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由改變自己的生活來改變命運,是自己現在所做的事。有很多壞習慣需要戒除,但新習慣如何建立,我發現兩者不能分開處理,而是一併來安排。因為壞習慣需要由新習慣取代,壞習慣才會自然離去。
❶ 檢查訊息與寫作
只關掉通知還是不夠
通知所造成的螢幕亮起,是一種節奏,這個看似方便接收也不錯過的設計,反而容易讓人投入時刻都檢查的氛圍,也就是習慣。然而這壞習慣就是讓人去等消息,反而浪費很多時間,少了可以投入創造和生產的時間。
網上不少人說,在手機上要重新奪回自主權,不做手機奴隸,就要關閉通知,甚至刪除有關應用程式,甚至買一部功能手機,外出時停止收訊息。這只對一半,因為一開始停止那個習慣,會騰出一段空閒時間。所以需要找比此更有意義的事情,並將之養成另一個習慣,否則只是少了一件事做,很快會為了填補時間而重返那個壞習慣之上。
減少壞習慣同時要建立更好習慣
習慣,尤其自己認為的壞習慣,是不能單純被戒除。當成功把接觸該習慣的機會減低,起初可能奏效,可是會騰出了時間和空間,這時候幸運的話可能有新的際遇,然後自自然然把自己帶到新的生活範疇,已完全不需要過去的習慣。然而,也可能有點空虛或沉悶,最後為了填補,可能在關掉通知還是經常進入app查看,甚至乾脆重開通知功能好了。
際遇可以是外來的偶遇,不用做什麼就遇見新朋友,或有朋友找自己,但這些際遇不會經常發生,就算經常發生總有一刻就是自己一個人。
然而一個人的時候還是可以為自己建立新的興趣,當探索這些興趣時了解到對自己的好處、建立成就感的時候,舊有的壞習慣相對地不再重要,已經由新的習慣取代。
在手機寫作,總比手機上查訊息和上網好
除了跑步、畫畫、旅行,我也嘗試透過手機的便利性,讓自己建立寫作的習慣。
咦,寫作不是需要一個時間、需要一本簿和一台電腦、一個環境(如咖啡店),寫一千字才成嗎?學校和工作間培養出來的寫作模式,並不是唯一的可行方式,只是我們未看過未了解到其他可行性。
過去電腦的鍵盤打字會比較方便,而現在的手機或平板軟體鍵盤,一直都有改善,選取文字、複製貼上方便了不少。手機更有單手操作功能。
而現在的手機都有筆記app,想到什麼就先打開它並簡略記下來,尤其寫作本來就是跟個人生活相關,邊做邊記就很容易至少有個草稿,這樣寫出來反而較真實(後來才寫,記憶會模糊)。此外,寫作真的不需要一次過完成,可以分開寫,每次就當覆訊息般寫幾行即可。若想行文順暢,那麼寫好了,在電腦再重讀一次編輯修改。(順帶一提:我個人覺得現在的文章最重要是說真話、有個人經歷,文筆反而是其次。)
其實都不需要有個題目才寫,只要平時有把想法我都會點列寫進手機,有特別經歷、主題我也會補充在筆記app中,積累成不同的文章。
關掉通知並不會帶來不便
關掉通知並不會使我錯過訊息,其實查看訊息還是很方便,還是每天都有查看,只是數分鐘時間。直接打開app真的比推播通知更不方便嗎?即使不方便,如果能換來避免分心和更能投入其他更有意義的事情,我覺得還是值得。
❷ 跑步
為什麼而跑?
從2015年開始跑步,但很多時太著眼於每次跑多少、跑多快。當然一個人如果每次跑20公里,每次速度是每5分鐘完成一公里的話,是很理想的表現,但是除了這些數字上的成就外,我跑步的原因是什麼?
今年年頭,我由一星期跑兩次,改為一個月左右一至兩次,因為隔比較久才跑,肌肉是完全回復,但還有記憶,好讓我下次跑8至10公里都比較輕鬆。我的確「維持」了成績,但維持這個表現反而限制了自己的跑步習慣和相關可能性:例如健康、晚上外出的機會等。再者,我變相為自己訂下更高的跑步門檻:需要至少一小時的時間,需要跑至少8公里,結果使我更難起步,然後跑步次數減少一個月一次甚至沒有。
差不多到34歲,我明白健康是非常重要,很多人覺得30歲體能開始下降,然而恆常運動不但減慢這問題,也帶來良好心境和判斷力,年紀愈大並不代表沒辦法有更強壯的身體。
再想到即使在冬天跑2公里都能出汗,出汗能排毒,那麼一個月跑10公里出一次汗,跟一個月跑2公里出多次汗,後者是比較好的。
降低門檻然後進步
此外現時跑2公里還是比10公里易,不只能力而言,而且時間上也容易安排。所以就在最近一個月開始,不再要求自己每次達到很高的水平,只要求每星期可以差不多每天走一走,當然如何當下想再跑多點也沒問題,但不是必須。
再看看手機app的記錄,至12月17日止,跑了8次共21.2公里,我相信只要養成基本習慣,那麼回到年頭的「成績」反而沒那麼難。
經過這兩個習慣的建立,來取代習慣常常打開手機檢查訊息的經歷,可以用下圖整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