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enzo從受傷中回歸─對抗潛意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Jorge Lorenzo怎麼了?他迷失了?還是要等背部的傷完全痊癒?為什麼HRC的2020年RC213V計畫相當樂觀?


整個闈場與全世界各地的車迷都熱烈的討論著Jorge Lorenzo。這位三屆世界冠軍是怎麼了?他迷失了嗎?為什麼不退休?為什麼沒被解雇?他們為什麼不讓Johann Zarco騎他的車?

必須要說,三屆MotoGP王者陷入了困境。非常難過的困境。兩周前的飛利浦島,他落後自己的隊友Marc Márquez超過一分鐘。

上周日在雪邦,這位32歲的西班牙車手完賽落後34秒。比賽結束後,他大概提一下下周瓦倫西亞的目標:「我們離目標,距離冠軍差30秒越來越近了。」

這顯然有些不對勁。但到底怎麼了?自本賽季開始,Lorenzo 無法適應2019年Honda RC213V。然而,他的身體狀況也是一團糟。他最後一次身體完全恢復時是2018年9月的亞拉岡,然後他就在第一彎轉倒了。

兩周後在武里南大摔,傷到他的左手腕韌帶,需要動手術。手術後的後遺症導致他在寒假訓練時又摔斷舟骨,妨礙他每場比賽的表現,直到六月的亞森他摔斷了椎骨。

傷癒回歸後,災難般的成績並不是簡單的對賽車沒有信心可以解釋的。而是由於他不想後半生都坐在輪椅上。他在亞森摔車的情況太類似1993年讓Wayne Rainey胸部以下癱瘓的摔車狀況了。

Lorenzo摔斷的兩個椎骨─他在巴塞隆納賽後測試大摔時就已經出現骨裂─還是會痛。他的外科醫師說,骨折已經痊癒,但如果他還感覺得到疼痛,他該如何說服自己,如果在大摔一次不會再摔斷脊椎呢?這就是他最大的問題,因為背部骨折跟手臂會腿部骨折不同。

要說明Lorenzo的狀況最好的辦法就是比較亞森前後的成績。

Lorenzo 在卡達站落後冠軍14秒。在阿根廷(因為誤觸維修區限制開關)完賽落後27秒。在赫雷茲、利曼、穆杰羅衝線分別差18、15以及20秒。成績很糟,但在巴塞隆納,他在自由練習的成績只落後0.4秒,這也不難解釋他怎麼會在第一圈就熱過頭把 Andrea Dovizioso, Maverick Viñales 與 Valentino Rossi撞出去。

Lorenzo 一直都只專注在自己。你可以說他活在自己的小圈子─Lorenzo Land─他完全忽略別人的想法。他有自己的計畫,跟其他人無干。所以當有人批評的時候,他甚至不會注意到。


銀石站回歸,當時他覺得「背部很痛」,完賽時落後56秒。在米薩諾,亞拉岡,武里南以及茂木,他慢了47, 46, 54 與40秒。在寒冷的飛利浦島,他落後Márquez 66秒。

這些都是慘得不得了的成績,但如果你把他想成是車手擔心摔斷椎骨,那一切就又不同了。

那為什麼Lorenzo還要再騎車?為什麼不乾脆休到明年再強勢復出?因為車手們會對於失去座駕感到不安,特別是當成績沒有顯現出來。他們知道賽車的道理─讓出位置太久,就會有人坐上去。再來就是收錢的小事。

在雪邦時,他說:「那些批評對我影響不大。」

可能是因為(也沒人知道)Lorenzo現在的計畫是一步一步慢慢來,直到2020的季前測試。

在那之前,只有一件事情最重要:顧好他的椎骨。

他補充說:「我想我有意識到─大腦阻止我拼到極限。當我在健身房舉重的時候,我還會覺得痛。直到我覺得Ok,不會感到痛,我的潛意識才會改變目標:okay,我覺得我好了,正常了,現在我可以拼了。」

大多數MotoGP車手,包含正常的Lorenzo,出維修區時每次都拼到接近極限的99.9%。這代表他們每次都是離超過極限範圍0.2%。這是刀口上的生活,是目前Lorenzo 還沒辦法承受的。

在亞森之前,Lorenzo平均每次比賽單圈會比冠軍慢0.7秒。自從椎骨摔斷後,距離多三倍變成2.1秒。這個速度就是確定不會摔車的速度。

這種結果((14th, 14th, 20th, 18th, 17th, 16th, 14th)會讓退役的念頭湧現。

「當你受重傷的時候,確實會有一些疑慮產生─這些想法會閃過你的腦海。不過一旦你開始覺得好多了,你會想說,okay,我想重新開始,做我應該做得到的事。」

要記得這件很重要的事。頂級車手跟我們想的不同。他們從來不會選擇最輕鬆的方式。

如果你或我是Lorenzo,我們會說服自己:我已經贏了5座世界冠軍,銀行裡有幾千萬的存款,而且我才32歲。我想在峇里島的海濱豪華別墅過上一個月,然後或許我會去加勒比海地區。接著誰知道呢,但是時候該享受我努力獲得的果實了...

Lorenzo堅持他的白日夢還沒做完。所以我們只能假設一旦他的椎骨恢復得夠好夠穩固,他腦裡的晶片會自動改變。

他說:「等我感覺100%恢復,我的潛意識就會讓我去冒更多一點的風險,也能在健身房裡更努力的訓練,開賽時我的身體狀況會變得更好。」

如果Lorenzo真的做到了,那唯一的問題就是:他的車。

Honda RC213V從來都不是一台好騎的車,特別是對那些騎風相對滑順的車手來說。

那麼HRC有機會幫Lorenzo打造2020年的賽車嗎?狀況可能比你想的還好一點。

Márquez, Lorenzo跟Crutchlow都試過第一版2020年原型車,沒有察覺出太大的差異。但HRC說2020年RC213V最終原型會用不同的車架並且調整車架幾何與重心。

HRC知道該改變。2019 RC213V 在馬力與扭力方面都大大提升,讓Márquez能夠稱霸錦標賽。但是,對引擎做重大改良通常都會影響到車架的性能表現。

2019 RC213V的扭力比2018年版大。扭力增加的同時,副作用力也會增加。也因此三位HRC車手─在某種程度上─都掙扎於入彎,因為2019年版的引擎剎車更強,影響了入彎。

Lorenzo透漏:「我認為2019年版的引擎在入彎會碰上某種程度上的難題,給車手的前端感覺有差。也因此我摔了很多次,在高速時失去前端。但有些車手,像Marc,他更靠後輪來騎,就比較沒那麼掙扎。」

「希望新車能改善這些負面問題,我想Honda知道該採取哪些措施來修正問題。不只我說這些話─Cal甚至是Marc,或多或少都講一樣的東西。我們的意見很類似。唯一的區別是Marc贏了,而我們差非常非常遠!但是知道問題在哪是一回事,在賽道上解決問題是另外一回事。」

可能有些人希望Lorenzo離開,但HRC的工程師認為他是技術上的挑戰,就像是Repsol Honda的前任車手Dani Pedrosa。Pedrosa大概是一位14歲男孩的身高,但HRC讓他用一台車重比他體重多三倍的賽車差點成為冠軍。

未來的幾個月,Lorenzo的腦子會是個有趣的地方。或許他的意識一半會徜徉在峇里島的海邊,另一半則是在等二月HRC打造一台能讓他重返榮耀的賽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摩托筆記的沙龍
670會員
328內容數
收錄MotoGP深入報導
摩托筆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29
Crash.net與Pedro Acosta的技師長Paul Trevathan專訪
Thumbnail
2024/11/29
Crash.net與Pedro Acosta的技師長Paul Trevathan專訪
Thumbnail
2024/10/21
沒有什麼比抓地力更重要,這就是為什麼米其林 2024 年的超強抓地力後輪改變了 MotoGP——這對杜卡迪來說是福音,對 Aprilia 和 KTM 來說則是詛咒。杜卡迪已經研究出了明年如何更好地發揮輪胎性能...
Thumbnail
2024/10/21
沒有什麼比抓地力更重要,這就是為什麼米其林 2024 年的超強抓地力後輪改變了 MotoGP——這對杜卡迪來說是福音,對 Aprilia 和 KTM 來說則是詛咒。杜卡迪已經研究出了明年如何更好地發揮輪胎性能...
Thumbnail
2024/09/09
自從贏得2021年的世界冠軍之後,山葉開始一路走下坡。從能經常贏得比賽以及拼頒獎台,Fabio Quartararo與他的隊友的成績也慢慢地開始下滑,一路到連拚前十名都很困難。 成績衰退的原因很難確定。改用不同引擎特性─犧牲操控性提升馬力─起了一些作用,但最大的因素是日本車廠的傳統做法無法跟上歐
Thumbnail
2024/09/09
自從贏得2021年的世界冠軍之後,山葉開始一路走下坡。從能經常贏得比賽以及拼頒獎台,Fabio Quartararo與他的隊友的成績也慢慢地開始下滑,一路到連拚前十名都很困難。 成績衰退的原因很難確定。改用不同引擎特性─犧牲操控性提升馬力─起了一些作用,但最大的因素是日本車廠的傳統做法無法跟上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一位作者在摩托車意外受傷後的心路歷程,包括意外時的情景和生理反應,以及在病房中的體驗和思考。文章觸及靈性和心靈的層面,充滿深刻的思考和啟發,是一篇關於自我成長和心靈修煉的分享。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一位作者在摩托車意外受傷後的心路歷程,包括意外時的情景和生理反應,以及在病房中的體驗和思考。文章觸及靈性和心靈的層面,充滿深刻的思考和啟發,是一篇關於自我成長和心靈修煉的分享。
Thumbnail
「韌帶裂得蠻明顯的,而且看起來不是一次扭傷造成的喔。」 鳴鳳賽後獲得的大禮,並非完賽的成績,而是人生初次的DNF與二級的韌帶裂傷。準備了大半年的賽事就這麼在意外的扭傷中戛然而止,後續的計畫被嚴重影響、心態也盪到低點,這或許是自己近年來最低潮的時刻,卻仍值得作為一份身體給予的反饋,留下更完整的紀錄。
Thumbnail
「韌帶裂得蠻明顯的,而且看起來不是一次扭傷造成的喔。」 鳴鳳賽後獲得的大禮,並非完賽的成績,而是人生初次的DNF與二級的韌帶裂傷。準備了大半年的賽事就這麼在意外的扭傷中戛然而止,後續的計畫被嚴重影響、心態也盪到低點,這或許是自己近年來最低潮的時刻,卻仍值得作為一份身體給予的反饋,留下更完整的紀錄。
Thumbnail
傷筋動骨100天腓骨骨折移位 受傷紀錄 在人生旅程中想記錄這傷筋動骨的100天,這100天內經歷心情超低潮,除了想記錄受傷到復原的過程,也想分享給不幸經歷此病程的你,回饋這段期間獲得宇宙很多的正能量和鼓勵,希望也能幫助到你給你一點點溫暖
Thumbnail
傷筋動骨100天腓骨骨折移位 受傷紀錄 在人生旅程中想記錄這傷筋動骨的100天,這100天內經歷心情超低潮,除了想記錄受傷到復原的過程,也想分享給不幸經歷此病程的你,回饋這段期間獲得宇宙很多的正能量和鼓勵,希望也能幫助到你給你一點點溫暖
Thumbnail
寫於25/05/2020 在墨爾本自從如願買了台單車後,有一陣子每天騎,通勤、做單車外送什麼的。 那天午後,工作結束之後一如往常騎著單車在回家的路上,經過公園(Carlton Garden)時停了下來用牽的。後來騎一騎才發覺我忘了戴回安全帽(在這法律規定騎單車要戴安全帽),想說也快到家了,索性就繼續
Thumbnail
寫於25/05/2020 在墨爾本自從如願買了台單車後,有一陣子每天騎,通勤、做單車外送什麼的。 那天午後,工作結束之後一如往常騎著單車在回家的路上,經過公園(Carlton Garden)時停了下來用牽的。後來騎一騎才發覺我忘了戴回安全帽(在這法律規定騎單車要戴安全帽),想說也快到家了,索性就繼續
Thumbnail
快速的在路上奔跑享受著那速度的爽感,正享受當下時,一個不注意踩到了路上的小水坑,滑了一跤,到現在我還記的那清楚的慘叫聲...。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快速的在路上奔跑享受著那速度的爽感,正享受當下時,一個不注意踩到了路上的小水坑,滑了一跤,到現在我還記的那清楚的慘叫聲...。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2008年1月的某一天,我在騎車上班的途中,被一台未打方向燈而左轉的車子撞倒,對方之所以撞上我,因為我正好騎在一個她後照鏡看不到的死角。
Thumbnail
2008年1月的某一天,我在騎車上班的途中,被一台未打方向燈而左轉的車子撞倒,對方之所以撞上我,因為我正好騎在一個她後照鏡看不到的死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