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治

含有「統治」共 1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單單咀嚼文字,腦海浮現的是各種無形的牆——可能是從古早以來便一定得遵循的「傳統」,或是不知不覺養成的「習慣」,或是水文風土自然育成的「文化」………都可能是「牆」:既是風格,也是框限。 《牆》(Le Mur),文/Caroline Fait,圖/Éric Puybaret
Thumbnail
  就像把羊養得肥肥胖胖的,其實不是滿足了羊的利益而是主人的利益,「正義」所效勞的那個對象,其實是統治者而非人民。人們會譴責不正義,不是因為不願去做不正義的事,而是害怕被不正義的對待。小偷偷東西會被指認為不正義而受罰,但真正竊取國家、掠奪人民錢財與自由的人,反而能正大光明地成為統治者。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寡頭統治的鐵律,是德國社會學學者羅伯特·米契爾斯針對政黨等政治組織進行研究後,所歸納出之現象。該現象是政黨和其他大型政治集團總是形成官僚化組織,其領導人發展成為寡頭權力精英。 核心論點 政治組織的形成和發展是民主的自我毀滅因素,並使其成為寡頭政治:「組織機制顛倒了領導者與群眾的關係。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付費限定
 上一篇我們談到了中產階級可能在不久的未來,會被統治者的「終極殺器」- 人工智慧在極短的時間內被消滅殆盡,那麼這一篇,我們就要來讓你了解,為什麼「統治者」會想要消滅「中產階級」,而又會用什麼樣的方式進行「消滅」?
Thumbnail
272/272!西方社會學理論上 2024.0204.1647 2024.0209.1552 全文分為2部分,1記錄、2心得 1記錄 本書介紹的是阿列克西.德.托克維爾、卡爾.馬克思、埃米爾.涂爾幹、馬克思.韋伯、格澳爾格·齊美爾這5位學者的生長過程、歷史背景與學術養成的重點介
Thumbnail
看完《跳舞的熊》,想起書架上這本也是擺有點久,趁跟家人上阿里山的車程間,讀完了這本書,也從一個貼身的角度,切入獨裁者的性格,以及與人互動的各種細節。作者在書的最後註明了記憶、敘述可能產生的偏誤、矛盾,而他的做法是先讀完相關出版,以信賴受訪者的方式進行紀錄。 吃飯皇帝大,每個獨裁者都需要用餐,但國家的
Thumbnail
話說在前頭,這篇只算一點靈光一閃,單純是因為最近新聞很多有感而發,不是什麼深入討論,只是紀錄自己想到的東西,若有矛盾或不完整,是很自然的事情,就當成一個想法的備份紀錄。 是這樣的,創造者被創造物取代的恐懼,其實是一直都存在的命題,古老到不行。 那是希臘神話的原始主題,子神殺掉父神取而代之,一連三代,
Thumbnail
*「銀河政體」是什麼?它與「現代國家」的國家想像有何不同?它的象徵與經濟基礎為何?請至少使用兩個以上古代王朝的例子。    銀河政體是一種用來解釋古典東南亞政治的理論,認為如同銀河,政治有一個類似核心的統治中心,其他例如諸侯、家臣則附屬之下,圍繞在中心之外,在這些諸侯及家臣的中心裡也和核心區有類似的
致謝 微批 Paratext 刊登本文:https://paratext.hk 1932年《美麗新世界》出版,其中描寫的烏托邦—敵托邦成為上世紀初時人類對未來的恐懼想像,其中富含著生理學、心理學、人口論的知識,成為這經典的特色之一,而在1959年《再訪美麗新世界》則是經過了二十多年後赫胥黎
Thumbnail
前言   民主從來不是憑空得來的,而是一代一代的人,透過對抗獨裁者的過程,遺留下來的。每一個階段的奮鬥歷程都有其意義。台灣在二次大戰後民主歷程的發展,也是如此。在這一系列節目當中,我們要跟大家介紹幾個台灣民主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希望透過回顧歷史,重新思考民主的意義和價值。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