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鬼研習社] 不吃它的原形,難到就不能寫它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Maize

Maize

  這篇想了很久才放上來,因為卡在某個癥結上沒法說服自己,我的弱點就是吃這種 [ 一排排、排列整齊,光是看都會萌發密集恐懼症 ] 的食物,可是如果要提起瑪雅人的飲食文化與人類的糧食歷史發展上它佔的份量卻又是無比的重要。  

raw-image


  這項農作物原先最大的特色就是好種、耐旱、根深利水、不挑土質,它進化至今已有許多品種,不過由於栽種的過程經過數次的馴化之後,它的"位份"被抬高,已經不適合在野地生長,被人類高度需要的玉米在實驗室裡以基因重新排序的方式改造,貌似天神級一般質量佳、賣像好,是高科技衍生出來的超級玉米。


  玉米在南美洲大陸上算是古老的雜糧作物。



  早在七千年前,瑪雅人就在自己的土地上種植玉米,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玉米的民族。玉米對瑪雅人來說是重要的主食,舊時的原生種玉米外殼是非常堅硬難以煮熟,料理前須要把顆粒剝下來泡進石灰水裡使其變軟,然後在石板上用手工研磨碎,才能製作成玉米醬和玉米粉,有了這些基本原料就可以加工成玉米糊和烙成玉米餅。

raw-image

瑪雅宗教文化中,玉米的內涵更是遠遠超過了普通食物。

raw-image

  古老的南美大陸上孕育出四種不同顏色的玉米,傳說在開天闢地渾沌初始,美麗崇高的羽蛇神庫庫爾坎,用這些玉米磨碎並混入自己的寶血,成功的賦與這黑、白、紅、黃四色人種完美的生命,由玉米為骨架的身體裡填滿了羽蛇血蘊釀出的靈魂,因為於此,所以為人,於是承其血脈的瑪雅子民後裔至今仍自稱為玉米人(The people of the corn)。

raw-image
希望子民綿綿不絕像玉米一樣嗎?
瑪雅人崇拜的玉米神(Maize god)掌管著生與死的輪迴,
Maize god

Maize god

在祭祀中,
用戰敗那一方的將士以生命做一場球賽,在聖殿之外的球場裡決勝負,
無論成敗,
最後還是以被俘虜的戰士中選擇最強者做為祭品,
在金字塔的祭台上剖開胸膛獻出新鮮的心臟,
剩下的身體就從頂端讓它滾落,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所有的血肉用玉米粉混合後、再用玉米葉包裹,
拿去蒸煮成為玉米粽(Tamale),
然後把這充滿戰士力量、靈魂與精神的食物,
將通過吃的動作與所有人同在,
這種神聖的情操,
不但是對強者的力量與能力的崇拜,
更是對神性的渴望,
在對於肉體的昇華中,
把吃什麼,像什麼的慾望推上最高峰。


raw-image

  現今南美洲各國依照當地的風俗習慣,在玉米粽上各有各的特色食譜,墨西哥的玉米粽是較為傳統的吃法,玉米糊的內餡通常是以豬肉或雞肉為主(開玩笑!當然不是人肉玉米粽啦~~),外面包裹新鮮玉米葉,在放入蒸鍋裡蒸煮,在蒸過程中滿室玉米葉的清香,這清香又會悶入粽裡,玉米糊又熱、又軟、又一點點彈牙,裡面的肉汁讓玉米糊更鹹香,合在一起在口中細嚼,味道由清爽到厚重非常之有層次喔~~~如果喜歡墨西哥辣椒醬也可以加上,蕃茄醬也可,如果加了醬油那就有點肉粽的感覺,真是太有趣了。


  瑪雅人把玉米這粗糧努力變得細緻,他們將最初的玉米改良後傳播到世界各地,五湖四海皆有玉米,所幸當玉米不再像玉米的時候,我終於可以好好的享用它美好的味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桐生茂豫的沙龍
57會員
141內容數
(1) 生活圖文創作 (2) Rock painting and art craft (3) 小說創作
桐生茂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19
每當我用心烹煮一餐,便彷彿在與食材進行一次超現實的對話。每一份食材都蘊藏著在市場收尋它們的靈光一現,彷彿多個元素的化學程式,而我只是那個將它們重新組合,賦予它們新生命的人。這種創作的過程讓我找到了一種自我實現的滿足感。
Thumbnail
2024/08/19
每當我用心烹煮一餐,便彷彿在與食材進行一次超現實的對話。每一份食材都蘊藏著在市場收尋它們的靈光一現,彷彿多個元素的化學程式,而我只是那個將它們重新組合,賦予它們新生命的人。這種創作的過程讓我找到了一種自我實現的滿足感。
Thumbnail
2024/08/18
搬家的第二天早上,陽光灑進室內一片窗明几淨,我望著什麼家具都沒有的空間裡,感覺既新鮮又無助,開始學習如何的「生活」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
Thumbnail
2024/08/18
搬家的第二天早上,陽光灑進室內一片窗明几淨,我望著什麼家具都沒有的空間裡,感覺既新鮮又無助,開始學習如何的「生活」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
Thumbnail
2024/08/14
天花板上的風扇快速旋轉著,雖穿著輕薄的衣衫也照樣汗濕了背脊,我將多瓶礦泉水放進冰箱裡希望不久後可以藉著它們抵禦一下燜熱的暑氣,冰箱內有昨晚剩下的黃油麵和醬,只要再加入現成的綠豆芽就是簡單的涼麵,於是我決定先用拌麵攪拌的動作來安撫煩躁的胃和燥熱的腦神經。
Thumbnail
2024/08/14
天花板上的風扇快速旋轉著,雖穿著輕薄的衣衫也照樣汗濕了背脊,我將多瓶礦泉水放進冰箱裡希望不久後可以藉著它們抵禦一下燜熱的暑氣,冰箱內有昨晚剩下的黃油麵和醬,只要再加入現成的綠豆芽就是簡單的涼麵,於是我決定先用拌麵攪拌的動作來安撫煩躁的胃和燥熱的腦神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食子 ( 藏音:多瑪 ) 是西藏特有的傳承,往昔佛陀在印度住世弘法時,食子尚未出現。由於西藏資源不豐、食物取得困難,當時唯一的主食是糌粑,於是人們就將糌粑加上一些奶油和一點點糖,做成較莊嚴的形狀供佛或護法;因而發展出各式各樣作用不同的食子。擷取自龍德上師佛王誓約
Thumbnail
食子 ( 藏音:多瑪 ) 是西藏特有的傳承,往昔佛陀在印度住世弘法時,食子尚未出現。由於西藏資源不豐、食物取得困難,當時唯一的主食是糌粑,於是人們就將糌粑加上一些奶油和一點點糖,做成較莊嚴的形狀供佛或護法;因而發展出各式各樣作用不同的食子。擷取自龍德上師佛王誓約
Thumbnail
種植與馴化 辣椒大約在西元前7500年進入人類的飲食,大約西元前6000年在墨西哥北部有馴化種植的證據。 荷雅迪賽倫遺址(Hoya De Ceren)完整保留古代馬雅人的生活,彷彿時間暫停一樣,同時也保留了他們日常的飲食。在保留下來的某間民居倉庫,我們就找到辣椒、可可、玉米等食物。如此,我們至少
Thumbnail
種植與馴化 辣椒大約在西元前7500年進入人類的飲食,大約西元前6000年在墨西哥北部有馴化種植的證據。 荷雅迪賽倫遺址(Hoya De Ceren)完整保留古代馬雅人的生活,彷彿時間暫停一樣,同時也保留了他們日常的飲食。在保留下來的某間民居倉庫,我們就找到辣椒、可可、玉米等食物。如此,我們至少
Thumbnail
發源於肥沃月彎的小麥,可說是歷史最悠久的穀物之一。從一萬兩千年前被馴化以後,小麥一直都是很重要的穀物,也是我們日常飲食中非常重要的食物來源。但隨著氣候變遷和全球環境改變,我們需要培育出更能適應惡劣環境的小麥品種,以確保糧食安全。 最近針對一個大型小麥品系種源庫的研究,讓我們取得更多小麥的基因資源!
Thumbnail
發源於肥沃月彎的小麥,可說是歷史最悠久的穀物之一。從一萬兩千年前被馴化以後,小麥一直都是很重要的穀物,也是我們日常飲食中非常重要的食物來源。但隨著氣候變遷和全球環境改變,我們需要培育出更能適應惡劣環境的小麥品種,以確保糧食安全。 最近針對一個大型小麥品系種源庫的研究,讓我們取得更多小麥的基因資源!
Thumbnail
行星屬性:木星 元素屬性:土 能量:金錢 說明:花生有一段古老的歷史,它是南美洲的原生植物,阿茲提克人與馬雅人皆廣泛種植花生。西班牙人與葡萄牙人征服墨西哥後不久,便將花生引進西班牙、非洲、菲律賓、爪哇、中國、日本,不久花生就成為遍佈世界各地的重要糧食作物。 然而,過去在美國,人們瞧不起花生,
Thumbnail
行星屬性:木星 元素屬性:土 能量:金錢 說明:花生有一段古老的歷史,它是南美洲的原生植物,阿茲提克人與馬雅人皆廣泛種植花生。西班牙人與葡萄牙人征服墨西哥後不久,便將花生引進西班牙、非洲、菲律賓、爪哇、中國、日本,不久花生就成為遍佈世界各地的重要糧食作物。 然而,過去在美國,人們瞧不起花生,
Thumbnail
7月7日是「國際巧克力日」,是為紀念在西元1550年7月7日,可可豆被引進歐洲,自此為歐洲的飲食習慣文化上帶來炫風式的改變-- 不過在此之前,中南美洲擁有古老歷史的馬雅文明、托爾特克文明、 伊薩帕文明與阿茲特克文明,都已出現過使用可可的文化與習俗紀錄。
Thumbnail
7月7日是「國際巧克力日」,是為紀念在西元1550年7月7日,可可豆被引進歐洲,自此為歐洲的飲食習慣文化上帶來炫風式的改變-- 不過在此之前,中南美洲擁有古老歷史的馬雅文明、托爾特克文明、 伊薩帕文明與阿茲特克文明,都已出現過使用可可的文化與習俗紀錄。
Thumbnail
甚麼是瑪卡? 瑪卡又稱祕魯人參、印加蘿蔔,原產於4000米以上的南美洲安地斯山脈上,當地人早已用來作為人與羊群的食物,食用瑪卡後發現對精神狀況、體力皆有幫助,羊群食用後的數量也開始壯大,引發了科學家對瑪卡的好奇,並探索其中的奧秘。瑪卡有多種顏色,有黑色、紅色、紫色、黃色,不同顏色營養價值稍有不同,
Thumbnail
甚麼是瑪卡? 瑪卡又稱祕魯人參、印加蘿蔔,原產於4000米以上的南美洲安地斯山脈上,當地人早已用來作為人與羊群的食物,食用瑪卡後發現對精神狀況、體力皆有幫助,羊群食用後的數量也開始壯大,引發了科學家對瑪卡的好奇,並探索其中的奧秘。瑪卡有多種顏色,有黑色、紅色、紫色、黃色,不同顏色營養價值稍有不同,
Thumbnail
這是馬雅人裝過辣椒的「千年陶碗」!這次「食慾流動」的主題要跨足調味料,要介紹辣椒這個影響全世界的美洲作物。辣椒也不只上了餐桌,幾百年前的阿茲特克人除了和馬雅人一樣愛喝辣椒熱可可,還會用辣椒進行特別的儀式?
Thumbnail
這是馬雅人裝過辣椒的「千年陶碗」!這次「食慾流動」的主題要跨足調味料,要介紹辣椒這個影響全世界的美洲作物。辣椒也不只上了餐桌,幾百年前的阿茲特克人除了和馬雅人一樣愛喝辣椒熱可可,還會用辣椒進行特別的儀式?
Thumbnail
古老的南美大陸上孕育出四種不同顏色的玉米,傳說在開天闢地渾沌初始,美麗崇高的羽蛇神庫庫爾坎,用這些玉米磨碎並混入自己的寶血,成功的賦與這黑、白、紅、黃四色人種完美的生命
Thumbnail
古老的南美大陸上孕育出四種不同顏色的玉米,傳說在開天闢地渾沌初始,美麗崇高的羽蛇神庫庫爾坎,用這些玉米磨碎並混入自己的寶血,成功的賦與這黑、白、紅、黃四色人種完美的生命
Thumbnail
身為全球十大美食國家,墨西哥的食物絕對不只有玉米片和捲餅兩種,這個史奴比也熱愛的仙人掌國家,除了曾被西班牙殖民、受美國文化薰陶外,更有前哥倫布時期(Pre-Colombian)印地安文化的洗禮,從馬雅到阿茲提克文明,文化富饒深遠與錯總複雜,而這些歲月的痕跡都在食物呈現上一覽無遺。
Thumbnail
身為全球十大美食國家,墨西哥的食物絕對不只有玉米片和捲餅兩種,這個史奴比也熱愛的仙人掌國家,除了曾被西班牙殖民、受美國文化薰陶外,更有前哥倫布時期(Pre-Colombian)印地安文化的洗禮,從馬雅到阿茲提克文明,文化富饒深遠與錯總複雜,而這些歲月的痕跡都在食物呈現上一覽無遺。
Thumbnail
即使臺灣人常對飲食文化的多元感到自豪,太平洋另一端的中美洲仍是遙遠到好像不會有瓜葛的地方。至於中美洲古代的馬雅文化,更像是外星球的事情。不過,你知道嗎?其實,我們可能每一天,都在把古代馬雅人吃過的食物塞進嘴巴裡。
Thumbnail
即使臺灣人常對飲食文化的多元感到自豪,太平洋另一端的中美洲仍是遙遠到好像不會有瓜葛的地方。至於中美洲古代的馬雅文化,更像是外星球的事情。不過,你知道嗎?其實,我們可能每一天,都在把古代馬雅人吃過的食物塞進嘴巴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