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讀《先知》:感到迷茫的時候,讓原初的思想為你指引前路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讀完《先知》給我一種「整合」之感,像是將「高的、抽象的思想」和「低的、踏實的生活」整合在一起了。確實,所有的思維和行動本都應該是相輔相成的,正如書中所述「在理性中休憩,在熱情中行動。」那般,唯有接納所有狀態的分化與整合,我們才能真正地、踏實地活著。
  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電視劇播出後,我好奇地去找了劇名出處之書:紀伯侖所著的《先知》。《先知》是生於黎巴嫩的詩人紀伯侖於 1923 年所著,內容由二十八篇散文詩組成。故事以一位先知臨別時對人們的贈言為架構,分篇談論了關於生命中會遇見的種種課題。作者揉合了東西方文化的哲思,在彷彿宗教經典般的敘述口吻中,探究生命的真理。
  起初讀不太懂,因為它如同宗教經典的寫作方式,雖充滿比喻和故事,卻難以理解其背後意義,於是它便被我擱置在書櫃一角許久。直到近期,我面臨著大學生身份即將結束,在一邊找新的實習工作、一邊為畢業之後的未知生活感到焦慮迷茫時,我忽然又翻到了這本書。先知的話,彷彿朝我內心的迷茫而來。

愛,使生命有了意義

  「愛」是書中談論的第一個主題,或許這代表著,愛是人們心中最想知道的事物,又或者是作者以此向我們預示,先知接下來要談及的一切領悟,皆是由愛而來。
當愛向你召喚,跟隨他,雖然他的道途艱險陡峻。
當他展翼擁你入懷,依順他,雖然藏在翼尖的利刺可能會傷害你。
當他對你說話的時候,相信他,雖然他的聲音可能會粉碎你的夢想,猶如北風將花園吹成荒涼。
  愛是世界上最普及的事物,同時也最難描摹。我們可以愛自己、愛人、愛動物、愛一個物件、愛一個興趣、愛一個信仰、愛一位神,維基百科裡這麼寫:「愛最佳的定義可能是主動行動,以真心對待某個生命體或物體,使其整體得到快樂。」
  因為有愛,我們有追求、有與人事物建立連結的慾望,能享受親密交流所帶來的快樂、享受著彼此成為世界上獨特存在的美好感受。愛,使我們的生命有了意義。
  然而,由於愛使我們在乎,當關係中有任何風吹草動,我們都可能因此經歷失落、悲傷與痛苦。於是先知在〈痛苦〉一篇告訴眾人:「你要接納內心的季節變換,如同你向來接受田地裡的季節更迭。你會安詳地觀望自己的哀傷寒冬過去。」
可是如果你因為恐懼,只顧尋求愛的平安與愛的逸樂,
那麼你不如遮掩自己的赤裸,離開愛的打穀場,
踏入季節不分的世界——
在那裡,你笑不能盡興,哭無法盡情。
  我和好友分享〈愛〉這個篇章時,她忽然想到 F.I.R. 的〈星火〉這首歌:「我這顆星火/燃燒過才懂/愛是什麼」我聽完立刻會心地笑了,這段歌詞就如同〈愛〉的通俗版註解,我們必須體驗過愛的熱烈與深刻,才能懂得愛。
  正如〈歡喜與悲傷〉篇中所述:「悲傷在你的存在上刻鑿得越深,你就能容納越多的喜樂。」唯有體驗過情感的高低起伏,我們才能明白「笑得盡興」、「哭得盡情」是什麼意思。在愛以各種體驗將我們細細雕琢過後,我們才能成為一個個立體的人。

工作,是愛的具體表現

  再過半年就即將大學畢業、步入社會,對於未來的焦慮與迷茫,近幾個月不斷地盤旋在我的腦中。在思考未來職業的過程中,我不禁在腦中提問:「什麼是工作?工作的意義是什麼?」來自生活中四面八方的資訊與建議眾多,每一個都要你相信聽它的準沒錯,但我想,如果沒有建構出屬於自我的答案與準則便任意行動,那對於自身而言反而是不負責任的,可能因為抱持著這樣的困惑,我一翻開書的篇章就正好是〈工作〉。
你們工作是為了跟上大地,為了與大地的靈魂齊步並進。
  大地所孕育的生命中,無一不是時刻地勞動,使自身生命生生不息地延續。這裡的「大地」也可以理解為「社會」,而「勞動」意即我們運用生命的能量和大地共生共存。透過勞動所帶來的實質收穫,能使我們獲得成就感,進而對未來有所期待。
  先知說:「勤於勞動,便是真正熱愛生命,透過勞動熱愛生命,就會熟知生命最內在的秘密。」在勞動中,我們能夠感受到自己活著,正如許多宗教所述的「無須外求」、「神即在心中」,在日日的勞動中我們與自己的生命更加熟悉,生命的秘密、或者說神的秘密,便會隨之顯化於心。先知並未明言秘密是什麼,但就我讀完此書的理解,生命的秘密,即是愛。
我說,生命的確是黑暗的,除非有衝動。
所有的衝動都是盲目的,除非有知識。
所有的知識都是枉然的,除非有工作。
所有的工作都是空虛的,除非有愛。
  我們在生命過程中碰撞、感受,有了創作的慾望,而使我們感到自己真實活著、感到生命有趣的,是內心對某人事物的追求,慾望與追求都是一種衝動;使這些衝動不盲目的,是我們為此所學的知識與技法;使知識與技法不枉然而生的,是能產出實際價值的工作;使工作不空虛的則是我們的愛,這愛可以廣為社會與世界,也可以狹於個人與家庭,但無論其範圍大小,工作都需出自愛。
  大學這幾年讀的是影音創作,師長總是耳提面命地希望我們做出有「接地氣」的作品,一開始我們通常是想要反抗的,正如許多人聽見「商業」就反感那般,認為商業似乎會讓創作變得俗氣,然而我們在經過各式純粹出於己身的創作之後總會發現,除非我們對作品完成後的反饋沒有任何期待,否則還是會回到一個自我提問:「我的創作對人類將有什麼意義與價值?這個社會需要什麼樣的創作?」而「商業」正是使需求和供給達到平衡的方式,透過商業,能在社會需要的與我們能做的之間取得平衡,讓「意義與價值」實體化。唯有如此,才能讓「衝動」得到最有效的發揮,才能將這份愛落實為人類社會的福祉,使愛的能量永恆流轉下去。
工作是愛的具體表現。
  「工作是愛的具體表現。」是我讀完此篇最喜愛的一句話,為了愛而工作、也愛你所選擇的工作,我想,它正是我此刻在尋找的解答。

自由,在接納與平衡之後

真正的自由,並不是白晝無憂無愁、黑夜毫無匱乏哀痛,
而是讓這些事情束縛你的生命,
你才能赤裸裸又毫無拘束地超越它們,
然後享有真正的自由。
  近幾年流行起一句話:「自律帶來自由。」許多談論成功人士生活方式的文章多半會提及,他們通常有固定的每日行程規劃、固定的穿搭、固定的處事模式等,讓生活大部分時候跟著習慣走,將「思考選擇」的大腦工作量減到最小,便能將思考能量運用在真正重要的事物上。
  對我而言,「自律帶來自由。」更是大學這幾年深刻的體會。剛上大學的我們,通常會欣喜於忽然獲得的龐大自由,能夠自由安排每日行程、想去哪就去哪、想睡到幾點就睡到幾點,然而在經歷過各種徹夜不眠、任意飲食、放縱玩樂之後,體驗到過度狂歡後需要處理的混亂,便會開始試著建構出屬於自己的生活規範。有了規則,我們才能在承擔最少負面後果的狀態下,盡情享受自由的快樂。
  「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是我讀到對自由最好的解釋,「自我主宰」更強調了在我們做決定之餘,也必須為自己承擔起一切責任,如此才能真正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
只有你不再把自由當成目標與成就的時候,
你才能獲得自由。
  從另一個面向來談自由,則是一種平衡的心靈狀態。無論使我們感到不平衡的,是自身擁有的金錢和物質、他人的期待和眼光、還是身體相貌的美醜,當我們仍認為自己是「不夠的」、「被束縛的」,我們即是不自由的狀態。雖說「恐懼」是推進人類向前的一股動力,但當它太過失衡,則會使得我們時常處在焦慮痛苦之中。
  我們總是望著「完美」而感到自己「缺少什麼」,然而我們必須認知到,我們唯一能夠掌控、擁有的,只有當下的自己。當我們願意接納此刻的自己與此刻所擁有的一切,我們才能真正擁有自己的過去、現在、未來,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平靜之中,生命自會引領出前方路途

如果這些話語含糊不明,也不要想去釐清。
模糊與朦朧,是萬物的開端而不是盡頭。
我希望你們在記憶裡把我看成開端。
  攜夙慧而來的紀伯侖,在 15 歲即以阿拉伯文寫下〈先知〉的初稿,直到多年後移居紐約,再以英文重新寫作、正式出版。他曾說:「這本小書耗費了我一輩子的光陰,我要確定書中的每一字、每一句,確實是我所能呈現的最佳狀態。」對紀伯侖而言,寫作此書是他的「重生」。
  也許我們暫時無法全然理解紀伯侖耗費一生的領悟,但也像書中所寫的:「模糊與朦朧,是萬物的開端而不是盡頭。」讓這些話語在我們心中種下開端,或許往後的某一日,領悟會忽然在心中綻放。
  讀完《先知》給我一種「整合」之感,像是將「高的、抽象的思想」和「低的、踏實的生活」整合在一起了。確實,所有的思維和行動本都應該是相輔相成的,正如書中所述「在理性中休憩,在熱情中行動。」那般,唯有接納所有狀態的分化與整合,我們才能真正地、踏實地活著。
  面對前方種種課題,先知總是誠懇地直面生命、謙遜地向大地萬物學習。對於迷茫與困惑,先知並未指引我們一條絕對正確的路,但他不停訴說著一個共通的原則:接納與平衡。感到迷茫的時候,讓原初的思想帶領我們從容地向前邁步,一切都無須外求,平靜之中,生命自會引領出前方路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50會員
33內容數
在星期五夜晚發佈一篇散文,配上節選內容的一段成手寫字。寫生活的各種體會,希望能在疲憊的星期五夜晚,療癒彼此的內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lthe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上一次寫到交往前彷彿被下了迷藥一般的曖昧時期,曾寫過「似乎找不出他的缺點」這句話,這次就來談談鬼遮眼時期結束之後,真相是怎麼一回事。真相是,我們真的是來自不同世界的兩個人。
公車搖搖晃晃、急轉急煞,在我差點要跌倒之際,他總會一把抓住我的手肘,那一刻關係忽然震盪起來,然後他放開手,笑我『傻傻的』,一切又回歸平衡。
彷彿與世界脫節的一個星期,突然間被迫離開忙碌疲憊的板橋,整整一個星期之後發現,那些令我每日忙碌的事情其實都那麼小,小到離開一個星期,其實沒有也不會發生什麼大事,那為什麼不常回家呢?連回家都累,到底在累什麼呢?
引領儀式的人帶我們念詞,內容大致是感謝您的養育之恩,您已經功德圓滿,我們都長大了,不要為我們擔心,就放心地走吧。引領儀式的人又說,還有什麼話想對她說的,趁現在趕快跟她說,等等蓋上棺就看不到了。我才明白原來所謂見最後一面是這個意思。
我想,寫作對我而言似乎也是這樣一件事情,將心中的感受化為文字是抒發、是自我療癒的重要方式,同時也滿足了我對於付出的需求。想到這裡便覺得,我能夠寫作真是太好了,能夠遇見喜愛讀我的文字的每個你,也真是太好了。
一路上搖搖晃晃,睡睡醒醒,身旁的旅客一直換,天色也逐漸轉暗,心情恍惚卻平靜,覺得一切很沒有實感。想起阿公與姑姑離開的時候,我好像也是整路盯著車窗外發愣,沒有什麼情緒,就這樣平平靜靜地送走他們。我想,會不會我其實是錯覺他們還沒離開。
上一次寫到交往前彷彿被下了迷藥一般的曖昧時期,曾寫過「似乎找不出他的缺點」這句話,這次就來談談鬼遮眼時期結束之後,真相是怎麼一回事。真相是,我們真的是來自不同世界的兩個人。
公車搖搖晃晃、急轉急煞,在我差點要跌倒之際,他總會一把抓住我的手肘,那一刻關係忽然震盪起來,然後他放開手,笑我『傻傻的』,一切又回歸平衡。
彷彿與世界脫節的一個星期,突然間被迫離開忙碌疲憊的板橋,整整一個星期之後發現,那些令我每日忙碌的事情其實都那麼小,小到離開一個星期,其實沒有也不會發生什麼大事,那為什麼不常回家呢?連回家都累,到底在累什麼呢?
引領儀式的人帶我們念詞,內容大致是感謝您的養育之恩,您已經功德圓滿,我們都長大了,不要為我們擔心,就放心地走吧。引領儀式的人又說,還有什麼話想對她說的,趁現在趕快跟她說,等等蓋上棺就看不到了。我才明白原來所謂見最後一面是這個意思。
我想,寫作對我而言似乎也是這樣一件事情,將心中的感受化為文字是抒發、是自我療癒的重要方式,同時也滿足了我對於付出的需求。想到這裡便覺得,我能夠寫作真是太好了,能夠遇見喜愛讀我的文字的每個你,也真是太好了。
一路上搖搖晃晃,睡睡醒醒,身旁的旅客一直換,天色也逐漸轉暗,心情恍惚卻平靜,覺得一切很沒有實感。想起阿公與姑姑離開的時候,我好像也是整路盯著車窗外發愣,沒有什麼情緒,就這樣平平靜靜地送走他們。我想,會不會我其實是錯覺他們還沒離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以《瘟疫》為借鏡不乏洞悉,但也有諷喻的反咬和絕望的螺旋。這些證明它不是全糖安慰劑,而是一面乾淨的鏡子。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TAG:7.8萬字、西方背景、架空奇幻、日常、溫馨、互寵、肉香、《偽裝淫魔》續篇
Thumbnail
面對人生,樹木希林是如此豁達。我喜歡推薦文裡,徐譽庭用「老,然而舒坦」來形容她,坦然地接受衰老、接受病痛,坦然地正視死亡,認真地活著。「重視那些能讓你感動的事。就能變成更好的自己,就會有更好的相遇。」
Thumbnail
睡前,與伴侶一陣爭吵。孩子都睡了之後,我找他再繼續深聊。  那晚有這麼一段對話:  我說:「我覺得我們越來越不一樣了。」 老公:「我們本來就不一樣啊。」  真是一語道破我們彼此最大的認知差異。  也難怪,我經常對想法的不同調感到「失落」,而當看見伴侶面對這個落差的「泰然自若」,我又更加失落。  這
Thumbnail
因為我們不太關心新生兒的經驗,使得我們對新生兒的理解很少,少到我們不太知道新生兒的經驗到底是不是糟糕的。因為那麼缺乏理解,對我來說,接納《溫柔的誕生》書中的想像就不是什麼壞事──假如我們可以減少新生兒可能有的痛苦與恐懼感,為什麼不試試看呢?
Thumbnail
還記得那個年代,網路尚未普及,口耳相傳的鬼怪傳說、坊間流行的恐怖故事,伴我們渡過充滿好奇心的青春歲月;隨著閱歷漸長,當初那又怕又愛看的閱讀經驗,讓人難以忘懷。 《人偶輓歌》讓我重拾當年的感受--明明很怕,卻想一直翻下去--而且還有些感動,因為裡頭共同的回憶,絕非不同文化作家所能觸及。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以《瘟疫》為借鏡不乏洞悉,但也有諷喻的反咬和絕望的螺旋。這些證明它不是全糖安慰劑,而是一面乾淨的鏡子。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TAG:7.8萬字、西方背景、架空奇幻、日常、溫馨、互寵、肉香、《偽裝淫魔》續篇
Thumbnail
面對人生,樹木希林是如此豁達。我喜歡推薦文裡,徐譽庭用「老,然而舒坦」來形容她,坦然地接受衰老、接受病痛,坦然地正視死亡,認真地活著。「重視那些能讓你感動的事。就能變成更好的自己,就會有更好的相遇。」
Thumbnail
睡前,與伴侶一陣爭吵。孩子都睡了之後,我找他再繼續深聊。  那晚有這麼一段對話:  我說:「我覺得我們越來越不一樣了。」 老公:「我們本來就不一樣啊。」  真是一語道破我們彼此最大的認知差異。  也難怪,我經常對想法的不同調感到「失落」,而當看見伴侶面對這個落差的「泰然自若」,我又更加失落。  這
Thumbnail
因為我們不太關心新生兒的經驗,使得我們對新生兒的理解很少,少到我們不太知道新生兒的經驗到底是不是糟糕的。因為那麼缺乏理解,對我來說,接納《溫柔的誕生》書中的想像就不是什麼壞事──假如我們可以減少新生兒可能有的痛苦與恐懼感,為什麼不試試看呢?
Thumbnail
還記得那個年代,網路尚未普及,口耳相傳的鬼怪傳說、坊間流行的恐怖故事,伴我們渡過充滿好奇心的青春歲月;隨著閱歷漸長,當初那又怕又愛看的閱讀經驗,讓人難以忘懷。 《人偶輓歌》讓我重拾當年的感受--明明很怕,卻想一直翻下去--而且還有些感動,因為裡頭共同的回憶,絕非不同文化作家所能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