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照改“TAIWAN”聲浪起 謝龍介:引火自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撰寫:楊騰凱
親綠政黨時代力量日前公佈一份最新民調,指高達74%的台灣民眾,支持將台灣現行的中華民國護照英文名稱,從“REPUBLIC OF CHINA”改成“TAIWAN”。事後,外交部又對外表示,假如“朝野對此新名稱有共識,外交部自當配合辦理”,使得護照英文名稱議題,再度於台灣掀波。不過,國民黨副秘書長謝龍介在3月31日表示,“中華民國”的名稱可說是“神主牌”,操作意識形態,當心有朝一日將引火自焚。
謝龍介3月31日在廣播節目中表示,若護照上的“REPUBLIC OF CHINA”拿掉,在法律上可說是一次幹掉中華民國僅剩的15個邦交國,中華民國這個名字能延續百年沒被消滅,就是因為這些邦交國還在,什麼叫主權?主權就是要靠邦交國來凸顯,如果連15個邦交國都沒了,是要承認什麼主權?謝龍介痛批,做這些沒意義的事情,不過就是自己爽而已。
謝龍介指出,當初陳水扁任內在護照上加註“TAIWAN”字樣,卻未同時刪去“REPUBLIC OF CHINA”,難道是陳水扁腦袋不好嗎?其實陳水扁可聰明了,他知道有些東西只能加,卻不能減。
謝龍介表示,中華民國可說是“神主牌”,如果連這個神主牌都不要,那兩岸會發生什麼事?政府要不要跟人民講清楚?若說美國會挺台灣那也很好,大可以也跟人民講清楚。但是,這麼做最後會有什麼風險?難道吵架了真的會有外人挺嗎?若真能如此,我們就跟大陸吵架試試,可是吵完之後,我們就是新的獨立國家?事情沒這麼簡單。
“如果要操作這種意識型態,當心有一天會引火自焚。”謝龍介感嘆,台灣有些人以為大陸因為一個疫情就趴在地上了,這樣想的人,不如去看看國際其他國家的疫情,相信他們會反過來欣賞大陸對疫情的控制,所以看事情要看長遠,小心不要一腳踩入火坑。其實聯合國當初創立時,有許多文獻資料裡面寫的都是中華民國,那都是我們的資產,大陸搞不好還很怨嘆,他們沒有這樣子的文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會員
189內容數
《多維TW》月刊是一本深度分析政經評論雜誌 以時政評論、國際新聞資訊搭建溝通橋樑 突破地域主張以『多維觀點』提供『寰球視野』 全方位解讀和剖析中國政治、兩岸關係、以及國際現勢牽動下的全球局勢發展與影響。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多維TW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撰寫:吳卓遠 流行疫情指揮中心3月30日14時召開記者會宣布,台灣新增8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7例境外移入,1例本土病例,為3月28日確診的台交通局駐機場員工之5歲兒子。 指揮中心指揮官、台衛福部長陳時中也宣布3月29日晚間台灣新增3例死亡病例的不幸消息,表示死者基本上有慢性病。目前台灣累計確
郝柏村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嚴峻的時刻,病逝於台灣台北內湖三軍總醫院,雖目前過世原因不明,不過郝柏村已活過百歲,其在政壇上的風風雨雨,也算劃下休止符。郝柏村隕落,與李登輝漸漸走出台灣歷史,象徵著台灣在1980年代,那個反動派與改革派的激烈鬥爭,混雜著本土派與大中國意識的惡鬥,如今在台灣已經劃下休止符。
撰寫:蔡苡柔 2014年擅長網絡大數據分析DailyView網絡溫度計統計10大中國大陸網絡流行用語,包括“樓主”、“牛逼”、“給力”這些在台灣社會和網絡都能看到的字詞居然都是源自中國大陸,有些字詞原本在台灣就有意義相近的語彙,引發許多討論。不過,當時對於這種流行語來台灣的情況討論多是驚奇或是有
撰寫:施學庸 2020年3月29日,知名餐飲漢堡王台灣公司,因為其3月25日在臉書的兩則宣傳文章將套餐命名為“武漢肺炎剋星”而上了大陸社交平台新浪微博的“熱搜”,該文章引發大陸網友強烈不滿與批評,並出現要“抵制漢堡王”的呼號。 隨後漢堡王中國火速發表聲明,強調兩者是不同公司,同時替漢堡王台灣公司向
撰寫:譚英瑛 在新冠肺炎疫情陰影之下,台北市與新北市之間的年度“雙北首長會談”於3月26日在台北市政府展開,台北市長柯文哲在會後聯訪時指出,由於他認為肺炎疫情將“拖很久”,過程中也將陸續產生很多新問題,因此在雙北政府互相掌握對口單位的情況下,就是以“且戰且走”的角度來應對疫情。 從2015年就延
撰寫:林嘉禾 2020年台灣大選大敗後,國民黨“改組”工程隨著江啟臣當選主席、並陸續發布新任黨務主管人事命令而逐漸推進,但是國民黨的“改革”卻還在原地繞圈圈,甚至內鬥外患此起彼落,讓人看不到這個政黨的品牌價值有拉升的跡象。 3月24日,《鏡周刊》發布專題報導,揭露國民黨宣傳部門私下邀請Faceb
撰寫:吳卓遠 流行疫情指揮中心3月30日14時召開記者會宣布,台灣新增8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7例境外移入,1例本土病例,為3月28日確診的台交通局駐機場員工之5歲兒子。 指揮中心指揮官、台衛福部長陳時中也宣布3月29日晚間台灣新增3例死亡病例的不幸消息,表示死者基本上有慢性病。目前台灣累計確
郝柏村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嚴峻的時刻,病逝於台灣台北內湖三軍總醫院,雖目前過世原因不明,不過郝柏村已活過百歲,其在政壇上的風風雨雨,也算劃下休止符。郝柏村隕落,與李登輝漸漸走出台灣歷史,象徵著台灣在1980年代,那個反動派與改革派的激烈鬥爭,混雜著本土派與大中國意識的惡鬥,如今在台灣已經劃下休止符。
撰寫:蔡苡柔 2014年擅長網絡大數據分析DailyView網絡溫度計統計10大中國大陸網絡流行用語,包括“樓主”、“牛逼”、“給力”這些在台灣社會和網絡都能看到的字詞居然都是源自中國大陸,有些字詞原本在台灣就有意義相近的語彙,引發許多討論。不過,當時對於這種流行語來台灣的情況討論多是驚奇或是有
撰寫:施學庸 2020年3月29日,知名餐飲漢堡王台灣公司,因為其3月25日在臉書的兩則宣傳文章將套餐命名為“武漢肺炎剋星”而上了大陸社交平台新浪微博的“熱搜”,該文章引發大陸網友強烈不滿與批評,並出現要“抵制漢堡王”的呼號。 隨後漢堡王中國火速發表聲明,強調兩者是不同公司,同時替漢堡王台灣公司向
撰寫:譚英瑛 在新冠肺炎疫情陰影之下,台北市與新北市之間的年度“雙北首長會談”於3月26日在台北市政府展開,台北市長柯文哲在會後聯訪時指出,由於他認為肺炎疫情將“拖很久”,過程中也將陸續產生很多新問題,因此在雙北政府互相掌握對口單位的情況下,就是以“且戰且走”的角度來應對疫情。 從2015年就延
撰寫:林嘉禾 2020年台灣大選大敗後,國民黨“改組”工程隨著江啟臣當選主席、並陸續發布新任黨務主管人事命令而逐漸推進,但是國民黨的“改革”卻還在原地繞圈圈,甚至內鬥外患此起彼落,讓人看不到這個政黨的品牌價值有拉升的跡象。 3月24日,《鏡周刊》發布專題報導,揭露國民黨宣傳部門私下邀請Faceb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台灣共和國》的台灣國民vs在台灣的《山寨版中國人》,應該有很明確的對比,《山寨版中國人》在國際社會沒有真正的中國護照。台灣獨立建國陣營的腳步、節奏,務必跟上國際腳步,才能及時做明確的決擇。台灣人沒有機會也不需要再討論是否廢棄中華民國體制獨立建國,因為中華民國台灣的法定位在國際社會早就已經非常清楚。
臺灣民主國 甲午戰爭後,大清國欽差大臣李鴻章代表清廷割讓臺灣給大日本帝國。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許多臺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清政府改變態度。1895年5月25日,臺灣人民宣佈脫離大清國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原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
Thumbnail
看到這類人一直強調「台灣」真的無語,中華民國本來就是一個國家!
中華民國在台灣已經從中國的合法政府變成中國的非法政權。雖然台灣人大多數還容忍中華民國體制的統治,然只要台灣人民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有正確的認知,相信會有更多台灣人會覺醒,同時也能凝聚堅強的建國意志。
賴總統「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之政治性說法,一方面是為安撫、欺騙各黨派的台灣人,一方面在國際上則是為避開美、中對峙維持中立,因為承認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國),其實具有台灣領導人向中國北京投靠之意義。對此台灣本土派團體應該要有正確的認識,有必要採取積極主動的具體行動,論述互不隸屬的意義。
從台灣近年「抗中保台」的主流民意來看,可以知道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是一種「虛假的」(模糊的)的統獨對峙現象,其中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是主要原因。「正確的認清中華民國是中國的舊政權之真相」(這就是一個中國),才能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走向「改變現狀」之目標 。
Thumbnail
在國際場合,台灣被強制冠上中國的命名 Chinese Taipei;在島內,各種過去中華黨國對台灣人的錯誤命名與矮化,也為台派沿用至今,例如:『閩南語』、『本省人』、『中華文化』等等,都是一種試圖將台灣人合理化為中國人的話術。當這些名詞成了日常慣用,甚至成為學術正確,那意識形態的中國化也宣告完成。
「維持中國的非法政權中華民國統治台灣的現狀(維持現狀)」,北京政權即可依「政府繼承原則」,繼承、併吞台灣,所以台灣人民才需要建立屬於台灣人的國家。
Thumbnail
2023年1月13日我國完成中華民國第十六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兩天後 (15日)諾魯共和國與中華民國斷交,改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重新建立外交關係,很明顯是中共在台灣大選後的政治施壓。2016年至今,已有10個國家與我國斷交,有一個疑問,若有一天台灣邦交國歸零會有什麼影響?
標題正確的全文應該是要叫「中華民國為中共國人的祖國」。   台灣一直過去都被小粉紅們說中國是台灣的祖國?可是中華民國的前身為大清帝國。 在國民黨撤軍來台之前,台灣這塊土地是很複雜的,有大清帝國的人民來台、有大元帝國的人民來台、有大明帝國的人民來台,甚至還有大日帝國,跟原住民族共16族。 換言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台灣共和國》的台灣國民vs在台灣的《山寨版中國人》,應該有很明確的對比,《山寨版中國人》在國際社會沒有真正的中國護照。台灣獨立建國陣營的腳步、節奏,務必跟上國際腳步,才能及時做明確的決擇。台灣人沒有機會也不需要再討論是否廢棄中華民國體制獨立建國,因為中華民國台灣的法定位在國際社會早就已經非常清楚。
臺灣民主國 甲午戰爭後,大清國欽差大臣李鴻章代表清廷割讓臺灣給大日本帝國。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許多臺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清政府改變態度。1895年5月25日,臺灣人民宣佈脫離大清國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原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
Thumbnail
看到這類人一直強調「台灣」真的無語,中華民國本來就是一個國家!
中華民國在台灣已經從中國的合法政府變成中國的非法政權。雖然台灣人大多數還容忍中華民國體制的統治,然只要台灣人民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有正確的認知,相信會有更多台灣人會覺醒,同時也能凝聚堅強的建國意志。
賴總統「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之政治性說法,一方面是為安撫、欺騙各黨派的台灣人,一方面在國際上則是為避開美、中對峙維持中立,因為承認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國),其實具有台灣領導人向中國北京投靠之意義。對此台灣本土派團體應該要有正確的認識,有必要採取積極主動的具體行動,論述互不隸屬的意義。
從台灣近年「抗中保台」的主流民意來看,可以知道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是一種「虛假的」(模糊的)的統獨對峙現象,其中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是主要原因。「正確的認清中華民國是中國的舊政權之真相」(這就是一個中國),才能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走向「改變現狀」之目標 。
Thumbnail
在國際場合,台灣被強制冠上中國的命名 Chinese Taipei;在島內,各種過去中華黨國對台灣人的錯誤命名與矮化,也為台派沿用至今,例如:『閩南語』、『本省人』、『中華文化』等等,都是一種試圖將台灣人合理化為中國人的話術。當這些名詞成了日常慣用,甚至成為學術正確,那意識形態的中國化也宣告完成。
「維持中國的非法政權中華民國統治台灣的現狀(維持現狀)」,北京政權即可依「政府繼承原則」,繼承、併吞台灣,所以台灣人民才需要建立屬於台灣人的國家。
Thumbnail
2023年1月13日我國完成中華民國第十六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兩天後 (15日)諾魯共和國與中華民國斷交,改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重新建立外交關係,很明顯是中共在台灣大選後的政治施壓。2016年至今,已有10個國家與我國斷交,有一個疑問,若有一天台灣邦交國歸零會有什麼影響?
標題正確的全文應該是要叫「中華民國為中共國人的祖國」。   台灣一直過去都被小粉紅們說中國是台灣的祖國?可是中華民國的前身為大清帝國。 在國民黨撤軍來台之前,台灣這塊土地是很複雜的,有大清帝國的人民來台、有大元帝國的人民來台、有大明帝國的人民來台,甚至還有大日帝國,跟原住民族共16族。 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