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堂「可信度的練習」

第十四堂「可信度的練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人與人之間相處最重要就是信任

家庭是我們學習信任的首要地方

作為父母

我們不能成為說謊的角色

而應該成為誠信可靠的榜樣

我們應言出必行

除非情況發生變卦

但也不要夸口承諾

這樣才能避免孩子對我們的信任降低

避免孩子對我們信任降低

同時

我們也要讓孩子理解事情的變化

有時候狀況改變

我們的決策也需要隨之調整

希望協助孩子形成可信的認知

婚姻中或人際關係中的信任關係不會一夜之間就冷卻

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選擇中慢慢地消逝

孩子需要具體地看到這個過程

才能幫助他們理解

人的信任是逐漸積累的

但人的不信任卻可以很快被推倒

需要我們用心呵護

在跟孩子相處盡量不要用決裂語言

例如:我再也不信任你了,可以換成「你覺得這會不會影響到你在我心目中可信度?」

讓孩子知道信任是慢慢減少的

也是慢慢不見了

-------------------------------------------------------

這次課堂使用了色階理論,透過生活中常見的情境,與孩子討論各種情況下的可信度屬於哪一個色階。每一個情況都不同,這樣可以讓孩子理解到有時候大人會因為各種原因遇到承諾與實際行動之間的偏差。但是如果我們的行為符合心中理想的標準,那麼可信度就會大大提升。

在上完這堂課後,我兒子回家後開始找他的玩具。他在房間裡到處找了,甚至問了妹妹:「你有看到我的玩具嗎?」妹妹回答:「我沒有看到。」兒子感到很難過,於是跑去睡覺了。突然,妹妹在打開她的玩具箱時驚訝地說:「咦,這裡怎麼有哥哥的玩具?」我立刻說:「剛才不是問過你有沒有看到嗎?你說沒有,怎麼會在你的箱子裡呢?」妹妹無辜地回答:「我突然忘記了。」我解釋說:「剛才你說沒有看到,這讓我們對你的話產生了懷疑,你的可信度從黃色變成了黑色。」利用課堂的可信度色階,來告訴人跟人之間的可信度變化。

一個人的信用能力多少,都攸關著這個人的可信度,可信度影響觀感,也影響機會。




avatar-img
親子邏輯思維共學之路的沙龍
10會員
40內容數
親子生活花絮,歷歷如在眼前,慢慢寫下寶貴親子相處花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這堂課的目標是提高孩子的洞察力,讓他們透過觀察身邊的事物來推斷可能的原因和後果,並學習將事情的排列順序整理清楚。這樣的學習過程可以幫助孩子思考事情背後的原因,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我們利用了烹飪時會用到的辛香料,來讓孩子觸摸、嗅覺、味蕾得到刺激,促進他們的感官發展。使用「一⋯⋯⋯就⋯⋯⋯」這種句型,讓孩子在課堂中能夠連貫前後的表達。
「A是B/B在A」主題為讓小朋友了解許多事情與物品像是一串一串的連結,讓孩子們能理解一樣物品背後會有很多連結。 認識柑橘類水果,哪個是柳丁?哪個是
擴展小朋友對於「人際關係」和「社會運作」的全面認識。人際關係定義了兩個或多個人之間的社會聯繫、連結或從屬關係,社會運作不只指涉個 人,也包含團體或組織,例如公司或政府。社會的運作看似自然,但卻是由許多個人和團體,在不同時間、地點,對特定目的所從事的有意識的社會行動,所共同創造出來的結果
「A有B」「B在A」的概念 透過實際例子,引導孩子理解這個概念。例如,床在家裡的角色和床在飯店的角色可能不同,但都存在著相同的物品。
「擴寫句子」,又稱為「擴句」或「擴寫」,是在簡短的句子中加入修飾、補充的部分,以使句子更具體、生動、形象。句子中的修飾部分主要包含三類描述性的形容詞,分別是「描述動作」、「描述神態」和「描述外表」 『孩子們透過實體的觸摸,比較兩者的差異,並學會用其他詞彙擴充句子』
這堂課的目標是提高孩子的洞察力,讓他們透過觀察身邊的事物來推斷可能的原因和後果,並學習將事情的排列順序整理清楚。這樣的學習過程可以幫助孩子思考事情背後的原因,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我們利用了烹飪時會用到的辛香料,來讓孩子觸摸、嗅覺、味蕾得到刺激,促進他們的感官發展。使用「一⋯⋯⋯就⋯⋯⋯」這種句型,讓孩子在課堂中能夠連貫前後的表達。
「A是B/B在A」主題為讓小朋友了解許多事情與物品像是一串一串的連結,讓孩子們能理解一樣物品背後會有很多連結。 認識柑橘類水果,哪個是柳丁?哪個是
擴展小朋友對於「人際關係」和「社會運作」的全面認識。人際關係定義了兩個或多個人之間的社會聯繫、連結或從屬關係,社會運作不只指涉個 人,也包含團體或組織,例如公司或政府。社會的運作看似自然,但卻是由許多個人和團體,在不同時間、地點,對特定目的所從事的有意識的社會行動,所共同創造出來的結果
「A有B」「B在A」的概念 透過實際例子,引導孩子理解這個概念。例如,床在家裡的角色和床在飯店的角色可能不同,但都存在著相同的物品。
「擴寫句子」,又稱為「擴句」或「擴寫」,是在簡短的句子中加入修飾、補充的部分,以使句子更具體、生動、形象。句子中的修飾部分主要包含三類描述性的形容詞,分別是「描述動作」、「描述神態」和「描述外表」 『孩子們透過實體的觸摸,比較兩者的差異,並學會用其他詞彙擴充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