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顧客為中心」是不夠的,必須「讓顧客痴迷」/黃志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近年來人工智慧(AI)和物聯網(IoT)的緊密結合,已經形成了「智慧型製造」的新思維,接下來就是消費端的進化與改變了。而「以顧客為中心」的傳統美德,在這個時代需要更上一層的進化。

黃志光
現任蘇州明基逐鹿軟件有限公司總經理。曾於美國德州儀器公司擔任DLP亞洲區業務總監等職務、創業從事智慧校園推動、並擔任佳世達集團總裁特別助理。目前在中央大學攻讀人工智慧相關博士學位。tuna.toa

raw-image

從Whole Foods超市到Zara快時尚

先前到美國,我特別走訪Amazon公司以137億美元收購的Whole Foods超市;發現食品是整個零售業中最大的一塊蛋糕,難怪馬雲也看準了「盒馬生鮮」的發展。

從線上走到線下,更能全面掌握顧客的消費行為;而所謂「新零售」的關鍵詞,就是「數據」。

連續幾天逛Whole Foods超市,再回頭看盒馬生鮮,就能感受到消費體驗已經在你不注意的時候變革。看似一般的超市,其實處處隱藏科技,從簡單的電子標價到互動售貨亭都是如此。

而這一切的背後,物聯網都發揮了重大的推動力量;因此,有人稱它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推手。

位於美國加州阿瓦隆市的Whole Foods旗艦店中,建立了四個永久性的設施,以促進顧客互動、並產生可以測量的銷售效果。

我們一直觀察物聯網對電子商務和線上零售的重大影響、以及即將掀起的一場革命性浪潮。它的應用範圍包括:

  • 店內行動體驗;
  • 即時追溯庫存;
  • 倉庫管理;
  • 供應鏈行銷;
  • 促銷;
  • 儲藏室和貨架之間的無縫連接;
  • 根據顧客興趣即時提供促銷和折價券。

一站式的超市解決方案

有了物聯網之後,零售商幾乎可以將售前、售後、以及行銷相關的所有東西,包括每個員工、顧客、產品、服務和過程數位化。

物聯網在零售業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企業決策者必須適應物聯網不斷增長的能力,並且願意將全新系統加進已經很複雜的IT基礎設施之中。

利用資訊化方式來強化銷售、甚至為公司創造更高利潤,並不是新的課題;例如國際知名服裝品牌Zara以「快時尚」見稱,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成立近40年的Zara成功經驗告訴我們,如果時尚產品的款式和品質要能取悅消費者、並及時提供顧客需要的尺碼和顏色,背後必須有一連串完善的系統;而這個系統則必須涵蓋供應鏈、生產、一直到消費者喜好資訊的回饋與追蹤。

Zara沒有依賴外包生產工廠,它的即時生產(JIT)能量多半來自內部,以確保工廠保留85%的季節性調整能力。

Zara做到的是:

  • 未售出的商品佔庫存不到10%,比同業平均的17–20%更低;
  • 產品從設計到上架只需要兩週時間;
  • Zara的商業策略,讓全球近1,300家店面以全額價格銷售更多產品,並且讓總成本降到最低;因為與競爭對手相比,Zara的折扣商品少了很多、過時或賣不出去的比例也是業界最低。

再談智慧物聯網:AIoT

在消費領域,我們看到物聯網在物流、精簡庫存管理(Lean inventory)、以及集中訂單履行(Centralized order fulfillment)工作流程方面,都發揮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高效率。

未來,機器學習和消費行為分析將會進一步、也更精準的深入探索顧客的需求。

像Zara或Amazon這類擁有快速回應及交貨能力的企業,將會持續成為市場的贏家。

「秘密調味料」

聚焦業務的方式有很多種。你可以關注競爭對手、關注產品、關注技術、也可以關注商業模型等許多不同面向;但在我看來,聚焦在「顧客痴迷」最能保持「第一天」的活力。
──Amazon創始人暨執行長Jeff Bezos在2017年致股東的信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你必須要關注顧客;然而資訊化管理並不能保證你的業務真正做到「以顧客為中心」。

「顧客痴迷」(customer obsession)則是Amazon成功的秘密調味料。

為什麼?因為:

以顧客為中心的方法有很多優點,但有一個最大的優點是:顧客總是希望自己漂亮,也經常不滿足;即使他們跟你說自己很開心,但還是不知道怎麼表達他們「想要更好的東西」。而取悅顧客的欲望,會驅使你為他們發明更多東西。

而Bezos的這個說法,與20年前Steve Jobs在1997年全球開發商大會(WWDC)上的名言有異曲同工之妙:

你必須從顧客體驗開始,然後反向去尋找技術;你不能先從技術開始,然後才想辦法把它賣掉。

建立「顧客痴迷」文化

顧客痴迷並不等同於「顧客永遠是對的」。

相反的,「顧客痴迷」是一種銷售技巧,利用以資料為基礎的洞察力,透過不斷為顧客提供高品質、而且有意義的經驗,來增加顧客對公司帶來的價值。

也就是說,公司與顧客之間所有的對話和決策,不僅會被顧客從他們的視角檢驗、也會被他們予以評價;這種對顧客態度的高度關注,將會讓企業體認到自己在追求領先同業的過程中,究竟造成了哪些創新與破壞。

以顧客為中心不是技術,更是一種文化。

改變公司的內部心態絕非易事。如果想培養「顧客至上」的企業文化,領導階層必須先將它視為訂定競爭策略的唯一方法、甚至是核心信念。

如何做到讓顧客痴迷?

1. 打破「概念先行」的迷思

很多創業者為了拿到融資,會打出各種各樣的新概念,到底是「概念先行」、還是「解決顧客問題先行」?只有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才能解決真實存在的需求。

2. 全心面對顧客、傾聽他們聲音

讓顧客給予你從「以產品為中心」轉變到「以顧客為中心」的緊迫感和壓力。

台灣的政客在選舉時都喜歡說「千杯、千杯再千杯」(其實不是指喝酒,而是「謙卑、謙卑再謙卑」;而我們對待顧客時,也必須有同樣謙虛的態度。

3. 呼吸顧客數據,甄別需求真偽

對需求的洞察力,是以顧客為中心的第一步;但數據有時候也會誤導,所以必須要有甄別需求真偽的能力。一般的原則有三個:

1. 強烈度,2. 普遍性,3. 需求頻率。

如果只符合其中一個、或是缺乏其中最關鍵的條件,那麼就可能只是「偽需求」。

結論

  • 掌握顧客需求,是所有企業的唯一競爭優勢。
  • 不要滿足於「以顧客為中心」的口號,要把建立顧客痴迷文化作為經營者的首要任務。
  • 充分利用智慧物聯網。如果你經營零售業務,就趕快去學習物聯網,以免落在競爭對手之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吐納商業評論的沙龍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2022/07/07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Thumbnail
2022/07/07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科技發達的時代,人們對全通路(Omnichannel)的概念更加重視,企業與顧客之間的互動變得更加頻繁且複雜。 波士頓諮詢集團的董事總經理兼客戶體驗全球領導人卡倫·勒盧什·陶德曼(Karen Lellouche Tordjman)在2023年3月《哈佛商業評論》的文章〈高科技接觸點正在改變顧客體
Thumbnail
在科技發達的時代,人們對全通路(Omnichannel)的概念更加重視,企業與顧客之間的互動變得更加頻繁且複雜。 波士頓諮詢集團的董事總經理兼客戶體驗全球領導人卡倫·勒盧什·陶德曼(Karen Lellouche Tordjman)在2023年3月《哈佛商業評論》的文章〈高科技接觸點正在改變顧客體
Thumbnail
崇尚「顧客中心主義」的亞馬遜、追求「客戶成功」的賽富時、重視「成長心態」的微軟、「翻新企業文化」的沃爾瑪、想以「太空等級的浩瀚,物理等級的細膩」來拯救地球的特斯拉,以及因為「讓數位化深入公司核心」而成為全球最佳數位銀行的星展銀行,它們都可以說是嘗試本質推動轉型,並已逐漸獲致成功的企業。
Thumbnail
崇尚「顧客中心主義」的亞馬遜、追求「客戶成功」的賽富時、重視「成長心態」的微軟、「翻新企業文化」的沃爾瑪、想以「太空等級的浩瀚,物理等級的細膩」來拯救地球的特斯拉,以及因為「讓數位化深入公司核心」而成為全球最佳數位銀行的星展銀行,它們都可以說是嘗試本質推動轉型,並已逐漸獲致成功的企業。
Thumbnail
新零售的概念是從2016年,馬雲在阿里巴巴提出來的,自此之後,我認為整個零售就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對比現在可以看到很多概念都有這個理論的影子,試想現在購物的途徑,已經不再是單純線下為王,天貓雙11的慶典,也改變了大家的消費模式
Thumbnail
新零售的概念是從2016年,馬雲在阿里巴巴提出來的,自此之後,我認為整個零售就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對比現在可以看到很多概念都有這個理論的影子,試想現在購物的途徑,已經不再是單純線下為王,天貓雙11的慶典,也改變了大家的消費模式
Thumbnail
2020因為疫情,世界旅遊連結停滯但網路趨勢、科技發展、數位轉型卻是加速進行。 中國的零售電商高度發展,穩坐龍頭的阿里光環已不在。首席執行官張勇更將這競爭加劇的現況列為過去一年最大的障礙之一。
Thumbnail
2020因為疫情,世界旅遊連結停滯但網路趨勢、科技發展、數位轉型卻是加速進行。 中國的零售電商高度發展,穩坐龍頭的阿里光環已不在。首席執行官張勇更將這競爭加劇的現況列為過去一年最大的障礙之一。
Thumbnail
新零售是一種策略,不是一個新產業,零售業的本質還是相同的。新零售是不停的用數位工具的協助,降低消費者消費時消費熵增熵的曲線,去逼近增熵為零的絕對領域。也就是降低消費者的購物阻力,就會形成一個好生意。
Thumbnail
新零售是一種策略,不是一個新產業,零售業的本質還是相同的。新零售是不停的用數位工具的協助,降低消費者消費時消費熵增熵的曲線,去逼近增熵為零的絕對領域。也就是降低消費者的購物阻力,就會形成一個好生意。
Thumbnail
全世界有這麼多零售業,你會好奇他們的差異之處,或是各自的競爭優勢嗎?有本書會透過各式各樣的案例,帶你認識顧客和商家間的購物革命。
Thumbnail
全世界有這麼多零售業,你會好奇他們的差異之處,或是各自的競爭優勢嗎?有本書會透過各式各樣的案例,帶你認識顧客和商家間的購物革命。
Thumbnail
後新冠時代,「新常態(The New Normal)」已成為熱門討論主題,這意味著,隨著疫情發展趨緩,產業及生活雖有機會回歸平靜,但是其樣貌與本質將發生變化,甚至和疫情前大不同。 零售業而言,新常態代表著未來消費者對於品牌與產品的服務時間、服務內容,要求將會更高、更嚴格。以下六個關鍵趨勢值得注意。
Thumbnail
後新冠時代,「新常態(The New Normal)」已成為熱門討論主題,這意味著,隨著疫情發展趨緩,產業及生活雖有機會回歸平靜,但是其樣貌與本質將發生變化,甚至和疫情前大不同。 零售業而言,新常態代表著未來消費者對於品牌與產品的服務時間、服務內容,要求將會更高、更嚴格。以下六個關鍵趨勢值得注意。
Thumbnail
拚價格便宜、或是服務好壞,都已經是枝微末節了;如果你能在前端就觀察到消費者的喜惡、以及在意的重點,才能把資源做最有效的分配。銷售轉換前、中、後的用戶行為旅程才是關鍵;形塑內容場景,引導用戶互動,才是營收成長最重要的佈局。
Thumbnail
拚價格便宜、或是服務好壞,都已經是枝微末節了;如果你能在前端就觀察到消費者的喜惡、以及在意的重點,才能把資源做最有效的分配。銷售轉換前、中、後的用戶行為旅程才是關鍵;形塑內容場景,引導用戶互動,才是營收成長最重要的佈局。
Thumbnail
近年來人工智慧(AI)和物聯網(IoT)的緊密結合,已經形成了「智慧型製造」的新思維,接下來就是消費端的進化與改變了。而「以顧客為中心」的傳統美德,在這個時代需要更上一層的進化。
Thumbnail
近年來人工智慧(AI)和物聯網(IoT)的緊密結合,已經形成了「智慧型製造」的新思維,接下來就是消費端的進化與改變了。而「以顧客為中心」的傳統美德,在這個時代需要更上一層的進化。
Thumbnail
電商追求跨境購物的成長,必須提供最終極的良好體驗,也就是是無論從境内或境外電商網購,使用者體驗都應該完全相同;同時,也必須把握延伸出來的新挑戰與新機會。
Thumbnail
電商追求跨境購物的成長,必須提供最終極的良好體驗,也就是是無論從境内或境外電商網購,使用者體驗都應該完全相同;同時,也必須把握延伸出來的新挑戰與新機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