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餐桌上的植物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蔬果大驚奇
升上小一的女兒,從學校拿回一本「閱讀護照」。學校希望透過「閱讀護照」記錄閱讀的痕跡,於是,我們也就更規律地把閱讀當作是一件為時比較久的回家功課來進行。
閱讀是回家功課沒錯,因為被規定嘛。但因為有紀錄的關係,後來我們也就更清楚的知道自己讀過哪些書,讀了幾本書。當小一上學期還沒結束,我們就已經把一本「閱讀護照」裡的閱讀欄位全部填完時,我和女兒不禁從書本中抬起頭來驚呼:哇,我們已經讀過那麼多書了……
把這件事說出來,不是想炫耀我們讀了很多書,而是想透過這樣一個持續做並持續記錄的過程,分享我們在閱讀過程中的收穫。
小一生閱讀的書以繪本為大宗。大部分的繪本是針對小孩子做創作,因此圖畫多,文字少,且文字級數大並有注音,非常適合小孩自己閱讀,當然也適合親子共讀。
每次去圖書館借書,當然是隨機借閱,因為有可能想閱讀的書籍不見得在館內(隨時有人在借閱)。但當我們有紀錄之後,我們發現我們隨機的閱讀,也慢慢地可以整理歸納出一些系列方向。

今天想談的就是,餐桌上的植物學。
因為一直很想和女兒談談植物、食物、飲食的觀念等等,深究原因可能是因為我現在是家庭煮婦,每天圍繞著三餐打轉,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專研更高深的學問,只能從最切身的下手,既然都要吃,好歹也要知道自己吃下肚的是什麼吧。然後啊,又因為女兒總是吃的很少,體重偏瘦,就覺得應該談談這方面的事情,讓她及早知道,不要因為個人的偏見、無知導致一些遺憾。
以下羅列幾本書,記錄我們曾經「教與學」的過程:
1.《食物比一比》
這本書中將許多相似的食材放置在一起比較,試著釐清我們的觀念,或者長知識,或者學辨識,實用功能超強。比如讀到高麗菜和萵苣的比較時,書中說高麗菜「比較重、比較硬、帶有甜味」,而萵苣則是「比較輕、比較軟、帶有苦味」。簡單地、大原則地將兩者的不同處點出來,讓我這當媽的,跟著一起長知識。
讀著讀著,只要是冰箱裡有的或是廚房櫃子上正擱著的,我就立馬將這些食材堆到孩子的面前來,孩子有點大開眼界,覺得食材的世界非常浩瀚。例如同樣是海菜,居然還可以再細分成那麼多種,因為她平日最愛喝紫菜蛋花湯以及味噌湯,所以她以為的海菜世界就是湯裡面的那些海菜而已。

2.《我的蔬菜寶寶》
這本書以不斷的重複「叩!叩!叩!請問你是誰?」的句子,接著從葉子的觀察中,讓我們猜測著即將從泥土中拉拔出的會是什麼植物。邊閱讀的過程我就邊把身邊有的蔬菜拿出來比對,讓孩子有更真實的感受,原來她所吃的是哪些食物,這些食物未來到餐桌前是什麼樣子。
因為是從葉子的觀察下手,老實說,又牽涉到植物學的知識,平日我當然也不會從葉子去猜測這是什麼農作物,到我面前的農作物早都已離開泥土囉,只能說,從單一主題無限延伸出去,處處是學問啊。
我的蔬菜寶寶
我的蔬菜寶寶
3.《YUM!YUM!我愛吃》
書中提到讓食物變好吃的方式。其中提到高湯四兄弟,分別是:香菇、小魚乾、昆布、柴魚乾。這四位兄弟的不同組合帶來不同的味覺感受,好吃秘訣來自於都吸收了充分的陽光。想到這裡,我把新鮮香菇和乾燥香菇放在一起,讓孩子看一看、摸一摸,最後聞一聞,孩子都能很容易就聞出乾燥香菇有一股特殊的香氣。
聞一聞,乾燥香菇有股特殊香氣
但當孩子問為什麼乾燥香菇比較香時,我就回答不出來了,這就跟使用乾燥香菇之前要泡水一樣,對我來說,都是約定成俗的做法和認知。可以不知道為什麼,只要跟著前人說的方法去做,就能依樣畫葫蘆。生活上可以過得去但碰到好奇發問的孩子就過不去了,況且我也不太喜歡說「反正你記得就是這樣就對了啦」,這一句話會是在我努力過後,覺得還是找不到答案的情況下,才不甘願給出來的。
總結了這樣的對話不下數十次之後,我領悟到了一個心得。在教養的過程中,常常容易因為孩子的發問,暴露自己在知識方面的不足,還好我對自己的定位仍是一位學習者,也就願意陪伴孩子一起走過這條路。
以上三本書,都不是一個正規正矩在課堂上學習的過程,就是很平日的家常對話,孩子問為什麼,然後當媽媽的我就努力找資料和孩子一起把問題搞懂。我認為這個過程有點像是目前正當紅的「主題式教學」,其概念是,選定一個主題,再從這個主題延伸出去,涵蓋不同學科的跨領域知識整合,並搭配討論、實作、合作、學習等方式,全面性完成的一個學習歷程。
餐桌上的植物學,當然可以是「閱讀護照」上一本又一本的閱讀記錄,但它更可以是親子共讀時光,是切身的食農教育,是生活與知識連結在一起的學習過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會員
3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夏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想,在孩子真的能夠獨當一面,燒出什麼能端上餐桌的菜餚之前,我自己的心態才是最重要的。我必須說服自己,用大量的時間用更多的耐性是為了成就更多永恆的價值,像是愛、親情、回憶之類的……
我們選擇上菜市場進行一場真槍實彈的課程,學會挑菜、買菜、議價、聊天,也學會安靜的觀察、靈巧的應變。在真實的生活面前,我們不是打開一本書,唸唸書中的文字,想像文字引導的畫面,而是直接面對生活這本大書,讓生活教導我們許多看得見以及看不見的種種。
有一回我在挑菜,孩子湊過來要幫忙,我靈機一閃便問她,你知道這是什麼菜嗎?她先說「高麗菜」,再說「地瓜葉」。我心想這是你最愛吃的葉菜耶,你居然認不出它來。 當然未烹煮過的樣子,和炒過之後,盛在盤子裡的樣
我想,在孩子真的能夠獨當一面,燒出什麼能端上餐桌的菜餚之前,我自己的心態才是最重要的。我必須說服自己,用大量的時間用更多的耐性是為了成就更多永恆的價值,像是愛、親情、回憶之類的……
我們選擇上菜市場進行一場真槍實彈的課程,學會挑菜、買菜、議價、聊天,也學會安靜的觀察、靈巧的應變。在真實的生活面前,我們不是打開一本書,唸唸書中的文字,想像文字引導的畫面,而是直接面對生活這本大書,讓生活教導我們許多看得見以及看不見的種種。
有一回我在挑菜,孩子湊過來要幫忙,我靈機一閃便問她,你知道這是什麼菜嗎?她先說「高麗菜」,再說「地瓜葉」。我心想這是你最愛吃的葉菜耶,你居然認不出它來。 當然未烹煮過的樣子,和炒過之後,盛在盤子裡的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挺喜歡去住家附近的那間福德宮,總是有種親切感,前幾天路過時已經進去跟土地公公打過招呼,走進對面全家晃來晃去就是沒看到麻糬,最後決定買義美小泡芙當供品,昨晚再提醒阿母中秋節要一起去拜拜。 關於拜拜這回事 阿母骨子裡是個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儘管逢年過節的拜拜儀式不會少,但會自動精省,比如拜祖先的三
Thumbnail
荷包蛋:一顆蛋的奇幻旅程 荷包蛋,這個讓早餐桌上充滿陽光的存在,真的是雞蛋界的超級明星。不論是西方的「太陽蛋」,還是東方的「荷包蛋」,只要看到那金黃的蛋黃,心情就像在吃蛋一樣,瞬間被療癒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顆蛋,它的來歷、營養、以及它如何化身為全球餐桌上的MVP。 荷包蛋的來歷——蛋黃的神
  在一個一歲多的小小孩身上,事情卻不是這麼一回事。他可能並不清楚這是一件不該做的事情,或者以另一種方式來說:在他的世界觀裡,這件事還沒有被認識為不該做。如果我們設身處地地進入一個小小孩的世界與經驗裡面,我們會發現,就算是以一個成年人的邏輯和判斷力,我們都很難清楚地說明這件事情為什麼應該是這樣。
Thumbnail
之前去市場,賣菜的阿婆給我一大堆辣椒,眼看快要乾癟了,今天下午在家切辣椒打算冰凍起來。 切著切著,忽然手指一辣「哇喔!」這個刺激瞬間帶我回到那個「媽媽去上班,把我和弟弟托給外婆照顧」的幼稚園時期。 那時,我大約六歲,正處於好奇心旺盛的年紀。外婆有一天桌上放了大約十來條的紅辣椒,新鮮飽
Thumbnail
前些日子(孩子約三歲半),觀察到孩子的精細肌肉、思考邏輯和語言表達有了明顯的進步,似乎到了下一個成長階段。因此思考著陪伴她的日常中能多做些什麼? 幼兒教育上重要的三件事 把過往幾個學習過的教育派別複習一下掃過一次,它們在幼兒教育上有三個共通點:著重烹飪、藝術、自然或園藝。中式料理已經成為我們的日
Thumbnail
每天孩子都會在午餐之後詢問老師下午點心吃甚麼?因為要先收拾其它的餐具到書包,每當老師說是茶葉蛋,總會出現一陣歡呼,因為蛋是孩子們常見的食物,也是幾乎人人都喜愛的,我們也會藉由吃茶葉蛋來更加認識雞蛋,了解其中的營養,聊聊平時的經驗,也展開了不少話題…… 幼兒:我媽媽都會去7-11買茶葉蛋餒!
Thumbnail
語言學裡有句名言:Language is rooted in its culture.(語言植基於文化)。拿台灣曾被日本殖民的歷史來看,日本許多外來語(borrowed words)源自於英文,而台語(因各地口音略有差異)但許多字的用法承襲自日語。例如:pan(胖=麵包),beer(r作lu發音
Thumbnail
FOOD X FORM X FREEDOM 一連下了好幾天的雨,已經數不清降雨的日數,已經懷念起晴美的日子,細細雨水紛紛落至隨風抖晃的蔥綠樹葉上,潤濕的表面有深長的呼吸,空氣中瀰漫著甜美寧靜的笑談私語,我聽見了,也沒聽見。 隔著玻璃窗睜大雙眼,有時不確定雨停了還是變得更烈,水滴與水滴間密得連
Thumbnail
許多父母都知道,閱讀對孩子的重要性,但父母常常會想,小孩還那麼小,我跟他說故事講聽得懂嗎? 每天讀,到底對孩子有什麼幫助呢?為什麼親子共讀那麼重要?那要選擇什麼樣的書比較好呢?心中的疑問會不停跑出來,C媽在孩子剛出生時,也不斷的在思考這問題,也不斷在找答案,要如何幫寶貝選出好書?但在選書之前要先了解
Thumbnail
我們利用了烹飪時會用到的辛香料,來讓孩子觸摸、嗅覺、味蕾得到刺激,促進他們的感官發展。使用「一⋯⋯⋯就⋯⋯⋯」這種句型,讓孩子在課堂中能夠連貫前後的表達。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挺喜歡去住家附近的那間福德宮,總是有種親切感,前幾天路過時已經進去跟土地公公打過招呼,走進對面全家晃來晃去就是沒看到麻糬,最後決定買義美小泡芙當供品,昨晚再提醒阿母中秋節要一起去拜拜。 關於拜拜這回事 阿母骨子裡是個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儘管逢年過節的拜拜儀式不會少,但會自動精省,比如拜祖先的三
Thumbnail
荷包蛋:一顆蛋的奇幻旅程 荷包蛋,這個讓早餐桌上充滿陽光的存在,真的是雞蛋界的超級明星。不論是西方的「太陽蛋」,還是東方的「荷包蛋」,只要看到那金黃的蛋黃,心情就像在吃蛋一樣,瞬間被療癒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顆蛋,它的來歷、營養、以及它如何化身為全球餐桌上的MVP。 荷包蛋的來歷——蛋黃的神
  在一個一歲多的小小孩身上,事情卻不是這麼一回事。他可能並不清楚這是一件不該做的事情,或者以另一種方式來說:在他的世界觀裡,這件事還沒有被認識為不該做。如果我們設身處地地進入一個小小孩的世界與經驗裡面,我們會發現,就算是以一個成年人的邏輯和判斷力,我們都很難清楚地說明這件事情為什麼應該是這樣。
Thumbnail
之前去市場,賣菜的阿婆給我一大堆辣椒,眼看快要乾癟了,今天下午在家切辣椒打算冰凍起來。 切著切著,忽然手指一辣「哇喔!」這個刺激瞬間帶我回到那個「媽媽去上班,把我和弟弟托給外婆照顧」的幼稚園時期。 那時,我大約六歲,正處於好奇心旺盛的年紀。外婆有一天桌上放了大約十來條的紅辣椒,新鮮飽
Thumbnail
前些日子(孩子約三歲半),觀察到孩子的精細肌肉、思考邏輯和語言表達有了明顯的進步,似乎到了下一個成長階段。因此思考著陪伴她的日常中能多做些什麼? 幼兒教育上重要的三件事 把過往幾個學習過的教育派別複習一下掃過一次,它們在幼兒教育上有三個共通點:著重烹飪、藝術、自然或園藝。中式料理已經成為我們的日
Thumbnail
每天孩子都會在午餐之後詢問老師下午點心吃甚麼?因為要先收拾其它的餐具到書包,每當老師說是茶葉蛋,總會出現一陣歡呼,因為蛋是孩子們常見的食物,也是幾乎人人都喜愛的,我們也會藉由吃茶葉蛋來更加認識雞蛋,了解其中的營養,聊聊平時的經驗,也展開了不少話題…… 幼兒:我媽媽都會去7-11買茶葉蛋餒!
Thumbnail
語言學裡有句名言:Language is rooted in its culture.(語言植基於文化)。拿台灣曾被日本殖民的歷史來看,日本許多外來語(borrowed words)源自於英文,而台語(因各地口音略有差異)但許多字的用法承襲自日語。例如:pan(胖=麵包),beer(r作lu發音
Thumbnail
FOOD X FORM X FREEDOM 一連下了好幾天的雨,已經數不清降雨的日數,已經懷念起晴美的日子,細細雨水紛紛落至隨風抖晃的蔥綠樹葉上,潤濕的表面有深長的呼吸,空氣中瀰漫著甜美寧靜的笑談私語,我聽見了,也沒聽見。 隔著玻璃窗睜大雙眼,有時不確定雨停了還是變得更烈,水滴與水滴間密得連
Thumbnail
許多父母都知道,閱讀對孩子的重要性,但父母常常會想,小孩還那麼小,我跟他說故事講聽得懂嗎? 每天讀,到底對孩子有什麼幫助呢?為什麼親子共讀那麼重要?那要選擇什麼樣的書比較好呢?心中的疑問會不停跑出來,C媽在孩子剛出生時,也不斷的在思考這問題,也不斷在找答案,要如何幫寶貝選出好書?但在選書之前要先了解
Thumbnail
我們利用了烹飪時會用到的辛香料,來讓孩子觸摸、嗅覺、味蕾得到刺激,促進他們的感官發展。使用「一⋯⋯⋯就⋯⋯⋯」這種句型,讓孩子在課堂中能夠連貫前後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