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對著自己講幾句真心話,特別關於書寫這件事。因為書寫過程經常對於「自我存在」概念的高度擁護,卻很少看看「自我存在」到底是什麼?如果書寫要成為生命中的另一段依附,需不需要知道我純粹仰賴一種無意識的夢話,還是一種有感的努力過程?要不要追求條理或是含糊的知覺?
試讀,其實也是嗜讀。試讀是面對文字的學習態度,表示我如此飢渴的希望逐文走向前人先進開啟的心靈世界,理解並體會消化過素材如何表現。嗜讀是一種喜愛,文學浩瀚寬廣的領域始終能感知起點以及無涯。
為了找到個人學習的方法,我傾向追逐創作者對原始印象訊息的解讀,並模擬折射的軌跡。追逐創作者對素材的解讀,推論的過程大多是我與我的自言自語,也就不關乎閱眾同意不同意。而追逐折射的軌跡,只是希望學習更多創作表現手法。這樣才會是我個人文字學習旅途的所得。至於形似某某批評論點的狀況,是無從也沒有必要考證的。過程中的拆解不過是為了追逐各個元素之間有機組合的必然起點,排列出可能發展的線頭。
這些大多自身受益的讀後感,吸收成個人思維再創作的原生質,觸發相當小我的認知再發酵。姿態可以是應和、理念梳理,或者不同表現形態的同題。這樣,或許才是對詩人詩作的尊重,忠實承認被啟發。但是,也因為是再創作,必然有異於原作。岐異可以當成視野擴大,大可不需天下歸一。同時,創作被詮釋的面向越寬廣,不也正表達原作積累的層次感或是原作深厚的底蘊。
實作上,從「創作」的理解,揣摩自我學習,追求具「共感」的同質性到持續質疑自我的觀點,成為一個歷練的循環。
1.關於「創作」這個概念
創作可能是一種「直觀」消化後的自我演繹,所以涉及兩件事;其一是「直觀」及消化的能力、其二是自我演繹。其中,現代詩是一種表現藝術的創作,談表現那就會有創作者與閱眾以及互動。在互動的稠密來自彼此「通感」的溝通程度,或者說「同質性」體驗。而「同質性」,指的是藝術追求表現的是現象/事件/環境的本質,而不是形式上的一致。
2.所以揣摩一種自我學習的方法
透過閱讀作品嘗試依附文字追求創作者理解素材(本質)的心思及想像,再找到作者消化素材的方式,然後追逐作者折射出心靈世界的樣貌。或者說是追逐創作者對原始印象訊息的解讀並模擬折射的軌跡。但如何在筆端發現婉轉的心思?那些超越形式、擺脫單一節奏達到心靈上印象交響的,涓滴但是震撼的。後者當然可以透過文字的語氣語感來理解,而前者(超越形式的)恰巧可以回到「同質性」共感的理解上。
因此我必須發展理解「同質性」的學習方式。
3.追逐具有共感的「同質性」(現象/事件/環境的本質)
追求的方式上,回到與時俱進、不間斷的廣泛學習(諸如文學理論、文學批評理論、美學、解釋學及翻譯,甚至哲學),反覆比對累積對於本質的理解認知。其次,透過大量閱讀同一作者的文字歸納、梳理可能的思維軌跡,以及這些文字形塑出來的樣貌。
但這些都只是開端,還必須有一個自我審視的慣性。
4.不斷質疑自己的觀點,並輾碎自己的觀點
文學創作追求文字表現樣貌以及創作進化,這始終來自於一面創作者多愁善感自我觀照的心靈,藉以投射出多層底蘊的文字。創作者吸納的光譜多寬廣,作品就有多寬廣。而這一切,都仰賴創作者的自我要求以及自我進化。因為要求進化,創作者心態上永遠不滿足於現狀,急切的需要文字刺激,急切的追求創作的材料、視野觀點以及表現技巧。這些,都可以在詩人的著作中獲得啟發。
然後我得到回報。而透過更大幅員的學習,並不斷質疑自己觀點是否周延、所引用或所理解夠不夠嚴謹。於是,我將獲得更大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