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誌│直指真相的快樂指南-快樂的終極之鑰( 2-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一本能幫助我們掙脫謊言、假象和故事束縛的神奇小書。

作者強調:這本書談的並不是任何理念、概念、理論或哲學。因為我在這裡分享的一切全都來自於你能夠從自身的經驗中看到些什麼…最終看出一切是怎麼回事。

進入實務操作前,我們再把本書的理論架構簡化整理一下:

  • 人的情緒反應最初就只是能量波動的頻率而已。
  • 波動就只是波動,沒有好或壞。
  • 人的心靈機器(類似修行上常說的小我)會搜索資料庫經驗,賦予情緒好壞高低的各種意義。
  • 只要植入真相病毒(本性覺察),就能刪除、覆寫、重啟動心靈機器的舊程式,獲得原本就在的快樂。

再回顧一下作者寫這本書的目的,是要告訴我們:

快樂真正的意義為何?

什麼不是快樂?

如何才能體驗到真正的快樂?隨時隨地,無論你身旁發生什麼事。

最終你將能看見它、觸摸到它,讓快樂與你的生命結合為一體。

所以,重點是出發去體驗,去看見。

接下來,具體做法,先要有一個真相病毒。簡單說,是要將真相病毒植入心智機器,影響心智機器的資料庫及演算法。

情緒運作的流程

純粹天然未加工的情緒體驗最先出現→心智機器立即將它綁架,賦予它一個帶有主觀判斷的故事→真相病毒開始運作→第一階段,真相病毒會進入心智機器的資料庫,將那些和純粹天然情緒綁在一起的故事分離出來→第二階段,真相病毒會防止新的故事再次被賦予給那原始純粹的情緒。

而因為您看了羅伯特這本書的說法,部分真相病毒已經植入您的心智機器中了。

為了加速這個過程,作者設計了一套操作練習,熟悉了這五個步驟(其實只有三個,後面兩個是當你碰到什麼情形時,請重覆1至3,以及提供一些進階方法),這本書的主體就算看完了,已可獨立操練了。

實際操演的方法

五步驟練習(書中每步驟說明較長,我將之簡短歸納,讀者若想細讀全文,請直接由書上練習)

步驟一:

用一分鐘時間,閉上眼睛,去感知進入內在空間,一個巨大的空間,沒有開始,沒有結束,沒有邊界,沒有明顯上下左右(現在就做,一分鐘) 。

步驟二:

再次閉上眼睛觀察內在空間,若發現情緒能量以某種特定頻率,朝某特定方向移動,看著它,驗證它,確如作者所說那樣。

如果,當時沒有任何情緒能量波動,可回想過去某時刻,某種會讓你情緒會出現很大波動的情況,或者仔細觀察情緒接下來自己開始出現的變化,驗證它們確如作者所描述那樣(這結果可能會立刻發生,也可能要較久時間) 。

這階段感知到的能量波動和頻率,有可能是純粹未加工的,也有可能是和評斷故事綁在一起的。無論哪種都好,只要感知出現在內在空間的事物就可以。

步驟三:

如果出現的是和評斷故事綁在一起情緒,只要看著它就好,看看故事是否會和純粹天然的情緒體驗分離。

你無法強迫純粹的情緒與故事分離,而是當真相病毒開始發揮功效,它就自然發生。

一旦在內在空間,看見那純粹情緒與心智機器的故事分離,就能體驗到那純粹未經加工的情緒,同時也明白它完全沒有任何糟糕或痛苦的成分在內,它只不過是種能量波動而已,那麼,不快樂這齣戲就此完結了。

而真相病毒會繼續工作,而心智機器處理情緒的那套老方法也將就此告終。

你的人生也將從此改觀。

步驟四:

日常生活中隨時反覆進行上述三步驟。

下一次若在內在空間中體驗到過去稱為負面的情緒時,可深深潛入,專注在能量波動和頻率上,充分去感覺。

最後你會發覺,過去稱為負面情緒的那些純粹天然的體驗,跟過去稱為正面情緒的那些純粹天然的體驗,其實並無不同(它的不同是由心智機器編造出來的故事)。

重點是,你得親自體驗到這件事,而不是在智識上獲得了這個想法和概念。

當你實際真正體驗到這真相時,它將會是生命中非常重大的時刻。

步驟五:

無論何時,當你在外在碰到任何事體驗到任何一種情緒時,觀察內在空間,然後靜靜看著,等待編造的故事與那原始的體驗分離。

你會看到,最初出現的就只是純粹天然的體驗本身而已,一個單純的狀態,然後心智機器抓住它,嗡嗡運轉,給它命名、貼標籤。

作者也無法預測,在你身上過程會多快會發生,何時發生…你的心智機器可能會想乘虛而入,在你的內在空間製造出「質疑的念頭」,也會在你內在空間丟出很多問題。

所以作者在書的下一章中事先列出心智機器慣常會丟出的問題,來一篇Q&A。這些資訊,再次強化你的認知,增加真相病毒的威力,解除心智機器的謊言,又會回到真相原理地說明,請大家直接拿書細細閱讀。

更多加碼工具 陪你走趟發現快樂的終極旅程

為了讓真相病毒加快運作,作者在書的最後也提供一顆「紅色小藥丸」來增強法力,那是作者放在他網站的一段影片,我也去下載下來放在文末供大家參考。

除了影片,作者也有一份文件檔,指出為什麼一直以來都有一位「作者」在撰寫你的故事,背後原因是為什麼,附上文件連結,有興趣的讀者可自行下載。

https://www.robertscheinfeld.com/the-big-why/

The Ultimate Key to Happines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謝夏的沙龍
6會員
5內容數
不是青年,卻走斜槓。這個專題,是從棄業自僱時開始經營,會有讀書,寫作,旅行,鄉居的隨筆,並將持續專注在寫作方法的思考及身心安頓的觀照,邀您一起鍛鍊文字肌力,打造個人品牌。
謝夏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12/18
這似乎是一本傳授實用技巧的教材,其實更接近明心見性的修行書。 快樂似乎遙不可及,或是轉眼即逝。其實,快樂一直在我們身上,只是我們沒有掌握到開啟快樂的方法。這本不一樣的快樂指南,就是一把終極之鑰,我們只要拿到、插進、轉開它。
Thumbnail
2019/12/18
這似乎是一本傳授實用技巧的教材,其實更接近明心見性的修行書。 快樂似乎遙不可及,或是轉眼即逝。其實,快樂一直在我們身上,只是我們沒有掌握到開啟快樂的方法。這本不一樣的快樂指南,就是一把終極之鑰,我們只要拿到、插進、轉開它。
Thumbnail
2019/12/11
2018年,有一本談老子的書,取名叫《老子不為》,「為」字還注音為四聲,跟我們長年來念第二聲,以為老子之道是「不作為」的觀念,完全相反,並非無為、不爭、消極、避世等一般人以為的那樣。
Thumbnail
2019/12/11
2018年,有一本談老子的書,取名叫《老子不為》,「為」字還注音為四聲,跟我們長年來念第二聲,以為老子之道是「不作為」的觀念,完全相反,並非無為、不爭、消極、避世等一般人以為的那樣。
Thumbnail
2019/12/10
在人生中經歷一段唯有透過死亡才能經歷的旅程,將那段旅程中所見到、所感受到的事物,原原本本地說出來,以及到需要的人面前,傳達我的經驗──唯有如此才是活出我、木內鶴彥的人生。 最近,專門談論神秘,太空,外星議題的老高視頻,在日本介紹了一本談論瀕死經驗的日文著作,引起粉絲高度興趣。
Thumbnail
2019/12/10
在人生中經歷一段唯有透過死亡才能經歷的旅程,將那段旅程中所見到、所感受到的事物,原原本本地說出來,以及到需要的人面前,傳達我的經驗──唯有如此才是活出我、木內鶴彥的人生。 最近,專門談論神秘,太空,外星議題的老高視頻,在日本介紹了一本談論瀕死經驗的日文著作,引起粉絲高度興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大家好,我回來了!很久不見,這幾個月人生發生了個翻天覆地的轉變,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工作,都超出了自己的預計。 為什麼會這樣呢?
Thumbnail
大家好,我回來了!很久不見,這幾個月人生發生了個翻天覆地的轉變,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工作,都超出了自己的預計。 為什麼會這樣呢?
Thumbnail
《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傷痛沒有特效藥,勇於面對情緒浪潮,就是最好的處方箋》 📝對於我們的靈魂來說,無論哪一種體驗和情緒,快樂、喜悅、痛苦、悲傷、憤怒....等等,都是珍貴的,靈魂透過每一世、每一次選擇和扮演的角色以及劇本,接收這些經驗而得以成長和完整,而我們心的感覺和頭腦的想法念頭,則是存在我們
Thumbnail
《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傷痛沒有特效藥,勇於面對情緒浪潮,就是最好的處方箋》 📝對於我們的靈魂來說,無論哪一種體驗和情緒,快樂、喜悅、痛苦、悲傷、憤怒....等等,都是珍貴的,靈魂透過每一世、每一次選擇和扮演的角色以及劇本,接收這些經驗而得以成長和完整,而我們心的感覺和頭腦的想法念頭,則是存在我們
Thumbnail
前言   前陣子又迎來新一輪的"心理低潮",開啟了自我否定及頹喪的模式。這種輪迴模式持續多久了呢? 似乎從幼稚園、國小、國中...出了社會,直到現在快35歲了,模式仍然持續著。每次只要一但開啟這個模式,迎面而來的就是不可自控的焦慮、惶恐、絕望、失落、無望,連呼吸都覺得費力。 讓感覺變成指引。 結語
Thumbnail
前言   前陣子又迎來新一輪的"心理低潮",開啟了自我否定及頹喪的模式。這種輪迴模式持續多久了呢? 似乎從幼稚園、國小、國中...出了社會,直到現在快35歲了,模式仍然持續著。每次只要一但開啟這個模式,迎面而來的就是不可自控的焦慮、惶恐、絕望、失落、無望,連呼吸都覺得費力。 讓感覺變成指引。 結語
Thumbnail
再決定要快樂前,你必須要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這樣就能更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試問自己想要什麼?這必須要無匱乏心態去知道自己內心真的要什麼?最近我專心研讀關於吸引力法則書籍,看似簡單卻要引導自己思維不容易,思維能改變ㄧ切,而這ㄧ切思維不是你自己說的算,而是真正打從內心底層開始。
Thumbnail
再決定要快樂前,你必須要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這樣就能更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試問自己想要什麼?這必須要無匱乏心態去知道自己內心真的要什麼?最近我專心研讀關於吸引力法則書籍,看似簡單卻要引導自己思維不容易,思維能改變ㄧ切,而這ㄧ切思維不是你自己說的算,而是真正打從內心底層開始。
Thumbnail
「感覺恐懼與不安,並牢記在心,是生物為了生存的必要本能」與其說無法擺脫負面情緒,不如說是沉浸在人體的保護機制。本書作者日本精神科醫師西多昌規開門見山地告訴你「放不下很正常」。若我們能將不好的情緒瞬間遺忘,恐怕人類早就滅亡了。你能想像人類無懼地走向獅子或嘗試從高樓跳下嗎?負面記憶是生存的必要技能!
Thumbnail
「感覺恐懼與不安,並牢記在心,是生物為了生存的必要本能」與其說無法擺脫負面情緒,不如說是沉浸在人體的保護機制。本書作者日本精神科醫師西多昌規開門見山地告訴你「放不下很正常」。若我們能將不好的情緒瞬間遺忘,恐怕人類早就滅亡了。你能想像人類無懼地走向獅子或嘗試從高樓跳下嗎?負面記憶是生存的必要技能!
Thumbnail
當你改變看待事物的方式,你看待的事物就會發生改變。 我一直都很喜歡身心靈相關書籍,覺得就像音樂、畫作一樣;身心靈對情緒的不同的詮釋,就像藝術一樣,陶冶我們的性情,找到個人可以接受的說明與解釋,就像戴上不同特色的眼鏡看世界。 如果你內心沒
Thumbnail
當你改變看待事物的方式,你看待的事物就會發生改變。 我一直都很喜歡身心靈相關書籍,覺得就像音樂、畫作一樣;身心靈對情緒的不同的詮釋,就像藝術一樣,陶冶我們的性情,找到個人可以接受的說明與解釋,就像戴上不同特色的眼鏡看世界。 如果你內心沒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的成人是曾經受傷的孩子,這些傷,來自孩童時期不被理解和不被接納的部分,如今我們長大了,卻時常忘了自己已經長大,已經有足夠的力量可以為自己負責,並回頭照顧當時的自己。而這本書,則是要教會我們,如何自我療癒,如何再次把自己愛回來⋯⋯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的成人是曾經受傷的孩子,這些傷,來自孩童時期不被理解和不被接納的部分,如今我們長大了,卻時常忘了自己已經長大,已經有足夠的力量可以為自己負責,並回頭照顧當時的自己。而這本書,則是要教會我們,如何自我療癒,如何再次把自己愛回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