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很聰明,也很自大(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筆者說這麼多,並不是說唱衰台灣,也不是說鼓勵我們前進中國,技術傾囊相授,現在不管說台灣有多少優勢,或是說技術上的優異之處,這些都是正確的,但一個問題是。這些優勢之處,是不是不能不被取代的?我們說了一大堆好聽話要發展無法被取代的技術,這道理每一個人都知道,但卻沒多少人會去作,這又是何解?

筆者以「灌籃高手」中,安西教練告訴櫻木的一段話作例子:


更上一層樓的不二法門,首先要明白自己的愚蠢

台灣人很聰明,但聰明過頭成了夜郎自大,不知道世界時局的變化,也不清楚台灣自己的定位,這變成了兩極化的反應。若不是目空一切,認為台灣有世界一流的好山好水可以搞觀光,有數一數二的高科技產業可以拼經濟,就是認為台灣小國寡民,除了依靠中國外別無他法。這兩種想法都不健康,但很可笑的是我們的政客,卻不斷的對民眾洗腦,洗成只有這兩種想法。


raw-image

要比土地大小,台灣的領土在世界各國中雖稱不上中上,但要說比一票島國來比,還算是有個中下的面積。要比人口,兩千多萬人的人口已經是中上的程度,貿易額來比較,台灣是全球前二十大貿易體,這算的上是大國了,就算要比軍力好了,全球有台灣這種規模的三軍,也是沒多少個。

我們不需要妄自菲薄,認為台灣弱小的很,不堪一擊。這是因為我們老是跟大哥比,不是往右比美國,就是向左比中國,就算往北邊看,日本也橫在那邊斜眼看台灣,這種自卑的心態就可以往南看出,我們找了一大堆南邊的外籍新娘來台灣,卻不把他們當妻子看,保持自己優越的「大國風範」比承認自己的無能重要。這也難怪國民黨老是說中國錢很多,民進黨說中國水準很差,同樣的中國有不一樣的角度切入,卻可以搞的台灣民眾人心惶惶,真是一絕。

台灣今天欠缺的是一種改變的勇氣,欠缺的是朝向世界的眼光,更重要的是培養堅定的心靈力量。

今天台灣要搞觀光業,那麼坑殺觀光客的習慣要改,觀光風景區的管理要改。台灣要發展獨一無二的產業,那就不能再繼續搞代工,要有改變自己徹底轉型知識經濟的勇氣,要能夠把台灣這個Mark印在任何出口的產品,都可以感到驕傲的勇氣。台灣要能夠創造獨特的色彩,足以傲視全球,就必須承認我們的文化背景,不僅很有大中國的派頭與歷史,也有小台灣的風情與傳統,結合兩者創造出的特色,絕對比中國文化來的有特色,也會比玻里尼西亞等南島族群來的精緻。台灣的山水並不突出,但是變化萬千是世界一流,早上在合歡山下午可以到墾丁,你在歐洲可能是從阿爾卑斯山到義大利南部才能享受到。台灣的天然特色從來就不是單一的,文化特色向來是兼容並蓄的融合。

台灣要有面對世界的眼光,就不能只是朝內看,經濟規模與台灣差不多的成功國家,我們可以學學荷蘭弄一個菲力浦,芬蘭可以創造出諾基亞,瑞士山國也可以創造上百家鐘錶名牌,金融業更是獨步全球。但我們不能學習新加坡,新加坡是城邦小國,有其必須且特有的經營方針,更不可能學馬爾地夫全國搞觀光(因為只有觀光可以搞)。更重要的是不能面對韓國就覺得自卑,好像韓國大好台灣不好,事實上韓國的文化害死了韓國人,台灣的文化還沒到那地步,學習韓國精神幹什麼?我們也不能學中國,中國太大人太多,經營規模可以大到難以想像,人才好似用之不竭的亂用。台灣更不能學美國,美國一個州的經濟規模就大過台灣,學習美國的色彩會搞出四不像。朝向世界,並不是要我們感到自卑,而是面對自己的缺點,只有知道自己缺點的人,才能更加成長,裝死沒看到只是晚點死而已。

我們需要有堅定的心靈力量,心靈力量的成長絕不是靠金錢買來的,你不可能看看心海羅盤就得道升天,更不可能加入慈濟就立地成佛,心靈力量不過是小小的勇氣,讓我們面對困境的時候可以堅守信念,而不是改弦易轍,面對危機的時候是勇敢面對,而不是閃人落跑。一個人可以用小聰明苟活下去,但一群人必須有大智慧才可以維持整體生存。

raw-image

筆者說到這邊已經像是傳教了,但筆者想說的其實很簡單。

台灣沒那麼好,也沒那麼糟,我們就是一個中上國家的程度,不需要比爛也不需要幻想成為大國。

台灣沒那麼多資源可以什麼都作、雨露均沾,但投資資源在幾個項目上還是大有可為。

台灣的管理需要一流,一流的管理需要概念革新,一個只會罵年輕人草莓族,炫耀自己經過困苦年代的老頭,是不具有現代競爭力的。

台灣的技術需要一流,一流的技術需要創新,只會把眼光放在接收技術做代工的國家,是不可能有獨步全球的產業的。

台灣的產業,要不就是作成世界品牌的捷安特,再不就是創造紅海的鴻海,再不然就是將代工技術極致化的台積電,其他企業作不到卻只學會這些企業的半套,就跟武功只學一半就去參加比武的人一樣,鼻青臉腫的可能大過拿冠軍。

台灣有沒有希望?當然有,只要我們面對自己的缺點,正視自己的優點,不妄自菲薄也不夜郎自大,其實希望無限的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3.0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4/11/03
歐美的保守模式,可以通稱為新自由主義右派思維,從上個世紀80年代後而來,用光譜來區分包含狹義上的保守派,以及傳統的自由派。恢復傳統文化精神,或是重新喚起過去文化中的精華,本質上都是一種固化,各位可以想成要打造一個本國新金字塔,階級什麼的都要回歸。
Thumbnail
2024/11/03
歐美的保守模式,可以通稱為新自由主義右派思維,從上個世紀80年代後而來,用光譜來區分包含狹義上的保守派,以及傳統的自由派。恢復傳統文化精神,或是重新喚起過去文化中的精華,本質上都是一種固化,各位可以想成要打造一個本國新金字塔,階級什麼的都要回歸。
Thumbnail
2024/09/29
上週提的,什麼是受益者只看眼前,不看過去?全球化的初期,提供各種補貼好讓藍領階級甘願,同年代的人曉得,所以對補貼不會有太大反感。隨著時間過去,下一代就不會這樣想,中產階級的學生看到勞工拿教育補貼,只會感到生氣,各位有沒看到台灣有大學生抱怨,說補助私立大學生沒道理?
Thumbnail
2024/09/29
上週提的,什麼是受益者只看眼前,不看過去?全球化的初期,提供各種補貼好讓藍領階級甘願,同年代的人曉得,所以對補貼不會有太大反感。隨著時間過去,下一代就不會這樣想,中產階級的學生看到勞工拿教育補貼,只會感到生氣,各位有沒看到台灣有大學生抱怨,說補助私立大學生沒道理?
Thumbnail
2024/09/22
困境到現在,已經變成生存問題,如果台灣基礎製造業崩潰,所有的零組件都要去其他國家下單,這是好事?確實依照比較利益原則,其他國家若都是好朋友,的確沒關係。但有一個很大的誤解,筆者發現有人誤讀早年全球化現象,在第一次大戰前,英國艦隊縱橫七海,全球化程度非常之高,就算兩國之間交戰,經貿往來也不見得會中斷。
Thumbnail
2024/09/22
困境到現在,已經變成生存問題,如果台灣基礎製造業崩潰,所有的零組件都要去其他國家下單,這是好事?確實依照比較利益原則,其他國家若都是好朋友,的確沒關係。但有一個很大的誤解,筆者發現有人誤讀早年全球化現象,在第一次大戰前,英國艦隊縱橫七海,全球化程度非常之高,就算兩國之間交戰,經貿往來也不見得會中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台灣常常對於自身的『量體』有很多錯誤的評估。舉例來說,像『反攻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就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幻想。但在文化語言上,有些島民不知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有美國般強大的政經能量,有能耐和中國搶奪中華文化的話語權?還可以讓全世界的以 2300 萬人台灣華語為主,而不是 14 億人支語?
Thumbnail
台灣常常對於自身的『量體』有很多錯誤的評估。舉例來說,像『反攻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就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幻想。但在文化語言上,有些島民不知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有美國般強大的政經能量,有能耐和中國搶奪中華文化的話語權?還可以讓全世界的以 2300 萬人台灣華語為主,而不是 14 億人支語?
Thumbnail
先前寫一篇:對台灣的使命感,稍微聊到台灣年輕人、海歸派、僑民和自我認同問題。 在文中我稍微有提到台灣的現狀是很難改變的,在這篇我覺得可以稍微討論一下。 過去我有幾次提到: 台灣的憲政體制和產業環境,並非以其他歐美先進國家為文化和思想基礎,反而是承襲了華人一慣的法家政府的法治和經濟管理觀念。
Thumbnail
先前寫一篇:對台灣的使命感,稍微聊到台灣年輕人、海歸派、僑民和自我認同問題。 在文中我稍微有提到台灣的現狀是很難改變的,在這篇我覺得可以稍微討論一下。 過去我有幾次提到: 台灣的憲政體制和產業環境,並非以其他歐美先進國家為文化和思想基礎,反而是承襲了華人一慣的法家政府的法治和經濟管理觀念。
Thumbnail
以日本政策、以及在日台灣人的身份,回應網紅錫蘭對台灣缺點做出的評論。內文分為媒體、交通以及市容三部分,也夾雜一些個人經驗談。
Thumbnail
以日本政策、以及在日台灣人的身份,回應網紅錫蘭對台灣缺點做出的評論。內文分為媒體、交通以及市容三部分,也夾雜一些個人經驗談。
Thumbnail
織田信長:我不會殺對我沒有利用價值的人,即使他說了讓我不滿意的話。 台灣政策法案個人蠻關注的,這也關係到未來台灣國運! 如果國運昌盛,台北股市也會欣欣向榮 20180812高善文否認的演講全文實錄 https://www.epochtimes.com/b5/18/8/1/n10608310.htm
Thumbnail
織田信長:我不會殺對我沒有利用價值的人,即使他說了讓我不滿意的話。 台灣政策法案個人蠻關注的,這也關係到未來台灣國運! 如果國運昌盛,台北股市也會欣欣向榮 20180812高善文否認的演講全文實錄 https://www.epochtimes.com/b5/18/8/1/n10608310.htm
Thumbnail
大國博弈的重點表面上是軍事與外交,但是關鍵在經濟,而經濟表面上是貿易與投資的交鋒,但是關鍵在技術,而技術表面上在晶片,但是關鍵在自主創新能力與企業家才能。中國經濟的真正弱點在於自主創新能力不夠,企業家也會被黨監控,一旦與美國鬧翻了,美國將切斷技術的供應,不再幫中國培養人才,也不對中國提供資金與市場。
Thumbnail
大國博弈的重點表面上是軍事與外交,但是關鍵在經濟,而經濟表面上是貿易與投資的交鋒,但是關鍵在技術,而技術表面上在晶片,但是關鍵在自主創新能力與企業家才能。中國經濟的真正弱點在於自主創新能力不夠,企業家也會被黨監控,一旦與美國鬧翻了,美國將切斷技術的供應,不再幫中國培養人才,也不對中國提供資金與市場。
Thumbnail
大國博弈的重點表面上是軍事與外交,但是關鍵在經濟,而經濟表面上是貿易與投資的交鋒,但是關鍵在技術,而技術表面上在晶片,但是關鍵在自主創新能力與企業家才能。中國經濟的真正弱點在於自主創新能力不夠,企業家也會被黨監控,一旦與美國鬧翻了,美國將切斷技術的供應,不再幫中國培養人才,也不對中國提供資金與市場。
Thumbnail
大國博弈的重點表面上是軍事與外交,但是關鍵在經濟,而經濟表面上是貿易與投資的交鋒,但是關鍵在技術,而技術表面上在晶片,但是關鍵在自主創新能力與企業家才能。中國經濟的真正弱點在於自主創新能力不夠,企業家也會被黨監控,一旦與美國鬧翻了,美國將切斷技術的供應,不再幫中國培養人才,也不對中國提供資金與市場。
Thumbnail
圖源於:https://unsplash.com/photos/viZuEmyzuZI 希望你看到這標題不要覺得怪怪的,我並不僅是想說台灣人口老化問題嚴重的問題,而是我今日看到的網路新聞"2020年StartupB創業生態系排名 臺北市躍上國際版圖”仔細一看發現裡面內容是在講說台北市創業生態排
Thumbnail
圖源於:https://unsplash.com/photos/viZuEmyzuZI 希望你看到這標題不要覺得怪怪的,我並不僅是想說台灣人口老化問題嚴重的問題,而是我今日看到的網路新聞"2020年StartupB創業生態系排名 臺北市躍上國際版圖”仔細一看發現裡面內容是在講說台北市創業生態排
Thumbnail
其實,台灣本來就可以當大國,即使沒有自己的核子武器。不過呢,台灣可以有別的。例如,台灣應該自己研發出疫苗,證明有效,然後讓全世界都來搶貨。台灣的生物科技園區也應該發展起來,做成另一個新竹科學園區。
Thumbnail
其實,台灣本來就可以當大國,即使沒有自己的核子武器。不過呢,台灣可以有別的。例如,台灣應該自己研發出疫苗,證明有效,然後讓全世界都來搶貨。台灣的生物科技園區也應該發展起來,做成另一個新竹科學園區。
Thumbnail
其實,台灣本來就可以當大國,即使沒有自己的核子武器。不過呢,台灣可以有別的。例如,台灣應該自己研發出疫苗,證明有效,然後讓全世界都來搶貨。台灣的生物科技園區也應該發展起來,做成另一個新竹科學園區。
Thumbnail
其實,台灣本來就可以當大國,即使沒有自己的核子武器。不過呢,台灣可以有別的。例如,台灣應該自己研發出疫苗,證明有效,然後讓全世界都來搶貨。台灣的生物科技園區也應該發展起來,做成另一個新竹科學園區。
Thumbnail
這篇算是對這兩天陸委會的事件一點小感慨吧。我也感覺得出大多數人比起對陸委會憤慨,更多的是歷經台商事件後,深知中國的為人、其次則是為陳時中部長感覺不捨。 其實「意識」代換成「價值」也是說得通。畢竟「價值」,意味著你認定某樣東西或理念的重要層級高,是它物無可取代的;「意識」,則是你此時此刻具備著某種警戒
Thumbnail
這篇算是對這兩天陸委會的事件一點小感慨吧。我也感覺得出大多數人比起對陸委會憤慨,更多的是歷經台商事件後,深知中國的為人、其次則是為陳時中部長感覺不捨。 其實「意識」代換成「價值」也是說得通。畢竟「價值」,意味著你認定某樣東西或理念的重要層級高,是它物無可取代的;「意識」,則是你此時此刻具備著某種警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