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王丹:反抗者的聲音是壓不住的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隨著中國政治局勢的日益惡化,外界對於中國公民社會的抗爭的前景也越來越悲觀。尤其是在諾貝爾人權獎得主劉曉波被迫害致死之後,很多人認為當局殺雞儆猴的效果,就是越來越難以找到敢公開站出來表達異議的人了。

其實,這是對於中國以及中國社會的誤解。中國這麼大一個國家,固然存在大多數的沉默的現象,但是再黑暗的環境,也無法完全壓制住反抗者前赴後繼的出現。而最新的例子,就是年輕世代的維權律師陳秋實的橫空出世。

raw-image

曾是體制內紅人的陳秋實

對於目前正如火如荼發展中的香港抗爭運動,大部分中國大陸的知識份子都保持沉默,甚至有自由派知識分子不分青紅皂白,一味譴責抗爭者的暴力行為,令人遺憾。但是,在一個流傳甚廣的視頻中,陳秋實用酒精灑在自己身上,以親身實驗的結果,破解外界對於「有人被抗爭者潑汽油燒死」的不實傳聞

早在8月份,陳秋實就來到香港,並通過視頻直播了他的觀察。他說:「我希望親眼來見證這裡發生的事情,親耳來傾聽當地人的心聲。」對於香港的事情,敢於有這樣的表現的人,可以說是鳳毛麟角。

陳秋實,到底是誰?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367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王丹隨筆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丹的沙龍
390會員
247內容數
作為一個寫作者,「王丹隨筆」這個空間,能夠讓我書寫的內容不被媒體的意識形態或流量給綁架,不需為了追求點擊而譁眾取寵,真正深入書寫出更多有價值的內容給每位讀者。除此之外,我希望在這裡不是單純的「我寫你看」,能有更多機會與讀者們互動,接受讀者的要求,批評。(當然,表揚也可以XD)
王丹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6/24
各位讀者朋友,尤其是各位付費訂閱的朋友:我要帶著萬分的歉意,跟各位說一聲「感謝,再見」,因為,我在方格子的專欄,到今天,就是最後一期了。
Thumbnail
2020/06/24
各位讀者朋友,尤其是各位付費訂閱的朋友:我要帶著萬分的歉意,跟各位說一聲「感謝,再見」,因為,我在方格子的專欄,到今天,就是最後一期了。
Thumbnail
2020/06/17
現在在美國,討論BLM運動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政治正確,支持方大聲疾呼,成為主流聲音。但是,另一股被稱為「沉默的大多數」(silent majority)的力量也在醞釀。
Thumbnail
2020/06/17
現在在美國,討論BLM運動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政治正確,支持方大聲疾呼,成為主流聲音。但是,另一股被稱為「沉默的大多數」(silent majority)的力量也在醞釀。
Thumbnail
2020/06/10
上一篇介紹了一本書:2015年在香港大風出版社出版的《傳說中的何維凌手稿》,提到書中觸及到了中國1989年「六四」鎮壓中的一件秘辛。作者何維凌之所以能夠有資格在當年那驚心動魄的政治局勢中,扮演在共產黨與學生之間的斡旋的角色,主要原因就是,他是中國當時的最高統治者鄧小平的長子鄧樸方的同班同學。
Thumbnail
2020/06/10
上一篇介紹了一本書:2015年在香港大風出版社出版的《傳說中的何維凌手稿》,提到書中觸及到了中國1989年「六四」鎮壓中的一件秘辛。作者何維凌之所以能夠有資格在當年那驚心動魄的政治局勢中,扮演在共產黨與學生之間的斡旋的角色,主要原因就是,他是中國當時的最高統治者鄧小平的長子鄧樸方的同班同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覺得黏在額頭上的"條碼瀏海"很阿雜嗎?日本熱銷的「KOIZUMI迷你瀏海梳」,不僅小巧便攜,更能快速加熱造型,無論是齊瀏海、空氣瀏海還是韓系碎蓋髮,都能輕鬆打理!瀏海順了,一整天心情就好了!
Thumbnail
覺得黏在額頭上的"條碼瀏海"很阿雜嗎?日本熱銷的「KOIZUMI迷你瀏海梳」,不僅小巧便攜,更能快速加熱造型,無論是齊瀏海、空氣瀏海還是韓系碎蓋髮,都能輕鬆打理!瀏海順了,一整天心情就好了!
Thumbnail
走完朝聖之路和TMB後,我發現真正能撐住長時間健行的,不只是腳力,而是那些讓生活更舒服的小物。這篇整理了我在TMB實測後覺得超好用的三樣登山神器——防水襪、肥皂袋、速乾毛巾,每一樣都讓旅程更輕鬆!
Thumbnail
走完朝聖之路和TMB後,我發現真正能撐住長時間健行的,不只是腳力,而是那些讓生活更舒服的小物。這篇整理了我在TMB實測後覺得超好用的三樣登山神器——防水襪、肥皂袋、速乾毛巾,每一樣都讓旅程更輕鬆!
Thumbnail
在台灣剛舉行完地方選舉,許多民眾還在為結果一家歡喜一家憂的同時,中國各地正在發生抗爭運動。
Thumbnail
在台灣剛舉行完地方選舉,許多民眾還在為結果一家歡喜一家憂的同時,中國各地正在發生抗爭運動。
Thumbnail
【新聞時事】中共20大前夕,北京四通橋驚現抗議習近平掛布 本所許惠菁律師主持央廣【生活有辦法】, 在中共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前夕,北京海淀區四通橋上,出現了兩條白底紅字的抗議布條,上面寫著:「不要核酸要吃飯,不要封控要自由,不要謊言要尊嚴,不要文革要改革,不要領袖要選票,不做奴才做公民。」、「罷課罷
Thumbnail
【新聞時事】中共20大前夕,北京四通橋驚現抗議習近平掛布 本所許惠菁律師主持央廣【生活有辦法】, 在中共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前夕,北京海淀區四通橋上,出現了兩條白底紅字的抗議布條,上面寫著:「不要核酸要吃飯,不要封控要自由,不要謊言要尊嚴,不要文革要改革,不要領袖要選票,不做奴才做公民。」、「罷課罷
Thumbnail
而出版本書的「山道文化」,在拜訪網站後對於數本著作皆有興趣進而購入閱讀,是為本文所提及的著作。 「認同中國文化,不等於認同中國共產黨。」《我》的作者張燦輝如是說。 說到底這只不過是種一廂情願。
Thumbnail
而出版本書的「山道文化」,在拜訪網站後對於數本著作皆有興趣進而購入閱讀,是為本文所提及的著作。 「認同中國文化,不等於認同中國共產黨。」《我》的作者張燦輝如是說。 說到底這只不過是種一廂情願。
Thumbnail
即便改朝換代,中國依舊是中國、中國與西方的碰撞不會停止 試圖利用軟實力滲透歐美輿論的中國,卻在這次逮捕香港民主運動人士ー周庭,而暴露出其差勁的外交處理能力及野心。中國的根本是否不能改變?
Thumbnail
即便改朝換代,中國依舊是中國、中國與西方的碰撞不會停止 試圖利用軟實力滲透歐美輿論的中國,卻在這次逮捕香港民主運動人士ー周庭,而暴露出其差勁的外交處理能力及野心。中國的根本是否不能改變?
Thumbnail
2017年7月13日,中國異議人士的精神象徵劉曉波『病逝』於中國,若按照流亡富商郭文貴的說法,他其實是『被病逝』。劉曉波的思想在中國人當中算是少見的自由;但在我看來還差一點,因為他基本上還是被所謂的中華道統所制約;但他已經做到被制約者的極限了,因此無損我對劉曉波的肯定。
Thumbnail
2017年7月13日,中國異議人士的精神象徵劉曉波『病逝』於中國,若按照流亡富商郭文貴的說法,他其實是『被病逝』。劉曉波的思想在中國人當中算是少見的自由;但在我看來還差一點,因為他基本上還是被所謂的中華道統所制約;但他已經做到被制約者的極限了,因此無損我對劉曉波的肯定。
Thumbnail
隨著中國政治局勢的日益惡化,外界對於中國公民社會的抗爭的前景也越來越悲觀。尤其是在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被迫害致死之後,很多人認為當局殺雞儆猴的效果,就是越來越難以找到敢公開站出來表達異議的人了。其實,這是對於中國以及中國社會的誤解。
Thumbnail
隨著中國政治局勢的日益惡化,外界對於中國公民社會的抗爭的前景也越來越悲觀。尤其是在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被迫害致死之後,很多人認為當局殺雞儆猴的效果,就是越來越難以找到敢公開站出來表達異議的人了。其實,這是對於中國以及中國社會的誤解。
Thumbnail
8.5 大罷工後大家又陷入分歧:勇武定和理非,口號係「五大訴求」定「光復香港」,包圍定遊擊等等。其實呢D問題無答案,亦唔需要有答案。 若你都想香港好,但不同意革命獨立,不妨暫時將「光復香港」當成一個極限施壓籌碼,睇下香港可以爭取到幾多,反正大家都已無退路,只有放手一搏。係呢個
Thumbnail
8.5 大罷工後大家又陷入分歧:勇武定和理非,口號係「五大訴求」定「光復香港」,包圍定遊擊等等。其實呢D問題無答案,亦唔需要有答案。 若你都想香港好,但不同意革命獨立,不妨暫時將「光復香港」當成一個極限施壓籌碼,睇下香港可以爭取到幾多,反正大家都已無退路,只有放手一搏。係呢個
Thumbnail
在4月22日胡耀邦追悼會結束以後,學生運動繼續開展。這個階段,運動的主題,已經從悼念胡耀邦轉移到對於社會現實的不滿和批判上了。這個時期的大字報,有很多針砭時事的精彩內容。
Thumbnail
在4月22日胡耀邦追悼會結束以後,學生運動繼續開展。這個階段,運動的主題,已經從悼念胡耀邦轉移到對於社會現實的不滿和批判上了。這個時期的大字報,有很多針砭時事的精彩內容。
Thumbnail
1989年2月23日發表的《北京文化界致人大常委會及中共中央公開信》,引起全社會的關注,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主要是因為參加連署的,包括了一些中國文化界德高望重,極具影響力的人物。
Thumbnail
1989年2月23日發表的《北京文化界致人大常委會及中共中央公開信》,引起全社會的關注,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主要是因為參加連署的,包括了一些中國文化界德高望重,極具影響力的人物。
Thumbnail
讀《向良心說謊的民族》
Thumbnail
讀《向良心說謊的民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