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不是多數暴力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馬總統日前表示,找孔武有力的當立委就好,這看起來好像是指責在野黨杯葛議事的發言,只不過證明馬總統本人,「根本沒有民主概念」。
先來講個比喻,倘若一個三十人的班級,有男生十六人、女生十四人,今天有男生在班會時提議,以後班級所有的清掃工作,全數交由女生打掃,經過班級投票以16:14通過,所以女生就要負責全班的打掃工作。女生保證不甩,去你的民主投票,根本就是多數欺負少數。
結果男生為了表達他們尊重少數的民主精神,在下次班會由班長發表【感謝全班同學】的演說,演說中提到了幾個重點:「基於民主精神,必須徹底執行上次班會決議」、「感謝全班同學為了整潔與榮譽所做的犧牲」、「譴責少數同學不民主的行為,不要再有少數人為了自己利益犧牲多數的行為發生」。各位讀者,要不要猜猜看女生會不會翻桌?
這下可好,女生翻桌翻了一星期,下次班會前,班長大聲痛斥,這周的秩序整潔比賽最後一名,都是少數人杯葛抗議導致,並公開宣稱這次班會將再次提案,要求女生班費繳兩倍、男生只要繳一半,以利於班級運作。結果女生鼓譟不讓班會進行,還把講台搬到教室後方不給發言,班長要上台被架下來。請問讀者,這是造反有理還是少數同學私心作祟?
民主不是多數暴力,算人頭硬幹,班上的女生之所以翻桌並強力抵抗,說穿了就是提出的議案根本就是嚴重傷害他們的利益,不僅沒有任何好處,還要負擔被衛生組長罵、生教組長懲罰秩序太亂的責任,結果班長還提議說女生班費加倍,請問這哪個女同學吞得下去?
從幾百年前到今天,只要民主制度變成多數暴力,十之八九都演變成內鬨甚至內戰,多數人的說法永遠都是那一套,而少數人總是被犧牲,而且有一就有二,到被剝削殆盡仍然還要被壓榨。
在批評「少數」14名女同學,破壞由「多數」16名男同學的提議前,要先想想女生之所以翻桌的原因,而不是只會大罵破壞民主精神。民主精神是妥協與溝通,一人一票、票票等值的意義在於承認國家每一個人,無非職業性別通通都是平等的。憑什麼多數人可以剝奪少數人權益?
說到這邊,一定有人質疑,那難道少數人的意見可以綁架多數人嗎?讓我們回到班級的例子,若當初提案的同學是這樣說的:「今後的整潔清掃工作,全部交由女生處理,而為了感謝女同學的犧牲,女生的班費只需要繳交一半就好。」請問這種狀況下,是不是會比較有獲得女同學支持的可能?
接下來就是討價還價的問題,假如班費一個月只要繳兩百,少一半不過一百,平均下去一天等於只有少兩塊五,女同學覺得一天打掃工作總共40分鐘,比基本薪資還低,決定抗議到底。那麼,讀者您認同這種抗議,還是覺得有錢拿就好還嫌?正常人聽到時薪不到五塊,大概都會覺得不可思議,抗議的人有理。
若修正提案,改成不僅女生不用出班費,男生還要多付錢給女生,這案子會不會過?讀者大概可以看出來,問題是出在到底價碼多少是合理的,足以讓女同學甘願接受。如果變成男同學每人每天付20塊給女生,結果有一個男同學覺得太多,有一個女同學覺得太少,那麼該怎麼辦?
若全班同學若大部分都支持20塊的提案,那抗議的那幾個同學,就要被另外說服,例如嫌少的女生,可以去做擦窗戶的簡單工作,掃廁所的交給別人。男同學大家自己開會,決定每個人多出1塊錢幫他付掉,只不過這男生以後體育課要負責整理器材。
總之,「喬」到每個人都滿意為止。若出現了那15個男同學用打的逼那1個就範呢?這就是霸凌了。不過在一般的狀態下,正常的班級,不管是男同學還是女同學,都不會容許這種逼人繳錢的事情出現,總會有人跳出來支持他,反對暴力行為。
之所以在少人數的班級可以行得通,是因為大家都認識,多少都有一些同理心、同情心,每個人的家境如何心裡有數,所以遇到上面這種極端的例子,每個人都會去談判跟妥協,找出大家都滿意的方案。但是在國家社會層級,為何常常搞到一翻兩瞪眼?
說穿了就是欠缺同理心,充滿著階級意識,最常幹的就是「想當而耳」。我們沒當過一天農民,幻想只要付給農民多少錢他們就會甘願賣地,一旦超出自己的想像,就覺得人家是獅子大開口漫天喊價。接著就是找理由說服自己,例如為了地方發展,他們要做出犧牲,或是找證據告訴自己,他們家其實很有錢,根本是貪心不足沒水準。
總之,就是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都是they的錯。典型的欠缺同理心、欠缺同情心。
國會立委,是全國同胞選出的,立場藍綠絕對不是單純的意識形態,立委需要橋的利益太多了,每個立委都代表著不同的聲音,不同的利益。別聽到利益就覺得噁心,這是他媽的儒家思想遺毒,每個利益後面都是幾千幾百個家庭,牽動的是千百個人生,如果你覺得自己人生被毀掉是很慘的事情,那麼為何會甘願去毀滅其他人的人生?
今天689萬的人選你,不代表馬英九就可以重頭硬幹到尾,讀者要記得的是,那只是代表有這麼多的人在這次支持你,但可沒有開放未來四年無限制空白支票,立法院的各立委就是代表台灣各利益的妥協,怎麼可以認為除了自己以外的利益都可以犧牲?自己很偉大嗎?
今天有幾百萬的反對票,代表的不是有幾百萬的壞蛋,這些人都是台灣同胞啊,大家都是同條船上的,票比人家多不代表自己有絕對的正當性,就好比上述班級的例子,提出的議案太扯,傷害的權益太多,少數人是會跟你翻桌的。
各位同胞啊,六百萬可不是六百人啊,差距不過一成,若以立委政黨得票來算,差距更是小的可以,當台灣有一半的人聲音都不重要?
真正的民主國家是要尊重各方的,利益是需要妥協跟談判的,所以我們才需要立法院等民意機構,讓各方代表可以在受到監督的情況下,漸漸喬出一個大家也許都不是很滿意,但只少可以接受的議案,而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決議。會出現零和的議案或是問題,表示這個問題或是案子,早早就出現歧異了,只是當初都裝死沒注意,逼得現在必須要正面衝突。
民主國家的我們,不是只看人頭判斷對錯,而是真的要關心實際的問題起源,了解前因後果。大家都是同胞,彼此需要相互尊重,這才是我們民主基本的精神。
這次的馬王鬥爭事件,足以讓我們審視幾個基本問題。
  1. 現代國家分權精神,立法權不該受到行政權侵犯,更不能有黨主席開鍘國家官員這種事,憲法有關不分區立委的權責設計,需要做全盤性的檢討。
  2. 特偵組屬於特殊狀況下的檢察機關,沒有長期設立的需要,當初為了偵辦總統等高階官員,避免政治干預設立的組織,今天若無必要早該廢除,更別提這次的違法監聽。
權力需要制衡,硬幹到底不是民主,蠻幹下去只是獨裁。民主需要協調與溝通,多數人憑藉自己多了一點人就硬幹到底,民主只會是多數暴政。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7.5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民主不是「少數服從多數」,是代議表達與充分討論  只要是對民主要較深刻的認識的人,都會知道,民主絕不僅僅是每隔兩年上街投票一次。更不會是只要有人數優勢就能輾壓不同意見者。我們之所以認可民主勝過於威權獨裁,就是因為沒有人應該要被規定去「服從」另外一些人。不管對方是基於血統、基於武力還是基於人數,沒有人可以不經討論地要求另一方放棄自己的意見。
avatar
前圖紙
2024-05-23
沒有討論,不是民主:民主防衛戰的現在進行式  這是一場消耗戰、是一條漫長的路。敵人很凶狠,但他們的心中永遠都不會有那種做正確的事的人才會擁有的信心和勇氣。當那些反民主人士在行動前拼命要求更多的警力時,我們知道,他們害怕人民,他們害怕真實的力量與聲音。獨裁者永遠都該害怕人民,而「真實」,永遠有更長的保鮮期。
avatar
前圖紙
2024-05-19
現在台灣不是民主國家了喔你不要以為你罵政府不會被告喔現在請你們各位小心不要再以為台灣是民主國家了
Thumbnail
avatar
韓俊碩
2024-04-23
政黨輪替不是民主唯一解方2024總統大選在即,在野陣營的候選人紛紛喊出「政黨輪替」「下架民進黨」⋯⋯等口號,認為台灣需要再經歷一次政黨輪替,需要換個政府來執政。而生活在民主台灣的我們,有許多人把政黨輪替當成民主的一個正常現象,然而政黨輪替真的是民主的解方嗎?
Thumbnail
avatar
成楓
2023-12-31
所謂的民主,竟不是選賢與能從帝王的獨栽政治發展到現在所謂的民主選舉。 大家對民主的推崇、驕傲是因為這代表人民可以做主了。 真的是這樣嗎? 有句廣告說,人不理財,財不理你。 但用在政治上是相反,人不理政治,政治怪獸就撲過來吃掉你。
Thumbnail
avatar
熙熙
2023-08-16
【政治動物】其實我們生來不適合民主…人類明明是群體動物,我們會傾向形成團體或是政治組織,但很矛盾的是,為何我們卻很常做出不合理的政治行為? 我們大腦的演化速度跟不上社會的發展,導致大腦在面對現代政治的時候,沒辦法像身處在自己的社交圈一樣能自然運作...
Thumbnail
avatar
補蛋 🍳 (Brain of Brian)
2022-11-25
民主會怎麼結束?空白授權是人治還是法治? 隨著武漢病毒爆發,關鍵世代的台灣進入一個考驗感知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時代。因為執政者開始頻繁的使用『重新定義』的手法來顛覆人民腦中原有的標準和價值。似是而非的論點充斥於資訊洪流,而且往往導致「部份正確」的邏輯卻連結上錯誤的整體結論。
Thumbnail
avatar
台灣星火
2020-06-16
台灣港人速寫日記#115 從6.9到6.6 香港的民主不是這樣的6月,不可思議的月份。從去年的6月9日,一直到今年的6月6日,奇蹟不斷。2019年的3月,無人可以預見香港6月會爆發史無前例的大型抗爭;2020年的3月,也無人能猜到韓國瑜可以輸得如此徹底。或許對台灣的朋友而言,這種一人一票的方式已經習以為常,但對香港人來說,民主從來不是這樣的!
Thumbnail
avatar
天爸
2020-06-06
疫症中反思國家治理:關鍵不是民主與威權,而是國家能力在危機時期國家對社會進行總動員,並非威權政體獨有的特徵,而是戰時政府的特點。動員能力其實與政治體制無關,而是視乎國家能力。正當各國政府忙於尋找策略應對疫情,它們應謹記不要片面地套用中國經驗或匆忙地實施中國式封鎖。中國對抗新冠病毒的策略行之有效是因為其獨特的治理模式。
Thumbnail
avatar
清議The Civil Critique
2020-04-17
王丹:為什麼台灣民主還不是鞏固的民主?讀《民主轉型與鞏固的問題》之二台灣的民主,到底算不算鞏固的民主政體?這也許見仁見智,但至少,按照胡安・J・林茨(Juan J. Linz)和阿爾弗萊德・斯泰潘(Alfred Stepan)在他們合著的《民主轉型與鞏固的問題》一書中訂定的標準,答案是否定的。而否定的理由,值得台灣致力於民主鞏固的年輕世代參考與借鑑。
Thumbnail
avatar
王丹
2020-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