法,認為時間長就有學習效果、缺乏檢討,只是白白浪費了時間在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如果那時候對學習有刻意練習的概念,也許現在的我也不會生物統計學三修吧!(笑)

書中提到,大部分人是很少是天生的音癡,自認為是音癡的人,大多都是因為家人、朋友、音樂老師的評論,讓他們以為自己是音癡,而真正的的音癡是患有「先天失音症」,這種症狀非常罕見。

如果刻意練習應用於每個領域,我想在各個領域發展都會更蓬勃發展,因為它打破了天賦論的刻板印象,解放了我看待「天才」這個說法

人的才能多少因人而異,感官上也許天生對於某些事物敏感,像是視覺、或是聽覺,建構在這樣的天賦發展的孩子,再良好的教育下,也許可以培育成一個世俗認為好的畫家、好的音樂家。擁有較好的天賦,在練習初期的確讓人因為學習帶來的成就感,像是一開始對讓人學習的動力能夠持續下去。

但是天賦真的是天生嗎?那些天才兒童的特殊天賦,只是經過大量練習和訓練的,莫札特無法解釋的天賦也在書中一一破解,莫札特的7歲天才兒童只是因為小時候4歲就開始大量練習彈鋼琴,現代的鈴木教學法已經可以批量製造「莫札特」。

天賦絕對不是成功的主要因素,天賦影響的因素並不多,更準確來說,天賦是可以被創造的,需要的正確的方法和長時間的學習,逐步地改造大腦迴路。練習才是刻意練習的關鍵。就如同我現在嘗試中把我的想法組織成文字讓各位看懂。

二、讓成長的方法不再僵化

「世界是不公平的,世界也是公平的」

看待他人的成功,習得無助的人們總會說,「人家是天才啊,你去跟人家瞎攪和什麼呢?」,如果是封閉型思維的家長或是老師,對話中就無意間關閉了孩子的學習動力和契機。

大多數人缺乏正確的認知,一個技能的習得絕對不是單靠天賦就能達到了。我們缺乏對自身的認識,扼殺的往往不是只有自己的未來,無論哪個職業都可能是教育者或啟發者,在面對教育時,要更加深思,學習的本質和方法,如何找到對的方法、如何刺激學生來產生內部動機、如何堅持學習這個技能

不公平的是外在的成見對個人的學習上產生了許多阻礙和缺乏自信,但公平的是每個人都可以經由刻意練習學習任何你想學的,只要你有心。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愛心、追蹤我及我的專題,也歡迎來我的臉書與我互動。感謝你的支持,願你成為完整的人。

昆陽 Peace 2021.6.2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對話沙龍】找尋人性的新的可能性
272會員
243內容數
世界很大、我們的內心也很深,我們常常在往外尋找有價值的事物,但卻忘記往內尋, 認識自己一直是我們的責任,但往往我們也是傷害自己最深的人。 我是昆陽,我希望用我的觀點為你帶來點新的想法,
2024/09/15
DiSC是理解傾向與偏好,而不是框架一個人_張忘形 在我的認知,認識人的工具非常多,這些知識從心理學家的研究與觀察,淬鍊出一個模型,這個模型可以一定程度的快速掌握一個人的先天傾向,非常好用,但同時也非常容易變成一個偏見。 「標籤是幫助辨別,而非偏見」,這更是我看待一個人不隨意貼上標籤的自我提醒。
Thumbnail
2024/09/15
DiSC是理解傾向與偏好,而不是框架一個人_張忘形 在我的認知,認識人的工具非常多,這些知識從心理學家的研究與觀察,淬鍊出一個模型,這個模型可以一定程度的快速掌握一個人的先天傾向,非常好用,但同時也非常容易變成一個偏見。 「標籤是幫助辨別,而非偏見」,這更是我看待一個人不隨意貼上標籤的自我提醒。
Thumbnail
2024/05/02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看事情的格局要怎麼區別高低呢?有些專家,總是能夠非常精準的切入重點,並把問題拆解得很清楚,如果要解決問題,需要的是問對問題,如果問問題有等級,我粗略地分為四個層次
Thumbnail
2024/05/02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看事情的格局要怎麼區別高低呢?有些專家,總是能夠非常精準的切入重點,並把問題拆解得很清楚,如果要解決問題,需要的是問對問題,如果問問題有等級,我粗略地分為四個層次
Thumbnail
2024/03/03
如果一個成熟的身體,裝入一個嬰兒的大腦,那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我想如果要盡量不劇透的話,我會這樣形容《可憐的東西》這齣戲。 也許大家會視為女性主義,我也不太清楚這部戲應該用什麼哲學來框架好,如果是我,應該是存在主義吧,濃厚的荒謬感,讓我既發笑,又覺得深有感觸。 「不帶框架的活真
Thumbnail
2024/03/03
如果一個成熟的身體,裝入一個嬰兒的大腦,那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我想如果要盡量不劇透的話,我會這樣形容《可憐的東西》這齣戲。 也許大家會視為女性主義,我也不太清楚這部戲應該用什麼哲學來框架好,如果是我,應該是存在主義吧,濃厚的荒謬感,讓我既發笑,又覺得深有感觸。 「不帶框架的活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不知道有多少人是過著這樣的求學時光:無論怎麼認真唸書就是拚不過那些天才,而長輩或老師總會說,讀一遍不夠,就讀10遍,10遍不夠就讀100遍。在一個領域上,你需要花比別人更多的時間,才能勉強與人並肩。華人文化強調的「勤能補拙」究竟是對是錯?
Thumbnail
不知道有多少人是過著這樣的求學時光:無論怎麼認真唸書就是拚不過那些天才,而長輩或老師總會說,讀一遍不夠,就讀10遍,10遍不夠就讀100遍。在一個領域上,你需要花比別人更多的時間,才能勉強與人並肩。華人文化強調的「勤能補拙」究竟是對是錯?
Thumbnail
刻意練習 : 透過精準訓練,你也能成為理想中的樣子 天賦跟努力誰更重要? 這本書會讓你明白,天賦就像你在前台看魔術表演,你覺得魔術師真的有魔法,但事實上,這些魔法都是背後的刻意練習而獲得的成果。 要是你曾經有想做或想成為的樣子,卻又因為實做後覺得跟不上別人,甚至因為別人太厲害而不敢去嘗試,這本書也許
Thumbnail
刻意練習 : 透過精準訓練,你也能成為理想中的樣子 天賦跟努力誰更重要? 這本書會讓你明白,天賦就像你在前台看魔術表演,你覺得魔術師真的有魔法,但事實上,這些魔法都是背後的刻意練習而獲得的成果。 要是你曾經有想做或想成為的樣子,卻又因為實做後覺得跟不上別人,甚至因為別人太厲害而不敢去嘗試,這本書也許
Thumbnail
在不少書上或是Podcast中 時常聽到大家談論到「刻意練習」這本書 真的很好奇裡面到底寫了什麼 於是這本書就到我的手上了 刻意練習這本書在說打破「天賦」這個想法 任何一個人,不論想要學習什麼技能 只要「刻意練習」就能夠成功達到! #目標練習法 練習的方法分為「天真練習法」和「目標練習法」兩種 刻意
Thumbnail
在不少書上或是Podcast中 時常聽到大家談論到「刻意練習」這本書 真的很好奇裡面到底寫了什麼 於是這本書就到我的手上了 刻意練習這本書在說打破「天賦」這個想法 任何一個人,不論想要學習什麼技能 只要「刻意練習」就能夠成功達到! #目標練習法 練習的方法分為「天真練習法」和「目標練習法」兩種 刻意
Thumbnail
你有唱歌五音不全而認為自己是天生音痴?或是跑步氣喘如牛而認為自己天生無運動細胞?這麼想,就等於把可以學會的可能性給放棄掉了。
Thumbnail
你有唱歌五音不全而認為自己是天生音痴?或是跑步氣喘如牛而認為自己天生無運動細胞?這麼想,就等於把可以學會的可能性給放棄掉了。
Thumbnail
「一旦假設某件事情是天生的,等於告訴自己對此束手無策」 今天分享的是《刻意練習》這本書。雖然我們人生下來可能都會有一些身體或大腦結構上的不同,也有可能某些人天生對某領域比較擅長,但只要用對方法刻意練習,後天的訓練也能讓我們有從菜雞變成專家的機會。
Thumbnail
「一旦假設某件事情是天生的,等於告訴自己對此束手無策」 今天分享的是《刻意練習》這本書。雖然我們人生下來可能都會有一些身體或大腦結構上的不同,也有可能某些人天生對某領域比較擅長,但只要用對方法刻意練習,後天的訓練也能讓我們有從菜雞變成專家的機會。
Thumbnail
刻意練習我認為是本每個人都必讀的一本書,希望刻意練習的內涵能夠納入我們心中。刻意練習的概念具有跨世代的意義,打破了「天賦」這個框架。
Thumbnail
刻意練習我認為是本每個人都必讀的一本書,希望刻意練習的內涵能夠納入我們心中。刻意練習的概念具有跨世代的意義,打破了「天賦」這個框架。
Thumbnail
沒有藝術頭腦的孩子 我自認我是一個沒有美術天分的人。自小學開始,每逢美術課,我都會有點故意把作品弄得很爛,深怕自己如果付出真心,結果會不盡人意。這種「自我應驗」的思考是這樣的:先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故意弄不好,以證明自己真的不夠好。於是,我就成為那位沒有「藝術頭腦」的孩子。 相信每個人都曾經有過這樣
Thumbnail
沒有藝術頭腦的孩子 我自認我是一個沒有美術天分的人。自小學開始,每逢美術課,我都會有點故意把作品弄得很爛,深怕自己如果付出真心,結果會不盡人意。這種「自我應驗」的思考是這樣的:先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故意弄不好,以證明自己真的不夠好。於是,我就成為那位沒有「藝術頭腦」的孩子。 相信每個人都曾經有過這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