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台灣港人速寫日記#51 盆菜 佛跳牆 台灣香港不一樣的團年飯(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之前兩篇跟大家分享過台灣香港的團年菜單,今次繼續說兩地的團年菜。團年的時候,台灣及香港人會分別享用盆菜與佛跳牆過節。但台灣人很少會嚐過盆菜,而香港人也不會在佳節之時想到佛跳牆。你知道嗎,佛跳牆與盆菜差別不大,都以最珍貴的食材以最融滙的方式盛放,但盆菜與佛跳牆卻從未相遇。
這是朋友Gigi Chan自製的盆菜
盆菜與佛跳牆各有淵源,據說盆菜源自南宋末年,宋帝昺逃避元軍追殺至香港錦田,彈盡糧絕,幸得當地村民盛款招待。可是村民一時之間來不及預備那麼多碗盤,所以拿來木盆盛上菜餚。後來此事流傳下來,成為新界圍村人獨有的「盆菜」。在香港的鄉村舉辦大型活動時,多以盆菜招待賓客。原本盆菜只是鄉村菜,材料以豬腩肉、魚蛋、鵝掌、芋頭、豬皮等等組成,以一個醬汁調味,因為食材不講究,味道又單一,所以不太受市區人歡迎。但在政權移交前後,傳媒突然尋找香港特色人事物,所以「盆菜」躍升成為香港特色。不少店家借此時機將盆菜升級,食材選用鮑蔘翅肚等名貴之選,貪圖方便的香港人就在大時大節之時,買一盆盆菜回家應節。如此說來,香港人團年時點選盆菜,也是近二十年之時。
盆菜
最先做圍村盆菜的大都在元朗、大埔等地,例如元朗的萬里緣就是其中一家,只做盆菜,不做其他菜色。至近年,不同食肆都搶佔盆菜市場,即使一般燒臘店亦會在除夕之前推出盆菜,因為有燒味醬汁,味濃而鮮甜,天爸老家近年都是光顧燒臘店的盆菜了。現在盆菜已經成了一家團聚的象徵,香港無綫電視每年台慶都會在公司停車場舉辦盆菜宴,邀請全台上下分兩天一起慶祝,場面非常浩大。
無綫電視的三千人盆菜宴
天爸天媽曾經都在無綫電視上班,可惜當年我們沒有盆菜宴
至於佛跳牆,在台灣絕不是普通的菜色,一般餐廳都會訂出較高的價錢。原因是佛跳牆食材包羅萬有,鮑魚、海蔘、干貝等等…總之就是將所有貴價食材共冶一爐於酒壇之中。據台北市網上圖書館資料所示,佛跳牆出處的傳說頗多,有一說是名門小姐嫁人之後,因不擅煮食而怕試菜之時被指責,所以將母親為她預備的菜餚掉入酒壇之後離去…結果夫家眾人一嚐之後讚不絕口,就成為今天的佛跳牆;另一說是有一和尚會將祭壇供品收入瓦罐之中,待夜欄人靜之時燜煮偷吃。一夜被老和尚撞破,但因太香而令老和尚食指大動,故稱佛跳牆;據說最可信的傳說是⋯⋯
超市買回來的佛頭牆
定居台灣的香港朋友⋯⋯
你能分得出盆菜還是佛頭牆嗎?
盆菜與佛跳牆⋯⋯
台南安平區一間五星級大飯店粵菜廳的盆菜
農曆新年,最好當然一家大小在家中團年,但不是每家煮將都有一雙巧手,輕鬆煮出珍饈百味。所以在除夕如此重要的日子,也許買盆菜或佛跳牆回家助陣,讓美好的味覺為一家團聚留下難忘的回憶,也是不錯的辦法。
在此跟大家拜一個早年,祝大家新一年萬事如意,豐衣足食,身體健康!恭喜恭喜!
註1:因為付費文章比例增加,所以不會每一篇都貼到《帶住三個仔女去台灣》粉絲專頁,如果你想更直接與天爸天媽交流,或者知道每一篇的題目,歡迎按讚及追蹤《台灣港人速寫日記》粉專,謝謝!
註2:你的訂閱是給天爸天媽最佳的支持喔,始終要維持三個仔女的生活費不容易啊⋯一個月只需要60元,你就能看到所有文章囉,不然部份收費文章就可能會錯過啊!訂閱請按我,謝謝!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三個仔女 了解最新動態!
avatar-img
237會員
271內容數
一位普通不過的爸爸,分享生活日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三個仔女 的其他內容
上一篇跟大家分享過台灣年夜飯的餐單DM,這一次輪到香港了!香港人的年夜飯叫「團年飯」,現代家庭不少會選擇到酒樓或食肆享用團年飯,早一個月就可預訂套餐。天爸透過香港的朋友搜集全港不同的團年飯套餐菜單,讓大家來看看香港團年飯的標準到底是怎樣!
快到農曆新年,文具店張燈結綵把門面紅成一團,餐廳食肆推出各樣賀年食品促銷,大家預備好過這個傳統大節了嗎?團年飯在台灣叫年夜飯,於年三十晚除夕夜,一家人聚在一起吃晚飯,一家人要團團圓圓,齊齊整整。但原來一個年夜飯,也看到台灣與香港之間的不一樣。
所謂多士即是Toast,在台灣翻譯成吐司/土司,而香港即稱作多士。雖然大家都是Toast,但一方水土一方情,即使烤過烘過後塗上去的都同樣是花生醬、果醬、煉奶…但偏偏台灣與香港的Toast就是不一樣。有時候下午茶時間,天爸還是想吃一口奶醬多,回甘香港的多士滋味。
大家一定都被周星馳的無厘頭笑話逗得滿懷歡笑,沒有邏輯的、前言不對後語的、沒有關聯因果的…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突然出現,令全球華人一起失控地捧腹大笑。為什麼香港會出現無厘頭呢?不少文化人評論過,無厘頭文化是香港人面對政權移交大限,因為無力改變而只好逃避現實,利用錯誤邏輯引起的笑料,來發洩心中不安⋯
你總有吃過蛋撻吧,不管是港式的,抑或是葡式的,都總曾經讓你滿足過。港式蛋撻有分兩種外皮,一是曲奇餅皮(餅乾皮),當你咬破外皮吃到蛋漿的時候,外脆內軟甚是好吃;另一種蛋撻是酥皮,用油皮與水皮對摺成一百多層的酥脆外皮,感覺上可以吃到更豐富的層次。至於哪一款比較好吃?只可以說各有優點。
中西區的朋友說現在好熱鬧,不是放煙火爆竹,就是封路遶境四處都是廟會的奏樂之聲。星期天晚上天爸開車到中西區看電影…天啊!是不是整個中西區的神明都在開Party?不同廟宇好像都在聖誕前的這一天相約總動員,讓中西區變成慶典結界,不管跑到哪裏都會遇到各式活動⋯這種盛況香港人極少見識過!
上一篇跟大家分享過台灣年夜飯的餐單DM,這一次輪到香港了!香港人的年夜飯叫「團年飯」,現代家庭不少會選擇到酒樓或食肆享用團年飯,早一個月就可預訂套餐。天爸透過香港的朋友搜集全港不同的團年飯套餐菜單,讓大家來看看香港團年飯的標準到底是怎樣!
快到農曆新年,文具店張燈結綵把門面紅成一團,餐廳食肆推出各樣賀年食品促銷,大家預備好過這個傳統大節了嗎?團年飯在台灣叫年夜飯,於年三十晚除夕夜,一家人聚在一起吃晚飯,一家人要團團圓圓,齊齊整整。但原來一個年夜飯,也看到台灣與香港之間的不一樣。
所謂多士即是Toast,在台灣翻譯成吐司/土司,而香港即稱作多士。雖然大家都是Toast,但一方水土一方情,即使烤過烘過後塗上去的都同樣是花生醬、果醬、煉奶…但偏偏台灣與香港的Toast就是不一樣。有時候下午茶時間,天爸還是想吃一口奶醬多,回甘香港的多士滋味。
大家一定都被周星馳的無厘頭笑話逗得滿懷歡笑,沒有邏輯的、前言不對後語的、沒有關聯因果的…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突然出現,令全球華人一起失控地捧腹大笑。為什麼香港會出現無厘頭呢?不少文化人評論過,無厘頭文化是香港人面對政權移交大限,因為無力改變而只好逃避現實,利用錯誤邏輯引起的笑料,來發洩心中不安⋯
你總有吃過蛋撻吧,不管是港式的,抑或是葡式的,都總曾經讓你滿足過。港式蛋撻有分兩種外皮,一是曲奇餅皮(餅乾皮),當你咬破外皮吃到蛋漿的時候,外脆內軟甚是好吃;另一種蛋撻是酥皮,用油皮與水皮對摺成一百多層的酥脆外皮,感覺上可以吃到更豐富的層次。至於哪一款比較好吃?只可以說各有優點。
中西區的朋友說現在好熱鬧,不是放煙火爆竹,就是封路遶境四處都是廟會的奏樂之聲。星期天晚上天爸開車到中西區看電影…天啊!是不是整個中西區的神明都在開Party?不同廟宇好像都在聖誕前的這一天相約總動員,讓中西區變成慶典結界,不管跑到哪裏都會遇到各式活動⋯這種盛況香港人極少見識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南部人嘴裡說的「碗粿」,是將餡料摻進研磨後的米漿裡,比如香菇、肉末、蝦米、半切滷蛋等,再連碗一併放進蒸屜裡蒸熟,出爐再淋上滿滿的碗糕醬,盛放在你面前。 而「水粄」則是純米漿、跟餡料形成一邊一國各自壁壘,餡料通常是菜脯、豆乾、碎肉,舖陳在蒸熟的米漿之上,因為食材各自分開,所以較能久放。
Thumbnail
看到一段影片的標題作:「台灣不只有小吃 日治時代台灣料理等於『精緻料理』?」感覺這實在有點「標題黨」。
Thumbnail
有一天,我們到一家餐廳晚餐,原本以為是火鍋店,但原來是一家以火鍋為概念的麵食店。即是湯頭與麵以外,還把不同的火鍋料都放進去,再選一款肉,例如牛/豬/羊,這樣就有一種吃火鍋錯覺的麵食。那一剎那是有點意外,這樣就是一碗麵/火鍋了嗎?那些火鍋料是什麼一回事?
Thumbnail
富山茶樓位於馬來西亞怡保,是一家享有盛名的港式點心餐廳,被譽為美食天堂。這家茶樓以其多樣化和高品質的點心選擇吸引了眾多食客。以下是一些關於富山茶樓及其美食的介紹: 港式蛋撻:是港式點心中的經典代表,第一道菜上這個很奇怪。蛋撻的外皮酥脆,內餡香甜滑嫩,這種完美的口感組合使其成為茶餐廳、點心店和麵
Thumbnail
風味小吃是飲食文化的基石,它就地取材,最足以反映、體現庶民生活的真正風貌,甚至於形成當地的重要文化特色,而歷史越悠久的地區,其小吃經過歲月的洗禮和淬鍊,必然創造出獨特的味道,成為浮雲遊子日思夜夢的故鄉象徵。  臺灣的開拓,自明鄭以來,雖只三、四百年,小吃卻已在華人社會建立絕佳口碑,其中又以府城小吃
Thumbnail
新臺祺之家位在臺南的復興市場,提供叻沙、蝦麵、肉骨茶等美食,是臺南人心中的回家味道。
Thumbnail
我們本來沒有想要去立法院,但天一很想去看看,看看這個難得一遇的台灣大事。既然天一想去,天爸當然奉命陪伴,在台北車站會合之後,我們就前往這個一直風急浪高、眾人議事之地前進。雖然不能說人數少,但也沒有想像中的人山人海。細心一想我們在台灣這九年以來,除了反送中等等集會以外,這是我們第一次參與台灣抗爭。
有一天,我們全家出門用餐,大天二穿了一雙拖鞋。天爸皺眉,請大天二穿鞋,大天二一臉不解,不是只是去吃個飯嗎?為什麼非得穿鞋不可?簡單的穿鞋穿拖鞋,就讓天爸想到不同地方的人,真的有不同的穿著標準。大天二從小在台南長大,穿拖鞋可能真的是自然不過的事。
Thumbnail
到餐廳用完餐,很習慣地四處找一下哪裡有擦嘴巴的衛生紙。這是泰國的餐廳,我們剛剛到泰國的第一次用餐,還沒有適應泰國的生活文化節奏。當我們看看桌上、看看牆壁,那些在台灣習慣會放衛生紙的地方,在這裡都找不到。再往收銀處看過去,一包又一包的衛生紙,是要付費才能買到的! 似曾相識的感覺一湧而來,在天爸成
美國漫畫人物蝙蝠俠,他用自己的能力保護葛咸城,隱身於漆黑之中將一個又一個壞人打至落花流水。照道理說他應該大受葛咸城市民歡迎,但偏偏蝙蝠俠是個被警察追捕,被葛咸城市民恐懼的角色。80年代之後不同導演拍攝蝙蝠俠,都會很強調蝙蝠俠的左右不是人。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南部人嘴裡說的「碗粿」,是將餡料摻進研磨後的米漿裡,比如香菇、肉末、蝦米、半切滷蛋等,再連碗一併放進蒸屜裡蒸熟,出爐再淋上滿滿的碗糕醬,盛放在你面前。 而「水粄」則是純米漿、跟餡料形成一邊一國各自壁壘,餡料通常是菜脯、豆乾、碎肉,舖陳在蒸熟的米漿之上,因為食材各自分開,所以較能久放。
Thumbnail
看到一段影片的標題作:「台灣不只有小吃 日治時代台灣料理等於『精緻料理』?」感覺這實在有點「標題黨」。
Thumbnail
有一天,我們到一家餐廳晚餐,原本以為是火鍋店,但原來是一家以火鍋為概念的麵食店。即是湯頭與麵以外,還把不同的火鍋料都放進去,再選一款肉,例如牛/豬/羊,這樣就有一種吃火鍋錯覺的麵食。那一剎那是有點意外,這樣就是一碗麵/火鍋了嗎?那些火鍋料是什麼一回事?
Thumbnail
富山茶樓位於馬來西亞怡保,是一家享有盛名的港式點心餐廳,被譽為美食天堂。這家茶樓以其多樣化和高品質的點心選擇吸引了眾多食客。以下是一些關於富山茶樓及其美食的介紹: 港式蛋撻:是港式點心中的經典代表,第一道菜上這個很奇怪。蛋撻的外皮酥脆,內餡香甜滑嫩,這種完美的口感組合使其成為茶餐廳、點心店和麵
Thumbnail
風味小吃是飲食文化的基石,它就地取材,最足以反映、體現庶民生活的真正風貌,甚至於形成當地的重要文化特色,而歷史越悠久的地區,其小吃經過歲月的洗禮和淬鍊,必然創造出獨特的味道,成為浮雲遊子日思夜夢的故鄉象徵。  臺灣的開拓,自明鄭以來,雖只三、四百年,小吃卻已在華人社會建立絕佳口碑,其中又以府城小吃
Thumbnail
新臺祺之家位在臺南的復興市場,提供叻沙、蝦麵、肉骨茶等美食,是臺南人心中的回家味道。
Thumbnail
我們本來沒有想要去立法院,但天一很想去看看,看看這個難得一遇的台灣大事。既然天一想去,天爸當然奉命陪伴,在台北車站會合之後,我們就前往這個一直風急浪高、眾人議事之地前進。雖然不能說人數少,但也沒有想像中的人山人海。細心一想我們在台灣這九年以來,除了反送中等等集會以外,這是我們第一次參與台灣抗爭。
有一天,我們全家出門用餐,大天二穿了一雙拖鞋。天爸皺眉,請大天二穿鞋,大天二一臉不解,不是只是去吃個飯嗎?為什麼非得穿鞋不可?簡單的穿鞋穿拖鞋,就讓天爸想到不同地方的人,真的有不同的穿著標準。大天二從小在台南長大,穿拖鞋可能真的是自然不過的事。
Thumbnail
到餐廳用完餐,很習慣地四處找一下哪裡有擦嘴巴的衛生紙。這是泰國的餐廳,我們剛剛到泰國的第一次用餐,還沒有適應泰國的生活文化節奏。當我們看看桌上、看看牆壁,那些在台灣習慣會放衛生紙的地方,在這裡都找不到。再往收銀處看過去,一包又一包的衛生紙,是要付費才能買到的! 似曾相識的感覺一湧而來,在天爸成
美國漫畫人物蝙蝠俠,他用自己的能力保護葛咸城,隱身於漆黑之中將一個又一個壞人打至落花流水。照道理說他應該大受葛咸城市民歡迎,但偏偏蝙蝠俠是個被警察追捕,被葛咸城市民恐懼的角色。80年代之後不同導演拍攝蝙蝠俠,都會很強調蝙蝠俠的左右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