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中的寶島:臺博館《夢幻古圖》、《繪自然》特展(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說到臺灣的珍稀物種,你會想到什麼呢?是雲豹、帝雉,抑或是臺灣黑熊、櫻花鉤吻鮭?
在上一篇當中,我介紹了本館的特展《夢幻古圖-康熙臺灣輿圖總動員》,透過《康熙臺灣輿圖》,我們認識了十七、十八世紀臺灣的山川地景、人文風貌。而在下篇,擇要介紹在臺博館南門園區二樓展出多幅動植物素描的《繪自然-博物畫裡的臺灣》特展,帶著大家一起認識臺灣自然史多彩的一頁。
《繪自然-博物畫裡的臺灣》特展在2020年1月22日到2021年5月30日,於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紅樓展示館二樓進行為期一年四個月的展出,展覽中展出許多國內外科學家針對臺灣動植物繪出的圖畫以及相關書籍,記錄下福爾摩沙上,囊括植物、鳥類、魚類、昆蟲等形形色色的物種,為臺灣的自然史留下了珍貴而美麗的紀錄。
科學家獻給自然的妙筆情畫
登上最後一階通往二樓的階梯,在樓梯口迎接客人的是一幅詢問「沒有畫畫,就沒有科學?」的說明畫報,畫報以蓪草的寫實畫為底,用兩段文字說明了「畫畫」由古至今在人類文明中扮演了多麼重要的角色-繪畫是人類認知世界的方式之一,從原始人開始,人類在洞窟上製作壁畫,然後慢慢的畫在紙上、書上,將這數萬年間的無數生命串聯起來,越過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成為一部宏大的自然史紀錄,也是開啟科學時代的重要鑰匙。
而生態自然景觀豐富的臺灣,也為從世界各地、抑或是本土的博物學家們展現了她的獨特性,每每讓他們大有所獲,進而利用博物畫、科學繪圖的方式留下這些珍貴的圖像紀錄。
畫畫是描述世界的方式
《繪自然-博物畫裡的臺灣》特展分成「自然史與科學繪圖」、「畫說臺灣」、「科學繪圖實作」、「當代科學繪圖示範」四個主題,一層一層講述「繪圖」對於自然史的重要性與作用。
「自然史與科學繪圖」展區以各種植物、動物或彩色或黑白的素描圖像,闡述博物學家使用圖像作為溝通與研究的橋樑,「畫畫」是他們描述世界的方式,他們利用寫實的畫作,讓其他地區的人們也能藉由圖畫認識那些他們未曾看過的物種。
而描繪自然物並非率先進行航海冒險的歐洲國家的專利,古代的東亞國家就已經有不少描繪草藥、生物的圖譜,雖然它們因為缺乏系統、圖像不夠細膩等原因而不被現代學者採用,但仍舊可以算是真正科學繪圖的原型。
日本植物學之父 牧野富太郎《大日本植物誌》
土生土長的繪圖記錄
認識了「繪畫」對於自然史、博物學的用處之後,我們通過隔板,來到第二展區「畫說臺灣」。這個主題展出了從十九世紀開始,清末時期的英國探險家、日治時期的學者、當代的繪圖師等人是如何藉由圖畫,建構出臺灣自然史的各類科學繪圖,且其中不乏臺灣籍的繪圖師。這一區的展品除了各式各樣的素描圖外,也展示了許多相關著作,描繪出當時的臺灣生態樣貌。
另外,展覽中也展出常見於臺灣中低海拔的木本植物-蓪草,它的髓心可以被製作成蓪草紙,用於做畫、製作假花或是中國化的包裝襯墊。蓪草紙飄洋過海抵達歐洲後,引起了英國人的好奇,經過一連串的調查後,蓪草成為臺灣第一個被學術命名、擁有科學繪圖描述的植物。
這一主題涵蓋了生長、棲息於臺灣山川間的鳥獸蟲魚與植物,有彩色的、也有黑白的,它們有些出自外國學者之手,也有些是臺灣人一筆一畫繪製而成,為這塊土地上人類以外的其他生物留下紀錄。同時也有關於臺灣地貌、地景、地質的繪畫,更全面的畫下臺灣自然界的各種樣貌。
生長在台灣中低海拔,可以做成紙的蓪草
臺灣樹木的戶口名簿-《臺灣樹木誌》
臺灣最早的植物誌-《臺灣植物圖譜》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四百年前的臺灣素顏
看完了前人利用繪畫所做的紀錄,那麼攝影與影像處理技術已經十分成熟的現代,又是如何進行自然史的資料蒐集呢?答案是:攝影與影像仍舊不能取代科學繪圖在自然史中的重要地位。在「當代科學繪圖示範」展區中,展出了「太平山野外調查作業」的圖畫、影像,以及說明,科學繪圖直至今日依然被應用於自然紀錄,無法被各種高科技的產品與技術取而代之。
最後,「科學繪圖實作」區則以長長的木桌、許多動植物標本,讓觀眾可以面對著博物學家的工作空間,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標本,自己觀察,然後在紙上畫下它的特徵型態,製作出屬於自己的科學繪圖。不過這個區域因應防疫,目前只會在購票櫃台取得紙張,但互動區域並未提供筆,如果想要試試看科學繪圖的朋友,可以自行準備好筆進行繪製。
模擬出的博物學家工作室
參觀者畫的科學繪圖
看完整個《繪自然-博物畫裡的臺灣》特展,維妙維肖、栩栩如生的動植物繪畫讓人讚嘆於繪者的觀察力與繪畫技巧,透過這些科學繪圖,我們不僅能夠細細的端詳這些平常不能見到或是無法仔細觀察的生物,也能知道對於臺灣而言,這些關於大自然的紀錄如何重要與得來不易。
如果你也喜歡大自然,對這些動植物繪畫感興趣,抑或是想了解臺灣自然史,那麼不妨挑個人比較少的時候,親自前往臺博館南門園區一睹它們的風采,或者等到疫情趨緩後,前往參觀,欣賞這紙上的自然風貌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一場電影,一齣戲,一本書,一段旅程 在場景與景色的變換,在人物角色的情感中流連,在紙頁的字裡行間, 透過五官感受他們的故事,感情與生命脈動,最後彙整成我流感受的小小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夢幻古圖─康熙臺灣輿圖總動員》特展在2020年3月10日到8月30日在臺博館本館進行為期近六個月的展出。本展除展出康熙年間繪製的原圖以外,也分別展出了兩幅於日治時期繪製的摹本,以及近年完成的數位重建版本,此次展覽也是數位重建版的首次公開亮相。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與國立歷史博物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一同合作,於2020年1月22日到6月21日,在十三行博物館第一特展室展出包括台灣、中國、日本、韓國、越南等國的酒器及文物近七十件,讓觀眾一窺「酒」如何發揮它在神話傳說、文學創作、祭儀節慶、工藝交流等面向的深遠影響。
「茶多酚實驗室-五感六識品茗特展」翻轉了大眾對於喝茶的刻板印象,大膽挑戰以科學角度解構品茗感受,並在不大的展場內設置許多互動展示設計,讓觀眾不只能「看」展覽,也可以經由實際嗅聞、觸摸、聆賞的五感體驗中,用身體記憶認識品茗的方法與知識。
《小說:雙城計畫》展在2019年11月16日至2020年3月1日於台北市立美術館二樓展出,試圖從偽歷史的角度出發,以小說作為發想,通過一系列虛幻建構、難以考據的故事、怪談、軼聞、記述,或是個人的私密回憶、來回絮叨的瑣碎小事,展開台灣與澳洲兩地的探索。
一個人的日常生活,都會與「流行」、「品味」、「消費」或多或少牽扯上關係,每個人每一天的消費都代表了個人的品味喜好,而這些品味、流行所帶動的消費,則都反映了消費者的自我形象與價值觀,同時也反映出該時代的社會樣貌。
《茶遊記-茶的超時空壯遊》特展由茶業博物館與國立歷史博物館攜手合作,於茶葉博物館展示館一樓展出,展期從二○一九年九月十六日到二○二○年六月十四日。本次展覽共分成「茶的誕生」、「萬里茶路」、「海上茶香」三大主題,講述茶葉從誕生地中國,經由陸路與海路向外傳播的旅途。
《夢幻古圖─康熙臺灣輿圖總動員》特展在2020年3月10日到8月30日在臺博館本館進行為期近六個月的展出。本展除展出康熙年間繪製的原圖以外,也分別展出了兩幅於日治時期繪製的摹本,以及近年完成的數位重建版本,此次展覽也是數位重建版的首次公開亮相。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與國立歷史博物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一同合作,於2020年1月22日到6月21日,在十三行博物館第一特展室展出包括台灣、中國、日本、韓國、越南等國的酒器及文物近七十件,讓觀眾一窺「酒」如何發揮它在神話傳說、文學創作、祭儀節慶、工藝交流等面向的深遠影響。
「茶多酚實驗室-五感六識品茗特展」翻轉了大眾對於喝茶的刻板印象,大膽挑戰以科學角度解構品茗感受,並在不大的展場內設置許多互動展示設計,讓觀眾不只能「看」展覽,也可以經由實際嗅聞、觸摸、聆賞的五感體驗中,用身體記憶認識品茗的方法與知識。
《小說:雙城計畫》展在2019年11月16日至2020年3月1日於台北市立美術館二樓展出,試圖從偽歷史的角度出發,以小說作為發想,通過一系列虛幻建構、難以考據的故事、怪談、軼聞、記述,或是個人的私密回憶、來回絮叨的瑣碎小事,展開台灣與澳洲兩地的探索。
一個人的日常生活,都會與「流行」、「品味」、「消費」或多或少牽扯上關係,每個人每一天的消費都代表了個人的品味喜好,而這些品味、流行所帶動的消費,則都反映了消費者的自我形象與價值觀,同時也反映出該時代的社會樣貌。
《茶遊記-茶的超時空壯遊》特展由茶業博物館與國立歷史博物館攜手合作,於茶葉博物館展示館一樓展出,展期從二○一九年九月十六日到二○二○年六月十四日。本次展覽共分成「茶的誕生」、「萬里茶路」、「海上茶香」三大主題,講述茶葉從誕生地中國,經由陸路與海路向外傳播的旅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科幻電影虛構的外星球上,原始住民們只要將尾巴末端與動物鬃毛、植物維管束組織相連,纏繞在一起的生命線就會得知彼此的意識,共同連至大地母親的意識之中,無須訴諸言語。在名為地球的這座美麗行星上,人類或許是唯一與地球失去連結的生命物種。
Thumbnail
自古以來,人類只能佇立於蒼天古木之下,瞻仰大自然無盡的生命力;妒忌地看著鳥獸棲息於巨木之上,想像著它們眼中居高臨下的景色又是如何? 「尋樹的人」是台灣第一個研究團隊團隊身體力行地尋樹、攀樹。他們穿梭在台灣的森林尋找古籍、原住民耆老所說的巨木,除了拍攝巨木的等比例全身照,也為我們大來樹冠層的故事...
Thumbnail
第一次拿起厚重精美的《橫斷臺灣:追尋臺灣高山植物地理起源》時,腦海中不禁想,不管是書名還是主題,這本書對我來說似乎稍微嚴肅了點。但讀著有如推理解謎的植物親緣脈絡、搭配上優美的山景、姿態各異的植物彩繪,我逐漸發覺這本定位在科普的作品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硬斗」(ngē-táu)......
Thumbnail
台東藝術館目前的展覽。由魚刺客與2019年來臺駐村的巴丹島藝術家進行策展。透過海洋意識策展行動,藝術家以實地田野經驗與思辨後創作作品,以情感且具想像力方式喚起並連結臺東故事的多元面向。展出作品呈現島嶼聯想、生態守望、沉默身影、夢回部落四個子題。藝術家風格不同,展現多元性並透過作品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
Thumbnail
❗折扣優惠 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門票 📌生命科學廳以大自然的奧祕為總主題,利用13個展示區分別呈現大自然的現象及演化的動態 📌在人類文化廳見識到前人的智慧發明,也能體認到人類文化的變遷歷程 📌地球環境廳包括微觀世界、芸芸眾生、臺灣自然生態及青藏高原遠距天文觀測展示等主題 ⬇️完
Thumbnail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攜手合作,推出航向世界的臺灣特展,展期自2024年3月23日起至2025年3月23日止。展覽將帶領參觀者以全新視角探索臺灣,透過生動有趣的數位科技體驗,重新認識這座充滿魅力的島嶼。歡迎大家蒞臨本次特展,一同發現臺灣之美!
Thumbnail
票價只需要30元就可以看到本館跟古生物館,不過因為閉館時間是5點,時間太短,所以我們先選擇古生物館來看,古生物館前身是土地銀行的總行,1991年為三級古蹟,1997年變更為臺北市市定古蹟,2005年臺灣博物館系統計畫成案,土地銀行與臺灣博物館合作,由臺博館負責古蹟修復及後續營運管理,定位為自然史及金
Thumbnail
採集人的野帳是一部台漫,描述了日治時期的植物採集職人在臺灣的故事,霉女因為人物的互動關係進而被吸引進這部漫畫世界。在漫畫中,作者生動地描繪了一些臺北植物園的角落。大家有興趣的話,不妨到臺北植物園實地遊玩,感受時代的風貌與漫畫的場景。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科幻電影虛構的外星球上,原始住民們只要將尾巴末端與動物鬃毛、植物維管束組織相連,纏繞在一起的生命線就會得知彼此的意識,共同連至大地母親的意識之中,無須訴諸言語。在名為地球的這座美麗行星上,人類或許是唯一與地球失去連結的生命物種。
Thumbnail
自古以來,人類只能佇立於蒼天古木之下,瞻仰大自然無盡的生命力;妒忌地看著鳥獸棲息於巨木之上,想像著它們眼中居高臨下的景色又是如何? 「尋樹的人」是台灣第一個研究團隊團隊身體力行地尋樹、攀樹。他們穿梭在台灣的森林尋找古籍、原住民耆老所說的巨木,除了拍攝巨木的等比例全身照,也為我們大來樹冠層的故事...
Thumbnail
第一次拿起厚重精美的《橫斷臺灣:追尋臺灣高山植物地理起源》時,腦海中不禁想,不管是書名還是主題,這本書對我來說似乎稍微嚴肅了點。但讀著有如推理解謎的植物親緣脈絡、搭配上優美的山景、姿態各異的植物彩繪,我逐漸發覺這本定位在科普的作品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硬斗」(ngē-táu)......
Thumbnail
台東藝術館目前的展覽。由魚刺客與2019年來臺駐村的巴丹島藝術家進行策展。透過海洋意識策展行動,藝術家以實地田野經驗與思辨後創作作品,以情感且具想像力方式喚起並連結臺東故事的多元面向。展出作品呈現島嶼聯想、生態守望、沉默身影、夢回部落四個子題。藝術家風格不同,展現多元性並透過作品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
Thumbnail
❗折扣優惠 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門票 📌生命科學廳以大自然的奧祕為總主題,利用13個展示區分別呈現大自然的現象及演化的動態 📌在人類文化廳見識到前人的智慧發明,也能體認到人類文化的變遷歷程 📌地球環境廳包括微觀世界、芸芸眾生、臺灣自然生態及青藏高原遠距天文觀測展示等主題 ⬇️完
Thumbnail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攜手合作,推出航向世界的臺灣特展,展期自2024年3月23日起至2025年3月23日止。展覽將帶領參觀者以全新視角探索臺灣,透過生動有趣的數位科技體驗,重新認識這座充滿魅力的島嶼。歡迎大家蒞臨本次特展,一同發現臺灣之美!
Thumbnail
票價只需要30元就可以看到本館跟古生物館,不過因為閉館時間是5點,時間太短,所以我們先選擇古生物館來看,古生物館前身是土地銀行的總行,1991年為三級古蹟,1997年變更為臺北市市定古蹟,2005年臺灣博物館系統計畫成案,土地銀行與臺灣博物館合作,由臺博館負責古蹟修復及後續營運管理,定位為自然史及金
Thumbnail
採集人的野帳是一部台漫,描述了日治時期的植物採集職人在臺灣的故事,霉女因為人物的互動關係進而被吸引進這部漫畫世界。在漫畫中,作者生動地描繪了一些臺北植物園的角落。大家有興趣的話,不妨到臺北植物園實地遊玩,感受時代的風貌與漫畫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