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之間,新食代—葉食臺灣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一次性餐具對世界造成的污染早已無法忽視,在臺灣,政府也開始著手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從政府機關到校園乃至於商家,都紛紛在法令與政策下禁用了一次性餐具。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已成了世界的共識,「葉食臺灣」也在一次領悟中,躍身潛入了這股浪潮。


一個20分鐘吃完的便當,卻對地球造成永久的傷害

畢業於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研究所,葉食臺灣的創辦人—王馨曼,她在一次專題研究、一波毒餐具風波、以及一次東南亞的旅行後,體會到了自己的使命。


「我還能做什麼?」


2014年,受到尼泊爾當地居民及花東原民傳統葉碗的啟發,「葉食臺灣」正式成立,並開始尋找葉材、製作模具、研發測試。擔起社會責任、環境責任,這或許是設計師的另一個使命。葉食臺灣運用在地的葉子,透過簡單的程序製成飯碗,與平日的紙製飯碗皆為「一次性餐具」,一個造成汙染並構成食安憂慮,「葉食」卻得以落葉歸根、回饋自然。


raw-image

不是都能回收嗎?怎麼還是造成汙染?

普遍來說,消費者都會認為紙碗十分環保,擺明就都能「回收」了,「為什麼不用紙碗就好呢?」然而,市面上的紙碗絕大多數屬「複合製品」,在可回收的紙料上加上了防油的食用蠟或塑膠薄膜,加上使用後的紙碗再沾上油漬,導致回收成本高漲,回收廠商並不完全樂意「回收」這些製品。筆者就讀的學校就曾因為廠商成本考量的關係而暫停回收紙類餐具。幸好與政府合作的廠商仍進行相關回收,才停止了這樣「環保倒車」的窘境。

再者,消費者普遍亦偏好購買「賣相」較好的商品,似乎連餐具也不例外。因此,為了確保商品的銷售數量同時壓低成本,許多不肖廠商遂使用化學顏料進行再加工,讓紙製餐具對環境更不友善。



再研發再改善 盼能打入市場取代紙製餐具!

單就目前的狀況而言,筆者認為葉食臺灣的餐具仍然非常陽春,短時間內恐怕難以受到大眾市場的喜愛。除了大眾市場,一次性餐具的供應商,基於成本跟數量需求,短期內也不可能完全轉向葉食餐具。承載這樣子挑戰主流市場的使命,葉食臺灣也在努力進行進一步的研發,盼有朝一日能取代當今主流的一次性餐具。筆者亦樂觀認為,隨著科技進步及環保意識的增長,葉食餐具總有一天將能成為主流、滅除汙染及食安隱憂。


raw-image


責任編輯:吳宇翔 核稿編輯:賴澤霖

前往粉專了解更多


延伸閱讀:

荷蘭again! 不再需要買電燈 我們,要買「光」

2019循環經濟工作坊---首次實體工作坊的感動(上)

[循環與共享專題]回過頭來,我們如何從自己開始落實永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高中生的循環經濟的沙龍
80會員
323內容數
我們是來自台灣不同學校的學生,在聽聞部分學校正在實施「減塑政策」,且在校慶園遊會有相關措施,團隊就打算撰寫一篇關於校園減塑的報導。 也因為有些學校推行減塑政策、有些則無,希望透過比較,藉此讓讀者了解園遊會減塑到底有沒有效果。另外,我們也收集 50 份網路問卷獲得學生對減塑園遊會的想法
2025/04/27
身為一個結合全台學生力量的環保組織,高循的成員們始終堅信高中生能為台灣做點不一樣的;我們發跡於社會,也想回饋於社會,高循持續在網路發布循環及永續議題等相關科普文章,高循相信:「那怕只有一點火星,只要持續累積,星火終究可以燎原。」
Thumbnail
2025/04/27
身為一個結合全台學生力量的環保組織,高循的成員們始終堅信高中生能為台灣做點不一樣的;我們發跡於社會,也想回饋於社會,高循持續在網路發布循環及永續議題等相關科普文章,高循相信:「那怕只有一點火星,只要持續累積,星火終究可以燎原。」
Thumbnail
2025/04/26
你曾造訪過長榮大學嗎?你知道「竹子」也能當作建材嗎?現代建築設計除了要具巧思外,也傳遞著循環經濟的社會責任;它就是長榮大學的長榮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將現代與古典元素融於一體的建築吧!
Thumbnail
2025/04/26
你曾造訪過長榮大學嗎?你知道「竹子」也能當作建材嗎?現代建築設計除了要具巧思外,也傳遞著循環經濟的社會責任;它就是長榮大學的長榮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將現代與古典元素融於一體的建築吧!
Thumbnail
2025/04/23
歐盟於2023年5月6日公布《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這是全球首個針對進口產品碳排放徵收額外費用的機制,旨在防止企業將生產轉移至環保標準較低的國家。
Thumbnail
2025/04/23
歐盟於2023年5月6日公布《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這是全球首個針對進口產品碳排放徵收額外費用的機制,旨在防止企業將生產轉移至環保標準較低的國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什麼⁉️農業也會造成很多的廢棄物⁉️ 那農業又該如何解決問題做到循環經濟呢♻️ 其實台灣已經有很多案例了喔😍 想知道農業是如何回收再利用的嗎🫶🏻 那就讓這篇文帶您一探究竟吧🔍
Thumbnail
什麼⁉️農業也會造成很多的廢棄物⁉️ 那農業又該如何解決問題做到循環經濟呢♻️ 其實台灣已經有很多案例了喔😍 想知道農業是如何回收再利用的嗎🫶🏻 那就讓這篇文帶您一探究竟吧🔍
Thumbnail
每個星期,在竹山台西客運一樓的候車大廳,總會出現這麼一個熱鬧場景,竹編的菜籃擺滿一地,工作人員(大多是社區媽媽)手上拿著清單一一點名,玉米筍一包、香菇一盒、白菜一顆……,他們在為「足安心蔬菜箱」的消費者配菜。
Thumbnail
每個星期,在竹山台西客運一樓的候車大廳,總會出現這麼一個熱鬧場景,竹編的菜籃擺滿一地,工作人員(大多是社區媽媽)手上拿著清單一一點名,玉米筍一包、香菇一盒、白菜一顆……,他們在為「足安心蔬菜箱」的消費者配菜。
Thumbnail
台灣美食享譽國際,愛吃的本性卻對生活造成潛在的威脅,餐桌上吃不完的廚餘已經成為看不見的危機,是時候向大眾介紹廚餘處理的新技術了!
Thumbnail
台灣美食享譽國際,愛吃的本性卻對生活造成潛在的威脅,餐桌上吃不完的廚餘已經成為看不見的危機,是時候向大眾介紹廚餘處理的新技術了!
Thumbnail
這一、二年全世界最夯的議題,除了新冠疫情外,大概就是永續發展目標與淨零排碳了。 『成長』與『發展』不一樣,成長是數量的增加,發展是質的改善(結構的改變)。 『永續發展』的定義是,『滿足當代需求,同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本身需求的發展』,因此,永續發展是必須顧及許多條件,甚至還必須節制目前的成長。
Thumbnail
這一、二年全世界最夯的議題,除了新冠疫情外,大概就是永續發展目標與淨零排碳了。 『成長』與『發展』不一樣,成長是數量的增加,發展是質的改善(結構的改變)。 『永續發展』的定義是,『滿足當代需求,同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本身需求的發展』,因此,永續發展是必須顧及許多條件,甚至還必須節制目前的成長。
Thumbnail
今年原物料漲得哀鴻遍野,所以餐飲紛紛漲價;消費者應很有感,但這些提高的價錢也反映了時代的波動。 年尾台南小吃的售價讓大家在網路上議論紛紛,關於該不該漲也許荷包會給出答案,但今天要介紹的兩本書,也許能讓答案擁有更多可能性。 所以一看到《小吃碗上外太空》這麼有趣的書名,怎麼可能忍得住?
Thumbnail
今年原物料漲得哀鴻遍野,所以餐飲紛紛漲價;消費者應很有感,但這些提高的價錢也反映了時代的波動。 年尾台南小吃的售價讓大家在網路上議論紛紛,關於該不該漲也許荷包會給出答案,但今天要介紹的兩本書,也許能讓答案擁有更多可能性。 所以一看到《小吃碗上外太空》這麼有趣的書名,怎麼可能忍得住?
Thumbnail
飲食是維持人類生存的最基本需求,為了儲存食物、烹煮食物、盛裝食物,人們自然就會為了這些需求而製造器具,陶器便因此誕生了。陶瓷是最早出現且與人們生活密不可分的器皿,而民以食為天,「用什麼吃」便成為聯繫人與自然、陶器與飲食文化的起點。
Thumbnail
飲食是維持人類生存的最基本需求,為了儲存食物、烹煮食物、盛裝食物,人們自然就會為了這些需求而製造器具,陶器便因此誕生了。陶瓷是最早出現且與人們生活密不可分的器皿,而民以食為天,「用什麼吃」便成為聯繫人與自然、陶器與飲食文化的起點。
Thumbnail
台灣稱便當,香港叫飯盒,就是利用一個盒子盛裝飯菜,讓你能在外邊吃飯。台灣外食文化普及,很多台灣人買一個便當便是一頓飯,或是到廉價的自助餐店買幾個小菜,用便當盒帶回家中享用。台灣人的生活離不開便當,但大家知道台灣的便當文化,跟香港的飯盒文化有多大的差異嗎?
Thumbnail
台灣稱便當,香港叫飯盒,就是利用一個盒子盛裝飯菜,讓你能在外邊吃飯。台灣外食文化普及,很多台灣人買一個便當便是一頓飯,或是到廉價的自助餐店買幾個小菜,用便當盒帶回家中享用。台灣人的生活離不開便當,但大家知道台灣的便當文化,跟香港的飯盒文化有多大的差異嗎?
Thumbnail
餐盤裡的食物吃完吧! 這是一件說起來容易的事,然而,台灣又有多少人真正落實呢?目前<食物銀行法>還處於審議狀態,我們當然希望它能盡速通過,對臺灣的剩食環境就會改善一點。但,食物銀行也能完完全全解決問題嗎?還是它只是個幌子?
Thumbnail
餐盤裡的食物吃完吧! 這是一件說起來容易的事,然而,台灣又有多少人真正落實呢?目前<食物銀行法>還處於審議狀態,我們當然希望它能盡速通過,對臺灣的剩食環境就會改善一點。但,食物銀行也能完完全全解決問題嗎?還是它只是個幌子?
Thumbnail
一次性餐具對世界造成的污染早已無法忽視,在臺灣,政府也開始著手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從政府機關到校園乃至於商家,都紛紛在法令與政策下禁用了一次性餐具。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已成了世界的共識,「葉食臺灣」也在一次領悟中,躍身潛入了這股浪潮...
Thumbnail
一次性餐具對世界造成的污染早已無法忽視,在臺灣,政府也開始著手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從政府機關到校園乃至於商家,都紛紛在法令與政策下禁用了一次性餐具。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已成了世界的共識,「葉食臺灣」也在一次領悟中,躍身潛入了這股浪潮...
Thumbnail
城市生活需要改變,變得更永續、變得更有機、變得更有趣! 對於一群高中生來說,循環經濟或許是一個艱深難堵的知識,又或許是遙不可及的理想。然而,高中生的循環經濟致力於讓永續的概念貼近生活。 很榮幸本團隊有機會受到台大社會新責任平台PLUS團隊的邀請..
Thumbnail
城市生活需要改變,變得更永續、變得更有機、變得更有趣! 對於一群高中生來說,循環經濟或許是一個艱深難堵的知識,又或許是遙不可及的理想。然而,高中生的循環經濟致力於讓永續的概念貼近生活。 很榮幸本團隊有機會受到台大社會新責任平台PLUS團隊的邀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