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隨手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大概是一個禮拜前吧,去戲院看了《悅讀:紐約公共圖書館》這部紀錄片,他是由懷思曼( Frederick Wiseman )所拍攝的,片長為3小時26分。

當初看到預告片,其實滿期待的,一方面預告片說這是由大師所拍攝,另一方面他得了滿多的獎(感覺得獎的作品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厲害)。而又,我覺得以「圖書館」作為一個主體去拍攝, 相較於以「事件」或「人」為拍攝主體是困難的,因它相較來說衝突與轉折會比較少。所以滿期待、想看到導演會怎麼去拍攝圖書館。

但老實說,在看到一半,以及忍耐看完了三個半小時後,我有些失望。對我來說,這部片好無聊。先說明,當天我精神狀況不太佳,所以大概電影放映了30分左右後,有睡著約15~20分,可是之後就都是清醒的了。

我想先提提我覺得哪裡無聊。我覺得這部片它的結構很單調。對我來說,它就是蒐集了很多在圖書館內演講的片段,有談論無神論、美國歷史、音樂、圖書館建館幾周年紀念(有些主題忘了,反正很多演講);然後在蒐集很多圖書館館員們的開會現場,有討論圖書館網路、街友來圖書館的相關問題、電子書借閱率高等。以這兩大說話密度極高的內容為主軸,去串成這部片。可能演講內容完後,下一橋段就是館員的開會,這中間或許有(或沒有)幾顆空鏡頭或其他內容(如,讀書會現場、小孩的閱讀班、教導使用館藏的圖片、手語情緒練習、錄製有聲書、表演等),但相較之下前面提及的兩大內容仍然比較多(看到後來不耐煩時,我開始看手錶計時他們每次講話的片段大概多久,得出來的結論是一段講話約略4~7分鐘)。
講話太多了,又很冗長,便是這部片讓我不太喜歡的最大原因。 對我來說,這部片就是以很長的片長,透過演講、開會、還有各種不同的圖書館(華人圖書館、盲人圖書館等),以及圖書館的各種活動(包括人們看書、借閱、使用電腦、把圖書館當景點拍照)去呈現圖書館的許多樣貌。很有廣度,但對我看不出深度。所以我看了還滿失望的。我不確定這部片是不是生長在美國文化的人來看會很有共鳴,又或是其實是我的水平還太淺(這我承認XD),所以看不出這部片的厲害的地方(因為在網路上看到的滿多好評的),但真的很直接的感受是,看這部片有點浪費我的時間。

其中也有一些橋段是喜歡的。諸如,預告片有剪接出的,圖書館客服接電話回答問題的那個橋段,覺得很有趣(看預告片的時候還以為整部片會跟這個片段一樣很有趣XD);還有好像是在一室內中,掃描(或是拍照)書本嗎(有點忘了),反正就是機器燈光一閃一滅的那個畫面,和燈光閃滅間的聲音,那個橋段的畫面和聲音我是喜歡的。其他真的都還好,只是看到了圖書館的許多面貌,然後真的花了很多時間去看......。在看的時候覺得這些圖書館的多元面貌,可以用一篇文章去講就好,不需要花這麼長的時間吧......。 但其實或許真的是我還太淺了吧,看不出它的深奧之處。看到「焦點影評」上的一篇文章〈《悅讀:紐約公共圖書館》:低調的救援,閱讀主體的召請〉時,會發現「喔喔喔~原來是這樣喔」,有些不懂的部分因著這篇文章有更理解了一些(但在看的當下怎麼去意識到它還有這些深層的意涵阿QQ。這應該是要對電影或該位導演的風格很了解才能夠去體會到說,喔~這些演講導演可能在指涉這個更深層的東西啊~,但至少現在的我沒辦法在看電影當下或看完後去理解,而是只能透過看別人的評論去發現。或許也因為這樣,我就完全沒辦法去欣賞到這部片厲害的地方)。所以,如果說要我再看一次這部片的話,我真的還是沒辦法接受QQ。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T的沙龍
3會員
14內容數
YT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1/07
「你們大人為什麼都要講一堆我聽不懂的話!」這是《瀑布》中,是媽媽罹患了思覺失調的高三生,王靜,所吼出的話。 也是我想對這部電影吼出的話。   ───絕對有暴雷,還有滿滿的情緒,請慎入───  
2021/11/07
「你們大人為什麼都要講一堆我聽不懂的話!」這是《瀑布》中,是媽媽罹患了思覺失調的高三生,王靜,所吼出的話。 也是我想對這部電影吼出的話。   ───絕對有暴雷,還有滿滿的情緒,請慎入───  
2020/09/14
其實不太確定哪一個時刻點才算是這趟旅程的結束,坐在宜蘭火車站的我這樣想著。如同「良夜 不散」的手環依然掛在左手手腕,還不願意將它取下。
Thumbnail
2020/09/14
其實不太確定哪一個時刻點才算是這趟旅程的結束,坐在宜蘭火車站的我這樣想著。如同「良夜 不散」的手環依然掛在左手手腕,還不願意將它取下。
Thumbnail
2020/05/22
看完《你那邊幾點?》後,有個想法一直縈繞不去: 我等下晚餐要吃燒鴨飯。 陸弈靜佇立在烤鴨店前買鴨的鏡頭,我想是全片顏色、聲音與味道最飽和的一顆。 一排吊掛著的金黃烤鴨橫過景框,剛起鍋的鴨肉竄起白煙、節奏急快的剁鴨聲、鐵鍋熱油滋滋的歡騰聲,幾位店員動作利索的切著、炒著、打包著;而一旁的陸弈靜只一臉蒼白
Thumbnail
2020/05/22
看完《你那邊幾點?》後,有個想法一直縈繞不去: 我等下晚餐要吃燒鴨飯。 陸弈靜佇立在烤鴨店前買鴨的鏡頭,我想是全片顏色、聲音與味道最飽和的一顆。 一排吊掛著的金黃烤鴨橫過景框,剛起鍋的鴨肉竄起白煙、節奏急快的剁鴨聲、鐵鍋熱油滋滋的歡騰聲,幾位店員動作利索的切著、炒著、打包著;而一旁的陸弈靜只一臉蒼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讀了一些朋友的推薦,許久沒踏進電影院的我不禁打破習慣,想看看究竟是什麼樣的電影,會使朋友說我應該會喜歡。本來以為這種電影票房應該還好而已,但假日午後幾乎滿座,使我感到微微驚詫,原來還是滿多人中意此類電影的。 先說對這部電影的觀感。朋友說的沒錯,我確實滿喜歡這部電影。這部片編導是德國人Wim Wen
Thumbnail
讀了一些朋友的推薦,許久沒踏進電影院的我不禁打破習慣,想看看究竟是什麼樣的電影,會使朋友說我應該會喜歡。本來以為這種電影票房應該還好而已,但假日午後幾乎滿座,使我感到微微驚詫,原來還是滿多人中意此類電影的。 先說對這部電影的觀感。朋友說的沒錯,我確實滿喜歡這部電影。這部片編導是德國人Wim Wen
Thumbnail
乍看之下很無聊的電影, 但所有一切寓意都在畫面之外, 「無聊」正是這部片有趣之處。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乍看之下很無聊的電影, 但所有一切寓意都在畫面之外, 「無聊」正是這部片有趣之處。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這一系列的書寫取名為「電影筆記本」,只是覺得自己並非專業人員,還不到影評的程度,也不足以賞析一部電影。而只是希望在觀看一部電影之後,能隨性地將內心的想法記錄下來。或許期待著能藉由電影中許許多多的細節與隱喻而給予自我投射的空間,也或許只是單純地談論著電影中美麗的場景與精彩的演員。
Thumbnail
這一系列的書寫取名為「電影筆記本」,只是覺得自己並非專業人員,還不到影評的程度,也不足以賞析一部電影。而只是希望在觀看一部電影之後,能隨性地將內心的想法記錄下來。或許期待著能藉由電影中許許多多的細節與隱喻而給予自我投射的空間,也或許只是單純地談論著電影中美麗的場景與精彩的演員。
Thumbnail
我看了一部片,十年後,我和當年的作者一樣大了。我看了一部片,那個同一個作者變老了,變深沉或疲憊了。再過另一個十年,我和那個作者拍後來那部片的年紀或階段一樣了。……看電影,或說,愛電影,慢慢變得,一直重複這個過程。 你記得一切,因此你預見一切。電影都演過了。
Thumbnail
我看了一部片,十年後,我和當年的作者一樣大了。我看了一部片,那個同一個作者變老了,變深沉或疲憊了。再過另一個十年,我和那個作者拍後來那部片的年紀或階段一樣了。……看電影,或說,愛電影,慢慢變得,一直重複這個過程。 你記得一切,因此你預見一切。電影都演過了。
Thumbnail
看電影一開始還是因為娛樂,打發時間,沒有所謂的藝術追求,就因為好看,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和動人和畫面和鏡頭,看電影蠻自私的,窺探他人的生活和內心,這些常人難以企及的地方,而且可以不用負責。
Thumbnail
看電影一開始還是因為娛樂,打發時間,沒有所謂的藝術追求,就因為好看,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和動人和畫面和鏡頭,看電影蠻自私的,窺探他人的生活和內心,這些常人難以企及的地方,而且可以不用負責。
Thumbnail
我對《悲情城市》沒什麼電影美學或意識型態的特別想法,這類評論,過去卅多年來都很多了,我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創見。 倒是這部電影重映,讓我想到30幾年前跟父親去戲院看的回憶。 這部電影是我這輩子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一起跟父親去戲院看的電影,是早已歇業多年的「寶宮戲院」。
Thumbnail
我對《悲情城市》沒什麼電影美學或意識型態的特別想法,這類評論,過去卅多年來都很多了,我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創見。 倒是這部電影重映,讓我想到30幾年前跟父親去戲院看的回憶。 這部電影是我這輩子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一起跟父親去戲院看的電影,是早已歇業多年的「寶宮戲院」。
Thumbnail
想快速寫點後感,原先並沒有太大的意願去看這部電影,從原先知道姚文智參與這部電影的製作所抱有的期待,直到上映後看到的批評而消減觀影動機,最後是感到身為台灣人的責任而入場觀看,但卻著實感到失望。在10分裡頭我會給5.5分。 在電影開始後沒多久我已經感到不耐,敘事混亂導致完全不知所云。《流麻溝十五號》是擺
Thumbnail
想快速寫點後感,原先並沒有太大的意願去看這部電影,從原先知道姚文智參與這部電影的製作所抱有的期待,直到上映後看到的批評而消減觀影動機,最後是感到身為台灣人的責任而入場觀看,但卻著實感到失望。在10分裡頭我會給5.5分。 在電影開始後沒多久我已經感到不耐,敘事混亂導致完全不知所云。《流麻溝十五號》是擺
Thumbnail
「讀影戲院」,讀書的讀,電影的影,諧音毒癮。 是我與中文系的朋友.咖啡因合作Podcast節目,分享由小說改編的電影。 不論電影和小說是基於史實或幻想,我們相信好故事的本質是一樣的—— 能觸動人心,並久存於記憶之中。
Thumbnail
「讀影戲院」,讀書的讀,電影的影,諧音毒癮。 是我與中文系的朋友.咖啡因合作Podcast節目,分享由小說改編的電影。 不論電影和小說是基於史實或幻想,我們相信好故事的本質是一樣的—— 能觸動人心,並久存於記憶之中。
Thumbnail
人生中印象最深刻的電影畫面,是我五歲時在電影院看的第一部電影,在電影最後,男主角不得不親手殺掉女主角,是個毫無轉圜餘地的悲劇場景。說印象深刻只是客氣,對我來說完全就是心理創傷。
Thumbnail
人生中印象最深刻的電影畫面,是我五歲時在電影院看的第一部電影,在電影最後,男主角不得不親手殺掉女主角,是個毫無轉圜餘地的悲劇場景。說印象深刻只是客氣,對我來說完全就是心理創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