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年後到底該不該轉職?

一般來說,會撐到過年後才考慮要轉職、跳巢的人,大多數的狀況可能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來不及在去年底前找到新的滿意的工作,另一種可能是想默默的等到領完年終,看情況才閃人。不管你是哪一個狀況,都代表腦中確實有盤旋這個想法,我都建議你用更開放且全面的心態來思考你的職涯規劃。有可能你只是想想,還沒有真的想行動的機會與勇氣,那你可以先試著想想以下幾個問題:
1.過去一年中,想起離職的念頭,有超過五次?
2.在你的工作中,你已經領到薪資天花板的80%左右?
3.你的主管非常情緒化?
4.你很不喜歡你的同事或公司文化?
5.在這份工作中,就算得到有挑戰性的工作內容,也不再期待?
6.這份工作已經做了超過三年?
7.你很不喜歡在這間公司或這份工作中的自己?
8.這工作帶給你不穩定的情緒與壓力源?
9.這份工作能垂直深耕技能的部分很少?
10.這間公司的規模(營收與客戶源)在三年內可能不會有所增長?
如果以上十項問題有超過三到五個”是“,就代表你可能可以準備轉職,但需要再仔細盤算;然而,若有超過六個”是“即代表你可以不用再多想,可以立刻規劃轉職,思考你的下一步。
再仔細盤算的過程中,你可以用三個層面去思考,而這三個層面還依序有相對的嚴重性(轉職的急迫與必要性):期許點、壓力源、天花板

轉職方向 - 期許點接不上

大多數的人,會思考轉職,是因為對目前工作內容的厭倦、對客戶服務的僵化、對固化工作程序找不到任何意義。這種時候,我的建議是,拿出紙筆,照著步驟,好好寫下當時你對這份工作的期許點,一定有幾個原因是讓你願意開始這份工的。如果你寫不出原因,認為自己某種程度是被迫選擇此間公司的、或只是因為當時你沒有太多更好的選擇,因為你根本只面試了這一間公司,那這問題會永遠回到你身上。此時你必須問自己,為什麼不多找些工作,讓自己有所選擇,因為你的被迫,是被「自己」所迫(這個也可以套上你接下目前所不滿意的家庭事業)。
花點心思,寫下自己當初對這公司與工作職位的期許點後,再花點時間去找尋這些期許點是否還存在這間公司,如果有,就該再多想點時間去找,或把自己的心態、做事方式、職場上的人社,努力改變到能接上那份期許點。
例如你是因為這份公關工作能接觸到的資源,後來可能因為工作分配,一直接觸不到,那就跟主管或同事討論並談妥合作方向的調整 ; 如果你是因為那份工作可以外派,但好陣子後,都沒機會能外派,那你可以找出成功外派的同事,問出她能外派的因素,開始重新擬定你在這份工作的位置與定位,讓老闆有機會看到你。
我認為,因為期許點沒跟上,就想趕快跳巢,不是不對,但會讓你未來的職場常常遇到類似問題就無限輪迴。所以,我會建議先在這邊把你能做的解決方案都嘗試出來,盡最大的努力,並設定停損點(這是最重要的),然後看看在停損點前,能不能改變狀態,可以的話就不需要在近期轉職,但真的不能的話,就可以慢慢等到,年中過後或年底再開始找新工作。
好處是,若接下來還是決定轉職,那在找新工作時的標準,會因為有尋回期許點的程序,而更知道自己的職場底線和容忍度與期望值在哪,這樣下一個工作會比較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

轉職方向 - 壓力源根本

很多人在思考著離職時,混亂情緒與負面感受很濃,卻沒有真正的行動,因為思考點都在於對目前現況的不滿足,像是同事、主管、團隊、公司文化、環境的不適等,這些都是推力,但因為沒有明確的未來規劃與職涯期望,所以會因為不清楚方向,而無動力。這會讓自己處於很兩難且不確定的感覺,外人看來,只會覺得你只是一直抱怨,一直暗黑,但卻沒有進度。
如果你完全像是這樣,就代表你的生活與痛苦根源多來自於目前的工作。這樣想想其實很可怕也很危險,因為這些都是壓力的主要組成元素,但是過多的壓力(也就是長期且造成痛苦的壓力),是不可能讓事情好轉,也不會讓工作能力有進展、更不可能讓自己有所成長與正向發展。這情況,我會建議你能去做一些壓力程度的測試,多瞭解自己並找出自己的壓力根源,看看是不是都因為職場上那些無法控制的因素,像是公司文化或主管等等,若是的話,那就可以開始準備轉職囉!

轉職方向 - 動搖不了的天花板

職場中的天花板,我認為有薪資天花板、公司營運的天花板、學習領域的天花板,這三個都是你應該要全面關注到的,通常在職場表現有在中等程度以上者,就會開始意識到薪資能被逐步調整,但調整到一定程度就會因為該產業的該職位(可以用你名片上的職位名稱來確定你的職位)在目前市場上能高達的頂點,成為你的薪資天花板。舉例來說行銷產業中的資深經理在台灣,不管你表現再強大,頂多只能領到月薪5-6萬(不含其它獎金與年終僅以單月計算),或是在某一間傳統但是大型企業的公司擔任軟體工程師,可能只能領到月薪4-7萬。
薪資天花板的原因當然不止因為該公司的歷史、該產業的整體狀態與台灣市場的大小,還可能因為公司的營運與未來方向的規劃,所以當你在目前公司待了一段時間後,除了關注自己的工作範疇,更必要的是關注公司整體的走向。簡單來說,就算你現在的薪資有局限,但公司若是一個巨大潛力股或是方向對的新創公司,至少公司的營運天花板和你個人的學習領域天花板可以被打破,這樣,薪資天花板對你來說在這份工作中,並不應該是轉職的主因。
以此去想,若要拿出來把這三項天花板做比較,我認為,是有分嚴重性的。學習天花板會大於公司營運天花板,公司營運天花板更會大於你個人的薪資天花。所以,如果你目前工作中遇到的學習領域天花板非常堅固,也就是讓你都沒有可能有進步且能力、技能、專業知識上成長的空間,那這就是個可以立刻轉職的原因與推力了!
不論如何,建議大家在找新工作時,可以多多看一些自己憧憬的公司,多去他們的官網或Linkedin找職缺,甚至多在平常累積不錯的獵人頭公司人脈,這樣在轉職的選擇上,會比較容易點。
祝大家轉職順利,並在新的一年對自己的職涯有所規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4K會員
268內容數
我很努力很努力的,想要用盡一切方式,請年輕人,跟我一起出走。出走到那個前所未見的世界,體驗前所未聞的故事,實現前所未有的價值。這些出走後的世界,不只也美麗與震撼,也有殘忍不堪的現實。或許不會有純粹的正面或喜悅,但這段闖蕩,終將帶給我們的是無價又無可取代的資產。而生命到最後,比的就是資產不是嗎?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面對外遇系列:到底該不該問外遇的事請問:修復後的生活,真的都不再提到外女或是以前的事情,這樣生活幾個月甚至幾年嗎? -----姊妹互助團中有人提問,以下是先生已回歸的M跟W的回覆 M:在修復初期我們一定會不時想要提起第三者,因為我們裡面有太多的疑惑,似乎想要透過談論第三者來找到答案或得到某種確認,而老公這時期必然是想要迴避這個話題的
Thumbnail
avatar
麒麟鹿
2021-09-01
到底該不該離職工作跟愛情,在某些方面真的很相似,比方說在職場上經常有人會迷茫自己該不該離職,那些心情與煩惱,是不是也很像在一份感情裡糾結自己該不該分手? 在感情裡會讓你產生分手念頭的原因,不外乎就是熱情不再了、受委屈了、看不到未來或是有其他更吸引你的選擇。
Thumbnail
avatar
阿飛
2021-08-16
到底該不該重壓?論集中投資與分散投資之選擇到底該不該重壓?論集中投資與分散投資之選擇
Thumbnail
avatar
小新讀book
2021-08-01
狗貓誤食毒物到底該不該催吐?身為家中的一份子,狗貓跟人類的日常生活可說是密不可分,不過有些人類的食物或日常用品對狗貓來說卻是有毒性的,如果不小心被狗貓吞下肚對他們的健康可是一大威脅。萬一碰到這種情況許多飼主的第一個反應可能會想要嘗試幫牠們催吐,不過要注意並不是所有的毒物都適合催吐,這次就分別介紹五種可以催吐與不應該催吐的情況
Thumbnail
avatar
獸醫好想告訴你
2021-03-02
科學家的好奇心: 到底該不該讓寵物上床呢?(不是人獸交的意思....  那個我們下次再說厚, 乖....) 睡眠對生活品質實在相當重要,覺沒睡好,生理心理,整個人都不好了(1)。然而最常抱怨睡不好的,除了老人,就是女人了(2).... (這是科學家說的...  不是我....)。這有可能是因為女生要半夜起來照顧小嬰兒的天性 (3)。雖然20
Thumbnail
avatar
Sky in the wall
2021-01-04
到底該不該裸辭不知道是星象的關係,還是疫情的緣故,近期幾個朋友不約而同提到想裸辭,但又覺得在這個「被裸辭」的高峰時期,這麼做未免有點不像話而猶豫。 我本人有兩次裸辭的經驗,一開始的時候快活,很快的進入懷疑人生甚至捉襟見肘的日子,然後生命就會找到(奇怪的)出路,所幸都有貴人相助,第二次的裸辭也讓我經歷了一段自由接案
Thumbnail
avatar
人生窺影
2020-04-07
發生車禍我到底該不該啟動車體險?       通常都會有一個遇到保險觀念好的人,都會替車子加足保險,譬如甲乙丙式車體險,車體險的啟動,只要發生車禍先不論肇責,保險公司就會負責修復,再依據肇事責任去跟對方代位求償。         問題來了發生車禍後,對方是全責,我方有保車體險,對方有保第三人責任險,到底該不該使用我方的車體險,然後
Thumbnail
avatar
BEN大
201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