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開始寫作,但想要開始寫作,應該如何開始?你需要的做的只有這三件事情

還沒開始寫作,但想要開始寫作,應該如何開始?你需要的做的只有這三件事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很多人,看見別人寫作賺錢,很想寫寫看,亦或是突然心血來潮,決定要寫,卻步知道自己應該寫什麼,或是沒寫幾個字就放棄了。

其實,任何一項技術,最困難的是剛開始的階段,也是最容易放棄的時期。

想要寫作但不知道該如何開始的人,我認為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不要想太多,想太多反而會扼殺興趣,這也是為什麼我之前在痞客邦中會寫說不要一開始就求評,求評下去,就會出現這種問題,一開始應該要先能夠享受寫作。

(延伸閱讀:小說創作心得 1.(3)基本功篇—給新手的建議

那麽,想要寫作該如何開始呢?你需要做這三種準備:

一、閱讀

閱讀量決定素材量,不管閱讀什麼,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對創作造成影響,不只如此,這樣也能降低一開始不知道該寫什麼的困擾。因為,光閱讀就能寫一篇書評或心得了,還愁找不到東西寫嗎?

不只是增加題材或素材的量,或是能直接從心得、書評這些方面動手,閱讀也有助於思考和訓練大腦,多閱讀,記憶力也會變好。有很多成功人士,少說每週都會讀一本書,甚至更多本(諸如巴菲特、比爾.蓋茲)。

在我看來,閱讀其實是個好投資,儘管不見得所有書籍的東西都用得到,但是活化大腦,可以降低日後老人痴呆症的風險。

我想,這時可能有人就會問了,一開始要讀什麼好?

我的建議是——讀你感興趣的領域的書籍。你想學習理財、對管理金錢有興趣,那就去找理財的書,從有圖解的、入門一點的書開始讀,其他領域也是如此。一開始不要貪多,如果你只對一個領域有興趣,那就先看那個領域的書。我一開始也只對小說有興趣,直到後來越看越多,才擴展閱讀的領域。

2.觀察

觀察身旁的人事物,觀察新聞時事,從身旁的事物尋找靈感。一開始會覺得什麼都看不出來,無法從日常中找到靈感,但是搭配閱讀、寫作,這一項能力會逐漸變強。

不過,這也跟本身的敏銳度有點關係,內心比較敏感的人,感受力通常比較高,比較容易看到深刻之處,不代表觀察力無法訓練。看得越多,懂得越多,觀察能力也會越好,所以讀書對人的影響真的很大。

3.下筆寫作

行動比在遠處看還更有效果,與其先研究一堆,不如直接動筆。

一開始可能不知道要寫什麼,那就先從當天發生了什麼事情開始寫,當你不滿足只寫這些時,就會開始想辦法找題材了。如果不想寫當天發生了什麼事情,也可以寫閱讀心得、影評、對新聞時事的評論(如果有看新聞的習慣的話)之類的,只要是有興趣的領域都可以寫寫看。

一開始不要貪多,不要想字數少怎麽辦,對剛寫作的人而言,字數並不是最重要的,內容和心情才是。

培養任何興趣,都應該要以自身的情況和想不想做為考量,不要強迫自己去做,自然去做就是了。

avatar-img
艾雅/碧天的沙龍
22會員
180內容數
熱愛閱讀,享受閱讀,推薦好書,避開雷書。 本人喜歡閱讀的類型有勵志、學習方法論、小說(尤其輕小說)、心理學、腦科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艾雅/碧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人苦於「靈感該從哪裡來」,上網google搜尋後,會得到各式各樣的答案,有的還很類似,但自己照做了,靈感依然不來,然後就開始放置自己的作品,放到最後就棄坑了。
人類的大腦有神經可塑性,學習任何新技能會進行連結和修剪。有些人可能想了很多,想出來的內容還不錯,但寫出來就是寫得不好,這是因為還沒習慣輸出的能力造成的,要讓神經可塑性發揮作用,一定需要練習。
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人苦於「靈感該從哪裡來」,上網google搜尋後,會得到各式各樣的答案,有的還很類似,但自己照做了,靈感依然不來,然後就開始放置自己的作品,放到最後就棄坑了。
人類的大腦有神經可塑性,學習任何新技能會進行連結和修剪。有些人可能想了很多,想出來的內容還不錯,但寫出來就是寫得不好,這是因為還沒習慣輸出的能力造成的,要讓神經可塑性發揮作用,一定需要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