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願意信任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午餐時,看到一些討論保險的新聞、評論,忽然想到,總是聽人說,買保險要向「信任的人」買,這也讓我想了想關於「信任」的議題。
誰是「我信任的人」呢?誰可以成為「我信任的人」呢?可以是你的朋友、你的家人,甚至是一位你還認識不久的人,當然,也很可能是一位你認識多年,但你對他沒這麼信任的人,或是,你嘴巴說信任,但其實,你沒有你想像中可以這麼信任他的人。(嗯,有點繞口令。)
「朋友」等於「我信任的人」嗎?誰曉得呢!畢竟,誰懂你對「朋友」的定義啊?表面笑笑的,背後捅他捅個半死的人,你也可以稱他是「朋友」,不是嗎?當然,不是每個例子都這麼極端,重點在提醒大家,當我們以為自己「信任」眼前這位朋友時,其實,你不見得如你想像中的信任這位朋友。
説婉轉一點,是「不一定如你想像中的信任他」、「信任程度與你預想的也許有落差」,說白話就是「你不信任他」、「你以為你信任他,但實際上並不是」。這議題與「愛」類似,總會說「你不如你想像中那麼愛他」、「你以為你很愛他(但實際上你不斷對愛人索取各種關心、專注,甚至強迫他為自己改變自己)」,若遇到這種問題,我都會說,其實你根本一點也不愛他,你只是愛自己而已,愛就愛,不愛就不愛,沒有中間值,愛是一個開關,不是火鍋店那些可轉大、轉小的火。
人,真的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這麼偉大,要讓我們信任一個人,真的沒這麼簡單,要讓自己「信任」對方,除了要有「意願」信任之外,也特別需要仰賴「時間」的滋養、「身體」的感覺。
什麼是「身體的感覺」呢?多互動。例如:多談天、多陪伴。你說,這還不簡單?你錯了,如果你覺得這件事情很簡單,那你也把「信任」一個人的門檻,也想的太低了吧,或是說,你也「太高估」自己「可以將信任給出去、願意相信別人」的能力了吧。再次強調,你真的沒有想像中可以這麼快信任一個人。
什麼叫做「談天」?談天,不是只有你表面看見的「打屁」,「打屁」不是談天、也不是聊天,「打屁」是我們俗稱的「耍嘴皮子」,是一種「將文字玩弄在嘴中」的技能。比起學會「談天」,相較之下,學會「打屁」的門檻確實比較低,因為「談天」談的是「價值觀、想法、歷練」,所以你說,耍嘴皮子,需要懂對方的價值觀、想法嗎?我實在找不到,耍嘴皮子需要懂對方價值觀、想法的理由。
先前的我,誤以為認識久了,就等於「信任」,但經過一次次省思,發覺信任與認識年數無關,不是正相關,也不是負相關,而是「無關」,雖然嘴巴說「我信任他」,但從身體反應判斷,還不一定呢!這裡「身體反應」,指的是「你能不能完全放心的交給他,沒有任何猶豫、遲疑」的感覺,那樣才叫做「信任」。絕對不是飛飛對信任的標準太高,而這就是現實、現狀而已,總之,請大家務必嚴謹看待「信任」,真要做到「信任」、「被信任」真的不容易。
再舉一個例子,當遇到火災時,被困在高樓的人們,因樓梯都是火,沒有其他地方可以逃,唯一希望的就是身旁的那一扇窗,而這時消防隊員趕緊前來拯救你,你可想像,那時候的你肯定「沒有半點猶豫」地聽消防隊員的一個口令、一個動作,配合他進行救難行為,那時候的你,肯定對於消防隊員的「專業能力」、「前來拯救你的目的」,肯定不會有半點遲疑吧!
信任、被信任,真的不容易,也因為不容易,所以請大家要特別珍惜自己的「信用」,有信用,才會讓人覺得「你是可以被信任」,一旦沒了信任,要挽救,可是要付出比你想像中還要多的代價、努力呢!
是說,對保經、保險從業員而言,他們公事包裡的商品,不是保險、也不是厚厚的保單,而是我們對他們的「信任」啊,他們的工作壓力,可不會輸給上班打卡一族的「下班責任制」壓力還要小啊,呵呵。(保經從業員賣的不是保險,而是賣別人對他的信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會員
5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飛的哲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很多人都擔心被誤會,當然飛飛也不例外,被誤會的時候,感覺很委屈,那種感覺像是被掛上莫須有的罪名,而且手、腳、嘴都還被綑綁、貼膠布,一點兒也都不能為自己伸張正義,光用想的,就覺得很難受。 然而,我們這一生中,好歹也要活個幾十年,總不能一直不處理「害怕被誤會」的問題吧?當然,若不處理,其實也不會怎麼樣
有沒有人跟飛飛一樣,每天都在消遣自己:「我是有沒有這麼愛困擾自己啊?」 人生可以過得很簡單,也可以過得很複雜,簡單與複雜,其實只差在一個念頭,這念頭影響著你我看事情、解讀事情的角度不同,當然,過得很簡單的人,煩惱肯定相對比較少,因為在乎的事情少,需要關注在乎事情的心力,自然不需要這麼多,然而,當有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過因為「信任」,而產生焦慮,這焦慮的根埋的很深,不是砍斷上頭草,就可以解決的問題。我覺得「信任」不是一種「問題」,而是一個「議題」,我對你不信任、他對我不信任,這都不是一個可以用「解決」角度處理的狀況,難不成你是想透過什麼「方式、招式」來「誘導」別人相信你嗎?總之,我不認為「信任」
這幾天在思考一件事,有自信、沒自信,與悲觀、樂觀有關係嗎?是相同的東西嗎?還是是不同的呢?想了想,得到一點心得,寫來與大家分享。 我認為,樂觀、悲觀,指的是看事情的「習慣」角度、態度,這個「習慣」是被鑲在你原廠設定的機台上面,雖然我稱這為「習慣」,但若想像成「特質」會更明確,但我不會想稱「悲觀、樂
當你發現,你現在所愛的生活每件事,都因當時衝動而決定時,你就不會覺得,衝動是一件壞事。衝動,只是加速你實踐存藏在骨子裡那些想做的事而已。 說真的,「做錯」似乎也沒什麼大不了,沒有人不會「做錯」,錯了,再修改、調整就好,反正我們生來這個世界,不就是要體驗各種經歷的嗎?儘管是尷尬、難過、憤怒,都是一種
● 飛飛讀給你聽:https://reurl.cc/yymKxD 適應平淡、學習平淡,嗯,這是現在在腦袋閃過的念頭。不曉得有沒有人,有和我一樣的課題,這個課題是,學習將每天過的平淡。 先前參加洪仲清老師的講座時,記得老師提及將愛分階層的概念,老師稱之為「愛的四層次」,第一層是生理滿足,第二層是愛與
很多人都擔心被誤會,當然飛飛也不例外,被誤會的時候,感覺很委屈,那種感覺像是被掛上莫須有的罪名,而且手、腳、嘴都還被綑綁、貼膠布,一點兒也都不能為自己伸張正義,光用想的,就覺得很難受。 然而,我們這一生中,好歹也要活個幾十年,總不能一直不處理「害怕被誤會」的問題吧?當然,若不處理,其實也不會怎麼樣
有沒有人跟飛飛一樣,每天都在消遣自己:「我是有沒有這麼愛困擾自己啊?」 人生可以過得很簡單,也可以過得很複雜,簡單與複雜,其實只差在一個念頭,這念頭影響著你我看事情、解讀事情的角度不同,當然,過得很簡單的人,煩惱肯定相對比較少,因為在乎的事情少,需要關注在乎事情的心力,自然不需要這麼多,然而,當有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過因為「信任」,而產生焦慮,這焦慮的根埋的很深,不是砍斷上頭草,就可以解決的問題。我覺得「信任」不是一種「問題」,而是一個「議題」,我對你不信任、他對我不信任,這都不是一個可以用「解決」角度處理的狀況,難不成你是想透過什麼「方式、招式」來「誘導」別人相信你嗎?總之,我不認為「信任」
這幾天在思考一件事,有自信、沒自信,與悲觀、樂觀有關係嗎?是相同的東西嗎?還是是不同的呢?想了想,得到一點心得,寫來與大家分享。 我認為,樂觀、悲觀,指的是看事情的「習慣」角度、態度,這個「習慣」是被鑲在你原廠設定的機台上面,雖然我稱這為「習慣」,但若想像成「特質」會更明確,但我不會想稱「悲觀、樂
當你發現,你現在所愛的生活每件事,都因當時衝動而決定時,你就不會覺得,衝動是一件壞事。衝動,只是加速你實踐存藏在骨子裡那些想做的事而已。 說真的,「做錯」似乎也沒什麼大不了,沒有人不會「做錯」,錯了,再修改、調整就好,反正我們生來這個世界,不就是要體驗各種經歷的嗎?儘管是尷尬、難過、憤怒,都是一種
● 飛飛讀給你聽:https://reurl.cc/yymKxD 適應平淡、學習平淡,嗯,這是現在在腦袋閃過的念頭。不曉得有沒有人,有和我一樣的課題,這個課題是,學習將每天過的平淡。 先前參加洪仲清老師的講座時,記得老師提及將愛分階層的概念,老師稱之為「愛的四層次」,第一層是生理滿足,第二層是愛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面對不熟悉的領域時,人們傾向相信專家的建議。文章提到了判斷理財專家是否值得信任的條件,並強調了直覺在決策中的重要性。此外,利益衝突的影響也被細節解說,強調了許多人始終偏向相信專家的建議,但並不是所有專家都值得信任。
Thumbnail
當你選擇相信一個人的時候,只要在自己可以付出的範圍內,一定會奮不顧身的去幫助對吧? 這些人會是你的家人,好朋友、姐妹、兄弟,也有可能是路過的人。 我總是相信人性是從善的,但這個世界並不是有大多人是這樣的,有些人可能會因為利益或是可以得到什麼,而跟你選擇來往或是當朋友,但這些都不是真的,明明你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相處最重要就是信任,家庭是我們學習信任的首要地方 一個人的信用能力多少,都攸關著這個人的可信度,可信度影響觀感,也影響機會
Thumbnail
感情裡常遇見的問題「試探」。 很多客戶,在感情分手後會反映「可是他承諾過會愛我一輩子。」 但,人是自己選的呀,那該如何挑選對象呢?
我不需要信任,應該也不是說我不需要信任別人,而是要有條件的情況下我可以信任別人,比如手裡有對方的把柄,也就是我有了控制對方的力量。 這個時候我就能夠相信他,因為我相信的是人性,而人性就是為了求生而會本能的去權衡利弊、趨吉避凶,那麼當他知道我手上握有他的把柄時,我就可以信任他。 我信任的是他不會做
過去所發生的事,讓我對這個世界,對於人都失去了信任,以一種表面的形式,面對著社交,或許也是因為這樣,所以很多事我都會自己來,不會去想要依賴別人來幫我做,只有自己把事情做好,只有自己掌握一切,才有安全感,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爬山 我一直認為,沒有人理所當然要對自己好,所以,遇到對我好的人,哪怕只是一個
Thumbnail
吶,對妳來說怎樣算是朋友呢? 很久以前我有思考過,什麼是朋友? 就算有了朋友,我傻傻真心付出了,以為是用錢可以換得友情,盡所能討好朋友 深深認為他是知心朋友,因此,我不求回報,真心對待他好 直到有一天,我和他吵架了,然後我跟他道歉,但他到最後,決定斷交 然後,我很感謝他,讓我看清了
原諒與被原諒,信任與被信任,這些都很難。原諒一個人難,再次相信一個人更難!
Thumbnail
信任,指的不僅僅是你能否信任身邊的人,同事、伴侶、情人、朋友、家人,相信他們不會背叛或背棄你。 信任還有一個層次是,你能否信任命運?當你站在懸崖頂端,逆著狂風,你是否還能抱持信任──你之所以站在這裡,是因為你有逆風飛翔的潛力,你需要激發出來?你能否信任命運,祂不會引你去面對你無力挑戰的怪物?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面對不熟悉的領域時,人們傾向相信專家的建議。文章提到了判斷理財專家是否值得信任的條件,並強調了直覺在決策中的重要性。此外,利益衝突的影響也被細節解說,強調了許多人始終偏向相信專家的建議,但並不是所有專家都值得信任。
Thumbnail
當你選擇相信一個人的時候,只要在自己可以付出的範圍內,一定會奮不顧身的去幫助對吧? 這些人會是你的家人,好朋友、姐妹、兄弟,也有可能是路過的人。 我總是相信人性是從善的,但這個世界並不是有大多人是這樣的,有些人可能會因為利益或是可以得到什麼,而跟你選擇來往或是當朋友,但這些都不是真的,明明你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相處最重要就是信任,家庭是我們學習信任的首要地方 一個人的信用能力多少,都攸關著這個人的可信度,可信度影響觀感,也影響機會
Thumbnail
感情裡常遇見的問題「試探」。 很多客戶,在感情分手後會反映「可是他承諾過會愛我一輩子。」 但,人是自己選的呀,那該如何挑選對象呢?
我不需要信任,應該也不是說我不需要信任別人,而是要有條件的情況下我可以信任別人,比如手裡有對方的把柄,也就是我有了控制對方的力量。 這個時候我就能夠相信他,因為我相信的是人性,而人性就是為了求生而會本能的去權衡利弊、趨吉避凶,那麼當他知道我手上握有他的把柄時,我就可以信任他。 我信任的是他不會做
過去所發生的事,讓我對這個世界,對於人都失去了信任,以一種表面的形式,面對著社交,或許也是因為這樣,所以很多事我都會自己來,不會去想要依賴別人來幫我做,只有自己把事情做好,只有自己掌握一切,才有安全感,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爬山 我一直認為,沒有人理所當然要對自己好,所以,遇到對我好的人,哪怕只是一個
Thumbnail
吶,對妳來說怎樣算是朋友呢? 很久以前我有思考過,什麼是朋友? 就算有了朋友,我傻傻真心付出了,以為是用錢可以換得友情,盡所能討好朋友 深深認為他是知心朋友,因此,我不求回報,真心對待他好 直到有一天,我和他吵架了,然後我跟他道歉,但他到最後,決定斷交 然後,我很感謝他,讓我看清了
原諒與被原諒,信任與被信任,這些都很難。原諒一個人難,再次相信一個人更難!
Thumbnail
信任,指的不僅僅是你能否信任身邊的人,同事、伴侶、情人、朋友、家人,相信他們不會背叛或背棄你。 信任還有一個層次是,你能否信任命運?當你站在懸崖頂端,逆著狂風,你是否還能抱持信任──你之所以站在這裡,是因為你有逆風飛翔的潛力,你需要激發出來?你能否信任命運,祂不會引你去面對你無力挑戰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