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獨一無二的自我:閱讀與寫作的方法(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這個短篇要來介紹,筆者個人的閱讀與寫作方法,當然僅作參考。方法每個人都不大一樣,也有適合跟不適合的分別,筆者現在教學生也看過很多新型態的作法,如心智圖、魚骨圖的重點摘要,不過這對我們老人來說都太新了,只能介紹自己熟悉的方式。 

閱讀與寫作是不能分開的,只讀不寫會思緒不清,好像記得什麼卻又想不起來,最後得到的是雜亂無章的概念,說出口的語句會前後不連貫,各小段有邏輯,整篇串起來說不通。

請讀者謹記,若想要寫出有理路的東西,必定要大量閱讀,閱讀還要寫作。若沒有經歷這個過程,最大的弊病是「將別人有理路的文章看成前後矛盾的廢文」。寫作能組織自己散亂的知識,不練習寫作長文,會習慣拆解他人長文,自以為可以各自擊破,成為詭辯家。

raw-image

這會讓你失去提升自己的機會,直到泡進同溫層中,在相同的斷裂敘述裡,喪失組織出獨立於他人的能力。

是的,筆者在講的是屬於自我的能力,類似遊戲的專屬技能,這必須透過自己動手去寫,整理思路後來獲得,經由這種方式得到的能力,就算與他人沒太大差異,本質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不然就是鸚鵡學舌,永遠在轉貼他人文章,將自尊自信建立在崇拜的師傅身上。

接下來,筆者要照順序來解釋,閱讀到寫作的方法。

邊看邊做筆記,讓筆記輔助你思考、探究與累積

閱讀的方法,不是光看就有用,而是要去想,邊讀邊想。但在開始想之前,需要做的事情是「筆記」,尤其是自己第一次接觸的項目。在此以紐先鍾老師翻譯的《戰爭藝術》的第一章作為範例

在此請各位記得:「你是第一次接觸軍事、戰略的初學者」,不是已經知道相當多戰史,再回頭去看約米尼所著作的經典,這兩者差異很大。對於初學者,這一頁要筆記的項目是什麼,重點又在哪裡?很多人犯的毛病,是把書中有條列的項目,如圖片中的(一)~(九)畫線,這是錯的。這習慣應該是我們從小到大讀書考試養成,因為通常有條列都是要考的重點,但在這邊不是。

《戰爭藝術》,麥田。約米尼著,紐先鍾譯。

《戰爭藝術》,麥田。約米尼著,紐先鍾譯。

為何不是?這是人家整理出的東西,初學者要知道的是,這本書的開頭在討論大戰略,跟大戰略相關的思想部分在第一段。

《戰爭藝術》,麥田。約米尼著,紐先鍾譯。

《戰爭藝術》,麥田。約米尼著,紐先鍾譯。

這往往是初學者犯的最大錯誤,將人的核心思想,屬於主動、被動的部分忘記,專注在後面說的操作性定義。約米尼對於大戰略的定義在第一章第一段,屬於「政治家」的領域,這表示他不認為大戰略專屬於將軍,或是前線軍官的看法,而是政治家,政治家的範疇可以再定義,但至少人家確定不是由非政治性因素來判讀。

《戰爭藝術》,麥田。約米尼著,紐先鍾譯。

《戰爭藝術》,麥田。約米尼著,紐先鍾譯。

其次,是看出以大戰略來說,戰爭發起的條件,主動性高的為正當性、時機,被動性的是無可避免。我們要注意到,敘述的條件很含糊,表示具體細項定義在後面章節,但最起碼約米尼所指稱的戰爭條件都包含在此。而這些是大戰略中的思想部分,執行部分則在下圖:

《戰爭藝術》,麥田。約米尼著,紐先鍾譯。

《戰爭藝術》,麥田。約米尼著,紐先鍾譯。

採取怎樣的步驟,以達到戰爭目的,這被約米尼認為,屬於大戰略範圍內。許多人讀戰略往往有先入為主的印象,諸如戰略是軍事學、戰略從屬於國際關係、戰略由武器搭建等等。這些說法並不能說錯,但就約米尼的想法,戰略包含規劃執行手段,而且都要指向達成戰爭目的。

多寡好壞先不論,每一小段一定要寫下自己的看法

初學者很難做到理解筆者上面幾段說的內涵,但作筆記上要記得,不能只看有列條目的部份,而常常要針對文章本身敘述的主詞、受詞、時態,去判斷出寫作的情境。至少他日回頭翻筆記時,回憶起來比較快。

後面九項條目,都可以對應到第一段的戰爭條件,讀者若想要細分,可以筆記在旁邊如下圖。

《戰爭藝術》,麥田。約米尼著,紐先鍾譯。

《戰爭藝術》,麥田。約米尼著,紐先鍾譯。

每一個條件可以對應到1、2、3,我們會發現,似乎戰爭多需要正當性,這樣就可以釐清出約米尼對戰爭的一些看法。當然這是筆者寫的,你可以不認同,有自己的看法,這都沒有關係。初學者只需要根據自己所想的,寫出自己認為的即可,這不是考試。

而讀者在第一次閱讀戰爭藝術時,往往會覺得內容艱澀難解,不如讀戰史,這是一點也沒錯的,故事總是好懂。筆者挑這本當範例的意思是,理論性書籍對成長的幫助,是比故事類型的要好,閱讀這類書很累,筆者的建議是,第一次放慢速度,然後每一小段都做筆記,如下圖。

《戰爭藝術》,麥田。約米尼著,紐先鍾譯。

《戰爭藝術》,麥田。約米尼著,紐先鍾譯。

如果讀者是真的想要獲得些什麼,讓自己得到成長,那一開始可以很少,但一定要寫一點東西下來,不要懶惰。寫什麼都好,單純的文章摘錄,或自己的看法,通通都可以。空白處寫不下,或不想破壞乾淨的書頁,那就拿便條紙,或是寫在筆記本上都可以。

逐段逐節逐章逐本筆記,建立屬於自己的思考體系

接下來,請讀者記得,強迫自己每一小段,都寫一句話摘要在旁邊;一小節結束後,當作短文寫作,寫一百個字也可以;一章讀完後,寫三百字總結;整本閱讀後,寫個幾千字心得報告給自己看。

這小段的範圍跟摘要長度請各位讀者自行判斷,目的是讓初學者將閱讀到的變成自己的,可以整章節讀完寫一點,但不可以都不寫。若你有這樣做,應該會讀完第二章後,自己就想翻到第一章,看看先前在寫什麼。做了筆記的好處是,若你有做摘錄、心得,當你回頭看前面的章節,不用從頭再看一次,看筆記就大概曉得怎麼回事。若發覺怪怪的,自己怎麼想法前後不一,重讀一次也會很快找到自己的矛盾點,是不是哪裡讀錯了,或當時想歪了。

這種鍛鍊法看似痛苦又漫長,其實只有頭兩本書這樣,後面只要你習慣了,通常不需要每頁都註記,而是看到哪邊你覺得需要在意的才會筆記。閱讀是這樣的,你累積的量越多,看新書的時候會自動篩選,擷取自己需要的部分,而不是囫圇吞棗,全部強記了事。 

慢慢的,你會有自己的價值觀,自我的判斷力,不會新書說什麼就信什麼,而是能去蕪存菁,將其精華變成自己的東西。

訓練自己博學,不必一定強記

被網路酸民罵並不會怎樣,多數民眾都沒有閱讀習慣,自認有讀書的常常把背誦當知識,將自己當成維基百科而自豪。但這沒有意義,知識本是一個體系,思想是一種力量,每個人成長背景不同、專業項目不同,去讀同一本書,怎麼可能會有一模一樣的想法。

這不是讀數理工程,需要計算施力大小,條件都清楚的情況下,大家會算出一樣的標準答案。

所以請放下被酸民罵會不爽的心態,網路上太多這種把百科全書背起來,就以為自己超爆幹強的人。筆者當年在中研院,也是很想記東西,被教授指著去圖書館繞一圈,才發現專業項目中的各種資料,一整排幾十本,每本上千頁,都是人類百年來的科學結晶,怎麼可能背得完。

筆者需要的是,知道基本性質,曉得理論架構,需要之時能快速找到資料,將其運用在實驗上。讀書也是如此,各種理論定義不需要死記,大家都成年人,早就畢業,也沒考試壓力,何必被框架限制。

重讀經典、區分不同階段筆記,讓大量筆記帶你成長

回到主題,請記得若你筆記時用紅筆,那就記得這本書都是紅筆,不要改。等到第一次看完後,下次要重看時,改成其他顏色的筆。人是會成長的,讀過一次後,經過一段時日,也讀了其他書籍,心有所悟,回頭再來看,感受與心得會不一樣。此時筆記可以寫在旁邊,或貼張便條紙。

《戰爭藝術》,麥田。約米尼著,紐先鍾譯。

《戰爭藝術》,麥田。約米尼著,紐先鍾譯。

這個過程當然可以好幾次,下次改成其他色的筆,或專屬的筆記本。不然就是學筆者,敲字既然比寫字快,那就把重看什麼書,有想到什麼新的想法,整合其他觀念等,寫成一篇篇文章紀錄。不見得要公開發布出去,筆者除了粉專廢文跟專欄寫作、平日紀錄外,還有不少是寫給自己看的。

重點在於動手筆記這件事,筆記可以是摘錄內容,也可以是心得,初學者的狀況在於,對戰略一點概念都沒有,戰史可能也沒讀過一本,那大量筆記的重要性很高。

認真將一本經典戰略書籍筆記讀一次,比瀏覽一打的戰史書有用,當你把一位將軍、國王的戰略體系讀進去,吸收成自己的東西後,去看戰史就會有完全不同的觀點。有了第一次,看其他經典就會越來越快,隨著你讀過的各類書籍越多,經驗累積豐富,會看到更不一樣的景色。



宅編心得:敝宅也是看了王立第二戰研所「戰略教學」系列,尤其戰略學基礎、戰略學進階這部分後,回去看戰爭相關題材的漫畫,感想實在頗有不同。

虛構故事的作者有沒有戰略戰術素養,完全會反映在編劇、設定上……是純爽片畫虎𡳞(唬爛)還是有下過工夫去打底,都可以區分出來。素養深淺、涉獵差異之別也多少可以感受到,比如有的作者很明顯就是偏兵器宅之類的……。(不過這個個人案例還是超混,沒進一步去讀理論書,誠歹勢)

avatar-img
26.3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立第二戰研所 的其他內容
有用的啟示,就是在軍事戰略上,傳統思維完全沒錯,一點都沒過時。舉凡注重軍事管理,保持後勤完整,確保補給線暢通,並依此制定各種攻防策略。攻防比的計算並沒有過時,進攻依舊要比防禦方多很多人,3:1的基礎在各地都成立,幾乎沒有進攻案例是以寡擊眾,就算烏軍反攻,也得集結更多兵力才能打穿陣線。
其他先進裝備更不用提,空軍的價格極為昂貴,但數量無法多到形成壓制,少量質精反而成為不敢運用的拖累。陸軍的先進戰車,看似效能大為提升,但在作戰上面對的不是戰車決戰,而是複合城鎮防禦、步炮、步戰協同的烏軍,此時單一性能不是重點,能不能形成數量加火力的總體優勢才是。
可以說戰爭初期是各顯神通,只是俄軍先一步敗退。不過說敗退也不對,俄空軍一直都沒處在敗的階段,只能說取得不了勝利,也控制不了烏克蘭天空,到今天僅僅能說,在俄軍地面控制區,其空軍可以取得部分制空權,而在烏克蘭控制區,可以把防空系統往前推的地方,俄軍連部分制空權都沒有。
這幾周要來談一下,打了大半年的俄烏戰爭,究竟有多少可以檢討的地方。不說總檢討,是因為可能幾十年後才能窺得全貌,故只談談當前可以確定的。
要了解戰略上的攻勢守勢,不能單單從軍備去看,更要從歷史跟現狀的格局,著眼「萬一現狀改變後會怎樣」的思維,去探討變化的可能性。 實際的作為 最後,看待攻勢跟守勢戰略,要以實際作為去看。不能只看意圖,或是表面宣稱的樣子,不然現代各國的軍事指導單位都叫做「國家防衛部」,你看過哪個主要國家有「戰爭部」的?
解釋所謂的攻勢、守勢戰略,意圖是非常重要的,台灣完全沒有反攻大陸的打算,現階段也沒有想過侵略福建省取得土地,那麼要將武器解釋成為進攻性用途,就沒有說服力。換句話說,要解釋攻勢跟守勢,我們要先了解「現狀」。 歷史無法放棄 回到近年最夯的範例,俄國對烏克蘭的侵略行動,許多人無法理解,何必大動干戈?
有用的啟示,就是在軍事戰略上,傳統思維完全沒錯,一點都沒過時。舉凡注重軍事管理,保持後勤完整,確保補給線暢通,並依此制定各種攻防策略。攻防比的計算並沒有過時,進攻依舊要比防禦方多很多人,3:1的基礎在各地都成立,幾乎沒有進攻案例是以寡擊眾,就算烏軍反攻,也得集結更多兵力才能打穿陣線。
其他先進裝備更不用提,空軍的價格極為昂貴,但數量無法多到形成壓制,少量質精反而成為不敢運用的拖累。陸軍的先進戰車,看似效能大為提升,但在作戰上面對的不是戰車決戰,而是複合城鎮防禦、步炮、步戰協同的烏軍,此時單一性能不是重點,能不能形成數量加火力的總體優勢才是。
可以說戰爭初期是各顯神通,只是俄軍先一步敗退。不過說敗退也不對,俄空軍一直都沒處在敗的階段,只能說取得不了勝利,也控制不了烏克蘭天空,到今天僅僅能說,在俄軍地面控制區,其空軍可以取得部分制空權,而在烏克蘭控制區,可以把防空系統往前推的地方,俄軍連部分制空權都沒有。
這幾周要來談一下,打了大半年的俄烏戰爭,究竟有多少可以檢討的地方。不說總檢討,是因為可能幾十年後才能窺得全貌,故只談談當前可以確定的。
要了解戰略上的攻勢守勢,不能單單從軍備去看,更要從歷史跟現狀的格局,著眼「萬一現狀改變後會怎樣」的思維,去探討變化的可能性。 實際的作為 最後,看待攻勢跟守勢戰略,要以實際作為去看。不能只看意圖,或是表面宣稱的樣子,不然現代各國的軍事指導單位都叫做「國家防衛部」,你看過哪個主要國家有「戰爭部」的?
解釋所謂的攻勢、守勢戰略,意圖是非常重要的,台灣完全沒有反攻大陸的打算,現階段也沒有想過侵略福建省取得土地,那麼要將武器解釋成為進攻性用途,就沒有說服力。換句話說,要解釋攻勢跟守勢,我們要先了解「現狀」。 歷史無法放棄 回到近年最夯的範例,俄國對烏克蘭的侵略行動,許多人無法理解,何必大動干戈?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問題在於,公司是否會重視人類勞動的無形資產 — 創造力、同理心、理解深度,或是將人類輸入,純粹視為機器產生文字的最後清潔人員?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avatar-avatar
縱光☆興趣使然的小說家
發佈於格友大廳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問題在於,公司是否會重視人類勞動的無形資產 — 創造力、同理心、理解深度,或是將人類輸入,純粹視為機器產生文字的最後清潔人員?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avatar-avatar
縱光☆興趣使然的小說家
發佈於格友大廳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一本針對寫作能力提升的書籍,解答了許多新手和有意提升寫作技巧的人所面對的疑慮與挑戰。別適合那些想要在網路時代展現才華與影響力的讀者。透過這本書,您將能學會如何開始寫作、提升思維,以及如何透過寫作實現獲利。文章同時鼓勵讀者勇於分享自己的觀點。
Thumbnail
透過閱讀《超牢記憶法》所學到的提升記憶力的技巧,包括提取練習、間隔學習以及交錯學習等方法。透過自我測試及定期回顧,能有效深化長期記憶,克服記憶力不佳的困擾。這些方法促使作者在學習中取得顯著進步,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幫助。
Thumbnail
檢視閱讀的目的 讓讀者有能力判斷這本書的整體 判斷是否值得深讀,進入分析閱讀階段 檢視略讀的步驟 閱讀書名頁或序 釐清本書類別 了解作者動機 閱讀目錄 了解本書架構 檢閱索引 依靠常識找出重點詞彙 閱讀出版者的介紹 通常作者會在此摘要書的內容 判斷是否想更仔細讀這本書 在
Thumbnail
你所相信的意義,很可能只是在強化別人的信念,畢竟你可是他的隱藏財源。
Thumbnail
因為從大一暑假開始看課外書,大概已經滿了一年了,這幾年來閱讀有帶來些成長,想要列出幾點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這裡說的書是課外書,而且是以工具書為主,也就是知識型和方法類的書 案例和故事 在書中,方法和觀念是最重要的,而故事或案例則是用來解釋或輔助說明,那麼如果你已經對這些方法和觀念有理解透徹
Thumbnail
如果你討厭制式,卻希望有系統的整理自己的讀書心得的話,這本書的確可以提供一些方法,讓你跟著他的步驟,慢慢將思緒整理清晰、表達完整。
這本書跟[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同一個作者,不過是比較早的作品。我是想試試「作者月」,如果讀同一個作者的書,會不會比較了解作者的想法。再來就是覺得自己閱讀的速度不快,還要一邊輸出寫筆記,寫出來的也很凌亂,想知道有什麼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筆記整合或是增加思考...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一本針對寫作能力提升的書籍,解答了許多新手和有意提升寫作技巧的人所面對的疑慮與挑戰。別適合那些想要在網路時代展現才華與影響力的讀者。透過這本書,您將能學會如何開始寫作、提升思維,以及如何透過寫作實現獲利。文章同時鼓勵讀者勇於分享自己的觀點。
Thumbnail
透過閱讀《超牢記憶法》所學到的提升記憶力的技巧,包括提取練習、間隔學習以及交錯學習等方法。透過自我測試及定期回顧,能有效深化長期記憶,克服記憶力不佳的困擾。這些方法促使作者在學習中取得顯著進步,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幫助。
Thumbnail
檢視閱讀的目的 讓讀者有能力判斷這本書的整體 判斷是否值得深讀,進入分析閱讀階段 檢視略讀的步驟 閱讀書名頁或序 釐清本書類別 了解作者動機 閱讀目錄 了解本書架構 檢閱索引 依靠常識找出重點詞彙 閱讀出版者的介紹 通常作者會在此摘要書的內容 判斷是否想更仔細讀這本書 在
Thumbnail
你所相信的意義,很可能只是在強化別人的信念,畢竟你可是他的隱藏財源。
Thumbnail
因為從大一暑假開始看課外書,大概已經滿了一年了,這幾年來閱讀有帶來些成長,想要列出幾點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這裡說的書是課外書,而且是以工具書為主,也就是知識型和方法類的書 案例和故事 在書中,方法和觀念是最重要的,而故事或案例則是用來解釋或輔助說明,那麼如果你已經對這些方法和觀念有理解透徹
Thumbnail
如果你討厭制式,卻希望有系統的整理自己的讀書心得的話,這本書的確可以提供一些方法,讓你跟著他的步驟,慢慢將思緒整理清晰、表達完整。
這本書跟[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同一個作者,不過是比較早的作品。我是想試試「作者月」,如果讀同一個作者的書,會不會比較了解作者的想法。再來就是覺得自己閱讀的速度不快,還要一邊輸出寫筆記,寫出來的也很凌亂,想知道有什麼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筆記整合或是增加思考...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