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也有一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那是二十年前的春天,邵族學生為重建設計了一間房子,一間跟樹木一起住的房間,我上去日月潭記錄的時候也多住在這裡,分配的位置不一定,常常,樹,就共一棟樓,不然,就恰巧睡隔壁。

孩子們的圖書室

一早,山陽很早就催人起床,一點容不得我這隻夜貓子耍賴,建築師們也多是早起的人,起來參與大夥的早餐後,我抓起攝影機四處走走看看,瞥見斗大「圖書室」的招牌,掛在一排房屋的側牆上,一種熟悉感湧上來,嗯,好久沒混圖書館了,甚至我還曾讀過這個科系呢,腳步自然而然地跨上前去一瞧究竟。

離開放的時間可能還太早,從窗內看裡面還空無一人,布置、陳設就與一般的社區圖書室沒兩樣,幾座簡易木箱組成的書架,裝著一些各地捐來的書籍,然後,還有靠牆的幾部電腦……

「你可以進去看啊!」忽然不知何時飄來身後的聲音,嚇我一跳。

一位大姊領著三、五個小孩後頭尾隨著,從我身旁經流過,到前頭去開門,一邊親切邀我。

當門一推開,小朋友們像比賽跑百米飛也似地搶佔電腦位置,坐定後蹦蹦跳跳地要阿姨們幫忙開機。這時,另一位媽媽推著搖籃車進到教室來。只見電腦螢幕一閃,開機,隨著電玩音效咚咚咚地,超級瑪利繃跳著出場。孩童們的心也隨之亢奮起來,一旁年紀小的手腳慢些沒佔到位的,跟著吆喝起來過過乾癮。
「圖書館的這些書和電腦是買的,還是?」我問。
「都是從各界募捐來的」兩位媽媽先後回答,「我們是來幫忙管理的。」
「這工作有錢領嗎?」
「有啊!」她還詳細的告訴我,這個圖書室幾點開,幾點關,禮拜幾休息等等。
「這些書有人看嗎?」我問。
「很少,幾乎沒有。」大姊回答得乾脆直接。
「都在打電腦?」
「說打電腦是好聽,都在玩電動。」
最受孩子們歡迎的遊戲無疑是超級瑪利。世紀末讓台灣經濟飆上天的電子股,恰巧在這裡有了點貢獻,幾台原來要被主人淘汰掉而轉贈災區的電腦,填補了驚慌失措的孩子們的日常。一部、部功能還完好,卻只是因速度、效能慢了些的機械們因禍得福,沒有在幾個月一次升級的數位革命中給革除掉,此刻,又成為孩子們手上的新寵,

娃娃車裡發出哇哇叫聲,孩子的母親忙著搖奶瓶一邊餵奶還得一邊招呼一旁瞎起鬨的小姊姊,這還不夠,那頭還有個打電動完,又把紙飛機設得滿屋飛的小哥哥。

孩子的媽和我說,地震來時手裡的孩兒才剛生不久,她如何一手抱一個地奪門而出,那神情頗有隨時準備要再演練一次的準備,驚魂未定卻堅毅十足。

「孩子的爸爸呢?」

「他在下面工地和大家一起蓋房子。」

raw-image

稍晚,一名年輕女孩悄悄地進門來,發現她時,已坐在窗邊角落,手上操作著一部以不鏽鋼做成的簡易織布機。女孩不是部落裡的人,家在埔里,地震之後,她在網路上發現了了這裡有打工機會,剛好自己對織布又有興趣,就跑來邵族這邊應徵了。在澄亮的鋼架中,這個遠道而來的女孩纖纖細指來回撥動,偶而卡住旁邊的媽媽們也適時過來指導,逐絲逐色、次第排比,原民特色的紋樣逐漸譜成。

我準備告退,心裡唸著要趕去孩子們的ama,我又再問了一次名字。「歷山」口裡跟著複誦了一次,就急著到下頭工廠去。

小坡下,有幾名戴著斗笠、花頭巾包住臉部的婦女,在樹蔭下,她們正努力地刷著一蔥綠的竹材。

我找了個角落蹲下,仔細地拍攝這群工作的婦女,不一會,突然雙臂奇癢,餘光一瞥,手臂上爬滿了黑芝麻粒爬,這下被「黑金剛」襲擊了,它們是地震後出現的小黑蚊,比一般蚊子惡狠數倍,連殺蟲劑都拿它們沒輒,一被叮上就起紅疹水泡、奇癢難當。勉強手穩住攝影機,咬牙忍著,摒住呼吸,甚至試著吹氣驅趕,只不過,這些招那裡管用呢?
「你要不要抹藥?」距離有點遠,我一時沒反應過來。
「蚊子,在咬你,要不要我拿藥給你擦?」她又問了一次,嗯,她應該是在跟我說話,我對自己說。
「哇剎,千里眼,她怎麼發現的啊?」
她手裡拿著一只治蚊蟲咬的油膏。我,趕緊,接受了她的好意,撇下機器,小跑步過去跟她拿藥。
「你在拍什麼啊?」另一個媽媽問。
「在拍你們啊?」我回說。
「這有什麼好拍的?」
「拍你們在工作狀況啊。」我趕緊解釋。
「唉呀,我們這樣年歲這麼大,工作起來又烏漆抹黑的有什麼好拍的?你要拍應該去拍那些年輕的人才漂亮!」
原來ina是害羞呢,可嚇我一大跳,馬上補了一句,「哪裡,工作的人才水啊?」
不遠處,有一方鐵槽,還有一座煙囪。
「那是要幹嘛的?」我問。
「把這些竹子放到裡面去煮啊。」拿要給我擦的女人說。
「為什麼?」
「把它的綠色部分煮掉,這樣才不會被蟲蛀啊?」
「哦、哦哦……原來是這樣。」我突然明白過來,這就是「殺青」。
「這些都要拿來起厝的喔?」
「對啊,我兒子也大家一起蓋。」
「真的,他叫什麼名字?」
唔,乖乖,答案讓我又被電流給雷了一下,「那麼剛剛我在圖書館看到帶兩孩子的媽媽是?」
「我媳婦。」
「你們全家都在幫忙啊,真厲害!」
「哪有!」削瘦的女人開心地笑了,眼睛瞇成兩條線,又指著身後那幢屋子,「那房子是我女兒設計的」得意之情洋溢在臉上。

raw-image

「她是櫻櫻的媽媽?」不會吧,我心想,事情哪有這麼巧。同學們口中戲稱的那位「邵族公主」櫻櫻所設計的房子,正是她手指比的,那幢即將在週末落成的部落大學。
「她在念研究所,過兩天才會回來。」
剛剛那暖流在我身體繞了一圈回來,又接上了電流。我等不及地快步去工廠找人。「你是歷山?」
「在那邊」
「我是啊!」
「我看到剛剛你媽媽在那邊、你老婆、還有你囝仔,他們說你在這邊工作……」我登時把一股掩不住的熱烈興奮全衝灌給他,口齒不清結結巴巴地嚷著,只見歷山一臉羞澀的微笑,不怎麼理我,心裡也許納悶著:「這男人怎麼了,才一大早,就喝多了嗎?」

raw-image

這塊地逐漸形成一個社區的樣子了,它離潭邊的商圈有點距離,要進來,得先爬一條坡度不小的陡坡,之後你可以看到一塊平坦的地形,夠蓋上三、四十戶房子,一直到後頭逐漸開展,呈一個q字形,尾巴擴展的部分有點像切開來的半片瓠瓜。

房子從入口沿著一路蓋,中間寬一點的地方,利用空間對面再蓋,一直到最後那半圓的部分別往左右增列,往外坦露的半圓形狀像垂墜的瓜腹,工作隊沿著緩坡整出三層梯地。

最上層,與入口延伸的那一長條相交,呈縱向排列。降一層,則是建築師新工作室,是整個重建營造的指揮中心。最底部那一層是一片寬廣的橢圓形腹地。工廠位於肚子邊緣,工廠隔壁鄰著正興建中是「高腳屋」型態的部落學校兼宿舍;部落媽媽們整理竹材的「建材加工場」就肚子另一邊。而肚子的中央,是留空的一塊草地。蓋鞦韆的地方在這裡,也是其他時間放置建材,或大型機具施工的地方,這裡是邵族的重建的源頭,也是災後孕育協力造屋運動的腹地。

平常歷山就是在空地上,工廠裡,跟阿貴、巴信、憨仔等這些年輕力壯的哥兒們一起工作,,在工廠先將輕鋼架作切、焊,而在空地上做初步組接,有時也會預立精確的房屋模型做測試,再運到建地去(此時,協力造屋開始從邵族陸續擴展到鄰近幾個部落)。剛剛歷山媽媽和其他婦女負責處理過的竹子,是預計作為屋頂、包覆外牆的建材。男人與婦女能一起參與重建,又能從「以工代賑」的方案獲得薪酬,可謂皆大歡喜。

我找到歷山的時候,他們正在切割夾板,工廠的廠棚內有塊大白板,那是臨時開會、休息位置,白板上寫著伙伴們與一些重要的聯絡電話,而最上面寫著他們對它的暱稱:「夢工廠」。

部落大學+馬房

歷山母親所引以為榮,她女兒設計的房屋那幢房屋,正是他們這陣子在趕工,兩天後即將落成的「部落大學」。

謝英俊建築師在樹德科技大學所帶一批學生,在921之後加入了災後重建;來了一陣子,住的空間一直將就著,既然,災後重建的家屋陸續落成,新工作室也有了,也該輪到為重建生力軍們解決居住問題的時候了。

謝老師帶著這批學生來到邵族這邊,一方面是,為的是協助災後重建,另一方面,也是藉著這個機會要他們動手實地施作,要他們一改台灣建築科系的學生,念了幾年建築直到畢業,都親手沒有蓋過一間房子的毛病。而這棟高腳屋的二樓既然要給學生住,謝英俊就對他們說:「你們自己要住的房子,自己來設計,自己動手蓋。」學生們很興奮地接受了建議,也無巧不巧的,謝之前的學生剛好有位出身邵族,這位邵女當然毫無疑義地成了房屋的設計者。而她,就是那位ina的女兒,歷山的妹妹。

我好奇著這座高腳屋模樣的房子,如何作為部落大學,又同時能充當義工宿舍。只不過要她人不在現場。她今年才剛考上淡江的建築研究所,在學校還有點事情,要訪問還得等上兩天。

部落大學落成的前一晚,櫻櫻終於趕回來了。

我在「馬房」二樓見到了她。馬房,是的,在這裡房子也得有暱稱,學生們學得很快。「因為將設置宿舍的這棟屋的二樓,他們做隔間牆的時候,一間一間長條形的尚未封閉空間,看起來像馬廄一樣,於是便有了「馬房」這個稱呼。

這「眾馬房」當中有個空間是給樹住的,此刻,羞澀的櫻櫻就在二樓站在樹房間前接受訪問。

櫻櫻抬眼望了一下樹說,「跟同學們看了實地討論後,決定要把在原地的這棵樹保留下來,當作景觀上的特色,所以空了一個房間的位置給樹」。

「這過程中,有沒遇到什麼困難?」
櫻櫻回答得一派輕鬆,「就畫一畫,遇有問題的地方,就問建築師,他會幫他們解決。」
我探頭往下看,瘦瘦樹身往下延伸,底下已經鋪好水泥地中有塊正方形的泥地,樹根牢牢地抓住這一塊正方形土地,身體抽長到二樓經過我們一直往屋頂拔升,越往上枝葉越往外擴展,好像洗了個澡的人兒正在它的伸展肢體一樣。

raw-image

高腳屋的一樓沒有隔間,也沒有外牆,經過幾天趕工後,週末一大早所有的人趕著做了簡單布置,放置桌椅,裝上投影機就成了一間通風的教室。還慎重其事地請來了先生媽來作祈福儀式。

鄰近來訪的部落代表們就在這裡上課、開會,聽取協力造屋的計畫,還有曾遠赴以色列參訪過集體農場的朋友帶回幻燈片,希望借鏡他方的經驗提供解決農業與經濟方面問題的參考。休息時間,族人準備了豐盛餐點宴請鄰近部落前來的賓客。

午後,猛烈的太陽,被黑紗簾攔在外頭,一夥兒窩在教室裡繼續就各部落的重建問題進行溝通。看著一群人坐在剛蓋好的屋子裡上課、看片的景象,我突然有點羨慕起來。就這麼幾天忙碌之後,房屋蓋起來了,桌椅一擺、布幕一掛,就開始放影片了。這不正是前一陣子台北那些拍完片之後,卻排不上戲院的電影人所夢寐以求的嗎?時值千禧年之際,國片越來越黯淡的時光,這一行打滾了幾年的我,發現國片在規模上無法跟好萊塢大片比拼,通常的命運不是排不上戲院檔期,要不然就是籌足了資金租了戲院。總算上映了還會遭到戲院抽片、換片的下場。眼前,場地、租金、檔期一概不成困擾了。工作的情況如此,日常生活租屋也一直在面對著,寸土寸金的台北房租直直上漲的壓力。

一場四十顆原子彈威力的大地震,震落了許多碎片,竟令我見識到層層疊疊構造下,事物原本的可能樣貌。

北上求學、工作,奔波了許多年之後,此刻,才恍然發現,這個社會並不是一開始就是我目前看到的模樣,人也不是一直以來都這樣在過活的。


原來,可以存在著另外一種可能。

而這個頓悟,竟是因為一次空前的毀滅性地震,因為一個僅存283人的部族。地層的板塊運動帶來的災難中,破碎的大地也擠破了我的視野。被現場觸動的我,與重建工程一樣也在進行某個程度地重塑。然而,這意外獲致的美好究竟能維持多久?心中不免也暗自擔心、懷疑著。顯然,我在地球的時間還不夠長,需要更多的日子來消化它。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鄭立明的沙龍
20會員
87內容數
921大地震後,災區展開了重建,我先是到了東勢、然後日月潭遇見邵族,是這二十年間陸續寫成的文章。
鄭立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4/26
走著走著身上的背包越來越沈了,心裡懷疑著,該不會在哪裡走岔了路吧?環潭的路顯然不是普通長,每次都以為前面轉彎彎過去就到了,卻連個村子的影子都沒看到,陪伴你的只有潭水、夕霧。路旁駛過的車越來越少,山裡的獸,在燈火無力的樹叢深處嚎叫著、夜裡的空氣,鮮得帶點樹腥味。此時,又有一輛車掠過我,在幾步路前靠邊
Thumbnail
2021/04/26
走著走著身上的背包越來越沈了,心裡懷疑著,該不會在哪裡走岔了路吧?環潭的路顯然不是普通長,每次都以為前面轉彎彎過去就到了,卻連個村子的影子都沒看到,陪伴你的只有潭水、夕霧。路旁駛過的車越來越少,山裡的獸,在燈火無力的樹叢深處嚎叫著、夜裡的空氣,鮮得帶點樹腥味。此時,又有一輛車掠過我,在幾步路前靠邊
Thumbnail
2021/04/26
地震後往返災區,轉車、轉車再轉車變成了一種必經過程,一種試驗,尤其對我這個極度逃避行程安排,有排程焦慮的人來說,尤其難熬,然而不知怎麼地也就耐下了性子來,不穿越這大氣層,就不能抵達那顆近而實遠的星球。 有一回,要從彰化出發到邵族去,心血來潮,想說,試試看能不能更更省時省事些,畢竟,南投和彰化不就是
Thumbnail
2021/04/26
地震後往返災區,轉車、轉車再轉車變成了一種必經過程,一種試驗,尤其對我這個極度逃避行程安排,有排程焦慮的人來說,尤其難熬,然而不知怎麼地也就耐下了性子來,不穿越這大氣層,就不能抵達那顆近而實遠的星球。 有一回,要從彰化出發到邵族去,心血來潮,想說,試試看能不能更更省時省事些,畢竟,南投和彰化不就是
Thumbnail
2021/02/07
天翻地覆一場之後,關於它的認識,也在重整,921,地震,7.1、7.3,集集、九份二山,逆斷層,林林總總隨著時間推移,資訊也跟著變化,或者推翻之前,或者更新、校準,在科學上,地震形貌是趨於精確,然日常中,波及程度少的大部分人逐漸淡減,甚趨無感。無辜捲入天災的,卻糾結反覆難以平息度日。 震央曾經一度傳
Thumbnail
2021/02/07
天翻地覆一場之後,關於它的認識,也在重整,921,地震,7.1、7.3,集集、九份二山,逆斷層,林林總總隨著時間推移,資訊也跟著變化,或者推翻之前,或者更新、校準,在科學上,地震形貌是趨於精確,然日常中,波及程度少的大部分人逐漸淡減,甚趨無感。無辜捲入天災的,卻糾結反覆難以平息度日。 震央曾經一度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小柚 十九歲那年,小柚的媽媽走了,小柚在這世上沒有親人了。 媽媽幫他開了一家書店,在生病的最後幾年,媽媽心心念念的都是小柚未來的日子怎辦? 書店開在鬧區的小巷,這一帶有好幾間公立學校,算是明星學區,書店主要銷售參考書。 小柚放下書,仔細地觀察著陽光移動,有兩三隻小螞蟻在窗台上走動。 小柚可以這樣安靜
Thumbnail
小柚 十九歲那年,小柚的媽媽走了,小柚在這世上沒有親人了。 媽媽幫他開了一家書店,在生病的最後幾年,媽媽心心念念的都是小柚未來的日子怎辦? 書店開在鬧區的小巷,這一帶有好幾間公立學校,算是明星學區,書店主要銷售參考書。 小柚放下書,仔細地觀察著陽光移動,有兩三隻小螞蟻在窗台上走動。 小柚可以這樣安靜
Thumbnail
因為新冠第二次確診的關係,遲了大家一週出發,出發前期待也緊張。 先前在每一次的討論前,都要不斷探詢自己對於編輯、書寫的思考,要不斷的詢問自己做此事的意義、對我是重要的、我真的可以嗎?我能夠嗎?後來發現更多更多的是信心上的來來回回,架構怎麼拉、社群力怎麼呈現、每一次都是自己與自己的追逐戰。
Thumbnail
因為新冠第二次確診的關係,遲了大家一週出發,出發前期待也緊張。 先前在每一次的討論前,都要不斷探詢自己對於編輯、書寫的思考,要不斷的詢問自己做此事的意義、對我是重要的、我真的可以嗎?我能夠嗎?後來發現更多更多的是信心上的來來回回,架構怎麼拉、社群力怎麼呈現、每一次都是自己與自己的追逐戰。
Thumbnail
寫於幾年前,紀念一個平凡的夜晚。送給帶著夢想而又疲倦的年輕母親們。
Thumbnail
寫於幾年前,紀念一個平凡的夜晚。送給帶著夢想而又疲倦的年輕母親們。
Thumbnail
02 村外廢棄的校園是陳女士先前任教的學校,六十幾年過去了,教育意識的骨骸埋在了土地之下,成為新大學的養分。 * 藍門大屋外有一圈紅色矮牆,靠近北方的矮牆附近種了一叢桑葚樹,在夏天的時候會長出紫色果實。房子東方的矮牆旁有一顆樓高三層樓的芒果樹,靠近西方的矮牆旁有一座壞掉的噴水池。
Thumbnail
02 村外廢棄的校園是陳女士先前任教的學校,六十幾年過去了,教育意識的骨骸埋在了土地之下,成為新大學的養分。 * 藍門大屋外有一圈紅色矮牆,靠近北方的矮牆附近種了一叢桑葚樹,在夏天的時候會長出紫色果實。房子東方的矮牆旁有一顆樓高三層樓的芒果樹,靠近西方的矮牆旁有一座壞掉的噴水池。
Thumbnail
當今的四年級生,小時候真的沒甚麼好玩的。大女生跳橡皮筋玩沙包,大男生玩彈珠尪仔標,小一點的小孩兒就跳房子玩一二三木頭人或老鷹抓小雞。
Thumbnail
當今的四年級生,小時候真的沒甚麼好玩的。大女生跳橡皮筋玩沙包,大男生玩彈珠尪仔標,小一點的小孩兒就跳房子玩一二三木頭人或老鷹抓小雞。
Thumbnail
我們踏上森林家屋前不太明顯的小路,叢生的雜草不經意的蔓生在沿途的石磚,一旁是大片的芭蕉林偶爾散出果實成熟的氣味,走入這條帶著神秘感的小徑,天空逐漸被林木遮蔽,不禁期待童話中的奇幻發生,穿過這條森林隧道後,小而別緻的圖書館隱身在大片的無法唱名的植物之後。
Thumbnail
我們踏上森林家屋前不太明顯的小路,叢生的雜草不經意的蔓生在沿途的石磚,一旁是大片的芭蕉林偶爾散出果實成熟的氣味,走入這條帶著神秘感的小徑,天空逐漸被林木遮蔽,不禁期待童話中的奇幻發生,穿過這條森林隧道後,小而別緻的圖書館隱身在大片的無法唱名的植物之後。
Thumbnail
還記得, 人類為何發明了辦公室和學校嗎? 不是為了讓同事跟學把你逼瘋, 而是: 在家工作真的不是阿母能做的行業!! 這不包括單身無子的歡樂族群, 我講的依舊是本人的主場--閉關族中的下九流, 家有幼童, 還肖想工作的職業媽媽.
Thumbnail
還記得, 人類為何發明了辦公室和學校嗎? 不是為了讓同事跟學把你逼瘋, 而是: 在家工作真的不是阿母能做的行業!! 這不包括單身無子的歡樂族群, 我講的依舊是本人的主場--閉關族中的下九流, 家有幼童, 還肖想工作的職業媽媽.
Thumbnail
那是二十年前的春天,邵族學生為重建設計了一間房子,一間跟樹木一起住的房間,我上去日月潭記錄的時候也多住在這裡,分配的位置不一定,常常,樹,就共一棟樓,不然,就恰巧睡隔壁。
Thumbnail
那是二十年前的春天,邵族學生為重建設計了一間房子,一間跟樹木一起住的房間,我上去日月潭記錄的時候也多住在這裡,分配的位置不一定,常常,樹,就共一棟樓,不然,就恰巧睡隔壁。
Thumbnail
煤炭球 頭蝨 開店
Thumbnail
煤炭球 頭蝨 開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