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因為有些不同的興趣跟嗜好,也很喜歡在部落格或我的社群動態上分享這些內容,所以有很多朋友認識我並不是因為我的本業工作,而是因為我的興趣,我也因為收藏老相機的緣故受邀演講與寫過一本書,還曾經在那一年博客來網路書店年度非文學類銷售百大排行榜榜上有名。加上現在又開始做這個頻道,所以有朋友會覺得我也蠻斜槓的,我通常都會說「不敢不敢,見笑了見笑了」,這倒不是因為謙虛或是客套,而是我真的覺得如果只是業餘愛好,是稱不上「斜槓」的。
什麼是「斜槓」?
「斜槓」這個觀念是在2007年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瑪希艾波赫在她的著作《One person, Multiple careers》裡用slash來形容同時有幾個不同職涯的人的狀態,像是「行銷經理/瑜伽教練/點心師」之類的,書裡談到這種多重職業的現象以往可能好被視為不務正業,但是慢慢的越來越多人開始這樣做,也有些成功的案例,除了抱有高度的自主性,也讓生活更加精彩。不過這本書沒有中文版,所以當時在台灣也沒有引發太大影響。
斜槓這個觀念在台灣會流行起來,主要是因為在2017年有一本由中國的作者Susan Kuang寫的書《斜槓青年》在台灣出版,書的內容訴求:「斜槓青年擁有許多真正熱愛的事物,透過不同管道,讓你的才華和機會超展開!他們投資的不是財富,而是自己人生的故事。如今全球斜槓青年的故事已越堆越厚,如果你還未上路,那你該緊張了。」聽到上面的說法感覺很酷是不是?所以引發了一些網路上的意見領袖與媒體開始談論這件事,也有不少人開始以「斜槓族」自居。
我這裡有用Google Trend來觀察相關的搜尋行為,可以看到是從2017年開始的,另一個在2018年的高峰則是因為有另一本書《斜槓的50道難題》出版,又引發一些話題跟討論,可以看到相關的搜尋行為也一直有持續,表示這個觀念有一定的持續被關注。
為什麼需要開始思考「斜槓」的職涯?
曾在世界首屈一指的顧問公司BCG波士頓顧問公司主導過關於數位時代人才調查研究的厄克(Patrick Erker)發表了以下的看法:根據他們的研究,在這個因為科技經常改·變產業運作模式的時代,工作的更迭僅4至5年。像是現在很紅的社群小編,幾年前根本沒有這樣的職業。
換句話說,如今的產業現場不再如同過去,一個工作者畢業後選擇一家公司服務,做30年後退休,反而是新出現的工作與技能,或許只會維持5年,沒辦法持續學習者,可能就會面臨失業。
另一家顧問公司麥肯錫也做過類似的調查,估計2030年有8億人的工作會被AI取代,但需要判斷力與創造力的工作才不會被取代,還會有更多新發展。可以預期將來自雇者的比例愈來愈高,代表工作者需要更靈活彈性的技能,以因應沒有組織與常規的工作型態。如果你有一項專業,再加上其他不同的技能,面臨這個變化難以預期的時代,無論身處企業或自雇者都適用。所以認真說「斜槓」的思維並不是一種流行而已,是有它的必要性的。
「斜槓」的迷思與風險
在「斜槓」這項新的工作觀念中,「多樣性與高度自主性」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所以像是兼差去做外送就不太算是斜槓。之前有一項調查,台灣的年輕人裡最多人嚮往的職業是成為「網紅」,因為覺得網紅好像就可以充分依照自己的意願想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也因如此,好像網紅類型的斜槓案例也特別多。
但是怎樣才知道自己可以用「斜槓」的方式從事自己想做的工作呢?在另一本書
《深度職場力》裡作者卡爾紐波特提出的檢驗方式是「財務可行性原則:有人會願意為你做的工作付錢買單嗎?」,如果用這個標準來看,很多所謂的「斜槓」可能只是自己一廂情願而已。
另外,在能力的培養上有一個很重要的實作觀念,就是所謂的「一萬小時法則」與「刻意練習」。所以如果你盲目的去追求所謂的「斜槓人生」,很有可能因為投入其間的時間與努力不夠,讓你沒辦法在能力上專業到有人會願意付錢請你工作,這一點也是需要注意的。
所以如果要稍微下個結論的話,我認為不應該是「為斜槓而斜槓」,而是長是去發現自己真的擅長做與喜歡做的是,投資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去把它培養成個別都可以獨當一面夠專業的能力,讓斜槓成為你認真生活認真工作之後順勢發展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