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23 讓你從「驚喜」中認識自我,透過沉浸式體驗學習與內心溝通│吳允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文 謝祖輝
攝 陳敬彥

創新人物誌,全文共長2200多字,文字閱讀時間約十五分鐘。適合在一個寧靜的午後、睡前的省思與獨處的時間裡,跟講者做個簡單的閱讀互動。本文附上人物專欄另有專訪影片紀錄提供於原文下方。如果你有完整的半個小時,歡迎搭配茶水、坐在桌前聽聽人物故事,喜歡的話拍個手、留言回饋讓故事發聲。


吳允方,畢業於政大廣告系。畢業後的她,曾經一度輾轉在不同的產業擔任行銷工作,而目前她則落腳在驚喜製造Surprise Lab.擔任行銷公關。我們表面上看到允方的工作經驗彷彿與行銷離不開掛勾,然而她的興趣及想法卻比我們想像的來得更多。表演、政治、創作及電影幕後製作等她都有所涉獵,到最後還是選擇了行銷。這樣的經歷並不代表她對事情只有三分鐘熱度。允方說:「因為我可以在生活上參與和實踐這些的事情和議題,但我需要思考的是運用自己的專業去做喜歡的事情。」而這些經歷使她更明確自己的理念所在,尋找一個平等的溝通方式。

raw-image

所有事情都是建基於溝通,在行銷策略上亦不例外

行銷是一個令人又愛又恨的領域,每天需要看著產品營業額是否達標,上下班時間也不是作為工作與生活上的分割。同時行銷的想法更常需要無中生有,就算你有足夠的想象力,你還是會經歷不斷的失敗和嘗試。而在驚喜製造做行銷的允方,更是需要釐清目標客群並了解他的想法,運用更多的溝通去尋找大家能夠接受的一套標準。雖然付出的心血和時間從來沒有少,但換來的回饋絕對是只有行銷領域上能夠得到的幸福感。

曾經任職醫療公關的允方,發現資訊不對等的狀況下很難有效地溝通。允方說:「我在當醫療公關的時候,如果你希望大家去關注一個罕病,但只用一些專業醫療的詞彙去表達的話,說真的沒有人會懂。」要把一個複雜的資訊轉化成大家能夠理解的文字,正是允方在驚喜製造需要面對和解決的項目。

創業就是由零開始,並且是累積需要的資源的過程

談及到在驚喜製造上的點滴,允方表示,雖然在表面上大家看到的是我們光鮮亮麗的一面,但在企劃到執行的過程背後,也是跟其他形形色色的行業一樣,是每天撐著眼皮在加班和與夥伴們共同努力的心血結晶。在台灣,沉浸式體驗在業界上並不普遍,加上有時候會配合表演藝術的表達方式,令大家對此會更有戒心。因此當你要推動人們眼中全新的事物是更困難的,沒有可以參考的經歷,沒有可以預測的成果。因此當你想要建立一個新的事物,由零到一的步驟更是需要在之前就經過深思熟慮。

那麼要如何找到認同自己產品的客群呢?正是允方需要考慮的部份。我們看到一個接著一個的企劃,由無光晚餐、一人餐桌、無光晚餐二跟微醺大飯店,從內容和表達形式上去看,他們各自都全新的產品。為了能夠讓體驗者從中有不一樣的回饋之餘,同時也能讓他們循序漸進地發現潛在的客群。允方談到,當初推出首個企劃無光晚餐的時候,它可能是一個試驗,同是是累積資源的第一步。允方說:「一開始我連要找甚麼媒體都不知道,更何況誰會買我們的產品?」然而在每一個企劃上,他們都有明確的目標和收獲。從無光晚餐,開始懂得需要找的媒體和第一批顧客;接著在一人餐桌,更嘗試將目標客群擴展到海外和國內的華人;無光晚餐二和微醺大飯店也是朝著這樣的方向在前進。在過程中,由平面媒體的嘗試,再慢慢地開始接觸影音媒體,網絡社群、部落客之外,希望能夠打破地域上的界限,將企劃和想法由台北推廣至台灣的不同角落。

raw-image

而對於新創公司來說,除了尋找合適的目標客群,對產品的方向更要有明確的想象。允方認為,他們也希望藉著這些的活動能夠重新喚起人與人之間,以及自己跟自己溝通的重要性。回顧前幾次活動的主題,基本上都是圍繞在這個議題上進行。透過「一個人」的概念與外來資訊的隔絕,靜坐下來享受一頓晚飯。更能逼使人們的好奇心、觀察和思考,嘗試使他們發掘真正的自我和平日穩藏的感受;當失去了視覺的方便,我們如何,透過一連串的表演藝術去牽動情緒,讓體驗者順著故事脈絡去想起一個誰。而「驚喜」原本就是藏在日常的細節,驚喜製造的一群人正是堅持著理念為大家帶來不同的新鮮感。

在進行概念式產品式的行銷,就像是她自己的體驗

消費者對於購買時的期待,往往是直接反應在現實上的回饙。我們都知道買東西吃可以得到飽足感,並滿足味覺上的享受;買新的衣服,能夠趕上時髦。但買上一個體驗,我能得到甚麼?

允方認為在做行銷時最難的部份是我們不能確實地告訴消費者會獲得甚麼,一來這不是能實體化的東西,二說根據不同人的經歷會有不一樣的選擇與答案。但正是這樣,他們需要利用更多的遐想去吸引消費者。允方說:「與其著重於產品的本身,不如告訴大家我們有可能帶給他們怎樣的感受,比方說,在上一次的企劃微醺大飯店,我們的目的是要讓你想起一個人,繼而勾起接收到這個訊息的人去思考到底在那一刻他們會想到的人是誰,是生命中重要的人嗎,還是只有一面之緣的過客。我們也不道你會想起誰,對雙方來說都會帶來無可預測的回饋。」

「想做就去做,只要你知道自己想要的是甚麼。」

我們問到,為甚麼驚喜製造會成為她的選擇,而不是其他的行銷產業。允方回答:「大家在驚喜製造裡面有不同的目標,而我在這裡一直找尋可以溝通的可能。因為在人際關係中看到溝通無效的經驗,而驚喜製造能用娛樂的方式去溝通艱澀的議題。」這是重要的,一層一層的包裝都是希望帶出簡單的道理,但反而這些基本的東西卻常被現實的框架限制,令大家都漸漸失去了最純粹的溝通能力。

raw-image

在驚喜製造中行銷,對她來說除了是挑戰外,同時這是有趣的。因為沉浸式體驗在台灣並沒有太多例子可以參考,其他的產業或許能夠順著前人的脈絡去行銷,但類似沉浸式體驗這一類的產品確是不多,所以他們更需要成為這個領域的先行者。允方發現了這個困難性時,更看到不單只在創意類型,甚至是社會、藝術型產業等都缺乏大量行銷的人才,所以他們才會面對著一個未知的市場。舉例子來說,微醺大飯店這一類的表演藝術型本身就處於刻板印象下的劣勢,大家害怕無聊跟沉悶,因此當初他們也會覺得很難去吸引大家來看。結果來看,驚喜製造有辦法做到了成功的嘗試,除了是在內容品質和行銷上的努力外,更希望告訴大家這個領域是有更多的可能性。允方再補充到,不要因為年齡和興趣而限制了自己的想象。尤其是行銷在現在發達的網絡社群下門檻不高,從臉書上開始經營個人、粉絲專頁也能獲取不錯的經驗。

「想做就去做,只要你知道自己想要的是甚麼。」

如果你想要知道如何縮短現實和理想的距離的話,就是「不要放棄,繼續做,爬起來,而且你要知道自己在幹麻。」


你們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請追蹤或是贊助讓我們知道您喜歡這樣的故事!同時也別忘了「分享」讓更多人知道我們,持續關注更多創新故事! 什麼是「創新人物誌」?我們在追求什麼?

「創新人物誌」藉由數位化技能,從規劃、製作、故事、包裝等整合來製作完成。目的要推廣各色人物歷程,來激發有潛質之青年吸收與進步。以失敗、挫折、轉型等職涯與目標路途上所面臨的困難作契機,邀請你/妳共同參與這場成長改革的硝煙! 如果喜歡我們,也歡迎來到火力創新實驗室幫我們按個讚 👍! 或是在臉書粉絲團上進行互動,我們都熱情的歡迎您 🔥 🔥 🔥

原文出處:https://blog.firelab.cc/23rd-innovation-colum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火力創新的沙龍
31會員
28內容數
獨特的人正獨特的活著,你還尚未見識到不代表不存在,創新星球中是新的居所,持續湧進。 歡迎觀看創新人物誌,何時你會被入選到星球呢?
火力創新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7/21
如果每個人的起跑線一樣,與成功相關的論證與方程式大概早就存在,也不用各路投資專家每天盯著股票市場分析,何況現在網上資源從來不缺。但我想幾乎所有領域的成功人士大概都不會否認,我的成功並不是因為我對自身的要求與規劃。 理財比起存錢更像是一門自我管理的學問,這老生常談大概在腦中大概已打轉了無數次,好像也
Thumbnail
2020/07/21
如果每個人的起跑線一樣,與成功相關的論證與方程式大概早就存在,也不用各路投資專家每天盯著股票市場分析,何況現在網上資源從來不缺。但我想幾乎所有領域的成功人士大概都不會否認,我的成功並不是因為我對自身的要求與規劃。 理財比起存錢更像是一門自我管理的學問,這老生常談大概在腦中大概已打轉了無數次,好像也
Thumbnail
2020/05/04
李萬鏗,為「三明治工」共同創辦人。大學就讀於香港藝術學院,畢業後緊接著來到臺北藝術大學修讀藝術跨域研究所。與香港相比,他更喜愛台灣的生活步調,對於創作環境來說也較為舒適,因而研究所畢業決定逗留在台灣發展自己的事業。起初李萬鏗與兩位好友成立三明治工的故事源於研究所時期的課程「藝術與社會參與」,也因此與
Thumbnail
2020/05/04
李萬鏗,為「三明治工」共同創辦人。大學就讀於香港藝術學院,畢業後緊接著來到臺北藝術大學修讀藝術跨域研究所。與香港相比,他更喜愛台灣的生活步調,對於創作環境來說也較為舒適,因而研究所畢業決定逗留在台灣發展自己的事業。起初李萬鏗與兩位好友成立三明治工的故事源於研究所時期的課程「藝術與社會參與」,也因此與
Thumbnail
2020/04/13
時代不同,學生對老師或是老師對老師這「角色」的理解上都逐漸變質。教育競爭的激烈,補習班的泛濫,把老師的工作導向了著重知識的壓縮與傳遞,或是學生背誦的重要性,因而大多數對老師的刻板印象都會伴隨著嚴格和難親近的感覺,與像朋友般的相處模式好像沾不上邊。 學校中我們需要的是一位老師還是教育工作者呢?兩者之間
Thumbnail
2020/04/13
時代不同,學生對老師或是老師對老師這「角色」的理解上都逐漸變質。教育競爭的激烈,補習班的泛濫,把老師的工作導向了著重知識的壓縮與傳遞,或是學生背誦的重要性,因而大多數對老師的刻板印象都會伴隨著嚴格和難親近的感覺,與像朋友般的相處模式好像沾不上邊。 學校中我們需要的是一位老師還是教育工作者呢?兩者之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發覺自己的優勢 沈澱了一些時日,我開啟商業思維學院的「成為自己的CEO」這堂課,我慢慢地隨著每周功課做完大約8-10周的自我梳理,我想知道我心裡想做什麼,在行銷的世界中,有沒有我喜歡的事情呢? 雖然我的專業是行銷,不過我的物欲很低,對於折扣優惠也不太敏感(購物時我都是「需要」大於「想要」很多才會購買
Thumbnail
發覺自己的優勢 沈澱了一些時日,我開啟商業思維學院的「成為自己的CEO」這堂課,我慢慢地隨著每周功課做完大約8-10周的自我梳理,我想知道我心裡想做什麼,在行銷的世界中,有沒有我喜歡的事情呢? 雖然我的專業是行銷,不過我的物欲很低,對於折扣優惠也不太敏感(購物時我都是「需要」大於「想要」很多才會購買
Thumbnail
很榮幸受到 Podcast《尋聲暗問》邀訪,分享自己近幾年從活動策畫、集資專員,到現在接觸客戶成功、產品開發的職涯旅程,這篇會用文字檔做一些歸納及延伸,記錄自己在每個轉折的思考脈絡,如對音檔有興趣的也可以直接聆聽。
Thumbnail
很榮幸受到 Podcast《尋聲暗問》邀訪,分享自己近幾年從活動策畫、集資專員,到現在接觸客戶成功、產品開發的職涯旅程,這篇會用文字檔做一些歸納及延伸,記錄自己在每個轉折的思考脈絡,如對音檔有興趣的也可以直接聆聽。
Thumbnail
行銷工作能讓我20年一直保持著熱情的原因在於: 它的工作方式跟我的個人特質是高度契合的。自己擅長的能力正好在這份工作中能表現出來並受到認可, 受到認可後有更大的熱情繼續去做, 於是這個契合度在職涯裡建立了一個正循環。
Thumbnail
行銷工作能讓我20年一直保持著熱情的原因在於: 它的工作方式跟我的個人特質是高度契合的。自己擅長的能力正好在這份工作中能表現出來並受到認可, 受到認可後有更大的熱情繼續去做, 於是這個契合度在職涯裡建立了一個正循環。
Thumbnail
不管你喜不喜歡,在任何場合,如:電梯、逛街、百貨公司、大賣場、看電視、追劇、小七買飲料、星巴巴裝忙、出門倒垃圾...你都可能會接收到廣告。
Thumbnail
不管你喜不喜歡,在任何場合,如:電梯、逛街、百貨公司、大賣場、看電視、追劇、小七買飲料、星巴巴裝忙、出門倒垃圾...你都可能會接收到廣告。
Thumbnail
本篇文章聚焦在驚喜製造 Surprise Lab. 創辦人 陳心龍 的分享內容: ● 沉浸式體驗是什麼?為什麼想做? ● 驚喜製造案例分享 ─ Table for One、微醺大飯店、明日俱樂部 ● 體驗設計 5 核心思考 ● 經典 QA 環節
Thumbnail
本篇文章聚焦在驚喜製造 Surprise Lab. 創辦人 陳心龍 的分享內容: ● 沉浸式體驗是什麼?為什麼想做? ● 驚喜製造案例分享 ─ Table for One、微醺大飯店、明日俱樂部 ● 體驗設計 5 核心思考 ● 經典 QA 環節
Thumbnail
聊一下,關於寫行銷文案的心靈抗拒感。 每次上文案初階課程的時候,我總會問一個問題:「為什麼講話是容易的,寫文案卻覺得困難?」答案很多元,但是這次意外地探討到一個比較深層的問題。 「因為寫文案時想的是要把東西推銷出去,感覺就有點奇怪。」 讓我們來深究那個「奇怪」的感覺吧?
Thumbnail
聊一下,關於寫行銷文案的心靈抗拒感。 每次上文案初階課程的時候,我總會問一個問題:「為什麼講話是容易的,寫文案卻覺得困難?」答案很多元,但是這次意外地探討到一個比較深層的問題。 「因為寫文案時想的是要把東西推銷出去,感覺就有點奇怪。」 讓我們來深究那個「奇怪」的感覺吧?
Thumbnail
離開上一份工作後,Fang開始自由接案生活,希望有一些空白的事情可以思考接下來的方向,也讓放縱自己去接一些各種不同有興趣的案子,可以學習以及接觸到各種不同的領域。在收入上也的確比以前在公司好一些,也多出了更多時間讓自己的生活多一點安排與規劃。
Thumbnail
離開上一份工作後,Fang開始自由接案生活,希望有一些空白的事情可以思考接下來的方向,也讓放縱自己去接一些各種不同有興趣的案子,可以學習以及接觸到各種不同的領域。在收入上也的確比以前在公司好一些,也多出了更多時間讓自己的生活多一點安排與規劃。
Thumbnail
吳允方,畢業於政大廣告系。畢業後的她,曾經一度輾轉在不同的產業擔任行銷工作,而目前她則落腳在驚喜製造Surprise Lab.擔任行銷公關。我們表面上看到允方的工作經驗彷彿與行銷離不開掛勾,然而她的興趣及想法卻比我們想像的來得更多。表演、政治、創作及電影幕後製作等她都有所涉獵,到最後還是選擇了行銷。
Thumbnail
吳允方,畢業於政大廣告系。畢業後的她,曾經一度輾轉在不同的產業擔任行銷工作,而目前她則落腳在驚喜製造Surprise Lab.擔任行銷公關。我們表面上看到允方的工作經驗彷彿與行銷離不開掛勾,然而她的興趣及想法卻比我們想像的來得更多。表演、政治、創作及電影幕後製作等她都有所涉獵,到最後還是選擇了行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