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獻讓我學會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是一位基督徒,自從我受洗信主後,無論我的收入高或低,持續不斷地堅持守奉獻,感謝上帝賜給了我夠用的恩典,衣食無缺。
自從有了家庭後,感謝老婆全力支持,願意捨棄職場的成就,在家裡面專心照顧孩子,所以我們用一份收入來支撐整個家庭的花銷,坦白說壓力還真的不小,我們會盡量免去多餘的花銷,讓每個月都能有些存款。有時候一年下來回顧我們的奉獻金額,不免會冒出一些想法,如果這些錢我沒有奉獻出去,我或許可以多存一點買房基金,或許我可以把手上的老爺車換掉,或許我可以... 但我很清楚這不是基督徒應有的價值觀,因為一旦我落入那樣的模式,我永遠都是關注我自己認為不足的,而非定睛在我已經有的。(不過這樣的拉扯真實存在)
現在在外面吃一餐花500元我們可能還會覺得吃得很一般,但500元對經濟困難家庭的孩子來說可能是一個月的午餐費用。如果更多人願意自己少享受一些,多幫助其他人一些,這個社會我想也會更不一樣。 在職場上我們是否常常抱怨公司沒給夠我們好的薪資好的福利而缺少去思考公司提供給我們的呢?我在低潮或壓力大時也會容易浮現出這樣的想法,但我知道我不能一直陷在當中,否則到頭來吃虧的還是自己。
另外,我一直深信我們在職場上的表現不是只有專業來決定一切,因為很多的決策跟行為來自於一個人的品格,我也認為我們需要更意識地去看待這件事情,如此一來人才會更健康,企業也跟著健康。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會員
5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ruce Ya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從大陸回來台灣讓我最開心的是台灣的人力銀行幾乎沒有下載量的限制,對於有大量招募需求的使用者來說是一大利多,回想當初在大陸工作時,公司主要使用智聯招聘,每下載一份履歷都需要考慮很久,因為下載都需要花錢,對於當時公司大量擴展業務急需人才來說,使用起來真的很辛苦。 在Newegg任職時期,經歷了 Than
今天在瀏覽人力銀行網站時看到不久前因為文化不適應而離職的一位現場幹部,待的時間不長,約有快4個月,他轉職時因為需要一些文件有聯繫過,得知他預計回去之前的相關產業。 看到他履歷更新時,我第一時間猜想可能又遇上了一樣的問題,畢竟他在我們公司的前一份工作有將近20年的時間,工作的方式和觀念都深受影響。我馬
最近剛好接觸到美劇-末日孤艦,劇情相當緊湊精彩,但最讓我喜歡的是,主角身為艦長,在海上執行任務時遇到許多挑戰,以及複雜的危機,身邊的幹部會提供許多不同立場的建議,往往艦長需要在極短時間做出判斷並讓下屬執行,一有閃失或決策時間過長,都可能使整艘船陷入危機或被消滅。片中艦長許多決策的瞬間不外乎"國家利益
共享經濟可以說是當紅炸子雞,大到汽車、辦公室可以共享,小到腳踏車跟行動電源(充電寶)也能共享。 那人力資源能否共享呢? 台灣面臨人才外流嚴重,老齡化少子化,無論是哪個世代的勞動力都越來越珍貴。我們需要打破框架,學會打群架,把人力物力財力集中火力,不要公司打公司的仗,要國家打國家的仗,發展出良好的競合
台灣走向少子化、高齡化已是事實,這個狀況使招募工作受到比以前更多的關注和重視。現行的招募手法彷彿進入了與以往完全不同的新時代,所以,在一線打仗的招募人員需要具備不同的態度和技能。   就我自己打造的招募團隊來說,兩位同事都是不具備HR經驗,一位是多年流通業管理經驗(男)  ,一位則是商品設計系的畢業
 不知道甚麼時候開始,大家開始流行"CP值"一詞,無論是購買商品,評價餐廳,都還蠻在意是否物超所值(可能是萬物皆漲,唯獨薪水沒漲的關係吧)。所以我想求職者找工作時,也希望這個職位是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這樣的高CP值工作。我不覺得這有什麼錯,因為這是人性。   找工作時我們會多方比較,最後選
從大陸回來台灣讓我最開心的是台灣的人力銀行幾乎沒有下載量的限制,對於有大量招募需求的使用者來說是一大利多,回想當初在大陸工作時,公司主要使用智聯招聘,每下載一份履歷都需要考慮很久,因為下載都需要花錢,對於當時公司大量擴展業務急需人才來說,使用起來真的很辛苦。 在Newegg任職時期,經歷了 Than
今天在瀏覽人力銀行網站時看到不久前因為文化不適應而離職的一位現場幹部,待的時間不長,約有快4個月,他轉職時因為需要一些文件有聯繫過,得知他預計回去之前的相關產業。 看到他履歷更新時,我第一時間猜想可能又遇上了一樣的問題,畢竟他在我們公司的前一份工作有將近20年的時間,工作的方式和觀念都深受影響。我馬
最近剛好接觸到美劇-末日孤艦,劇情相當緊湊精彩,但最讓我喜歡的是,主角身為艦長,在海上執行任務時遇到許多挑戰,以及複雜的危機,身邊的幹部會提供許多不同立場的建議,往往艦長需要在極短時間做出判斷並讓下屬執行,一有閃失或決策時間過長,都可能使整艘船陷入危機或被消滅。片中艦長許多決策的瞬間不外乎"國家利益
共享經濟可以說是當紅炸子雞,大到汽車、辦公室可以共享,小到腳踏車跟行動電源(充電寶)也能共享。 那人力資源能否共享呢? 台灣面臨人才外流嚴重,老齡化少子化,無論是哪個世代的勞動力都越來越珍貴。我們需要打破框架,學會打群架,把人力物力財力集中火力,不要公司打公司的仗,要國家打國家的仗,發展出良好的競合
台灣走向少子化、高齡化已是事實,這個狀況使招募工作受到比以前更多的關注和重視。現行的招募手法彷彿進入了與以往完全不同的新時代,所以,在一線打仗的招募人員需要具備不同的態度和技能。   就我自己打造的招募團隊來說,兩位同事都是不具備HR經驗,一位是多年流通業管理經驗(男)  ,一位則是商品設計系的畢業
 不知道甚麼時候開始,大家開始流行"CP值"一詞,無論是購買商品,評價餐廳,都還蠻在意是否物超所值(可能是萬物皆漲,唯獨薪水沒漲的關係吧)。所以我想求職者找工作時,也希望這個職位是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這樣的高CP值工作。我不覺得這有什麼錯,因為這是人性。   找工作時我們會多方比較,最後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馬太福音14章中耶穌用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的神蹟,並將其與現代基督徒的奉獻觀念相結合。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奉獻過程中的掙扎和成長,強調透過信心和奉獻,不僅能參與神的工作,還能體驗到神的祝福和財務的自由。這段經文對基督徒生活的重要啟示在於,無論所擁有的多或少,願意拿出來的心意可以成就大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基督徒有一個特別的理財方法:量出為入。世界上的人是量入為出,我們是量出為入。我們都知道,應當仰望神,神會顧到我們的需要。但是有一種人,是神肯供給他的需要,就是肯拿出來的人。 當神給人的時候,絕沒有計較,絕對是寬宏的。我們的神,是闊綽的;神的杯,一直都是洋溢的。神從不小氣。 路加福音6章38節:「
Thumbnail
重新認識真實的奉獻.... 奉獻不僅僅是金錢上的付出,更是將自己全然獻上作為活祭的過程。 保羅在羅馬書12:1所說:「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
Thumbnail
聖經經文:歷代志上29章14-17節「「我算甚麼,我的百姓算甚麼,竟然能夠如此樂意奉獻?因為萬物都從你而來,我們把從你的手得來的獻給你。我們在你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與我們的列祖一樣。我們在世的日子如影子,沒有盼望。耶和華-我們的上帝啊,我們預備這許多材料,要為你的聖名建造殿宇,都是從你的手而來,都
「從他人身上得到錢」,跟「靠自己努力賺到錢」,原來靠前者得到錢的比例,比後者多得多!顛覆了我對金錢的想像和價值觀。
Thumbnail
好啦!雖然我寫過超多神學文章,很多都涉及各種邏輯辯證或科學解釋、歷史因緣與文化背景,但這其實更多是出於我個人興趣,而且我非常清楚這是絕大多數人根本不可能做的研究,而且日常生活中有太多其他事情會佔據我們的時間,很多人連要三餐溫飽都有困難,哪有時間思想這些宇宙真理之類的遙遠議題。 對,真的是這樣,我相
Thumbnail
用交換論面對神讓人走向邪惡 或許有人會抗議,反正我都有做好事,也都盡力服事了,而且我的確相信主耶穌的拯救,難道因此我希望上帝上我變成有錢人難道就不可以? 這樣說好了,你當然可以希望如此,這沒什麼問題,但考驗在後頭,就是你會不會因為沒有達成而產生不滿?畢竟,這世界上從不缺苦難不幸的人,我們自己也沒
親情,友情,愛情。父親說,我工作大半輩子,就養你和母親。母親說,我洗了大輩子的碗養你們。伴侶,我為你付出這麼多。朋友,我一切都是為你好。 不計代價的付出,是應該的嗎? 簡單的問自己,什麼不是物質的東西,才是重要的?貨幣?感情?宗教?時間? 我之前認識一個人,20來歲,蠻努力賺錢的,可是有天一覺
Thumbnail
朋友與我都是薪水族,「一包薪水養一家子人」的事實跑不了,要如何開源與節流成為我們最常討論的話題。「開源」怕風險、怕賠本,於是只好想辦法省錢,然而口袋裡的錢財進進出出,我們皆像「過路財神」,留不住錢財。 朋友一直認為他沒法累積財富,是因為自己賺錢不夠多,入不敷出,不然就是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馬太福音14章中耶穌用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的神蹟,並將其與現代基督徒的奉獻觀念相結合。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奉獻過程中的掙扎和成長,強調透過信心和奉獻,不僅能參與神的工作,還能體驗到神的祝福和財務的自由。這段經文對基督徒生活的重要啟示在於,無論所擁有的多或少,願意拿出來的心意可以成就大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基督徒有一個特別的理財方法:量出為入。世界上的人是量入為出,我們是量出為入。我們都知道,應當仰望神,神會顧到我們的需要。但是有一種人,是神肯供給他的需要,就是肯拿出來的人。 當神給人的時候,絕沒有計較,絕對是寬宏的。我們的神,是闊綽的;神的杯,一直都是洋溢的。神從不小氣。 路加福音6章38節:「
Thumbnail
重新認識真實的奉獻.... 奉獻不僅僅是金錢上的付出,更是將自己全然獻上作為活祭的過程。 保羅在羅馬書12:1所說:「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
Thumbnail
聖經經文:歷代志上29章14-17節「「我算甚麼,我的百姓算甚麼,竟然能夠如此樂意奉獻?因為萬物都從你而來,我們把從你的手得來的獻給你。我們在你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與我們的列祖一樣。我們在世的日子如影子,沒有盼望。耶和華-我們的上帝啊,我們預備這許多材料,要為你的聖名建造殿宇,都是從你的手而來,都
「從他人身上得到錢」,跟「靠自己努力賺到錢」,原來靠前者得到錢的比例,比後者多得多!顛覆了我對金錢的想像和價值觀。
Thumbnail
好啦!雖然我寫過超多神學文章,很多都涉及各種邏輯辯證或科學解釋、歷史因緣與文化背景,但這其實更多是出於我個人興趣,而且我非常清楚這是絕大多數人根本不可能做的研究,而且日常生活中有太多其他事情會佔據我們的時間,很多人連要三餐溫飽都有困難,哪有時間思想這些宇宙真理之類的遙遠議題。 對,真的是這樣,我相
Thumbnail
用交換論面對神讓人走向邪惡 或許有人會抗議,反正我都有做好事,也都盡力服事了,而且我的確相信主耶穌的拯救,難道因此我希望上帝上我變成有錢人難道就不可以? 這樣說好了,你當然可以希望如此,這沒什麼問題,但考驗在後頭,就是你會不會因為沒有達成而產生不滿?畢竟,這世界上從不缺苦難不幸的人,我們自己也沒
親情,友情,愛情。父親說,我工作大半輩子,就養你和母親。母親說,我洗了大輩子的碗養你們。伴侶,我為你付出這麼多。朋友,我一切都是為你好。 不計代價的付出,是應該的嗎? 簡單的問自己,什麼不是物質的東西,才是重要的?貨幣?感情?宗教?時間? 我之前認識一個人,20來歲,蠻努力賺錢的,可是有天一覺
Thumbnail
朋友與我都是薪水族,「一包薪水養一家子人」的事實跑不了,要如何開源與節流成為我們最常討論的話題。「開源」怕風險、怕賠本,於是只好想辦法省錢,然而口袋裡的錢財進進出出,我們皆像「過路財神」,留不住錢財。 朋友一直認為他沒法累積財富,是因為自己賺錢不夠多,入不敷出,不然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