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牧師是廢物怎麼辦?〉的一些回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掌嘴集》的上一篇文〈牧師是廢物怎麼辦?〉創下賴老亞這個角色誕生以來最高的點擊率,也引出了一些討論的聲音。首先,只要覺得我的文字值得提出反饋,我都認為是莫大的奉承。我的看法一定有其侷限,而他人的意見必定可以點出我的盲點或是表達不清的地方。受此激勵,老亞本周鄭重推出第一篇「回應文」,希望可以把我的觀點再說明清楚一些,並解釋一些疑問。

raw-image

【一】真的會有牧師是廢物嗎?

  要討論「廢牧師」遇到的第一個難題是:到底怎樣才算廢?仔細想想,其實很難定義。如同一切牽扯到人的現象,要將「廢」量化成數字、訂出精確的標準談何容易。如果講道時常不知所云,可是偶爾會突然神來一筆,這樣算廢嗎?假設他是「楚莊王」類型的人,廢了三年之後突然一鳴驚人怎麼辦?

  不論如何,我認為一個應該可以被大家接受的概念是:只要個別群體不認為廢,就是不廢。如我在〈你的教會好棒棒〉中所論述的想法:每間教會的背景、文化和組成各有不同,如果其牧者和會眾「磁場」相合,也沒有明顯違背信仰基本原則,那麼外人最好就給予祝福、樂觀其成。即使對外人來說,牧者的信息可能粗淺,或者策略可能匪夷所思。如同保羅對哥林多教會的教導,個別牧者風格的差異並不影響上帝使教會成長:

「亞波羅算甚麼?保羅算甚麼?無非是執事,照主所賜給他們各人的,引導你們相信。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上帝叫他生長。可見栽種的,算不得甚麼,澆灌的,也算不得甚麼;只在那叫他生長的上帝。」哥林多前書3:5-7

  另一種情況是這個群體雖然覺得牧者廢,但是願意和他一起學習成長,我認為這種情況是再好不過了。在主內共同見證彼此生命和事奉的成熟,是何等美好。

  但是,這個群體認定牧者廢,他就是廢嗎?這就很麻煩了,因為不乏會眾都是混帳的情況,如果一個牧師無端的被批鬥成廢,實在是全體教會的遺憾。但是要搞人從來不缺理由,不用老亞的這篇文,各種鬥爭已經十分興旺。教會內部惡意的傾軋是另外一個議題,且容我們先設想當一個牧師真的對他的職責力有未逮時教會應該怎麼辦。

raw-image

【二】上帝豈不接納廢人?

  「上帝接納廢人」和「牧師是廢物怎麼辦」是兩個截然不同的議題,但是很容易不經思考的攪在一起,這也是廢牧師這個議題在現實處境中為什麼那麼棘手的原因之一,「牧師廢又怎麼樣?上帝豈不接納他嗎?你怎麼可以批評論斷呢?」

  我要再次強調,認為一個人不適合當牧師,並不是否認他基督徒的資格。所有人只要悔改相信,就無條件的成為基督徒、神的子民和教會的一分子,但是「神職人員」不一樣:不論是舊約的祭司、利未人,或者是新約的長老、執事,因為其所需擔負的職責,所以上帝也設下了相對應的條件,以下經文是部分的例子: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告訴亞倫說:你世世代代的後裔,凡有殘疾的,都不可近前來獻他神的食物。因為凡有殘疾的,無論是瞎眼的、瘸腿的、塌鼻子的、肢體有餘的、折腳折手的、駝背的、矮矬的、眼睛有毛病的、長癬的、長疥的,或是損壞腎子的,都不可近前來。」利未記21:16-20
「監督既是神的管家,必須無可指責,不任性,不暴躁,不因酒滋事,不打人,不貪無義之財;樂意接待遠人,好善,莊重,公平,聖潔自持;堅守所教真實的道理,就能將純正的教訓勸化人,又能把爭辯的人駁倒了。」提多書1:7-9

  如果我鼻子塌,就不是神的選民嗎?依然是啊!只是你不適合擔任舊約時代的祭司;如果我拙口笨舌,沒辦法教導人,就不能當基督徒了嗎?當然可以啊!只是對保羅來說,你不適合擔任克里特島上教會的監督。

  簡單來說,我認為就聖經的觀點,廢物也可以成為基督徒,但是牧師不該是廢物。「廢物也可以成為基督徒」的信念,不應該成為「牧師廢也沒關係」的論據。

raw-image

【三】牧師的頭銜=上帝的加持?

  上周我提出的另外一個議題是:為什麼我們很忌諱碰觸牧師的頭銜?有很多善良的基督徒會直覺認定牧師是上帝所揀選的,所以我們應該敬重,連帶的剝奪其頭銜就變得不可說,甚至不可想,因為等於褻瀆神。

  我以為文中所提出的掃羅王和加略人猶大已經足以證明其實這種想法未必正確,但是顯然對於根深蒂固的信念,還是力有未逮:「牧師又沒有出賣耶穌!怎麼可以和猶大混為一談?」

  我承認我舉的這兩個例子有文不對題的嫌疑,因為掃羅和猶大顯然是因為「壞」而不是「廢」,才被奪去頭銜。但是這兩個人的被揀選顯然比當代的任何牧師都更直接的是出於上帝自己,而上帝不在意奪去他們的名份,對於現代的信徒有時過於迷信頭銜的思維來說,實在是很要緊的提醒。

  故傅斯年校長曾經留下一段軼事,我認為可以借用來說明「相信上帝」和「質疑牧師適任」並不必然衝突:

傅斯年在參政會上向行政院院長孔祥熙發難,揭發孔貪污舞弊,罵他是皇親國戚。事後蔣介石親自請他吃飯。蔣介石問:「你信任我嗎?」傅斯年答:「我絕對信任。」蔣介石說:「你既然信任我,那麼就應該信任我所任用的人。」傅斯年立刻說:「委員長我是信任的,至於說因為信任你也就該信任你所任用的人,那麼,砍掉我的腦袋我也不能這樣說。」

  我深深認為,應該是稱職的人具備頭銜的資格,而不是據有頭銜便確保其能力、便確保其無條件擁有上帝的保守。名實之間,「實」使「名」具有正當性;而徒有「名」,不代表「實」必然相隨。我們可以參考聖經的「果樹原則」作為佐證:

「你們要防備假先知。他們到你們這裏來,外面披著羊皮,裏面卻是殘暴的狼。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荊棘上豈能摘葡萄呢?蒺藜裏豈能摘無花果呢?這樣,凡好樹都結好果子,惟獨壞樹結壞果子。好樹不能結壞果子;壞樹不能結好果子。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裏。所以,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馬太福音7:15-20。

  我承認在一個牧者的養成過程中,有無數認真的把關者恪盡職責,盡力確保每一位牧者都是「名實相符」。但是我認為必須要誠實的面對只要是人的制度,就是會有弊端,就是會有那麼一絲不盡人意的地方。如果看官堅持因為他是牧師,則無論如何上帝一定挺他,這是不是用我們的制度綁架了上帝的旨意?

  這也是我提出我們「新教」不把按手看作「聖禮」的原因。如果看官是「天主教徒」,自然得費一番功夫才能解釋經過神聖的按手之後為什麼還會有教士不適任,但是我們「新教徒」既然已經脫去了這層纏累,又何苦再回頭受其桎梏呢?

  我認為如果看官和老亞一樣屬於「新教徒」,更應該可以勇敢地承認單單頭銜不代表神的揀選和無條件保守,不然當初宗教改革怎麼可以指責教宗殘害教會呢?怎麼可以主張把聖經知識低落的教士換掉呢?

raw-image

【四】上帝依然保守,還需要退場機制嗎?

  在上周的文中我說曾經想過可以設計一個退場制度,但是在文末我沒有大聲疾呼有關當局相關人士盡快來討論並設立,因為我認為有了制度恐怕還是會因為心理障礙而徒勞無功,所以僅僅提出至少我們還可以盼望上帝默默地帶領。

  其實虎頭鍘因為乏人問津而荒廢生鏽或許還算好事,可怕的是濫殺無辜,或是淪為鬥爭的工具。在此人間世往往解決問題又創造新問題,這也是虛空。如前所述,會眾不乏混帳,有些會眾和教會掌權者苦待牧者已久,恨不得有更多刑具可以施加酷刑,如果我們再端出虎頭鍘,豈不是授人以柄? 有時候「以不變應萬變」看似逃避問題,卻是權衡利弊後的決定,關於廢牧師這個議題,我承認設計一套退場機制未必是最好的辦法。

  「要虎頭鍘幹麼?你都說了,上帝不是依然帶領教會嗎?」

  是啊,或許這個廢牧師是上帝派來讓這個群體和他一起成長,學習接納;或許這個廢牧師是上帝在告誡這個群體不可以再不冷不熱;或許上帝要讓這個廢牧師察覺到自己的有限,修剪自己驕傲的態度。都有可能,都有道理,但何者為真,我們不知道,我們就像約伯和他的朋友,只能觀察到神的作為,卻不知道原來上帝正在和仇敵打賭。上帝從始至終的作為,人往往不能參透。但是我不認為主其事者可以把「上帝依然帶領,你怎麼知道廢牧師不是出自神的旨意」當作卸責的理由:

「隱祕的事是屬耶和華-我們上帝的;惟有明顯的事是永遠屬我們和我們子孫的,好叫我們遵行這律法上的一切話。」申命記29:29。

  揣測上帝的心意常常徒勞無功,而且也未必是神的旨意,如同上引經文所啟示的,但是上帝命令我們要依照「明顯的事」來遵行他的律法。上帝或許會對執掌教會權柄的人這樣說:「都看到牧師不適任了,你還需要什麼暗示?你要拿羊毛出來看是濕的還乾的嗎?我把我的羊託付給你,你又想把你的責任賴到我身上嗎?」

  神依然掌權不代表我們就都躺在地上不動就好了。

raw-image

【結語】正視問題

  最後我要說的是:我是一個想像力很貧乏的人,沒有實際經驗,往往寫不出一個字。我之所以要提出廢牧師的議題,因為對我來說這是切身的現象:我真心認為我的牧師對信仰和服事有十足的熱情,但是要在每個禮拜提供啟迪心智的講道則顯得力有未逮。更切身的是關於青少年的工作,我認為諸多作為不得人心,使得群體瀕臨渙散。

  但是我認為牧師不是壞人,他並不是故意要讓我不想去教會,只是才能不足以勝任這個職責而已。那麼,難道沒有什麼方式,讓他在其他位置為教會貢獻嗎?

  顯然在時下的長老教會裡,只有「不續聘」一法。

  然後在整個過程中,主其事者把決定權推給全體會眾,會眾投票的結果,「起厝起一半,師傅不能換」。這結果是因為大家普遍認為牧師做的很好?還是不忍心把牧師幹掉?我必須承認心如鐵石的我,拿著選票時也曾經動搖:「真的有必要這麼狠嗎?」但是我說服自己:這並不是否定牧師的人格,只是表達我覺得你不適合這個位置。

  冷眼旁觀整個過程,我深感現代教會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有太多理論上的謬誤和實務上的軟弱牽扯不清,是以發憤為文。

  「牧師好廢」是個很直覺的抱怨,而背後的問題千絲萬縷。但是唯有當我們願意討論,才有解決的曙光不是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賴老亞的沙龍
78會員
61內容數
基本一周一篇,我個人對於基督宗教、聖經、台灣教會文化等等議題的個人心得,文責自負。如標題所示,有些內容對於傳統好基督徒來說可能太過辛辣,請自行斟酌服用。若你不是基督徒,也可以把這系列文當作逛動物園,體會一下這些人在想什麼、經歷些什麼。
賴老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1/07
2023年底老亞在自己粉專上發起教會的聖誕老公公災情調查,想知道其他教會聖誕老公公肆虐的情形嗎?宗派和地區,是否有差異呢?
Thumbnail
2024/01/07
2023年底老亞在自己粉專上發起教會的聖誕老公公災情調查,想知道其他教會聖誕老公公肆虐的情形嗎?宗派和地區,是否有差異呢?
Thumbnail
2022/07/31
2022/07/31
2021/11/28
世局至此,超級英雄電影年年有,而上映前後可觀察到粉絲熱烈討論:A和B誰比較強、C如果能力那麼厲害,之前為何不出手……等等。並將諸般理論和電影情節互相印證,藉此評判劇情是否合理,還是有破綻等等。 老亞既非屬「粉絲」,自然覺得這類過度認真的人有點「可愛」。但是轉念一想,這樣的討論其實很接近神學的
Thumbnail
2021/11/28
世局至此,超級英雄電影年年有,而上映前後可觀察到粉絲熱烈討論:A和B誰比較強、C如果能力那麼厲害,之前為何不出手……等等。並將諸般理論和電影情節互相印證,藉此評判劇情是否合理,還是有破綻等等。 老亞既非屬「粉絲」,自然覺得這類過度認真的人有點「可愛」。但是轉念一想,這樣的討論其實很接近神學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教會的確有各種問題,或者說,沒有才奇怪,覺得教會不該有問題還真是一種奇怪的問題……重點是,我們如何面對問題跟處理問題。我不是說解決,是說處理,請注意,因為人的問題,通常在解決的時候就會有新的問題,問題是會隨著社會、世代有變化的,覺得有一招可以永久解決那絕對是在騙你,當然,你要跟我說禱告、倚靠上帝……
Thumbnail
教會的確有各種問題,或者說,沒有才奇怪,覺得教會不該有問題還真是一種奇怪的問題……重點是,我們如何面對問題跟處理問題。我不是說解決,是說處理,請注意,因為人的問題,通常在解決的時候就會有新的問題,問題是會隨著社會、世代有變化的,覺得有一招可以永久解決那絕對是在騙你,當然,你要跟我說禱告、倚靠上帝……
Thumbnail
像老亞在汙衊牧師是廢物、又叫基督徒閉嘴之後,仍然繼續掌嘴,也是顯例。
Thumbnail
像老亞在汙衊牧師是廢物、又叫基督徒閉嘴之後,仍然繼續掌嘴,也是顯例。
Thumbnail
有人批評教會,然後就被批評,老亞現在就來批評這些批評批評教會的人。
Thumbnail
有人批評教會,然後就被批評,老亞現在就來批評這些批評批評教會的人。
Thumbnail
教會希望達爾文從來不存在,但是教會的生態卻恰恰符合物競天擇
Thumbnail
教會希望達爾文從來不存在,但是教會的生態卻恰恰符合物競天擇
Thumbnail
大過年的還要觸霉頭,難怪老亞沒什麼朋友
Thumbnail
大過年的還要觸霉頭,難怪老亞沒什麼朋友
Thumbnail
三部曲最後一章,究竟會是畫龍點睛,還是畫蛇添足?
Thumbnail
三部曲最後一章,究竟會是畫龍點睛,還是畫蛇添足?
Thumbnail
自認殫精竭慮,還是沒有人來查我水表,這次會是最後一根稻草嗎?
Thumbnail
自認殫精竭慮,還是沒有人來查我水表,這次會是最後一根稻草嗎?
Thumbnail
有如在前文中所提到的,有些人可能在人生的某個成長階段,需要的不是正規的學校教育,而是需要去念「曠野學院」、「社會大學」。在這篇文章裡面,我要和大家分享,我在這兩年教會投入牧養工作的過程中,得到最精華的心得。這應該算是兩年制「曠野碩士班」的研究成果吧!
Thumbnail
有如在前文中所提到的,有些人可能在人生的某個成長階段,需要的不是正規的學校教育,而是需要去念「曠野學院」、「社會大學」。在這篇文章裡面,我要和大家分享,我在這兩年教會投入牧養工作的過程中,得到最精華的心得。這應該算是兩年制「曠野碩士班」的研究成果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