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值(性價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不知道甚麼時候開始,大家開始流行"CP值"一詞,無論是購買商品,評價餐廳,都還蠻在意是否物超所值(可能是萬物皆漲,唯獨薪水沒漲的關係吧)。所以我想求職者找工作時,也希望這個職位是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這樣的高CP值工作。我不覺得這有什麼錯,因為這是人性。
找工作時我們會多方比較,最後選擇相對"優"(不單只看薪資絕對高者,不少工作是年薪高時薪卻很低);HR以及單位面試官在決定候選人時也是一樣的原理,我們最終會從多位候選人中選出一位我們任為最為合適而非條件最好的人選。在這樣的情況下,雙方都是尋求物超所值,感覺上是有些互相衝突的。這就很考驗HR跟面試官對於該職位工作任務的掌握度、市場行情的敏感度以及談判的能力,如果沒有拿捏好,公司可能錯失想要招募的人才,或是花了大錢請到能力相對弱的候選人,這兩種極端的情況我想都不是老闆想要看見的。身為HR一定要有成本觀念,要知道我們的每個決定都關乎到老闆或者股東的權益,否則HR很難在公司裡發揮大的影響力。
如果我們挑選對的人進來了,以公司面來看,主管開心,老闆更開心。但後續的留才可能是個頭疼的問題,萬一當這位對的員工發現,這個工作的CP值產生了變化(通常人性都會覺得付出跟收穫不成正比),公司可能需要採取因應的措施,好比加薪或者是晉升,但很有可能降低該員工的CP值,如果處理的不恰當,其CP值可能大大降低甚至成為公司的燙手山竽,也會影響其他同事對於自己職位CP值的看法。
上述的情況該如何做呢?其實還是回到供需層面來做決定以及提供建議給老闆參考。該咬住時就需要咬住,該讓步時就應該讓步,保持彈性讓這個職位的CP值處於一定範圍內的流動;但反觀身為員工的我們,我的想法還是需要讓自己狀態保持在高度的CP值,這樣才有籌碼跟空間去跟老闆討論是否在職位的CP值上讓步,但切記不要讓那個情況維持太久!!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會員
5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ruce Ya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社群平台活動已經有段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時間,我給自己65分,也就是說有一定基礎的樣子,但仍有許多可以進步跟嘗試的空間,且仍保有我最為在意的"持續改善"。很高興最近收到幾位前輩跟朋友的肯定及認同。其中一個共同點是"很少看到傳產製造業積極經營linkedIn以及臉書粉專"。的確,透過自己簡單的普查,確
 這幾天我們一家大小都掛了病號,每個人都需要吃藥。大人不愛吃藥,小孩更是不喜歡,所以我們總是鼓勵小朋友要勇敢自己吃藥,但往往最後都需要用灌的,那個畫面簡直跟殺豬沒兩樣,嘶聲裂肺。   好不容易昨晚在我的示範跟鼓勵下,女兒竟主動要求要自己吃藥,甚至在今天早上主動提醒我太太該吃藥了,還說:我也會很勇敢地
關於影響力的文章已經有許多大師談過,我們需要認知到我們的影響力是來自本身生命的力量而非來自外在的頭銜或職位。不少身處高位的前輩都相當謙卑謙和,與人交往不帶架子,但說出來的話語往往很有力量。  該如何習得謙卑呢?我想從古至今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雖然我不是身處高位的工作者,但是在職場上及生活中,溫柔
隨著社群招募的興起,許多HR朋友紛紛建立起自己企業的外在雇主品牌形象,透過對外的訊息發佈,希望吸引在企業外的求職者,當然我們也不落人後的再做這件事情。但是最近我開始反思一件事情,我們大部分的同事知道我們HR在做什麼嗎?甚至是HR團隊中沒有參與社群經營的同事知道我們在做什麼嗎?我開始問自己,我們所塑造
處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現代人的生活跟過往有著截然不同的型態以及模式,但上帝很公平,不管是誰,在哪個時代,一天一樣只有24小時。所以對於"忙碌"的現代人,時間怎麼安排就變得額外重要,也成為市場上的顯學。我整理了最近我的感觸,希望可以跟大家一起交流討論。  簡述一下我自己,在家裡面我是丈夫,是孩子的父親(
招募對的人進公司是招募工作的最高準則,但是招募工作對於我來說更重要的有下面幾點:  1.保持自己對就業市場的現實感  2.了解目前求職者的需求及在意的面向  3.維持自己對人的敏感度  4.掌握其他企業的招募情況   當我們對於招募工作的認知不再只是招募時,會激發我們更大的動力以及不同的眼光!
在社群平台活動已經有段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時間,我給自己65分,也就是說有一定基礎的樣子,但仍有許多可以進步跟嘗試的空間,且仍保有我最為在意的"持續改善"。很高興最近收到幾位前輩跟朋友的肯定及認同。其中一個共同點是"很少看到傳產製造業積極經營linkedIn以及臉書粉專"。的確,透過自己簡單的普查,確
 這幾天我們一家大小都掛了病號,每個人都需要吃藥。大人不愛吃藥,小孩更是不喜歡,所以我們總是鼓勵小朋友要勇敢自己吃藥,但往往最後都需要用灌的,那個畫面簡直跟殺豬沒兩樣,嘶聲裂肺。   好不容易昨晚在我的示範跟鼓勵下,女兒竟主動要求要自己吃藥,甚至在今天早上主動提醒我太太該吃藥了,還說:我也會很勇敢地
關於影響力的文章已經有許多大師談過,我們需要認知到我們的影響力是來自本身生命的力量而非來自外在的頭銜或職位。不少身處高位的前輩都相當謙卑謙和,與人交往不帶架子,但說出來的話語往往很有力量。  該如何習得謙卑呢?我想從古至今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雖然我不是身處高位的工作者,但是在職場上及生活中,溫柔
隨著社群招募的興起,許多HR朋友紛紛建立起自己企業的外在雇主品牌形象,透過對外的訊息發佈,希望吸引在企業外的求職者,當然我們也不落人後的再做這件事情。但是最近我開始反思一件事情,我們大部分的同事知道我們HR在做什麼嗎?甚至是HR團隊中沒有參與社群經營的同事知道我們在做什麼嗎?我開始問自己,我們所塑造
處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現代人的生活跟過往有著截然不同的型態以及模式,但上帝很公平,不管是誰,在哪個時代,一天一樣只有24小時。所以對於"忙碌"的現代人,時間怎麼安排就變得額外重要,也成為市場上的顯學。我整理了最近我的感觸,希望可以跟大家一起交流討論。  簡述一下我自己,在家裡面我是丈夫,是孩子的父親(
招募對的人進公司是招募工作的最高準則,但是招募工作對於我來說更重要的有下面幾點:  1.保持自己對就業市場的現實感  2.了解目前求職者的需求及在意的面向  3.維持自己對人的敏感度  4.掌握其他企業的招募情況   當我們對於招募工作的認知不再只是招募時,會激發我們更大的動力以及不同的眼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力資源招募的角色和變化。透過討論招募在人資中的重要性、進入人資領域的捷徑以及企業中的招募趨勢,強調了人資工作在現代社會中的關鍵地位。
Thumbnail
面試到最後要offer前,面試的公司要求在核薪之前提供薪資單,到底應該要給還是不給? 不管你是哪一派,都有一定的理由。這篇文章探討這個問題,提供不同的觀點和建議。
Thumbnail
追求薪資成長沒有不對,只是有時候薪資並非我們找工作的唯一考量。除了薪資外,我們應該問問自己在意的公司文化價值觀、主管風格、團隊氣氛、工作型態與角色、價值認同等事情。透過瞭解我們自己的工作價值驅動力以及內在動機,幫助我們判斷該選擇什麼樣的機會。
Thumbnail
#人事有什麼價值 對於許多企業來看,人事工作很常就是那種不是很被關注,然後大大小小雜事就會淪落於此的單位。相較於生產單位,業務單位,對公司來說沒有直接的收入也不能幫忙製造,隨之而來就會是相對的薪酬偏低。不過另一邊又同時因為大環境的改變,人事單位普遍的被需求來自於大缺工的環境,因為就很難找人
Thumbnail
本篇文章主要討論了在面試時如何透過探詢自身獨特優勢、從面試對談中找線索、瞭解市場及職務薪資行情等方式,來評估自身需求,瞭解公司需求,並找出雙方的平衡點,有助於確立合理的期待薪資。
Thumbnail
許多人在應徵工作時,時常發現提出的薪資要求並不能被很好的滿足。這篇文章指出了很多影響薪資的因素,也提供了一些談薪水的方法。
Thumbnail
雖然我的領域一直是行銷公關和市場策略,不過本質都是研究人性,先有人才有市場。 以前的業主和人資部門要面試新人,蠻常詢問我意見,我在乎的始終只有一個點。 這個人能帶給公司的價值是什麼? 而這個價值未必是現有的天賦跟能力,反而是人格特質,還有對事物的理解程度。
Thumbnail
昨天看到朋友有關CP值的Post文 CP值=性能與價格的比值 它看似是一個客觀要素 但評核CP值的,卻是本身就不太可以完全客觀的我們 我們在運用CP值的時候 能夠分辦出物有所值,還是物超所值嗎? 只想要物超所值本質上沒錯 每個人都會,包括我 但試想想,你的上司老闆 給你一份薪水,卻
Thumbnail
探討業務同仁「領多少薪水,做多少事」思維,文章指出這種觀念可能忽略工作的內在價值,僅以薪水衡量。薪水是否等同於工作價值,以及這種思維對未來的影響成為討論焦點。提倡超越薪水思維,挑戰傳統觀念,注重工作的滿足感和成就。勇敢探索個人工作價值,使工作不僅是換取薪水的交易,而成為實現夢想和發揮所長的平台。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力資源招募的角色和變化。透過討論招募在人資中的重要性、進入人資領域的捷徑以及企業中的招募趨勢,強調了人資工作在現代社會中的關鍵地位。
Thumbnail
面試到最後要offer前,面試的公司要求在核薪之前提供薪資單,到底應該要給還是不給? 不管你是哪一派,都有一定的理由。這篇文章探討這個問題,提供不同的觀點和建議。
Thumbnail
追求薪資成長沒有不對,只是有時候薪資並非我們找工作的唯一考量。除了薪資外,我們應該問問自己在意的公司文化價值觀、主管風格、團隊氣氛、工作型態與角色、價值認同等事情。透過瞭解我們自己的工作價值驅動力以及內在動機,幫助我們判斷該選擇什麼樣的機會。
Thumbnail
#人事有什麼價值 對於許多企業來看,人事工作很常就是那種不是很被關注,然後大大小小雜事就會淪落於此的單位。相較於生產單位,業務單位,對公司來說沒有直接的收入也不能幫忙製造,隨之而來就會是相對的薪酬偏低。不過另一邊又同時因為大環境的改變,人事單位普遍的被需求來自於大缺工的環境,因為就很難找人
Thumbnail
本篇文章主要討論了在面試時如何透過探詢自身獨特優勢、從面試對談中找線索、瞭解市場及職務薪資行情等方式,來評估自身需求,瞭解公司需求,並找出雙方的平衡點,有助於確立合理的期待薪資。
Thumbnail
許多人在應徵工作時,時常發現提出的薪資要求並不能被很好的滿足。這篇文章指出了很多影響薪資的因素,也提供了一些談薪水的方法。
Thumbnail
雖然我的領域一直是行銷公關和市場策略,不過本質都是研究人性,先有人才有市場。 以前的業主和人資部門要面試新人,蠻常詢問我意見,我在乎的始終只有一個點。 這個人能帶給公司的價值是什麼? 而這個價值未必是現有的天賦跟能力,反而是人格特質,還有對事物的理解程度。
Thumbnail
昨天看到朋友有關CP值的Post文 CP值=性能與價格的比值 它看似是一個客觀要素 但評核CP值的,卻是本身就不太可以完全客觀的我們 我們在運用CP值的時候 能夠分辦出物有所值,還是物超所值嗎? 只想要物超所值本質上沒錯 每個人都會,包括我 但試想想,你的上司老闆 給你一份薪水,卻
Thumbnail
探討業務同仁「領多少薪水,做多少事」思維,文章指出這種觀念可能忽略工作的內在價值,僅以薪水衡量。薪水是否等同於工作價值,以及這種思維對未來的影響成為討論焦點。提倡超越薪水思維,挑戰傳統觀念,注重工作的滿足感和成就。勇敢探索個人工作價值,使工作不僅是換取薪水的交易,而成為實現夢想和發揮所長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