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與重點整理—《德國與中華民國》之五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第五章 新關係

如前幾章所提,德中關係是走走停停,原因相當複雜。所以在1933年,納粹上台掌權後,產生了許多不一樣的變化。

第一部分 :納粹的態度

  1. 加速軍備化:
希特勒進軍萊因區,宣布德國的再武裝,對中國的直接影響是,大量的軍工產品,跟德軍的擴充相比還是太多了,多出的產品需要有出口,中國正好可以滿足德國軍工業界的需求。
  2. 顧問團成員的更迭:中國跟德國的關係,一直都是由德國顧問來聯繫,從最早的Max Bauer,到接任的Gearg Wetzell,嚴格說都是德國國防軍的私人管道,而中國一直想要接觸的人,是理論與實務兼備的德國防軍創建人,陸軍上將Hans von Seeckt。Seeckt在德軍內有崇高地位,具有實際影響力與權力,且理念上與蔣介石相通,都算是保守的國族主義者,且威瑪政府下的德國防軍成效斐然,也被中國認為是可以學習的成功模範。與Max Bauer不同,Seeckt沒有跟德軍高層意見不一致的問題,與Wetzell也不一樣,他的視野不僅僅侷限於軍事上,而是從軍備整建、戰術規畫到政治權力相關概念一應具全。
  3. 德軍重建的原物料需求:德國本身只有煤是可以自給自足的,即使希特勒與納粹的最終目標,是德國的資源自足,但現實上不可能。以軍用鋼材為例子,除了鐵礦以外,還需要有色金屬,其中鎢是讓鋼鐵變堅硬的必要元素,中國佔了當時世界上一半以上的鎢礦產能,德國與中國的合作顯然是很清楚的。另外,即使希特勒不願意,鎢的替代品鉬,幾乎被美國壟斷,權衡輕重下,德國用易貨交易,將中國需要的軍工物資,與中國生產的有色金屬礦交換,是想當然的首選。
  4. 政治選擇問題:原本德國國防軍,在追求資源與海外工廠的設立上,是沒有特定的選擇目標。其中包括跟墨西哥、阿根廷的生意,都是建築在易貨交易上,並不能說德國有特定的喜好,這還包括了跟蘇俄的合作。國防軍的原定是,以蘇俄為主、中國為輔,獲取所需資源與海外市場,但希特勒上台後,立即否決與蘇俄的任何合作計畫,這使得中國成為唯一的替代方案。

第二部分 :中國的內部問題

  1. 名義上的統一:國民政府只是名義上統一中國,這已多次闡述。在1933年後,蔣介石面臨的問題,其一是滿州國與華北受日本威脅,使國民政府在計畫工廠與開發礦源,都必須優先考慮開戰後的實際狀況。其二是東南沿海包括陳濟棠在內,都還處於半獨立的狀態。其三是共產黨占據江西,最具有價值的鎢礦在其控制下,國民政府無法取得壟斷權。(註:不是半獨立就代表其人混蛋,陳濟棠在廣東多年,多有建樹。)
  2. .軍事上的落後:德國顧問團的估計是,幫蔣介石建立的教導旅,其戰鬥力只有同規模的德軍五分之一。很顯然的,並不是只有組織規模有了,內涵就會一起出現。其時的中國軍隊,軍官仍然沒有國家化,多服從個人,一但將軍離職,下級參謀軍官就跟著離開,無法建立一貫性的專業軍隊。再者,中國的輕兵器廠,真正可以製造出符合現代化需求的軍備,還不及三成,更不提彈藥的生產質量,完全不能達成德國顧問的標準。
  3. 人事上的衝突:以Wetzell為例子,他純粹專注在軍事顧問上,照理說應該不會有說衝突。但實際上比較其前後任,就會發現想要專注在軍事上是不可能的,雖然Wetzell提供的戰術建議,在對抗閻錫山上相當有成效,但圍剿共產黨卻失利。雖說不能怪其建言不當,但他忽略政治考量到處得罪人,忽視軍事裝備的現實也是真的。不能夠融入中國的官場文化,說話太直得罪人,是Wetzell的問題,也是中國的問題。

第三部分 Hans von Seeckt

  1. 其人其事:出身普魯士貴族,曾活躍於一戰戰場,戰後德國軍隊功能被限制,他成立了替代參謀本部的部隊局局長。被認為是德國國防軍之父,可說是保留德軍骨幹,德軍可以重建的功臣。其思想理論是,軍隊重質不重量,平時保存一隻小而美的精銳部隊,做為骨幹,在戰時骨幹擴大為全軍組織。在政治上的想法,偏向國族主義,認為軍隊要無條件服從國家,國家權力要集中在領袖身上,領袖為國家的化身。(註:這不是我們常說的個人獨裁思想,他本人是非常反對軍隊要宣示效忠希特勒的,這比較像是浪漫派的聖王思想,即有能者成為國家的代表。簡單說,傳統的君主獨裁體制,體制由上層精英所主導。)
  2. 替中國的軍事規劃:他認為,軍隊是安定中國的基礎,最急需的是一支可聽命蔣介石的部隊,軍方組織的管理與訓練到調動,全部只能聽命於蔣一人,總司令官必須居於最上端。中國的軍隊問題在多不再精,要所有雜牌軍都訓練有素根本上做不到,而且也不可靠。要建立一支具有忠誠心的精銳部隊,其配備與待遇都較其他部隊高,也就是我們稱的教導旅。當然,在中國軍事水準提升前,德國顧問的權限要被拉高,可以具體控制教導旅的發展。 (註:可以想見,非蔣系的將領,會把這看成削藩奪權的手段。)
  3. 長遠的想法:這種想法,當然是德國想跟中國合作的文化因素,使中國完全依靠德國。包括建立工廠,先由德國顧問完全管理,再交由受德式訓練的中國人。軍隊也一樣,德國顧問全面接手教導旅的組建,再交給受德式訓練的軍官。其概念整體來說,是德國利益至上的,想要使中國徹底依賴德國,創造德國工業界的廣大市場,也獲得了獨立的原物料產地。但這並不是帝國主義的,對中國來說,德國提出的協議,實務上是易貨交易,中國可以取得亟需的工業產品,以及對抗日本的軍事武器。而且,更重要的是,這在精神上是完全平等的,中國成為德國的平等貿易夥伴,且不需再領國際的救濟金過日子。

第四部分:希特勒的想法與德國內部方向

  1. 希特勒本人的態度:基本上是不置可否,希特勒本人瞧不起亞洲人,不管中國跟日本都一樣。但日本曾打敗俄國,這讓希特勒對日本有比較不一樣的看法。德國跟中國的關係,如果以國防軍的想法來說,是比較傾向中國,因為具體上中國沒有威脅,又是可以長期供給優質原物料的好客戶,以Seeckt的說法是:「跟日本站在一邊,贏了沒什麼好處,輸了也沒損失。」故沒有堅持要站在日本這一邊的必要。但希特勒的態度,很明顯的是兩邊討好,真的要選邊站,他會選擇日本。
  2. 德國外交部:外交部的想法,可以說是天真的區域平衡概念,直到Seeckt與國防軍帶回大量與中國交涉的成果,外交部都還不知道。之前是過度擔心凡爾賽和約的違反,現在則擔心刺激日本造成不良的後果。
  3. 工業界:並不是每一個工業界人士,都能夠認同與中國的關係。首先是原本就冒險前進中國的這批人,並不甘願與中國的貿易關係,交由國家壟斷。其次是工業也有分很多種,日本控制下的滿州國,可以提供大量的大豆,以供製造工業上需要的油脂。再加上日本也對德國艦艇興致勃然,相較窮困要用貨物交換的中國,日本顯然可以提供比較立即的東西。

簡析

德國人並不笨,同樣的當代的日本人、中國人,沒有一個是笨蛋。我們在看國際關係的時候,一定要謹記這一點,可以爬到高層的人,多半不是什麼蠢人,之所以表現的很蠢,是因為其他的因素。
德國國防部考慮的是軍隊重建的問題,而且其觀念是保守派的,中國可以提供的東西遠遠超過日本可以給的。更實際一點的,是中國依賴德國,但日本可不會。在這些方面上,德國軍人倒是很清楚馬基維利的古訓。而外交部考慮的是其外交平衡的穩定,海軍想的是日本的大批訂單,至於希特勒本人呢?各位去看看「我的奮鬥」吧。
在這些地方上,我們可以看到,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個人,都會替自己打算,也會替國家利益著想,也許認定的國家利益不同,但基本上概念沒有差太多。就以這種角度來看,「選擇」是跟權力有關的,希特勒打一開始就把蘇俄當成其未來的生存空間之一,壓根就沒想過要做生意,結果下面一干人等就只能挑次要選擇。
這種政治選擇,真要說還是一點道理都沒有,我們現在會覺得,某些政治觀點很合理,我們應該跟哪一國靠攏等等,基本上都是受限我們的資訊來源。筆者這樣說好了,今天我們有網路,可以接觸到很多訊息,了解到真實的狀況,所以對某些人想要靠攏哪些國家,其行為與後果對我們大多數人造成的影響,是可以被「庶民」得知的。但以前可不是這樣,多數人的資訊管道來源受限,政治觀點容易被影響,以至於政治人物的宣稱很自然的會被接受。
我們要去理解這種政治選擇,其前因後果,才可能正確的理解當今台灣面臨的問題,絕對不是什麼「正確與否」的選擇,而是個人意識形態、私人利益的選擇。只是政治人物透過媒體以及輿論,還加上「拼經濟優先」這種鬼扯的混蛋口號,讓我們多數民眾,相信了某一套政治選擇。
不然筆者反問一下,當年可以做石化的人不少,為什麼偏偏選了發爐王去幹?百年樹人的教育事業,可以教的文學佳作這麼多,可以挑的歷史史觀好幾種,為何就是要挑那幾篇文章,詮釋的史觀偏偏用現在這一種?
這種選擇不是政治考量,是專業的選擇?幹,那李遠哲去編化學課本如何,台灣有誰敢嗆他沒有化學專業,沒資格決定中學生該學多少化學知識?歷史多念一點,讀者會越來越清楚,整套人類歷史,這種「選擇」本來就是一種權力的運作。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7.6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雨音中的孤獨祈禱在網路上做網紅這種工作的人,像我這樣的個性,真的是致命的缺陷,我自己也這麼認為,並覺得自己是個少數派。今天,又有網路上的某個人在某處開始呼籲要顧及少數派!這當然是件好事,社會能夠關懷少數派是值得歡迎的。然而,當聲音過於強大時,少數派有時會逆轉成多數派。
Thumbnail
avatar
日本男子KAZU
2024-05-30
印尼/峇里島旅行必讀:30天落地簽證的常見誤區與解答你是否曾經好奇過印尼的30天落地簽證可以第30天才離開嗎?這是一個許多計畫前往印尼/峇里島旅遊的人常問的問題。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探討印尼30天落地簽證的各方面資訊,解答你的疑問,並提供一些實用的旅遊建議。
Thumbnail
avatar
峇里島攻略小編
2024-05-21
蝦那閱讀|戰爭會夢見戰爭嗎?電影導演荷索談「人之存在與意義」—《半夢半醒的世界》Werner Herzog《半夢半醒的世界 》以真實歷史事件為基石,半虛構半紀錄一位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軍人小野田寬郎的戰爭,他的戰爭在1945年9月2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後並未結束,而是持續了29年。
Thumbnail
avatar
一隻蝦
2024-02-23
半導體行業強中帶弱,AI獨強,工業與汽車市場連續下滑半導體行業巨頭們的財報開出,終端市場冰與火同時存在,市場見底了沒?看不同行業與供應鏈上下游的展望
Thumbnail
avatar
IEObserve 國際經濟觀察
2024-01-24
如何分析「命運」?──讀鄭維中《島嶼歷史超展開》在命運的起伏中創造的自我意義即歷史。若然,貢獻於一個個體命運的因素,也同時影響著其他的個體。萬千個體的命運交織,也促動、干涉著萬千個體......
Thumbnail
avatar
羅馬薩滿
2023-11-24
非洲旅遊專家佳繽旅遊獨家行程:北極、巴基斯坦、印度、中亞與巴爾幹半島 十週年慶贈萬元旅遊金 非洲旅遊專家佳繽旅遊締造全台第一團納米比亞團、全台第一團巴基斯坦團以及全台第一團摩洛哥團新紀錄,旅遊界奧斯卡金質獎認證,疫情後屢屢寫下傲人出團紀錄的佳繽旅遊,今日歡慶成立十週年,正式宣布將進軍全球五大洲旅遊市場。由旅遊業界專業專家―佳繽旅遊創辦人暨總經理彭文欽領軍,誓言成為地表最強特殊旅遊專家!
Thumbnail
avatar
環遊世界366天
2023-02-22
張文環作品導讀(二):(隨筆集)與現代名嘴相較下毫不遜色的犀利口條張文環可以算是日治時期的大砲型名嘴,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他過激的言論
Thumbnail
avatar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2022-04-24
閱讀|《向誰效忠》:關於公職、領導與忠誠2017年五月,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詹姆士‧科米在發表演講時,赫然看見自己被開除的新聞。本書中科米詳述了他的公職生涯,與因為堅守法治,一步步走向被開除的過程。
Thumbnail
avatar
Alice Shih
2021-06-29
許宗蔚:一種描繪自己與他人心理地圖的能力——導讀《心智化:依附關係.情感調節.自我發展》心智化的形成是嬰兒透過探索他人的心智來理解自己心智的一個歷程,所以心智化能力的發展非常仰賴他人,而這個「他人」,則會是我們每個人一出生後的主要照顧者:母親(及父親),我們的原初客體。父母透過情感鏡映,幫助嬰兒發現自己的情感,進而發展出情感調節的能力,奠定心智化的發展。
Thumbnail
avatar
心靈工坊文化
2021-05-06
【職場讀書人選書】任性卻又迷人壞男友 與萬島之國來場戀愛-《印尼Etc.:眾神遺落的珍珠》 和屍體喝茶?召喚鱷魚群來懲罰吃人的鱷魚?這不是科幻小說的虛構情節,而是在現代發生的真實事件。印尼領土涵蓋萬餘島嶼,擁有超過三百個種族,身為太平洋最大島國,卻經常被忽略。它複雜的組成造就各種光怪陸離的景象,而一位外國人的出現,也揭開了這些神秘面紗。
Thumbnail
avatar
職場讀書人
20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