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溫柔的花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最近幾年,我的 花錢 觀念大大改變,有部分原因是因為我開始學習如何 溫柔 的對待自己。

而這其中的轉折,是因為我發現花錢的方式可以反映出我們照顧自己的方式


從以前我就被父母灌輸了一種思維,那就是用自己不喜歡卻安穩的工作8小時,去換取睡覺8小時,以及醒著的8小時的穩定生活。

本來我也覺得這種換取思維聽起來很有道理,一直到我從我的信用卡帳單發現,我的花費怎麼隨著收入提高依然居高不下且節節高升,並且會有一種隱性的心態:“恨”這種工作賺來的收入,一直想要把這種錢花掉,拿來補償、犒賞自己的心態。

我想,我可能是把自己對於不能從事心目中的理想工作,反而去做自己不是很有熱情卻穩定收入的一種割捨交換感,變相地反映到我的心態上,讓我不喜歡這種因為被迫交換賺來的錢,因此會有想要趕快把它花掉的不珍惜感。

即使賺很多的我,對於未來沒有值得讓自己努力奮鬥的長期目標,短期花錢兇猛、洩憤。

從這點的覺察,我發現到一件事,那就是以前的自己從來沒有覺醒,關於金錢、食物、物品之類的情緒覺察與辨別問題,只是照著旁人或是社會標準所灌輸的觀念來餵養自己。也因此活在別人的標準裡總是有一種不舒心的“不快樂感”,怎麼做都不對。

延伸閱讀:關於情緒|如何變快樂?

也是因為此層次覺醒,我回想起過往在跟男孩子約會交往的階段,因為防備心強,過度強調獨立自主性,永遠都不喜歡某方請客的不平等關係,也永遠都不會放任自己被“請客”,讓對方有把柄要求交換什麼什麼的,長久以來讓自己從 ”天真可愛的女人“ 變成 ”過度理性的(女)漢子“,並且也降低自身在和他互動時,以女性的角色佔上風的程度。(例如撒嬌或是柔軟說服)

硬逼自己獨立自主的天性,其實是本身自己好面子的執著,不願成為別人的負擔,也不允許自己溫柔。

延伸閱讀:《極美人》停止成為一個”過度”努力堅強的女性!

raw-image

而近年來,我慢慢從過往太過硬性的態度,因而受傷,漸漸轉換為開始好奇並逐漸接受所謂溫柔的態度,而我也發現散發溫柔氣息最有效的方法並不是強迫自己溫柔的對待,而是 “接受那個能夠溫柔看待事物的自己,然後去面對這個世界”,也就是先以溫柔的態度去感受各種人事物的意思,而不是急著去做些什麼。

也正因為如此,當我發現我開始使用溫柔的力量,例如溫柔的花錢或是降低自己過高的防備心與異性相處時,流過身上的感覺與能量,會比較有意識的「流入」與「流出」,而不是像過往般,只為了凶狠的發洩,而無意識的讓金錢流過自己的手;或是原生家庭教育中無法正面承認與教導情緒的存在,因而給得過多的警戒或防備心,讓別人的好意付諸水流,讓自己成為不通人情的“硬女子”。

raw-image

而下列是我最近正在學習突破自己過往過於硬直的脾氣:

接受自己,可以容許撒嬌,而不是先在內心自我貶值為:示弱

1)不再過分擔心
2)不再過度保護與逞強自己
3)不再羞恥於請求幫助
4)不攬過多責任在身上

懂得駕馭自己的陰柔

1)溫柔的察覺自己的各種感覺
2)溫柔的看待當中擔心的感覺
3)溫柔的醞釀當中美好的感覺
4)帶著這份美好的溫柔重新感受一切,然後去互動


隨時帶著覺醒意識去觀察自己,自從開始學會溫柔的對待自己之後,溫柔的對待金錢,這一年來我已經漸漸不會被市面上所謂「愛自己就是要買XXX來犒賞自己」的淺薄文宣所吸引,過往凶狠且洩憤般的花費習慣也漸漸消失不見蹤影。無形之中可以把自己的金錢資源集中消費在自己認可、真正想擁有的物品,而非單純發洩情緒的亂買。

延伸閱讀:好書推薦 |《精準購買》讓心情與選擇都一次變好的一次消費!


而神奇的是,桃花運與人際關係也因為「開始溫柔的對待自己」這層的心理練習,彷彿逐漸溶解硬殼般,同理心提升、兩性相處關係也漸漸興旺起來。

延伸閱讀:關於戀愛|以約會練習察覺是什麼造成你生活中的不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佳儀 Lin ChiaYi的沙龍
80會員
75內容數
2017年初,因為感情受傷的關係,我透過研讀心理學、自我書寫等療癒與探索,進行了"情緒覺察"的修煉與覺醒課程。 學習以同理心的視野了解他人,並策略性的挑選與採取適合應用的情緒策略來對應情境。 提供優質的文章與音頻內容,轉換思惟的情緒教育,協助大家提升情緒健康,提升情緒作業系統。 幫你整理出伴隨情緒,活出真實生命的方法。
2021/05/21
要是你經常有以下症狀:睡不飽、容易累、肩頸痠痛、記憶力變差、無法專注、感冒很久才好、視線模糊、耳鳴……可能是你的大腦累壞了 腦疲勞跟情緒到底有什麼關係? 解決了腦疲勞,為什麼心情就會好一大半?
Thumbnail
2021/05/21
要是你經常有以下症狀:睡不飽、容易累、肩頸痠痛、記憶力變差、無法專注、感冒很久才好、視線模糊、耳鳴……可能是你的大腦累壞了 腦疲勞跟情緒到底有什麼關係? 解決了腦疲勞,為什麼心情就會好一大半?
Thumbnail
2020/11/30
自從開始撰寫解析情緒的文章以來,我發現到原生家庭帶給人的價值觀、金錢觀影響超級大,除了潛移默化的觀念傳輸以外,還有外在行為。 怎麼說呢?家母身為技術分析者,小時候,只要看當日她準備的餐點,我大概就知道今天她的心情如何,心情差,家裡的氣氛與餐點就會灰暗;心情好,就會相反。
Thumbnail
2020/11/30
自從開始撰寫解析情緒的文章以來,我發現到原生家庭帶給人的價值觀、金錢觀影響超級大,除了潛移默化的觀念傳輸以外,還有外在行為。 怎麼說呢?家母身為技術分析者,小時候,只要看當日她準備的餐點,我大概就知道今天她的心情如何,心情差,家裡的氣氛與餐點就會灰暗;心情好,就會相反。
Thumbnail
2020/08/11
“我要如何讓人們了解其實我想表達的?”、 “我明明沒有那個意思,但是他們卻誤認為我生氣的理由是…”、 “怎麼他生氣了?是我說錯了什麼嗎?” 大部分的溝通誤會,都來自於不瞭解自己、也不瞭解他人的情緒表達方式。因此我設計了這個心理測驗來幫助你
Thumbnail
2020/08/11
“我要如何讓人們了解其實我想表達的?”、 “我明明沒有那個意思,但是他們卻誤認為我生氣的理由是…”、 “怎麼他生氣了?是我說錯了什麼嗎?” 大部分的溝通誤會,都來自於不瞭解自己、也不瞭解他人的情緒表達方式。因此我設計了這個心理測驗來幫助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前些日子,我覺察到自己在金錢上有些拘謹。 這份拘謹和一般的匱乏或擔心沒錢,好像又不太是同一件事情。後來深入感受,覺得這份拘謹是來自於——我不太敢展現自己其實是在意金錢的。 而這份刻意塑造的「淡然」,其實不僅金錢,在人際關係當中也是。 我引導著自己深入潛意識,看見了我的哥哥。我哥從小個性相較於我比較外
Thumbnail
前些日子,我覺察到自己在金錢上有些拘謹。 這份拘謹和一般的匱乏或擔心沒錢,好像又不太是同一件事情。後來深入感受,覺得這份拘謹是來自於——我不太敢展現自己其實是在意金錢的。 而這份刻意塑造的「淡然」,其實不僅金錢,在人際關係當中也是。 我引導著自己深入潛意識,看見了我的哥哥。我哥從小個性相較於我比較外
Thumbnail
任何靈性療癒都是輔助,療癒師是協助當事者看見自己、覺察自己的情緒,而不是給予個案答案。 共感課題:對於金錢的恐懼—>限制性信念
Thumbnail
任何靈性療癒都是輔助,療癒師是協助當事者看見自己、覺察自己的情緒,而不是給予個案答案。 共感課題:對於金錢的恐懼—>限制性信念
Thumbnail
女人在自我接納這件事上 常有數不清的糾結 近期許多以擅於照顧、陪伴 對伴侶無比付出的個案來到我面前 對於「被劈腿」「對方騙我」感到無比受傷 讓我們來拆解一下關於母性愛人方式的內在意識 可以更理解自己內在的渴望與投射為何 母性強的女性愛人的方式也以無條件地接納為主
Thumbnail
女人在自我接納這件事上 常有數不清的糾結 近期許多以擅於照顧、陪伴 對伴侶無比付出的個案來到我面前 對於「被劈腿」「對方騙我」感到無比受傷 讓我們來拆解一下關於母性愛人方式的內在意識 可以更理解自己內在的渴望與投射為何 母性強的女性愛人的方式也以無條件地接納為主
Thumbnail
沐妮以前年輕時生活在外,因為不會控制收支,差點讓生活入不敷出。經過當時的經驗後,發現時時觀察自己的消費。記錄下來每筆收支,其實是近一步對自己的慣性行為有更深的認識。 為金錢收支記帳,在理財上是很基礎的概念。我們為了能清楚自己的物質生活是否能正常運作,或是是否能過得更好,對於錢的計算,可以做到精細的紀
Thumbnail
沐妮以前年輕時生活在外,因為不會控制收支,差點讓生活入不敷出。經過當時的經驗後,發現時時觀察自己的消費。記錄下來每筆收支,其實是近一步對自己的慣性行為有更深的認識。 為金錢收支記帳,在理財上是很基礎的概念。我們為了能清楚自己的物質生活是否能正常運作,或是是否能過得更好,對於錢的計算,可以做到精細的紀
Thumbnail
本篇主題被很多讀者敲碗,這故事有點長。簡單點來說,就是我小時候物質匱乏,長大後賺了點錢便飄飄然忘了自己是誰。尚未在社會完全立足,也沒有建立起正確金錢觀,物質享受卻想著一飛沖天。暴發戶的心態應該就是這樣吧,難怪某些暴發戶後來破產了。
Thumbnail
本篇主題被很多讀者敲碗,這故事有點長。簡單點來說,就是我小時候物質匱乏,長大後賺了點錢便飄飄然忘了自己是誰。尚未在社會完全立足,也沒有建立起正確金錢觀,物質享受卻想著一飛沖天。暴發戶的心態應該就是這樣吧,難怪某些暴發戶後來破產了。
Thumbnail
覺得自己最近一點一滴的正在被解放當中,並且內在的改變也漸漸地反應在外在的表現上。回想起5年前的自己,覺得2020年真的是一個蛻變的一年啊。前半年我一直處於一種「不斷發現自己」盲點的狀態之中,但這也只是「發現」,雖然我當時自認自己也有在實踐,但以現在的標準來看可能只有執行50%吧。今年我順利地達成我
Thumbnail
覺得自己最近一點一滴的正在被解放當中,並且內在的改變也漸漸地反應在外在的表現上。回想起5年前的自己,覺得2020年真的是一個蛻變的一年啊。前半年我一直處於一種「不斷發現自己」盲點的狀態之中,但這也只是「發現」,雖然我當時自認自己也有在實踐,但以現在的標準來看可能只有執行50%吧。今年我順利地達成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