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釀影癡限定|《愛.欺》:穿著男人名字的女作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從《愛.欺》(The Wife, 2019)的結局,也就是飛機上的幾段對話,觀眾應該已經明白凱索曼先生(Jonathan Pryce 飾演)心中的疑惑「太太是否曾經愛過他?」的答案了。不過,故事中還有另一個疑惑:獲得諾貝爾獎的凱索曼夫妻的兒子 David(Max Irons 飾演),文章寫得好不好?那篇父親遲遲不願正面回應的小說,寫得出色嗎?

答案是肯定的:好,真的出色。這位外人看來有點失序、喪志又吊兒郎當的作家之子,早有傳承自母親的天賦,應該是一位未來作家。

《愛.欺》由瑞典的 Björn Runge 所導演,劇本是改編自 Meg Wolitzer 的同名小說,故事是從甫獲得諾貝爾獎的凱索曼老先生與其愛妻凱索曼太太(Glenn Close 飾演)的互動,逐漸挖出深藏於凱索曼家庭的事業秘密:一則實為欺瞞,無法公諸於世的尷尬事實。在劇中飾演凱索曼太太的 Glenn Close,將糾結於內心數十年的愛妒怨憤,表演得極為婉轉細膩,不只已經獲得金球獎與多項演藝協會的最佳女主角獎,連奧斯卡的最佳女主角,也差點手到擒來。

飾演 Mrs. Castleman 的 Glenn Close(劇照:威視)

飾演 Mrs. Castleman 的 Glenn Close(劇照:威視)

女性作家的寫作桎梏

許多閱讀《愛.欺》的討論視角,都著墨於有天賦的女性,因為受困於婚姻的窘狀,而無法伸展自我才華,甚至還必須躲在先生的名號羽翼之下,默默當個無聲的主婦。不過,透過諾貝爾文學獎這個巨大的獎牌光環,《愛.欺》還能有另一個閱讀視角,而且是絕對不能忽視的女性議題:即使是再有天分的女作家,若是想出版圖書,比起男作家,在現實上總是更加困難重重。

在英國歷史上,自從十八世紀小說文體開始盛行之後,許多喜愛閱讀的閨中女性,也因為熱衷文字,而開始參與寫作。然而,當女性將印有自己名字的作品送到出版社之後,真正能夠被出版的卻寥寥可數。於是,許多女性寧可為自己另取一個男性名字,方便自己的文章獲得出版社的青睞,以爭取更多的出書機會。因為普遍的既定常識是:「男作者」比起女作者更能獲得編輯的信賴與認同,尤其是關於理性、推理、知識、科學方面的作品,更是需要一個代表陽性的男人名字。

今日我們熟悉的多位著名女作家,她們當時其實並非以本名創作,而是以男性筆名出版小說。例如撰寫《簡愛》(Jane Eyre, 1874)和《咆哮山莊》(Wuthering Heights, 1874)的勃朗特三姊妹(Charlotte, Emily, Anne Brontës),當初都是以貝爾三兄弟(Currer, Ellis, Acton Bells)的名稱聞世。還有同樣在 2019 年上映的電影《愛.滿人間》(Mary Poppins, 1934)改編自 Helen Lyndon Goff 的同名小說,而當時她是以 P. L. Travers 為名出版的,Travers 是她父親的名字。

在《愛,滿人間》裡的機智保母 Mary Poppins(劇照:迪士尼)

在《愛,滿人間》裡的機智保母 Mary Poppins(劇照:迪士尼)

此外,今日最著名也最富有的英國小說家 Joanne Rowling,也是以看不出性別的 J. K. Rowling 出版《哈利波特》系列,再以極為陽剛的 Robert Galbraith 出版犯罪小說,例如 2013 年的《杜鵑的呼喚》(The Cuckoo's Calling)以及 2014 年的續集《抽絲剝繭》(The Silkworm)。

這些「穿上男人姓名的女作家」,與《愛.欺》中年輕的 Joan Archer(Mrs. Castleman 未婚前的本名)面臨同樣的作家現實——女性作家難受推崇。當時在一次作家聚會中,凱索曼先生帶著未婚妻 Joan Archer(年輕的凱索曼太太)認識一位前輩女作家 Elaine Mozelle。Joan 表明自己熱愛寫作,也打定要寫作維生,但是 Mozelle 非常酸楚地讓 Joan 聽聽她那本夾在群書中、卻從未有人聞問的小說 Sleeping Dog(這書名也是種暗示,因為被忽略忘卻,而沈睡無聲),然後告訴 Joan:

大眾難以接受女性大膽的文章。別寫了。別以為你可以獲得男人的重視,那些寫書評、辦出版、編輯雜誌的男人,還有那些決定哪些作品可以被嚴肅以待、誰又可以獲獎的男人。
年輕慧黠的 Joan Archer,因為神秘與天賦,已經擄獲已婚有女的大學教授 Joseph Castleman 的心。(劇照:威視)

年輕慧黠的 Joan Archer,因為神秘與天賦,已經擄獲已婚有女的大學教授 Joseph Castleman 的心。(劇照:威視)

當 Joan 提出 Joseph 不斷在課堂上宣揚的「作家就是要不斷地寫作」、「寫作就是作家的靈魂」的論調,回應 Mozelle 「女人別寫作」的理論時,Mozelle 冷笑地回應:

親愛的,作家的作品,需要有人閱讀。

即是因為這句良心建議,徹底改變 Joan 的寫作人生,從幕前的天才寫作者,隱身為幕後的主婦代筆者。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752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3/11
2017 年由楊雅喆導演執導的臺灣電影《血觀音》,奪得當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女配角等多個大獎,劇情刻劃人前溫文華貴、巧笑倩兮的棠府三代,在炒地皮案件中的明謀暗計,以及母女間的控制、衝突、矛盾與斷裂,探討「愛」與「無愛」的形形貌貌,尤其特寫了女性間的矛盾、衝突與錯綜複雜的心理運作。
Thumbnail
2025/03/11
2017 年由楊雅喆導演執導的臺灣電影《血觀音》,奪得當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女配角等多個大獎,劇情刻劃人前溫文華貴、巧笑倩兮的棠府三代,在炒地皮案件中的明謀暗計,以及母女間的控制、衝突、矛盾與斷裂,探討「愛」與「無愛」的形形貌貌,尤其特寫了女性間的矛盾、衝突與錯綜複雜的心理運作。
Thumbnail
2024/12/19
為「電影」刻墓誌銘,絕對比為真實生活的人或人生容易;這甚至要延伸到已年屆高齡的阿莫多瓦,或許是在用電影為自己寫自畫像,你可以說那是《隔壁的房間》是一封寫給電影的情書/遺書(有人說,最好的遺書都是情書)。為了對抗死亡的恐懼,為了尊嚴擁抱死亡,為了再一次有尊嚴的宣告:死神不存在。愛與性,在我手中。
Thumbnail
2024/12/19
為「電影」刻墓誌銘,絕對比為真實生活的人或人生容易;這甚至要延伸到已年屆高齡的阿莫多瓦,或許是在用電影為自己寫自畫像,你可以說那是《隔壁的房間》是一封寫給電影的情書/遺書(有人說,最好的遺書都是情書)。為了對抗死亡的恐懼,為了尊嚴擁抱死亡,為了再一次有尊嚴的宣告:死神不存在。愛與性,在我手中。
Thumbnail
2024/10/01
以人類所謂的「愛」之定義來說,將愛分給更多人,從來不是一種昇華。「愛」最古典、最至關重要的核心概念,就在於它的侷限性,它的自私,以及它如何將一個人雕塑為對方眼裡獨一無二的存在。然而,Samantha 似乎無法理解──到了這裡,「她」彷彿漸漸變成一個「它」了,人與機器,終究畫出不可抹滅的界線。
Thumbnail
2024/10/01
以人類所謂的「愛」之定義來說,將愛分給更多人,從來不是一種昇華。「愛」最古典、最至關重要的核心概念,就在於它的侷限性,它的自私,以及它如何將一個人雕塑為對方眼裡獨一無二的存在。然而,Samantha 似乎無法理解──到了這裡,「她」彷彿漸漸變成一個「它」了,人與機器,終究畫出不可抹滅的界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仕女圖》更像是哀悼女性的輓歌,見證一個女人生命的淪落,沒有救贖、沒有希望,確實難以打動普羅大眾的心。然而,筆者肯定珍・康萍挑戰大眾期望視角的勇氣,另闢蹊徑,關懷蘊藉地將一個世代女性群體的悲涼命運呈現在觀眾眼前,加之以精緻華服這殺人不見血的短刀,重新帶領觀眾思考羸弱女性如何被呈現、如何再現女性主體。
Thumbnail
《仕女圖》更像是哀悼女性的輓歌,見證一個女人生命的淪落,沒有救贖、沒有希望,確實難以打動普羅大眾的心。然而,筆者肯定珍・康萍挑戰大眾期望視角的勇氣,另闢蹊徑,關懷蘊藉地將一個世代女性群體的悲涼命運呈現在觀眾眼前,加之以精緻華服這殺人不見血的短刀,重新帶領觀眾思考羸弱女性如何被呈現、如何再現女性主體。
Thumbnail
改編自英國作家D·H·勞倫斯於 1928 年發表的同名小說,描述一名出身中產階級的康妮嫁給爵士克里夫之後,成為了「查泰萊夫人」,戰後丈夫受傷癱瘓,夫妻之間的情感逐漸疏離,康妮與莊園的守林人發展出了一段禁忌戀情,也使她陷入了難以抉擇的兩難考驗。
Thumbnail
改編自英國作家D·H·勞倫斯於 1928 年發表的同名小說,描述一名出身中產階級的康妮嫁給爵士克里夫之後,成為了「查泰萊夫人」,戰後丈夫受傷癱瘓,夫妻之間的情感逐漸疏離,康妮與莊園的守林人發展出了一段禁忌戀情,也使她陷入了難以抉擇的兩難考驗。
Thumbnail
今年國際文壇的大事,就是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以自傳體日常書寫聞名的法國女作家安妮.艾諾。讓我們來回顧她的前輩作家莒哈絲的作品《情人》,來看看女性書寫到底走了多遠?
Thumbnail
今年國際文壇的大事,就是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以自傳體日常書寫聞名的法國女作家安妮.艾諾。讓我們來回顧她的前輩作家莒哈絲的作品《情人》,來看看女性書寫到底走了多遠?
Thumbnail
廣泛的文學作品裡,多數讀者讀的是作家的作品本身,而旁及書信、日記,偶爾讀讀,更少讀的是評論或研究作品,然而,如果你有機會接觸到一些傳記或者研究文集,你會發現,這些作家本身跟作品印象會有一段不小的距離。有些讀者會覺得,讀到這些傳記會造成偶像幻滅,但我總感覺到:幻滅,才是開始(大笑)。 講這麼一串打強心
Thumbnail
廣泛的文學作品裡,多數讀者讀的是作家的作品本身,而旁及書信、日記,偶爾讀讀,更少讀的是評論或研究作品,然而,如果你有機會接觸到一些傳記或者研究文集,你會發現,這些作家本身跟作品印象會有一段不小的距離。有些讀者會覺得,讀到這些傳記會造成偶像幻滅,但我總感覺到:幻滅,才是開始(大笑)。 講這麼一串打強心
Thumbnail
記得小時候曾讀過一本法國小說,但現在甚至想不起來作者是誰,也不知道是不是有名的著作,只記得那是一本自傳小說。講的是母女間微妙的感情,作者的媽媽總有意無意的讓她自我感覺不良,那不是一部很有故事性的小說,只是在敘述母女間的感情,有種緊張的氛圍,最後媽媽自殺身亡⋯⋯
Thumbnail
記得小時候曾讀過一本法國小說,但現在甚至想不起來作者是誰,也不知道是不是有名的著作,只記得那是一本自傳小說。講的是母女間微妙的感情,作者的媽媽總有意無意的讓她自我感覺不良,那不是一部很有故事性的小說,只是在敘述母女間的感情,有種緊張的氛圍,最後媽媽自殺身亡⋯⋯
Thumbnail
我們終究無法滿足於貝絲透過各種方式的自我賦權,或是甘於《后翼棄兵》如何於最後帶出一個「必須成為自己」的理想主義式號召。不過,藉由《后翼棄兵》的劇情層層地反映了女性主義的核心價值如何更迭,也許我們能夠設想一個尚未到來的第四波女性主義,並將之命名為第三階段之「半」⋯⋯
Thumbnail
我們終究無法滿足於貝絲透過各種方式的自我賦權,或是甘於《后翼棄兵》如何於最後帶出一個「必須成為自己」的理想主義式號召。不過,藉由《后翼棄兵》的劇情層層地反映了女性主義的核心價值如何更迭,也許我們能夠設想一個尚未到來的第四波女性主義,並將之命名為第三階段之「半」⋯⋯
Thumbnail
※以下內容有”劇透”,請斟酌”服用”!※ 本片片名中文翻譯叫「她們」,其實是因為《小婦人》(Little Women)已經在20多年前被改編成電影;而今又再次被改編,因此翻譯為「她們」以免混淆。 本片雖然被改編多數次,但這次由文青女神葛莉塔·葛薇(Greta Gerwig)改編與導演而成,會有很不一
Thumbnail
※以下內容有”劇透”,請斟酌”服用”!※ 本片片名中文翻譯叫「她們」,其實是因為《小婦人》(Little Women)已經在20多年前被改編成電影;而今又再次被改編,因此翻譯為「她們」以免混淆。 本片雖然被改編多數次,但這次由文青女神葛莉塔·葛薇(Greta Gerwig)改編與導演而成,會有很不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