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個小兒過動症專科 - 過動症小孩在美國教育系統有很好的資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一個月我在Developmental Pediatrics Medicine作Rotation。

Developmental Pediatrics是一個台灣沒有的次專科,直譯的話是行為發展小兒科學。這個次專科專門處理小孩子的行為發展問題,最常見的兩種疾病是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跟 ASD (自閉症)。


要當上這個次專科的主治需要經過三年小兒科住院醫師再加上三年的fellowship訓練。他跟精神科醫師或心理醫師雖然領域有重疊,但專精的部分不同。


我在過去這兩個禮拜裡學到許多關於ADHD跟ASD的知識,也驚訝於美國教育系統的用心之處。美國的教育資源豐富,對這些需要額外協助的孩子,從聯邦政府到學校,都有計劃性的輔助他們學習。細節等到我結束這個rotation再跟大家分享。
圖片中是我們主治醫師寫給過動兒家長跟老師的指引之一,像是安排座位、使用non verbal cue、使用系統性教學等常見的建議都在裡面。還有其他幾項特別吸引我注意,在這裡跟大家分享。


- 不要給小孩太多功課。沒有證據顯示回家作業有助於孩童學習。針對這點,我上網作了"功課",還真的發現很多"不利於回家作業"的研究。一般而言,孩童回家功課的量應該跟年紀成正比,一年級花10分鐘,二年級20分鐘,以此類推。多作無益。
- 多花時間跟孩子溝通,不要老是等到有問題了才溝通,沒有人喜歡父母一開口總是在嘮叨。
- 孩子作錯時一定要明確的告訴他哪裡做錯。只處罰卻沒有告知原因小孩子永遠學不會。
- 給他們多一點時間完成作業跟考試。
- 如果手寫是個問題,鼓勵他們用打字機或是電腦。
- 避免要求孩子用答案紙。抄寫答案到答案紙上對過動兒來講是困難的。允許孩子直接將答案寫在考卷上。


我將指引放在圖片裡,英文的部分不難。家裡或是教室裡有過動兒的人可以參考。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美國小兒科醫師 Peddy 的沙龍
90會員
49內容數
2021/04/27
上星期看到七歲男童因練習柔道導致腦死的新聞。 男童家長跟家人不必講,任何人看到這則新聞想必都非常氣憤跟難過。柔道或是任何有對打的武術都有頭部受傷風險,但這種風險家長甚至是訓練者卻不一定清楚。 日本從平成24年開始將武道(包括柔道、劍道等)納為學校的必修課。世界上應該沒有一個國家比日本對柔道更熟悉了吧
Thumbnail
2021/04/27
上星期看到七歲男童因練習柔道導致腦死的新聞。 男童家長跟家人不必講,任何人看到這則新聞想必都非常氣憤跟難過。柔道或是任何有對打的武術都有頭部受傷風險,但這種風險家長甚至是訓練者卻不一定清楚。 日本從平成24年開始將武道(包括柔道、劍道等)納為學校的必修課。世界上應該沒有一個國家比日本對柔道更熟悉了吧
Thumbnail
2020/04/02
台灣醫學系畢業、美國住院醫師訓練中的我,如何通過日本醫師執照考試( 六) 認知自己錯判情勢之後,別無他法,只能更認真的準備。最後的十天,我請了住院醫師最寶貴的休假。這十天除了照顧家人、煮飯之外,其他時間都在讀書。這讓我想起了準備USMLE時每天10-12個小時奮戰的日子。 公眾衛生是外國人的罩門,偏
2020/04/02
台灣醫學系畢業、美國住院醫師訓練中的我,如何通過日本醫師執照考試( 六) 認知自己錯判情勢之後,別無他法,只能更認真的準備。最後的十天,我請了住院醫師最寶貴的休假。這十天除了照顧家人、煮飯之外,其他時間都在讀書。這讓我想起了準備USMLE時每天10-12個小時奮戰的日子。 公眾衛生是外國人的罩門,偏
2020/02/28
#我被日本國考通過率騙了。 十月底見習結束回到美國後,日本語診察能力調查的結果隨之而來。日本厚生勞動省寄到美國來的郵件只有薄薄的一張紙,文件的開頭為「認定書」。內容就簡單兩行「根據醫師法規定,認定受驗者具有醫師國家試驗的資格」。意思就是「恭喜你合格了!」🎊 在拿到結果前,我是非常忐忑的,完全不知
Thumbnail
2020/02/28
#我被日本國考通過率騙了。 十月底見習結束回到美國後,日本語診察能力調查的結果隨之而來。日本厚生勞動省寄到美國來的郵件只有薄薄的一張紙,文件的開頭為「認定書」。內容就簡單兩行「根據醫師法規定,認定受驗者具有醫師國家試驗的資格」。意思就是「恭喜你合格了!」🎊 在拿到結果前,我是非常忐忑的,完全不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請他整理房間,整理到一半又跑去玩積木;老師交代要帶去學校的東西總會忘記,連功課都常常忘記放進書包;即使是在該安靜的場所,也會一直想找人說話;無法好好排隊,急著想要趕快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固執、不好溝通;喜歡刺激好玩的事情,常開心過頭而闖禍。些都是過動兒的日常,他們生活中最不缺的,就是挫折感。
Thumbnail
請他整理房間,整理到一半又跑去玩積木;老師交代要帶去學校的東西總會忘記,連功課都常常忘記放進書包;即使是在該安靜的場所,也會一直想找人說話;無法好好排隊,急著想要趕快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固執、不好溝通;喜歡刺激好玩的事情,常開心過頭而闖禍。些都是過動兒的日常,他們生活中最不缺的,就是挫折感。
Thumbnail
「為什麼我的孩子總是不能乖乖坐好?聽我講話?」 「為什麼他總是忘東忘西?上次忘記帶聯絡簿回來,這次又忘記帶課本!」 「為什麼他總像馬達一樣,沒辦法靜下來?教他功課真的覺得好累!」 讓我們花一點時間來了解注意力不足與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
Thumbnail
「為什麼我的孩子總是不能乖乖坐好?聽我講話?」 「為什麼他總是忘東忘西?上次忘記帶聯絡簿回來,這次又忘記帶課本!」 「為什麼他總像馬達一樣,沒辦法靜下來?教他功課真的覺得好累!」 讓我們花一點時間來了解注意力不足與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
Thumbnail
「為什麼我的孩子總是不能乖乖坐好?聽我講話?」 「為什麼他總像馬達一樣,沒辦法靜下來?教他功課真的覺得好累!」 究竟什麼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他們會有什麼樣的適應問題呢?接下來讓我們花一點時間來了解注意力不足與過動症吧!
Thumbnail
「為什麼我的孩子總是不能乖乖坐好?聽我講話?」 「為什麼他總像馬達一樣,沒辦法靜下來?教他功課真的覺得好累!」 究竟什麼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他們會有什麼樣的適應問題呢?接下來讓我們花一點時間來了解注意力不足與過動症吧!
Thumbnail
進入小學的變化會很大,倒不是說課程變難,問題多半出在以下兩點。 第一,規律性課程,有學生會不適應,很難坐住。若常常被處罰,會開始討厭學校。 第二,安親班規劃,多數家長都是放學讓安親班帶回。學生脫離幼稚園後,某些安親班沒有娛樂時間跟點心時間,孩子就很不適應。
Thumbnail
進入小學的變化會很大,倒不是說課程變難,問題多半出在以下兩點。 第一,規律性課程,有學生會不適應,很難坐住。若常常被處罰,會開始討厭學校。 第二,安親班規劃,多數家長都是放學讓安親班帶回。學生脫離幼稚園後,某些安親班沒有娛樂時間跟點心時間,孩子就很不適應。
Thumbnail
在家遠距工作(WFH),這時候爸媽們才發現:「最大的困難不是設備與環境,是..是..小孩啊!」小孩停課在家,又吵又鬧又停不下來,成了父母最困擾的問題之一。不知道你家小孩有沒有「很難安靜」、「常常哭鬧」然後又講不聽?這樣情況常讓父母困擾自己教養方式,但很有可能這是ADHD(過動兒症候群)的傾向哦!
Thumbnail
在家遠距工作(WFH),這時候爸媽們才發現:「最大的困難不是設備與環境,是..是..小孩啊!」小孩停課在家,又吵又鬧又停不下來,成了父母最困擾的問題之一。不知道你家小孩有沒有「很難安靜」、「常常哭鬧」然後又講不聽?這樣情況常讓父母困擾自己教養方式,但很有可能這是ADHD(過動兒症候群)的傾向哦!
Thumbnail
並不是坐不住、東張西望、活動力強就是過動兒,過動兒往往要搭配衝動才會考慮是不是存在著過動的問題。  孩子是否呈現出來是跨情境的狀態;比方在學校、在家、在外面的行為都是那樣。 如果在學校幾堂課是可以專心上課,或是喜歡的課程會專注,那要下定義他是過動兒就得暫時保留了!  過動兒通常是自我控制上的問題:
Thumbnail
並不是坐不住、東張西望、活動力強就是過動兒,過動兒往往要搭配衝動才會考慮是不是存在著過動的問題。  孩子是否呈現出來是跨情境的狀態;比方在學校、在家、在外面的行為都是那樣。 如果在學校幾堂課是可以專心上課,或是喜歡的課程會專注,那要下定義他是過動兒就得暫時保留了!  過動兒通常是自我控制上的問題:
Thumbnail
身為父母,您必須接受多數孩子的注意力較短,尤其是年幼的孩子。 當兒童遇到注意力問題時,ADHD (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 是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原因,但其他可能性也不容忽視。
Thumbnail
身為父母,您必須接受多數孩子的注意力較短,尤其是年幼的孩子。 當兒童遇到注意力問題時,ADHD (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 是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原因,但其他可能性也不容忽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