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真正問題是科層文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別再鬼扯了。

筆者最近看到一些傳來傳去的文章,不外乎認為愛的教育導致學生管教不了,教改改到學生程度變差,或是老師教的很痛苦,覺得不如歸去等等。或者是反過來,罵這些教師草莓族,或是認為以往也是有特權存在。坦白說,感覺真的是很…OOXX

因為反對教育改革是好的人,大概全部會歸納到李遠哲跟人本身上。雖然這兩大迷思早就被打爆,不過包括大部分同僚跟其他認識的家長,都被媒體洗腦誤導到以為原因就出在這兩個身上。筆者就不提迷思的部分,總之教改被汙名化跟腦補得很嚴重,需要釐清的請自行搜尋資料。筆者這邊要提的不是這一些。

首先,要先把幾個迷思先提清楚,不然討論永遠是鬼打牆。第一個要講的,就是「本來就該常常教改」,認為教育制度不可任意更動的,都忽略掉教育本身也是需要進步的,教材要改進、教學法要改變,當然制度也可以改。不能改才奇怪,不僅該改還要天天改。(註:時代在變,教育制度可以不變,還不覺得這有問題的人才奇怪。)

生產線有問題都要時刻調整了,教育制度居然不准更動,教材改變最好不要。這是哪門子鬼想法,跟八股取士如出一轍,根本適應不了現代社會的變化。

教改的方向,一直是從統一錄取不笨的學優生,朝向各校各自挑選適合的人才加以訓練的方向。只不過這問題跟政治與科層文化扯在一起,全部都亂了。跟政治扯在一起,就是抹黑跟造謠,反正就是教改一定是錯的,為什麼是錯的,這跟誰執政有關。我執政就是對的,你執政就是錯的,然後互罵到死。

真的問題是科層文化,也是本篇主要要說的。台灣的教育組織是很龐大的,龐大的組織必有制度,制度的推行需要人的實踐,一旦人在此科層文化中,就會受到整個制度的制約。你如果想要脫離,就會變得「特立獨行」,保證升遷無望,資深老師資深到退休。

筆者不擬討論整個龐大的架構,這實際上複雜到要寫一本書出來。只挑一些常見的問題來解析,讀者有一點概念的,很快就會抓到這就是公務體系的問題。

第一個,就是體罰與管教學生的問題。不少老師都在感嘆,學生管不動,又不能體罰讓他害怕,又有怪物家長介入等等。反對方常常指出,真的有背景的、大尾的,老師反而不敢動手,所以結果就是跟過去沒兩樣。

管教的確不需要動手打人,那只是讓學生怕你而不是服你。中二小鬼基本上是很難理解法律等等概念的,你若不是跟他「做兄弟」,要不就是當「孩子王」,再不就是拿出真材實料讓學生「服你」。光是「諄諄教誨」是一點屁用都沒有。那你說,真的遇到冥頑不靈的要怎麼處理?(註:第一線經驗無比珍貴,以前當學生跟後來當老師是不同的。)

別想太多,真的帶刀帶槍來恐嚇的,叫警察處理吧。

但實際上這不大可能,主任、校長通常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學生教不聽送去學務處,學務處比較兇也兇不怕,輔導室也輔導無效,學校處理不了,是導師要去面對問題,還是主管學校的校長要去扛?別鬧了,到今天筆者還沒見過有哪個校長要扛的,都是要老師吞下去的居多,久了老師習慣了,也就乾脆把這種學生當空氣,反正你出學校怎麼死的不關我的事。教書一教還有幾十年,沒差這兩年的時間。(註:你就上課睡覺別吵就好。)

換句話說,有些嚴重到是法律問題的,本就不是老師要去處理的。但直屬的主任跟校長,真的會挺老師嗎?如果鬧出這種事情,會影響主管的考績跟升遷,聰明的讀者您自己想想看會怎樣。更重要的一點是,老師受到聘用的保障,只要沒出什麼性侵害等大問題,就算被抓去記過,還是可以一路到退休,熱血老師幹到心會冷,不是只有學生的問題,多的是科層文化上根本就不挺。(註:所以乾脆當天和尚撞天鐘。別以為每個老師都是一進去都想混的。)

至於怪物家長,坦白說真的是黑道或是議員的這狀況反而少,真的黑道也很少希望小孩長大也去混江湖的,更別提真的大黑道會去選舉,他們很清楚政府才是台灣最大的黑道。誰希望小孩在學校惹事生非?那種為了成績一分兩分斤斤計較到要跟你翻桌告老師的才麻煩,尤其是前些年有免試升學,每一次段考都會被這種家長抓出來一條條題目檢視。(註:那種小咖的,就看學校主管願不願意去找上級跟管區處理了。)

第二個,所謂的教改越改越亂,不知道該怎麼教,筆者見過很多有熱情的老師被搞到心灰意冷。當然,也見過更多人認為教師太草莓,抗壓性不足,改個教材就不會教。事實上,教師都受過訓練,哪個年輕教師不會教?問題通常出在老師都是師大畢業,而常態編班的學生程度落差太大,沒經驗的老師很容易教到有挫折感。(註:然後資深老師告訴你的方法,說白了大部分都是…呃)

這不是大問題,問題大的地方在於「慣性」,除非學校實在太小,不然每一間學校的各領域,都會有三個以上的老師,老師一定會有分資深資淺,教學方法也一定都不同。只要你教學沒有太離經叛道、憤世忌俗,或是整天講政治跟宗教到學生自己都受不了,通常你要怎麼活潑或是死板教學,沒人會鳥你。

但這顯然是被控制在一個「框架」下,在此框架下你的改變都可以被接受。但想要改大一點呢?例如,原本四選一的單一選擇題,你想要改成簡答題然後分段給分,保證馬上就有資深老師來找你「商談」。或者考試出一堆有趣但很難的題目,一樣會被主任噹到爆炸。學校沒有實驗傳統,你跑去做實驗會被其他人念。學校有教考試範圍外習慣的,你不教會被罵到翻。總之,框架跟慣性很重,一個老師很難反抗的。

要反抗也不是不可以,就跟當兵一樣,你要有黑到退伍的打算。若你想要做行政職,去受主任訓,未來想要更上一層樓,那想當然政通人和、「喬事情」比較重要。講白了就是搞政治,除非你不想在學校裡混了,或是打算一輩子沒朋友黑到底,不然就有更硬的後台。(註:很多人討論政治跟社會侃侃而談,一講到教育現場文化就好像教育業可以脫離政治影響。)

很顯然的,老師也是一般人,絕大部分人會選擇接受這個文化,並且融入其中,最後形成一個小圈圈,也就是我們今天在罵的。

但不要忘了,這是科層文化所致,科層文化在乎的是合乎制度,不管這個制度合理與否,總之就是工作要固定化、組織化,權責要區分清楚,權力的控制跟劃分一目瞭然。各有本分、各盡其職。理論上這是穩定的架構,但實際上穩定過久就會僵化,僵久了就殭屍化。(註:經濟學家會告訴你,讓這個鐵飯碗變成隨時會破的飯碗,自然就不會僵化了。)

想也知道,這種科層文化,不鼓勵老師去創新、去改變,是保守的。保守的文化要去推行創新的教育改革,實在是想太多。教師群會依照上級指示,照章行事不會想惹事,沒事就是好事,平安退休最好。

結論其實很簡單,教師不過就是公務員,上班下班做好份內的事,如此而已。教得很好,依法你也不能跑去陳立那邊賺外快,教得很差,依法也不能把你解聘防止繼續誤人子弟。

至於教師很辛苦很累很操……這個嘛。筆者在補習班教過,也在產業界跑過FAE跟業務,教師的日子算是相對來說「輕鬆愉快沒壓力」了。至於教師很多會幻想補習班超好賺,或是產業界賺很大,這也是別提了,會賺大錢的就那一些,工作的CP值拿來一筆,老師算很爽了。

(註:順便一提,認為不分貧富貴賤,唸書機會與立足點都均等的是現代教育體系,會去決定你書是否念太多的是卡斯特體系。沒搞懂的,其他細節的就甭提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5.5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建立一個穩固地基很重要,可以錨定時空,使人感到熟悉。熟悉接近安全之地,有家的安穩感。家提供每個人可以棲息、放鬆、完成工作的暫時休憩地,即便人生沒有目標、也沒方向,至少在迷惘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夜安寧。
Thumbnail
2025/04/29
建立一個穩固地基很重要,可以錨定時空,使人感到熟悉。熟悉接近安全之地,有家的安穩感。家提供每個人可以棲息、放鬆、完成工作的暫時休憩地,即便人生沒有目標、也沒方向,至少在迷惘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夜安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如是成已,隨所欲修,若止若觀,於彼屬意無大劬勞,即能成辦,如是觀修,即是成辦無分別定勝方便故。』       當我們想要做一件事的時候,都會心血來潮的想要去做,但是做事之前如果能夠加以停看聽,多多觀察和聽聽多方說法與做法,這就是佛法生活的第一步,避免讓自己踏入錯誤的一步,還有犯下錯誤
Thumbnail
   『如是成已,隨所欲修,若止若觀,於彼屬意無大劬勞,即能成辦,如是觀修,即是成辦無分別定勝方便故。』       當我們想要做一件事的時候,都會心血來潮的想要去做,但是做事之前如果能夠加以停看聽,多多觀察和聽聽多方說法與做法,這就是佛法生活的第一步,避免讓自己踏入錯誤的一步,還有犯下錯誤
Thumbnail
很多人以為不適任教師是主要危害教育品質的人,事實上,不適任校長的危害更大。這篇文章探討一種將校長一職視為校園土皇帝對孩子、老師和教育的危害。
Thumbnail
很多人以為不適任教師是主要危害教育品質的人,事實上,不適任校長的危害更大。這篇文章探討一種將校長一職視為校園土皇帝對孩子、老師和教育的危害。
Thumbnail
教改在台灣似乎已經成了一個罵人的髒字,至少所有人提到教改都不免會搖頭嘆息!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教改不是匯聚了眾多傑出腦袋開過無數的會議,動用龐大的社會資源才形成的政策嗎?更令人覺得困惑的是,為什麼當初教改的目標似乎都達成了,但是學生卻壓力愈來愈大,補習班愈來愈多,學生素質愈來愈差,民眾失去對公立
Thumbnail
教改在台灣似乎已經成了一個罵人的髒字,至少所有人提到教改都不免會搖頭嘆息!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教改不是匯聚了眾多傑出腦袋開過無數的會議,動用龐大的社會資源才形成的政策嗎?更令人覺得困惑的是,為什麼當初教改的目標似乎都達成了,但是學生卻壓力愈來愈大,補習班愈來愈多,學生素質愈來愈差,民眾失去對公立
Thumbnail
引用「超級歪 SuperY」頻道【歪歪看世界EP1:當代教育出了哪些問題?】一片 影片附於文末 傅柯說:學校的本質不是教育,而是整形外科(orthopedics),把下一代人整形成國家想要的樣子 學校、軍隊、監獄、醫院都是十八世紀國家為了以最「理性」的方式管控社會人口,而設計出來的機構。(傅柯《監視
Thumbnail
引用「超級歪 SuperY」頻道【歪歪看世界EP1:當代教育出了哪些問題?】一片 影片附於文末 傅柯說:學校的本質不是教育,而是整形外科(orthopedics),把下一代人整形成國家想要的樣子 學校、軍隊、監獄、醫院都是十八世紀國家為了以最「理性」的方式管控社會人口,而設計出來的機構。(傅柯《監視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教育理念違背人性,終究毀在人性!」現在繼續來談談教育怎麼毀在人性! 中小學教師年齡結構失衡,也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教育理念違背人性,終究毀在人性!」現在繼續來談談教育怎麼毀在人性! 中小學教師年齡結構失衡,也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教育理念違背人性,終究毀在人性!」現在繼續來談談教育怎麼毀在人性!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教育理念違背人性,終究毀在人性!」現在繼續來談談教育怎麼毀在人性!
Thumbnail
身為高中生的我,不停顧慮自己的未來,顧慮自己考試的考試分數,先前回去國中和老師敘舊時,聽到慘不忍睹的成績,我總是默默的一句「屁孩」帶過。然而,最近回去國中時,看到了他們的成語填空:花枝(招展)竟填入花枝(魚排);看到了他們沒辦法分清楚鄭成功和鄭芝龍,隨著老師的嘆氣聲,我決定要找出問題的解答。
Thumbnail
身為高中生的我,不停顧慮自己的未來,顧慮自己考試的考試分數,先前回去國中和老師敘舊時,聽到慘不忍睹的成績,我總是默默的一句「屁孩」帶過。然而,最近回去國中時,看到了他們的成語填空:花枝(招展)竟填入花枝(魚排);看到了他們沒辦法分清楚鄭成功和鄭芝龍,隨著老師的嘆氣聲,我決定要找出問題的解答。
Thumbnail
這篇談第二個問題:家長干預太多。家長照理說對學校是沒有教學干預權,但在民主國家,若家長透過議會與民選首長施壓,教育局長就得要負起第一線的壓力,若他扛不住,校長也不挺,現場教師會被逼著改,再無理也得做樣子,導致行政作業變多。
Thumbnail
這篇談第二個問題:家長干預太多。家長照理說對學校是沒有教學干預權,但在民主國家,若家長透過議會與民選首長施壓,教育局長就得要負起第一線的壓力,若他扛不住,校長也不挺,現場教師會被逼著改,再無理也得做樣子,導致行政作業變多。
Thumbnail
這個系列要談台灣教育體制的問題,不會碰到教改課綱,主要指如何在現行制度上,找到較有可行性的辦法,可以促成教育系統的優化,進而幫助到學生。這些改革辦法,偏向現狀的延伸,以解決短、中期的問題為主,學業部分的較少,偏重的是筆者個人經驗。 
Thumbnail
這個系列要談台灣教育體制的問題,不會碰到教改課綱,主要指如何在現行制度上,找到較有可行性的辦法,可以促成教育系統的優化,進而幫助到學生。這些改革辦法,偏向現狀的延伸,以解決短、中期的問題為主,學業部分的較少,偏重的是筆者個人經驗。 
Thumbnail
教師法修法最近鬧得沸沸揚揚,不適任教師的淘汰機制也再度成為熱議焦點,教師不適任當然應該淘汰,但在擬定教師淘汰機制前,鐵定有另一個職務不適任,會造成學校教育更大的問題!
Thumbnail
教師法修法最近鬧得沸沸揚揚,不適任教師的淘汰機制也再度成為熱議焦點,教師不適任當然應該淘汰,但在擬定教師淘汰機制前,鐵定有另一個職務不適任,會造成學校教育更大的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