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了一個何老師之後,你家可能仍在《還願》:從女性主義的觀點看家庭悲劇

2019/03/2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為什麼推薦你了解:
最恐怖的永遠不是靈異,而是身在壓迫卻不自知的人。

序:沒有人是局外人

我們往往認為「家」與政治考量(例如公正與否的議題)毫不相干,因此,就算人們已不再去搖旗吶喊「政治歸政治」 — — 至少我的同溫層是如此 — — 家庭也被認為過於私密,背後的「家務分工」往往難被理性、結構性地討論。而《還願》值得注意的點,正是透過解謎的歷程,血淋淋地將一個核心家庭所面對的問題攤了開來,引起軒然大波。
你為什麼不肯睜開眼(以下劇透)

家庭:遠超過七日的戲碼

《還願》的故事背景是在一間臺灣80年代的小公寓,以父親杜豐于為視角,共有四個章節的恐怖解謎遊戲。
然而,除了少數跳嚇(Jump Scare)元素外,遊戲大多都是在這類(爺爺奶奶)居家的場景,卻隨著劇情推演,讓我們越玩越疲憊。疲憊的感受隨著女兒美心的死因逐漸揭曉,而讓情緒張力推到最高點,讓許多人不禁情緒性地留言「何老師去死!」。不過,正所謂「輕則一日、重則七日」,釀成那甕女兒紅的家庭結構,就算沒了何老師的蛇當藥引,令人悲傷的故事難道就不會發生嗎?
角色介紹
杜豐于:玩家扮演的男主角
鞏莉芳:杜豐于的妻子
杜美心:杜豐于的女兒

我不是男人?強調「男子氣概」帶來的傷害

錢我會處理,男人的事情你不用管
什麼叫做男人的事?你算什麼男人啊?
在遊戲裡,我們扮演的正是那個「大男人」杜豐于,然而他的不願低頭,並不是個案「自願」,而是源自文化規範教會我們的「男性神話」。社會假定的男性應該擁有的「男子氣概」,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陳宜倩教授指出,男子氣概包含「男性體格強壯、情感堅強」、「男性主動積極、具侵略性」、「男性為經濟提供者」等要求。杜豐于不准鞏莉芳復出賺錢而爭執,正是因為男性往往被塑造成養家活口的經濟提供者,其性向及事業也常以此為藍圖,而鞏莉芳的回應恰好踩到這個痛點,讓他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必須更有男子氣概地回應」,撕破鞏莉芳的衣服不打緊,更在孩子美心的心中留下壓力與陰影。

家務分工:正視家庭工作的重要性

但從另一個方向來說,若母親鞏莉芳真的復出,會是好事嗎?姑且不從混亂的房間來討論杜豐于的打掃能力,在我們目前所處的社會,最高薪與最穩定的工作所要求的條件(全職時間、甚至加班),往往對於幼兒主要照顧者都是難以達成的。倘若杜家成為雙薪家庭,當正職(第一輪班)結束,沒有共識的「第二輪班」:家務便會成為另一種壓迫——常見的解決方法是請保母⋯⋯何老師?
妳去工作的話,孩子誰來顧!
從過往的書信、側面報導我們可以看見,劇作家杜豐于、與演員鞏莉芳這對金童玉女的共結連理是倍受祝福的——但或許,他們沒做好的,正是照顧家庭需求這工作的重要性,在出外養家者/在家照顧者的刻板印象中,造成家庭悲劇。

結語:有力量的美心想像

臉書截圖
《還願》的爆紅,與其結局的不圓滿引來許多二創,尤其是對美心浸了酒後變得強壯的Cosplay或圖畫。這類不論生理性別,卻同時具備傳統女性與男性的優點特質的樣態,或許正是我們社會能開始對「性別」有更開闊想像的起點。
少了一個何老師之後,或許崩壞家庭的引子會少了一種,但若要讓美心、每個孩子、甚至每個父母,都從現狀中解放,我們還需要用更堅強的觀點、與熱烈的討論解放被壓迫的親職、或是女性甚至男性。
願我們都能繼續努力!
★如果你覺得我寫的還不錯,歡迎按下愛心給我肯定,讓我為你寫出更多評論。
★歡迎追蹤我,以收到影評刊出通知
★若有希望老師評論的影視作品、或是娛樂體驗,歡迎留言或與我聯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21會員
170內容數
我相信:「學習」才不是一件無聊的事,只是你缺少好的「素材」、「管道」、以及「觀點」! 在【家安老師的娛樂評論室】,陪你一起從電影、商業閱讀、以及生活日常學習之前在教室裡沒搞懂的點點滴滴。 在放課後的時間裡,一起學習新知吧—— 同學,上課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