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生活品質的民族——法國人罷工的藝術

2020/04/12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從2016年的華航罷工,到去年的長榮,臺灣對於勞工價值的議題愈來愈關注。其實早在解嚴後的1989年,就有台灣第一次的遠東化纖罷工事件。說到罷工,免不了就會聯想到歐洲,而歐洲內部更說法國是「三天一小罷,五天一大罷。」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社會生態?原因與他們的歷史背景相關。
自法國大革命後,「革命」的思維就深植法國人心中。只要是侵害老百姓權益,人民就有資格站到街上抗爭。在法國,由於憲法有明文保障人民的罷工權,而罷工行動的「便捷度」也相當高,假如今天對上司不滿,只要找一個與你相同立場,同樣對工作懷有怨念的人,即可實施一個兩人的「小型罷工」。
當然,如果三不五時來一場罷工,很容易變得訴求不夠明確,更不會引起太多注意。所以法國的罷工往往會出現交通癱瘓、人民生活機能大受影響的清況。這在別的國家聽起來似乎是大事一件,但對法國人來說,罷工純粹是他們靠行動表達自己聲音的時刻,實際上,罷工的意義也正是如此。對我們來說,罷工與抗議帶給人的印象就是不停呼口號、很吵鬧、很擁擠。但在法國,很多時候民眾只是拿著標語牌,安靜且緩慢地往前。
面對如此家常便飯的罷工行動,法國也為此付出了許多代價。引用華航前總經理張有恒之前的聲明稿:「突襲罷工後對大多數無辜的旅客,以及對自己公司聲譽的負面影響,甚至使公司經營不善,失去大眾的信賴,最終的受害者,不就是自己?」意思也就是說,去罷工,丟了飯碗的很有可能是自己。前陣子的年金改革導致的全國性罷工,無庸置疑使交通方面嚴重癱瘓,經濟方面也有巨大的衝擊。
那法國人自己是如何看待的呢?較大型的罷工通常是由工會發起,而加入工會的勞工只佔了13%左右。這反映不是每個法國人都熱中於這樣的行動,甚至有一定比例的人覺得反感,認為這罷工的人為了自身利益反而影響了多數人的權益,但早就習以為常,對不認同的他們來說,走上街頭的人只是在行使自己的公民權而已。
不管是何種公民行動,不論是哪個國家的人出聲,都應該於以尊重,並且試著去理解對方的訴求。企業與員工關係對等要經過很長時間的磨合與調整,他們所要的只是在這樣的時刻被看見、被聽見。

參考資料:

  1. 品味法國罷工文化
  2. 罷工不是萬靈藥,請抱持可能失去工作的覺悟
  3. 為什麼法國人常罷工、敢罷工、懂罷工?
  4. France faces more street protests as pension strikes continue on Thursday
  5. 「無限期罷工」超過一個月還有六成民眾理解,法國怎麼做到的?
責任編輯:賈穎軒 核稿編輯:鄒宇晴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27會員
569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