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獨一無二的自我:閱讀與寫作的方法(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這個短篇要來介紹,筆者個人的閱讀與寫作方法,當然僅作參考。方法每個人都不大一樣,也有適合跟不適合的分別,筆者現在教學生也看過很多新型態的作法,如心智圖、魚骨圖的重點摘要,不過這對我們老人來說都太新了,只能介紹自己熟悉的方式。 

閱讀與寫作是不能分開的,只讀不寫會思緒不清,好像記得什麼卻又想不起來,最後得到的是雜亂無章的概念,說出口的語句會前後不連貫,各小段有邏輯,整篇串起來說不通。

請讀者謹記,若想要寫出有理路的東西,必定要大量閱讀,閱讀還要寫作。若沒有經歷這個過程,最大的弊病是「將別人有理路的文章看成前後矛盾的廢文」。寫作能組織自己散亂的知識,不練習寫作長文,會習慣拆解他人長文,自以為可以各自擊破,成為詭辯家。

raw-image

這會讓你失去提升自己的機會,直到泡進同溫層中,在相同的斷裂敘述裡,喪失組織出獨立於他人的能力。

是的,筆者在講的是屬於自我的能力,類似遊戲的專屬技能,這必須透過自己動手去寫,整理思路後來獲得,經由這種方式得到的能力,就算與他人沒太大差異,本質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不然就是鸚鵡學舌,永遠在轉貼他人文章,將自尊自信建立在崇拜的師傅身上。

接下來,筆者要照順序來解釋,閱讀到寫作的方法。

邊看邊做筆記,讓筆記輔助你思考、探究與累積

閱讀的方法,不是光看就有用,而是要去想,邊讀邊想。但在開始想之前,需要做的事情是「筆記」,尤其是自己第一次接觸的項目。在此以紐先鍾老師翻譯的《戰爭藝術》的第一章作為範例

在此請各位記得:「你是第一次接觸軍事、戰略的初學者」,不是已經知道相當多戰史,再回頭去看約米尼所著作的經典,這兩者差異很大。對於初學者,這一頁要筆記的項目是什麼,重點又在哪裡?很多人犯的毛病,是把書中有條列的項目,如圖片中的(一)~(九)畫線,這是錯的。這習慣應該是我們從小到大讀書考試養成,因為通常有條列都是要考的重點,但在這邊不是。

《戰爭藝術》,麥田。約米尼著,紐先鍾譯。

《戰爭藝術》,麥田。約米尼著,紐先鍾譯。

為何不是?這是人家整理出的東西,初學者要知道的是,這本書的開頭在討論大戰略,跟大戰略相關的思想部分在第一段。

《戰爭藝術》,麥田。約米尼著,紐先鍾譯。

《戰爭藝術》,麥田。約米尼著,紐先鍾譯。

這往往是初學者犯的最大錯誤,將人的核心思想,屬於主動、被動的部分忘記,專注在後面說的操作性定義。約米尼對於大戰略的定義在第一章第一段,屬於「政治家」的領域,這表示他不認為大戰略專屬於將軍,或是前線軍官的看法,而是政治家,政治家的範疇可以再定義,但至少人家確定不是由非政治性因素來判讀。

《戰爭藝術》,麥田。約米尼著,紐先鍾譯。

《戰爭藝術》,麥田。約米尼著,紐先鍾譯。

其次,是看出以大戰略來說,戰爭發起的條件,主動性高的為正當性、時機,被動性的是無可避免。我們要注意到,敘述的條件很含糊,表示具體細項定義在後面章節,但最起碼約米尼所指稱的戰爭條件都包含在此。而這些是大戰略中的思想部分,執行部分則在下圖:

《戰爭藝術》,麥田。約米尼著,紐先鍾譯。

《戰爭藝術》,麥田。約米尼著,紐先鍾譯。

採取怎樣的步驟,以達到戰爭目的,這被約米尼認為,屬於大戰略範圍內。許多人讀戰略往往有先入為主的印象,諸如戰略是軍事學、戰略從屬於國際關係、戰略由武器搭建等等。這些說法並不能說錯,但就約米尼的想法,戰略包含規劃執行手段,而且都要指向達成戰爭目的。

多寡好壞先不論,每一小段一定要寫下自己的看法

初學者很難做到理解筆者上面幾段說的內涵,但作筆記上要記得,不能只看有列條目的部份,而常常要針對文章本身敘述的主詞、受詞、時態,去判斷出寫作的情境。至少他日回頭翻筆記時,回憶起來比較快。

後面九項條目,都可以對應到第一段的戰爭條件,讀者若想要細分,可以筆記在旁邊如下圖。

《戰爭藝術》,麥田。約米尼著,紐先鍾譯。

《戰爭藝術》,麥田。約米尼著,紐先鍾譯。

每一個條件可以對應到1、2、3,我們會發現,似乎戰爭多需要正當性,這樣就可以釐清出約米尼對戰爭的一些看法。當然這是筆者寫的,你可以不認同,有自己的看法,這都沒有關係。初學者只需要根據自己所想的,寫出自己認為的即可,這不是考試。

而讀者在第一次閱讀戰爭藝術時,往往會覺得內容艱澀難解,不如讀戰史,這是一點也沒錯的,故事總是好懂。筆者挑這本當範例的意思是,理論性書籍對成長的幫助,是比故事類型的要好,閱讀這類書很累,筆者的建議是,第一次放慢速度,然後每一小段都做筆記,如下圖。

《戰爭藝術》,麥田。約米尼著,紐先鍾譯。

《戰爭藝術》,麥田。約米尼著,紐先鍾譯。

如果讀者是真的想要獲得些什麼,讓自己得到成長,那一開始可以很少,但一定要寫一點東西下來,不要懶惰。寫什麼都好,單純的文章摘錄,或自己的看法,通通都可以。空白處寫不下,或不想破壞乾淨的書頁,那就拿便條紙,或是寫在筆記本上都可以。

逐段逐節逐章逐本筆記,建立屬於自己的思考體系

接下來,請讀者記得,強迫自己每一小段,都寫一句話摘要在旁邊;一小節結束後,當作短文寫作,寫一百個字也可以;一章讀完後,寫三百字總結;整本閱讀後,寫個幾千字心得報告給自己看。

這小段的範圍跟摘要長度請各位讀者自行判斷,目的是讓初學者將閱讀到的變成自己的,可以整章節讀完寫一點,但不可以都不寫。若你有這樣做,應該會讀完第二章後,自己就想翻到第一章,看看先前在寫什麼。做了筆記的好處是,若你有做摘錄、心得,當你回頭看前面的章節,不用從頭再看一次,看筆記就大概曉得怎麼回事。若發覺怪怪的,自己怎麼想法前後不一,重讀一次也會很快找到自己的矛盾點,是不是哪裡讀錯了,或當時想歪了。

這種鍛鍊法看似痛苦又漫長,其實只有頭兩本書這樣,後面只要你習慣了,通常不需要每頁都註記,而是看到哪邊你覺得需要在意的才會筆記。閱讀是這樣的,你累積的量越多,看新書的時候會自動篩選,擷取自己需要的部分,而不是囫圇吞棗,全部強記了事。 

慢慢的,你會有自己的價值觀,自我的判斷力,不會新書說什麼就信什麼,而是能去蕪存菁,將其精華變成自己的東西。

訓練自己博學,不必一定強記

被網路酸民罵並不會怎樣,多數民眾都沒有閱讀習慣,自認有讀書的常常把背誦當知識,將自己當成維基百科而自豪。但這沒有意義,知識本是一個體系,思想是一種力量,每個人成長背景不同、專業項目不同,去讀同一本書,怎麼可能會有一模一樣的想法。

這不是讀數理工程,需要計算施力大小,條件都清楚的情況下,大家會算出一樣的標準答案。

所以請放下被酸民罵會不爽的心態,網路上太多這種把百科全書背起來,就以為自己超爆幹強的人。筆者當年在中研院,也是很想記東西,被教授指著去圖書館繞一圈,才發現專業項目中的各種資料,一整排幾十本,每本上千頁,都是人類百年來的科學結晶,怎麼可能背得完。

筆者需要的是,知道基本性質,曉得理論架構,需要之時能快速找到資料,將其運用在實驗上。讀書也是如此,各種理論定義不需要死記,大家都成年人,早就畢業,也沒考試壓力,何必被框架限制。

重讀經典、區分不同階段筆記,讓大量筆記帶你成長

回到主題,請記得若你筆記時用紅筆,那就記得這本書都是紅筆,不要改。等到第一次看完後,下次要重看時,改成其他顏色的筆。人是會成長的,讀過一次後,經過一段時日,也讀了其他書籍,心有所悟,回頭再來看,感受與心得會不一樣。此時筆記可以寫在旁邊,或貼張便條紙。

《戰爭藝術》,麥田。約米尼著,紐先鍾譯。

《戰爭藝術》,麥田。約米尼著,紐先鍾譯。

這個過程當然可以好幾次,下次改成其他色的筆,或專屬的筆記本。不然就是學筆者,敲字既然比寫字快,那就把重看什麼書,有想到什麼新的想法,整合其他觀念等,寫成一篇篇文章紀錄。不見得要公開發布出去,筆者除了粉專廢文跟專欄寫作、平日紀錄外,還有不少是寫給自己看的。

重點在於動手筆記這件事,筆記可以是摘錄內容,也可以是心得,初學者的狀況在於,對戰略一點概念都沒有,戰史可能也沒讀過一本,那大量筆記的重要性很高。

認真將一本經典戰略書籍筆記讀一次,比瀏覽一打的戰史書有用,當你把一位將軍、國王的戰略體系讀進去,吸收成自己的東西後,去看戰史就會有完全不同的觀點。有了第一次,看其他經典就會越來越快,隨著你讀過的各類書籍越多,經驗累積豐富,會看到更不一樣的景色。



宅編心得:敝宅也是看了王立第二戰研所「戰略教學」系列,尤其戰略學基礎、戰略學進階這部分後,回去看戰爭相關題材的漫畫,感想實在頗有不同。

虛構故事的作者有沒有戰略戰術素養,完全會反映在編劇、設定上……是純爽片畫虎𡳞(唬爛)還是有下過工夫去打底,都可以區分出來。素養深淺、涉獵差異之別也多少可以感受到,比如有的作者很明顯就是偏兵器宅之類的……。(不過這個個人案例還是超混,沒進一步去讀理論書,誠歹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3.5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4/03/19
就戰略架構而言,軍事上的議題最終都得要大規模施行,政府不做民間做,民間做不來的政府做。 國軍為何執著在灘岸決勝,而不想引導民眾討論城鎮戰?道理說穿了真的沒很複雜,更沒什麼大中國意識或是大陸軍還是啥統派投降論,單純就是「我不想上班只想躺平」的一般公務員心理。
Thumbnail
2024/03/19
就戰略架構而言,軍事上的議題最終都得要大規模施行,政府不做民間做,民間做不來的政府做。 國軍為何執著在灘岸決勝,而不想引導民眾討論城鎮戰?道理說穿了真的沒很複雜,更沒什麼大中國意識或是大陸軍還是啥統派投降論,單純就是「我不想上班只想躺平」的一般公務員心理。
Thumbnail
2024/03/12
認識問題為何非常重要,建立軍事常識的功能應該當作第一優先,上周已經講過了,如果處在一種搞不清狀況的環境中,會誤判也是很合理。如果台灣人全部都能了解,登陸戰非常困難,小股部隊上岸又怎樣,只要國軍組織還在,或是民眾的民防能力夠強,上岸幾百上千名解放軍.....
Thumbnail
2024/03/12
認識問題為何非常重要,建立軍事常識的功能應該當作第一優先,上周已經講過了,如果處在一種搞不清狀況的環境中,會誤判也是很合理。如果台灣人全部都能了解,登陸戰非常困難,小股部隊上岸又怎樣,只要國軍組織還在,或是民眾的民防能力夠強,上岸幾百上千名解放軍.....
Thumbnail
2024/02/28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Thumbnail
2024/02/28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以上是閱讀篇,接下去我們要來談寫作。 如果是以台灣教育中提到的記敘文、抒情文、論說文等等來分,那麼筆者只能說,專業文學訓練請找專科,筆者雖略有涉獵但畢竟不是專家。這裡提的寫作方法,偏向怎樣鍛鍊自己能夠有組織地去寫一篇文章,字句優美與否不在此篇之內。
Thumbnail
以上是閱讀篇,接下去我們要來談寫作。 如果是以台灣教育中提到的記敘文、抒情文、論說文等等來分,那麼筆者只能說,專業文學訓練請找專科,筆者雖略有涉獵但畢竟不是專家。這裡提的寫作方法,偏向怎樣鍛鍊自己能夠有組織地去寫一篇文章,字句優美與否不在此篇之內。
Thumbnail
第一堂課顛覆了我對寫作的想像,透過寫作深刻反思自己面臨的挑戰是什麼。 寫作,沒有想像中的容易快速,需要累積,才可以進步! 很感謝老師的鞭策及教導!第一堂課的課後的心得1.0經過老師2.0的提點,再修正的3.0版本,是驅動自己反思及輸出的第一個成果,分享給大家。 文長,希望大家慢慢看完!
Thumbnail
第一堂課顛覆了我對寫作的想像,透過寫作深刻反思自己面臨的挑戰是什麼。 寫作,沒有想像中的容易快速,需要累積,才可以進步! 很感謝老師的鞭策及教導!第一堂課的課後的心得1.0經過老師2.0的提點,再修正的3.0版本,是驅動自己反思及輸出的第一個成果,分享給大家。 文長,希望大家慢慢看完!
Thumbnail
那麼,如果並非初學者,而是稍微有點概念,讀過一些戰史,只是理論類的可能比較少接觸呢?這種讀者就不需要什麼都畫圈圈筆記,這樣太亂了,筆者自己的做法是,去思考、比對這本書,到底他強調的重點是什麼,尤其是分類。
Thumbnail
那麼,如果並非初學者,而是稍微有點概念,讀過一些戰史,只是理論類的可能比較少接觸呢?這種讀者就不需要什麼都畫圈圈筆記,這樣太亂了,筆者自己的做法是,去思考、比對這本書,到底他強調的重點是什麼,尤其是分類。
Thumbnail
請讀者謹記,若想要寫出有理路的東西,必定要大量閱讀,閱讀還要寫作。若沒有經歷這個過程,最大的弊病是「將別人有理路的文章看成前後矛盾的廢文」。寫作能組織自己散亂的知識,不練習寫作長文,會習慣拆解他人長文,自以為可以各自擊破,成為詭辯家。
Thumbnail
請讀者謹記,若想要寫出有理路的東西,必定要大量閱讀,閱讀還要寫作。若沒有經歷這個過程,最大的弊病是「將別人有理路的文章看成前後矛盾的廢文」。寫作能組織自己散亂的知識,不練習寫作長文,會習慣拆解他人長文,自以為可以各自擊破,成為詭辯家。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給你,有效找到資訊精華的三個步驟:找出自己因資訊帶來的可能改變,具體化改變細節以學以致用,將「我的視角」轉為「作者視角」來消化資訊提取精華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給你,有效找到資訊精華的三個步驟:找出自己因資訊帶來的可能改變,具體化改變細節以學以致用,將「我的視角」轉為「作者視角」來消化資訊提取精華
Thumbnail
「有必要寫作嗎?」 「不知道寫什麼?」 「該如何寫作?」 「為什麼寫了都沒人看?」 關於參透寫作技巧從零到有再到好,如果只能先選一本書閱讀,那麼《大人的11堂寫作課》絕對是首選。這本書從寫作認知、讀者思維、選題、標題、素材、結構、成稿能力,乃至於如何讓寫作融入生活、變現等,可以說整本書都是「乾貨」,
Thumbnail
「有必要寫作嗎?」 「不知道寫什麼?」 「該如何寫作?」 「為什麼寫了都沒人看?」 關於參透寫作技巧從零到有再到好,如果只能先選一本書閱讀,那麼《大人的11堂寫作課》絕對是首選。這本書從寫作認知、讀者思維、選題、標題、素材、結構、成稿能力,乃至於如何讓寫作融入生活、變現等,可以說整本書都是「乾貨」,
Thumbnail
【日期】:2021年9月21日星期二 【書名】:首爾大學  一開課就秒殺的  邏輯寫作課  【出版社】:方言出版集團 【作者】:朴注湧 【譯者】:楊筑鈞   從小很喜歡寫故事跟寫文章的我,但總是沒有很好的邏輯思考能力,我的文章一向都是天馬行空,想寫什麼就寫什麼。讀到這本書之後,完全顛覆我所有以往寫作
Thumbnail
【日期】:2021年9月21日星期二 【書名】:首爾大學  一開課就秒殺的  邏輯寫作課  【出版社】:方言出版集團 【作者】:朴注湧 【譯者】:楊筑鈞   從小很喜歡寫故事跟寫文章的我,但總是沒有很好的邏輯思考能力,我的文章一向都是天馬行空,想寫什麼就寫什麼。讀到這本書之後,完全顛覆我所有以往寫作
Thumbnail
我們被太多事物給制約,導致於很多事情都認為答案是理所當然,欠缺了獨立思考的機會。
Thumbnail
我們被太多事物給制約,導致於很多事情都認為答案是理所當然,欠缺了獨立思考的機會。
Thumbnail
由不同作家來說明呈現手段,你往往能聽到各式各樣的講法。你未必能全部都融會貫通,但是總有幾套講法是適用於你、打中你的心。這也是為什麼崇尚寫作的人會一直想去聽作家講座或是上課,他們大多認為透過不同視角詮釋的寫作觀點,能帶來超乎想像的收穫──
Thumbnail
由不同作家來說明呈現手段,你往往能聽到各式各樣的講法。你未必能全部都融會貫通,但是總有幾套講法是適用於你、打中你的心。這也是為什麼崇尚寫作的人會一直想去聽作家講座或是上課,他們大多認為透過不同視角詮釋的寫作觀點,能帶來超乎想像的收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