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談愛:愛、生命、宇宙、日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情人節,看哲學家史作檉談愛。

史作檉在十二年之間,寫下關於愛情、慾望與生、死間的牽繫,與自我和宇宙間的距離,與你我的每一天的日常。

他說:「什麼是愛情?愛情就是那種經過大苦,通過眼淚之淨洗,即刻便又恢復到雀躍般兒童之心的本質者。愛情就是不可用愛情以外任何原因,而妨礙到愛情本身存在的事物。」

因此,在生活與生命裡以不同姿態活著的我們,也學著去看見那有如日與夜的明暗表裡。


1.

所謂愛,就是那一種不會因任何力量而被阻止的力量。

2.

不愛似乎也是不可能的,愛有一種令人驚異不止之循環性。

3.

真正徹底的愛,是一種光芒,它不但將自我穿透,同時也將對方穿透。所以只有真正的愛,才可能完成對自身與他人真正的了解。

4.

真正的愛,就是一種解決。假若我們經歷了一種愛的場合或境遇,回來之後,使我們心靈裡面有所不滿、遺憾,或不完整,那就沒有真正的愛在其中完成著了。

5.

什麼是愛情?愛情就是那種經過大苦,通過眼淚之淨洗,即刻便又恢復到雀躍般兒童之心的本質者。愛情就是不可用愛情以外任何原因,而妨礙到愛情本身存在的事物。

6.

整個愛的過程,只是叫我們學習著怎樣去愛,而不是在愛。

7.

我們只是在要愛,卻全不知道如何去愛。於是在愛的過程中,難免會有各種的不智、猜疑、淡漠、矛盾、衝突之事,但只要我們是真正在愛的,那麼一切不完滿之事,卻又都必將成為完成那完美之事所必備的條件或過程了。

8.

相愛的人們啊,假若你們真的相愛,那就是不要再任性地因為愛以外的任何事物,而把本來的愛而妨礙了吧!

9.

愛情是人存在中一種整體而徹底的呈現。我們的心靈或生命有多深,它就呈現多深的愛情。

10.

愛是生命中唯一徹底而純粹的意念,同時也是使人與人之間成立真正關係的唯一可能者,但它卻必須是一個真正徹底的愛才行。所為徹底的愛,便是不具有愛以外其他任何異念之純粹心靈的必然。它屬於人性的本原,同時也是以生命的整個過程,經過提鍊與過濾而來,它屬於純粹而無他,於是我們把它叫做愛,其實它就是生命本身。


(本文節錄自《三月的哲思》、《三月後的五卷》二書)

raw-image

《三月的哲思》、《三月後的五卷》

作者:史作檉

著名哲學思想家。1934年生,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畢業。

擅長以全史觀的視野從哲學、心理學、藝術等層面思考現實的人生信仰、生命現象、文化理念等諸多與人的存在相關的課題,並兼及詩歌創作和繪畫。

曾任教於台灣大學、文化大學,並在各地巡迴演講,現以舉辦長期講座為主,深受各方好評。著作等身,影響深廣。

【書籍連結】

《三月的哲思》
典藏網路書店 https://bit.ly/3CzAmts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86973

《三月後的五卷》
典藏網路書店 https://bit.ly/3AzHF2G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9044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rtco Books 典藏藝術出版的沙龍
65會員
122內容數
典藏藝術出版藝文相關論叢,範疇涵蓋電影、建築、手作、哲學、策展、文創、法律、文學、書畫、藝術市場等,將藝術以任何形式分享給所有人。 本專題希望以藝術為媒介,帶領讀者回到生活中,尋找一些日常的美好,或是一些碎碎念。
2023/08/04
電影,並不是我作為哲學家或批評家所依賴的對象。我和它的關係,是一場相遇和差距的遊戲,並且得以經由三個記憶來勾勒。它們實際上總結出三種差距的類型,而我試圖在其中談論電影:在電影與藝術之間、電影與政治之間、電影與理論之間。
Thumbnail
2023/08/04
電影,並不是我作為哲學家或批評家所依賴的對象。我和它的關係,是一場相遇和差距的遊戲,並且得以經由三個記憶來勾勒。它們實際上總結出三種差距的類型,而我試圖在其中談論電影:在電影與藝術之間、電影與政治之間、電影與理論之間。
Thumbnail
2022/05/27
無為而無不為 我真正想要說明的,如大家所不能想像地,即: 無為而無不為。 自然,它包容一切,萬「有」。 其實,這只是我們的想法,對自然本身來說: 自然,一切在「進行」中,而且是以自然之方式。 或自然中,連自然一詞亦無。即: 一切存在,並在進行中,它不止,不止⋯⋯
Thumbnail
2022/05/27
無為而無不為 我真正想要說明的,如大家所不能想像地,即: 無為而無不為。 自然,它包容一切,萬「有」。 其實,這只是我們的想法,對自然本身來說: 自然,一切在「進行」中,而且是以自然之方式。 或自然中,連自然一詞亦無。即: 一切存在,並在進行中,它不止,不止⋯⋯
Thumbnail
2022/05/20
人類文明自古以來(約新石器末或更早),若具體言之,並和今日文明相關(或直接相關)者,應以陶器文明為主(距今約7,000 年或更早)。於此期間,我們可清楚地找到此古文明中,有三種主要的表達方式,此即前文所提及之: 神話、文字、logic。 形式遞增,存在遞減。
Thumbnail
2022/05/20
人類文明自古以來(約新石器末或更早),若具體言之,並和今日文明相關(或直接相關)者,應以陶器文明為主(距今約7,000 年或更早)。於此期間,我們可清楚地找到此古文明中,有三種主要的表達方式,此即前文所提及之: 神話、文字、logic。 形式遞增,存在遞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現代人渴望愛情,渴望有人能愛他完全的自我,但事實上是兩個人要一起走進他者的領域,在他者中完成全新的自我。這才是愛情本來的模樣,這才是真正的愛情才要完成的樣子。
Thumbnail
現代人渴望愛情,渴望有人能愛他完全的自我,但事實上是兩個人要一起走進他者的領域,在他者中完成全新的自我。這才是愛情本來的模樣,這才是真正的愛情才要完成的樣子。
Thumbnail
後來我們將會明白,在感情世界中,比起愛對方,其實更是學著如何愛自己的一段漫長過程。親愛的讀者,請擦乾你的眼淚,希望本篇觀點能夠幫助你恢復心神、重拾自信。
Thumbnail
後來我們將會明白,在感情世界中,比起愛對方,其實更是學著如何愛自己的一段漫長過程。親愛的讀者,請擦乾你的眼淚,希望本篇觀點能夠幫助你恢復心神、重拾自信。
Thumbnail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是啊,就是那麼無怨無悔,才會有人甘心為愛情不顧一切地自殘或自殺!  愛情啊,究意有何魔力?才會詠嘆「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思念到無法自己。如果愛情真有公式會算出結果,那麼就不再會有那麼多偉大的文學及影視作品了。可是,倘若愛情真的是像傳頌般你濃我濃,那
Thumbnail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是啊,就是那麼無怨無悔,才會有人甘心為愛情不顧一切地自殘或自殺!  愛情啊,究意有何魔力?才會詠嘆「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思念到無法自己。如果愛情真有公式會算出結果,那麼就不再會有那麼多偉大的文學及影視作品了。可是,倘若愛情真的是像傳頌般你濃我濃,那
Thumbnail
# 愛是一輩子的學習 甫參加一親近長輩的告別式、並得以與家人親戚歡聚再安靜返回台中的我,內心和腦海之中,都還激盪著許多關於生離死別和愛的新鮮思考觀點及錯綜情緒。 然後,說到愛,我想它是每個人此生最深刻及毫不輕鬆的學習與課題。...
Thumbnail
# 愛是一輩子的學習 甫參加一親近長輩的告別式、並得以與家人親戚歡聚再安靜返回台中的我,內心和腦海之中,都還激盪著許多關於生離死別和愛的新鮮思考觀點及錯綜情緒。 然後,說到愛,我想它是每個人此生最深刻及毫不輕鬆的學習與課題。...
Thumbnail
愛情,是一輩子的修煉。有些人至死都在追尋,有些人得到過後又失去。你對「愛」的印象是什麼?是求不得的曹植《洛神賦》還是充盈在愛中,克里姆特的《吻》? 不管是哪種。佛洛姆如是說:「沒有愛,人類連一天也不能存在。」
Thumbnail
愛情,是一輩子的修煉。有些人至死都在追尋,有些人得到過後又失去。你對「愛」的印象是什麼?是求不得的曹植《洛神賦》還是充盈在愛中,克里姆特的《吻》? 不管是哪種。佛洛姆如是說:「沒有愛,人類連一天也不能存在。」
Thumbnail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第一章 第一節
Thumbnail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第一章 第一節
Thumbnail
《心靈地圖》(The Road Less Traveled)是美國心理學家 Scott Peck 所著的心靈成長書。這本書還有續集《心靈地圖II》(Further Along The Road Less Traveled)。 那麼,在「愛」這個主題下,作者是以什麼樣的角度切入呢?
Thumbnail
《心靈地圖》(The Road Less Traveled)是美國心理學家 Scott Peck 所著的心靈成長書。這本書還有續集《心靈地圖II》(Further Along The Road Less Traveled)。 那麼,在「愛」這個主題下,作者是以什麼樣的角度切入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