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誌:《被遺忘的那個星期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基督教節期當中,受難/復活節當中的情緒起伏最明顯。基督徒在Good Friday記念耶穌流血受難,接下來的星期日/主日慶祝耶穌復活,悲與喜不過一日之隔。
不過,居間其中的星期六呢?按照猶太人傳統,是由Good Friday黃昏延伸至接下來的星期六黃昏,本書採用我們習慣的定義,由黎明時分追蹤至入夜。
那是一個怎樣的日子?基督教信仰核心中的重心人物:耶穌,在那一天死亡;不是象徵意義上的死亡,《使徒信經》直白地說「受死,埋葬;降在陰間」。跟隨耶穌的人,如何渡過這一天?
假若設身處地,我,可以完好無缺地熬過這一天嗎?

居間悲喜之間的星期六,也許,與眼前的香港相似:充斥著絕望、無助、虛無、厭惡、恐懼、躁動

其實《被遺忘的那個星期六》沒有直接「討論/談論」上述這些課題。
《聖經》4卷福音書對於那個星期六著墨甚少,記下的都是關於耶穌的殮葬,其他細節保持沉默。歷代信徒對此述而不作,一起沉默。但這個星期六的疑惑仍然存在:那一天,門徒躲藏起來想甚麼做甚麼?「解決」了耶穌的大人物是否在慶功?誰人會懷念這名死者?作者運用其想像力,探索這個沉默的居間時空,把留白之處,用故事填寫了。故此,筆者會把《被遺忘的那個星期六》界定為小說、故事,雖然,作者明言他不是在寫小說(14頁)。
不過,在基督教/天主教圈子內,這個「聖經留白處說故事」的動作,容易動輒得咎。早前讀《夜光-耶穌家譜女性的冒險旅程》,細述過這種高難度動作如何既引人入勝又令人忐忑:
..........聖經本來是微言大義、為三一神作見證的經書,並非純小說作品,有些敘事細節或會因此略而不提。但小說、劇本等卻不可以總是「突如其來」,事情、心態、局面為何會發展到今日的境地,總要有個交待。箇中細節,就是所謂的「空白」位置,就要靠「想像」填補,來個鋪橋搭路,把聖經明顯的眾多敘述串連起來,來一個「圓滿」解說。況且,那些「橋」與「路」,通常都是人生的重要或轉折時刻,往往能感動人心,但亦因此最容易「出事」。出事者,被人責難「虛構」、「杜撰」..........
話雖如此,這個星期六為何如此重要,又引人入勝?因為這個星期六填補了我們的生存實況。
信了耶穌,不就是立即歡樂滿滿,天天活得如身處天堂嗎?這個誤會十分嚴重,尤其近年所謂「成功神學」興起昌盛,基督教信仰幾乎成為正能量的代名詞(也許更刻薄卻真實的描述是:某些基督教圈子抓住「正能量」三個字去代表自己),令人覺得信仰傳統中似乎沒有黑暗、虛無、絕望等概念、經歷。但實況如何?身處香港的基督徒,不論政治取態,怎會不覺黑暗籠罩大地,彼此都無路可逃?
耶穌身體死亡的那個星期六,與我們的景況何其相似。
作者穆宏志神父如何訴說這個星期六的故事?作者透過想像,撰寫極多生活細節,配合原有的聖經描述,把那個星期六的營營役役,都營造出來,"...... 企圖給這些小小的細節一些生活的環境,活化這些章節 ......"(第9頁)。全書以時段分為八個章節:
  1. 黎明
  2. 早晨
  3. 上午
  4. 中午
  5. 下午
  6. 黃昏
  7. 晚上
  8. 夜晚
弔詭的是:被活化了的聖經章節/居間星期六,一點也不「活潑」,反而懨懨不振(粵語所謂「懨悶」)。門徒躲起來,不敢四處走動。彼拉多「幹掉」耶穌,但完全沒有行駛生殺之權的亢奮。
真的如此?會否是作者太過天馬行空想當然?筆者主觀認為,穆宏志神父的耶穌會背景,尤其他對依納爵靈修的熟練,令他的想像既不會偏離聖經文本,又能較深入發掘聖經文本的細節,筆者亦曾在閱讀《夜光-耶穌家譜女性的冒險旅程》提及這種過程:
……….上述這一種「智力推理,意志生情」的狀態,與天主教依納爵靈修(Spiritual Exercises of Ignatius,以《神操》為代表)某些進路雷同:當我們運用 5 官體味(看、聽、嗅、味、觸)主耶穌或其他聖經人物記載,使經文在腦海中「成象」(包含 5 感的意象)之後,這個意象(或者是戲劇裡的一個段落)能否喚起我們心底的詰問:這經文片段,與我何干?進而有所領會及醒悟。成象過程看到的、聽到的、觸碰到的,往往可以成為故事中的細節。一些觸動人心的細節,不但會豐富劇情及舞台,更讓我們深入聖經記載的真實場景,一同呼吸感覺……….
如前述,那個星期六看到的、聽到的、觸碰到的細節,往往很令人沮喪。
書未一章,出現一段充滿電影感的文字:差不多所有「角色」都再次出現(除了中途出現過,耶穌那冰冷的遺體)。黃昏近了,不論貧富,都要進入黑夜/黑暗之中。他們一個又一個出場,然後一個又一個熄滅油燈,直到最後一盞油燈熄滅(260–277頁)。讀者仿佛看見耶路撒冷城逐步融入黑夜,然後,最後一頁完了。
就此完了?
《聖經》成書後的信徒(如筆者),自覺掌握了前文後理,會嘲笑第一代信徒學藝不精,忘記耶穌三番四次的告訴大家:他會死而復生。可是有一天自己身臨困境,照樣忘記《聖經》種種安慰鼓勵,出來呼天搶地怨天尤人。
面對未來,筆者同樣一無所知,不會以為讀多幾段聖經,就必然擁有超越門徒的信心,可以嘲弄在那個星期六躲起來的門徒。
耶路撒冷全城的人在這一天之後將要接受到一個極大的震驚 …… 而原因正是因為:並沒有人在等待甚麼。(19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9會員
13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關間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雙十;以致辛亥革命精神,在當前世代,已奄奄一息,一眾「革命先烈」(國共兩方)可謂癡心錯付,枉費心機。
我們的祖國認同,單純是依附政治組織而生,還是擁有一個更為廣闊、悠久、多姿多采的文化鄉土根源?
電影上映那一年,是2014年。那聲音影像,總是扣連起同一段日子,朵朵太陽花,滿街雨傘,同樣少年熱血,甚至有人血流披面。5年之後,血更加熱,流得更多。
悲觀一點做準備,勝過措手不及失預算。
《巨流河》部份內容,談生離死別、遺憾痛悔,十分觸動情緒。最恐怖的是:作者在這些章節極少極少運用坊間的煽情套路,往往是簡單幾行平鋪直敘,那個情景在腦海剛成形,就突然感到一下揪心之痛,簡直是防不勝防!
把紅衛兵等字眼,套用在香港社會,開始變得合乎事實,尤其是 21/7 元朗西鐵站發生恐怖襲擊之後,鼓吹愛國力量抗暴,利用人民武鬥人民,重演文革血腥武鬥的日子,可能為期不遠。
雙十;以致辛亥革命精神,在當前世代,已奄奄一息,一眾「革命先烈」(國共兩方)可謂癡心錯付,枉費心機。
我們的祖國認同,單純是依附政治組織而生,還是擁有一個更為廣闊、悠久、多姿多采的文化鄉土根源?
電影上映那一年,是2014年。那聲音影像,總是扣連起同一段日子,朵朵太陽花,滿街雨傘,同樣少年熱血,甚至有人血流披面。5年之後,血更加熱,流得更多。
悲觀一點做準備,勝過措手不及失預算。
《巨流河》部份內容,談生離死別、遺憾痛悔,十分觸動情緒。最恐怖的是:作者在這些章節極少極少運用坊間的煽情套路,往往是簡單幾行平鋪直敘,那個情景在腦海剛成形,就突然感到一下揪心之痛,簡直是防不勝防!
把紅衛兵等字眼,套用在香港社會,開始變得合乎事實,尤其是 21/7 元朗西鐵站發生恐怖襲擊之後,鼓吹愛國力量抗暴,利用人民武鬥人民,重演文革血腥武鬥的日子,可能為期不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一陣子查經小組正好討論到約翰福音第七章,而有個橋段一直讓我覺得怪怪的,因為第七章開頭是耶穌的兄弟要耶穌往南方猶太地去宣教,但耶穌在第6節直接回答時間還沒到,給予拒絕。 可是到了第10節卻紀錄耶穌跑去耶路撒冷了,還註明是偷偷去的,因為祂知道法利賽人打算殺祂,但上耶路撒冷過節是猶太男性的義務,所以祂
Thumbnail
Cantábiles mihi erant iustificatiónes tuæ, in loco peregrinatiónis meæ.  在我這客居不定的寓所,祢的法令成了我的詩歌  聖詠百十八54 
Thumbnail
復活節已經過了,但這個主題還是值得一談,畢竟我聽到一篇問題不小的講道,所以覺得狀況有點嚴重,應該來記錄一下。 耶穌的復活是一件大事,但耶穌復活到底代表什麼意義?到底哪裡重要了?這一點可是非釐清不可,因為這是基督徒最核心的神學認知,講白一點,如果你搞錯這一點,那你算不算基督徒就有爭議了,因為你連在信
Thumbnail
今天是基督教耶穌受難節,英文稱為Good Friday,是英國的公眾假期。這篇文章描述了在英國過受難節的一天,以及作者對自己移居英國後生活的感悟。
Thumbnail
Qui in ligno vincébat, in ligno quoque vincerétur 那曾在樹木上得勝了的,也必將在木頭上被戰勝 十字聖架頌謝詞
Thumbnail
Haec est enim voluntas Dei, sanctification vestra. 這就是天主的旨意,你們的聖化。 得撒洛尼人前書四3
Thumbnail
Scuto circúmdabit te véritas eius: non timébis a timóre noctúrno. 祂的真理會如盾牌環繞著你:你將不會害怕夜晚的恐怖 聖詠九十5
Thumbnail
Domine, ut videam! 主,叫我看見! 路加福音十八41  
Thumbnail
2024年1月28日 雙週一次的教會團契讀書會,這次讀的書是『被誤解的呼召~重解舊約的8個呼召的故事』,曾思瀚著作、曾景恒翻譯,校園書房出版。
Thumbnail
主顯節後第三主日的專用經文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一陣子查經小組正好討論到約翰福音第七章,而有個橋段一直讓我覺得怪怪的,因為第七章開頭是耶穌的兄弟要耶穌往南方猶太地去宣教,但耶穌在第6節直接回答時間還沒到,給予拒絕。 可是到了第10節卻紀錄耶穌跑去耶路撒冷了,還註明是偷偷去的,因為祂知道法利賽人打算殺祂,但上耶路撒冷過節是猶太男性的義務,所以祂
Thumbnail
Cantábiles mihi erant iustificatiónes tuæ, in loco peregrinatiónis meæ.  在我這客居不定的寓所,祢的法令成了我的詩歌  聖詠百十八54 
Thumbnail
復活節已經過了,但這個主題還是值得一談,畢竟我聽到一篇問題不小的講道,所以覺得狀況有點嚴重,應該來記錄一下。 耶穌的復活是一件大事,但耶穌復活到底代表什麼意義?到底哪裡重要了?這一點可是非釐清不可,因為這是基督徒最核心的神學認知,講白一點,如果你搞錯這一點,那你算不算基督徒就有爭議了,因為你連在信
Thumbnail
今天是基督教耶穌受難節,英文稱為Good Friday,是英國的公眾假期。這篇文章描述了在英國過受難節的一天,以及作者對自己移居英國後生活的感悟。
Thumbnail
Qui in ligno vincébat, in ligno quoque vincerétur 那曾在樹木上得勝了的,也必將在木頭上被戰勝 十字聖架頌謝詞
Thumbnail
Haec est enim voluntas Dei, sanctification vestra. 這就是天主的旨意,你們的聖化。 得撒洛尼人前書四3
Thumbnail
Scuto circúmdabit te véritas eius: non timébis a timóre noctúrno. 祂的真理會如盾牌環繞著你:你將不會害怕夜晚的恐怖 聖詠九十5
Thumbnail
Domine, ut videam! 主,叫我看見! 路加福音十八41  
Thumbnail
2024年1月28日 雙週一次的教會團契讀書會,這次讀的書是『被誤解的呼召~重解舊約的8個呼召的故事』,曾思瀚著作、曾景恒翻譯,校園書房出版。
Thumbnail
主顯節後第三主日的專用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