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個方法減低面對疫情的焦慮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緩解,疫情的不穩定讓人容易感到焦慮,心中也充斥著不安全感,擔心自己會不會確診?萬一自己感染了,會不會不小心傳染給家人?又會不會因為疫情,影響到我的工作、課業?
我非常能理解你的擔心與恐懼,因為我也有過和你一模一樣的想法、情緒。
在幾周前,我連續一個月都處在焦慮與恐懼之中,上述的擔心一直繚繞在腦海中,揮之不去。我整個人被焦慮的情緒控制,吃不下東西、想吐、胃抽蓄、恐慌到手抖、甚至半夜驚醒。
所以你的心情我感同身受,身處在不安定的環境之中,有焦慮、恐懼、擔心的反應都是「正常」的。
當你點進這篇文章,相信你很希望可以減緩面對疫情帶來的焦慮。而我也曾花了許多力氣來調適,我嘗試了以下方法後,心理獲得很大的舒緩,現在已經恢復正常的生活節奏,而且可以保持穩定的心情寫文章了呢!(掌聲鼓勵!!)
這裡提供四個方法給你,每當你感到焦慮時,可以嘗試看看以下方法,說不定對減低焦慮有所幫助!

1、限制觀看新聞的時間、管道


不知道你是不是和幾周前的我一樣,會不停刷媒體上各種疫情的新聞、直播,每天花兩三個小時以上的時間觀看最新狀況,擔心隨時會有超級傳播者出現在身旁!!
每當刷著新聞,看到驚悚的標題時,都加深了自己的恐懼:「某某地區淪陷!」、「死亡人數突破xxx大關」、「民眾恐慌開始囤貨…」
你也是這樣嗎?
面對負面能量爆棚的新聞,或許你可以嘗試以下方法:「減少觀看新聞的時間」以及「選擇合適的新聞管道」
原本我每天都會花兩三個小時(甚至四五個小時…)在看各種新聞,看到焦慮的情緒一直湧現上來。
後來我選擇每天只花「 30 分鐘」看新聞,當觀看時間減少後,心理的負擔也降低許多,而且也能 follow 到每天的重點資訊。
此外,原本我觀看新聞的來源很雜、很多,後來我只挑選 1 到 2 個管道觀看新聞,其中一個當然是每天必收看的陳時中疫情直播!透過只觀看「客觀、理性提供資訊」的平台,也能減少因為看到驚悚的標題,而造成(不必要)的恐懼。


raw-image

2、運用空閒時間培養興趣


當減少看新聞的時間後,會發現自己多出了許多空白的時間,對吧?
這個時候,可以每天花 1 到 2 個小時的時間,開始嘗試一些以前一直沒有做過的事情!以前忙碌的你,有沒有過想嘗試某種事情的念頭,但因為沒有時間而一直沒有執行呢?
這次疫情帶來的空白時間,就是實踐想法的好時機啊!
可以是拿起放在房間一角的吉他,開始學習彈奏你喜歡的歌曲;或是走向你的書櫃,開始閱讀一本你一直想閱讀的書;也可以是買一本食譜,開始在廚房當個新手廚娘。


raw-image

當你開始嘗試新的領域、挖掘新的興趣後,你會發現這不僅可以大幅減低你的焦慮,同時,雖然因為疫情取消了原本的安排,但也因此培養出了新的興趣,這也是意想不到的收穫!
我也因為這次疫情,徹底打翻我原本的計畫,但也因為多了許多空白的時間,我開始寫作、跳舞、料理和學習新的語言,每天一樣過得很充實。世界雖然停了下來,但我們一樣可以繼續往前走。
你一直想嘗試的興趣是什麼呢?開始動工吧!


3、清理各種髒亂吧!


因為疫情的關係,許多活動被迫取消,而且很多工作、課業都被要求 stay at home ,種種事情讓你待在房間的時間變得非常多。
這個時候,房間帶給你的「舒適度」就非常重要。當你必須和你的房間相處長達十幾個小時,如果房間很髒亂、物品堆成山、地上長層灰,你一定不會想在這樣的環境下做事的吧?
我 完 全 不 想 !!(越看心情越糟阿…)
因此我花了整整四天的時間,把我的豬窩打掃一番,斷捨離不想留的雜物、重新粉刷房間、調整室內格局的編排、還買了畫、植物、掛布、螢火蟲燈來點綴房間,整個環境煥然一新,現在每天自己待在房間,都是很幸福的獨處時光呢呵呵。
在整理、丟棄、擦拭的過程中,表面上你看似在「整裡房間」,實際上也達到「整理心情」的效果。
當房間很雜亂,實際也反映出你內在的混亂。透過「整理」房間,能夠幫助你「梳理」心情,當房間乾淨了,心也透徹了。


raw-image

除了整理房間,還可以整理許多東西來達到同樣的效果喔!像是將電腦中的檔案重新歸納、刪掉用不到的資料;或是把 line 中已經用不到的群組刪掉,留下乾淨清楚的介面等等。


4、專注與自己的身體對話


如果你像我一樣,一焦慮就會心悸、身體緊繃,甚至胃抽搐的話。每當身體一緊張,你可以嘗試和自己的身體對話,這聽起來好像有點抽象…。
比方說,我會透過「瑜珈」來感受身體的反應。當我在做某個動作下,感覺到肩膀特別酸時,我會在那個動作多停一下,感受「酸的部位在哪」、「酸的程度有多高」或是「什麼角度比較酸、什麼角度又比較不酸」。接下來透過深呼吸,告訴自己:「放鬆、放鬆、你辛苦了」。
又或是當我胃痛時,我會拿開所有會干擾我的刺激(像是手機、電腦),然後躺在床上告訴自己:「只要你放鬆就不會痛」,重複和自己多說幾次後,漸漸地就能舒緩疼痛了。


藉由與身體對話,能夠給自己安定的力量,當身體感受到你的力量,自然也會放鬆下來,也就不那麼焦慮了。

raw-image

以上四個方法都是我自己實際體驗過,而且對我來說很有效的方法。
想開始嘗試的你,可以「先挑其中一個」你感興趣的方法開始做起,如果一次做四個方法,可能又會是另一種心理壓力。因此一個一個循序漸進會是比較合適的。
如果以上方法你覺得都不適合你,你也可以去探索適合自己的方式。只要能讓你的心靜下來,它都是個好方法。
如果你實際嘗試過以上方法覺得很有效,又或是你有其他不錯的方法想分享,歡迎留言讓我知道!


|阿席娜 Athena|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 follow 我的方格子,也歡迎贊助,你的小小贊助,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
每週日更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席娜 Athena的沙龍
40會員
19內容數
2020/08/16
如果哪一天,你拿起手機,再也沒有能夠撥打的對象,也沒有人會打給你的時候,你有什麼樣的感覺呢? 會不會有一種空空的,彷彿自己從人間消失的感覺? 這或許就是人們為何努力的原因吧,因為我們,渴望被記得、渴望被放在心上。
Thumbnail
2020/08/16
如果哪一天,你拿起手機,再也沒有能夠撥打的對象,也沒有人會打給你的時候,你有什麼樣的感覺呢? 會不會有一種空空的,彷彿自己從人間消失的感覺? 這或許就是人們為何努力的原因吧,因為我們,渴望被記得、渴望被放在心上。
Thumbnail
2020/08/09
每天忙著工作總讓你頭昏腦脹、筋疲力竭,甚至懷疑忙碌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你也想放鬆自己,讓自己享受生活的小確幸,卻又不知從何下手? 以前的我也常常把自己栽在工作當中,甚至去壓抑小確幸,不允許自己享受娛樂,因為會覺得那是在浪費時間。 直到在壓力下失去健康,才知道比起誘人的成就,小確幸才是日常。
Thumbnail
2020/08/09
每天忙著工作總讓你頭昏腦脹、筋疲力竭,甚至懷疑忙碌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你也想放鬆自己,讓自己享受生活的小確幸,卻又不知從何下手? 以前的我也常常把自己栽在工作當中,甚至去壓抑小確幸,不允許自己享受娛樂,因為會覺得那是在浪費時間。 直到在壓力下失去健康,才知道比起誘人的成就,小確幸才是日常。
Thumbnail
2020/08/02
當你遇到對的人,他不會讓你懷疑,反而使你覺得踏實,認為「對,就是這個味道、就是這個個性,我想要跟這樣的人生活」。
Thumbnail
2020/08/02
當你遇到對的人,他不會讓你懷疑,反而使你覺得踏實,認為「對,就是這個味道、就是這個個性,我想要跟這樣的人生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焦慮和壓力成為了許多人生活中無法避免的部分。工作壓力、人際關係、經濟困境、健康問題等種種因素,都可能讓人感到焦慮不安。然而,焦慮和壓力如果長期存在,就會對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導致抑鬱症、焦慮症等疾病的發生。因此,學會如何應對焦慮和壓力,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將從心理學的角度,為您介紹一些有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焦慮和壓力成為了許多人生活中無法避免的部分。工作壓力、人際關係、經濟困境、健康問題等種種因素,都可能讓人感到焦慮不安。然而,焦慮和壓力如果長期存在,就會對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導致抑鬱症、焦慮症等疾病的發生。因此,學會如何應對焦慮和壓力,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將從心理學的角度,為您介紹一些有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當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升溫時容易釀成恐慌焦慮,也普遍能感同身受,但你知道嗎?當疫情逐漸緩解,政府宣布「微解封」後,部分民眾不但沒有喜悅,焦慮感反倒還快速提升了!這是為什麼呢?面對這種惴惴不安的心境,又該怎麼面對與行動?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當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升溫時容易釀成恐慌焦慮,也普遍能感同身受,但你知道嗎?當疫情逐漸緩解,政府宣布「微解封」後,部分民眾不但沒有喜悅,焦慮感反倒還快速提升了!這是為什麼呢?面對這種惴惴不安的心境,又該怎麼面對與行動?
Thumbnail
「覺察」焦慮的來源 我認為釐清自己焦慮的來源很重要,先搞清楚讓自己焦慮的原因是什麼?職場?特定人物?未知的事物? 每一種焦慮來源應對的方式會有所不同,也不是單憑自己就能獨力克服,所以必須先釐清焦慮來源。
Thumbnail
「覺察」焦慮的來源 我認為釐清自己焦慮的來源很重要,先搞清楚讓自己焦慮的原因是什麼?職場?特定人物?未知的事物? 每一種焦慮來源應對的方式會有所不同,也不是單憑自己就能獨力克服,所以必須先釐清焦慮來源。
Thumbnail
我們要接受自己的恐懼、害怕、甚至怨恨,憤怒的情緒,但是同時也要相信自己是個有復原力的人,也知道最後總是會回歸到常態。研究顯示,人生中曾遭遇重大災難的人,大多數最終會回歸常態,因為人都有能力適應且恢復,甚至有些人會過得比以前還好,變得更有韌性。 我們在危險或不確定的環境時,就會產生壓力反應,這些遠古時
Thumbnail
我們要接受自己的恐懼、害怕、甚至怨恨,憤怒的情緒,但是同時也要相信自己是個有復原力的人,也知道最後總是會回歸到常態。研究顯示,人生中曾遭遇重大災難的人,大多數最終會回歸常態,因為人都有能力適應且恢復,甚至有些人會過得比以前還好,變得更有韌性。 我們在危險或不確定的環境時,就會產生壓力反應,這些遠古時
Thumbnail
最近身體出現了免疫力低下才會出現的毛病,上網爬了爬文,發現大部分的原因不外乎是壓力太大、休息不足導致,我開始思考著是不是我生理或心理上其實已經超過負荷但我卻沒察覺? 為了想要快點好起來,我嘗試著做以下幾件事來和我的焦慮相處....
Thumbnail
最近身體出現了免疫力低下才會出現的毛病,上網爬了爬文,發現大部分的原因不外乎是壓力太大、休息不足導致,我開始思考著是不是我生理或心理上其實已經超過負荷但我卻沒察覺? 為了想要快點好起來,我嘗試著做以下幾件事來和我的焦慮相處....
Thumbnail
我們習慣對未知產ㄥ恐懼,會更想要抓取任何一個訊息,這段時間身體的防疫訊息很多,但心理的防疫能量夠不夠? 疫情期間許多人都會有「宅在家怎麼辦」、「未來怎麼辦」、「沒有收入怎麼辦」等焦慮感受,加上媒體名嘴的推波助瀾,更讓情緒登上爆點高峰。在高度焦慮和警覺的情況下,可能變得易怒、沒耐心、煩躁,甚至恐慌,這
Thumbnail
我們習慣對未知產ㄥ恐懼,會更想要抓取任何一個訊息,這段時間身體的防疫訊息很多,但心理的防疫能量夠不夠? 疫情期間許多人都會有「宅在家怎麼辦」、「未來怎麼辦」、「沒有收入怎麼辦」等焦慮感受,加上媒體名嘴的推波助瀾,更讓情緒登上爆點高峰。在高度焦慮和警覺的情況下,可能變得易怒、沒耐心、煩躁,甚至恐慌,這
Thumbnail
焦慮,應該是大家這陣子相當能共感的情緒。 有些人因為疫情而工作停歇,忙於擔心自己下一餐的來源;有些人因為久未出門而悶出心病來;有些人因為在前線作戰,每天忙著對抗繁瑣的事情與難搞的病毒;有些人因為有重要的人在熱區,而擔憂對方的健康狀況;有些人因為疫情打亂了生活腳步,而使原本規劃好的事物,都必須...
Thumbnail
焦慮,應該是大家這陣子相當能共感的情緒。 有些人因為疫情而工作停歇,忙於擔心自己下一餐的來源;有些人因為久未出門而悶出心病來;有些人因為在前線作戰,每天忙著對抗繁瑣的事情與難搞的病毒;有些人因為有重要的人在熱區,而擔憂對方的健康狀況;有些人因為疫情打亂了生活腳步,而使原本規劃好的事物,都必須...
Thumbnail
因為新冠肺炎COVID 19 疫情升溫,我們可能會感到擔憂緊張、焦躁不安,這些感受都是會發生的反應,面對瞬息萬變的疫情,我們可以利用這些方式來穩定自己: 1、深呼吸 2、維持原有的生活步調與運動習慣 3、控制接收訊息的頻率與學著感謝
Thumbnail
因為新冠肺炎COVID 19 疫情升溫,我們可能會感到擔憂緊張、焦躁不安,這些感受都是會發生的反應,面對瞬息萬變的疫情,我們可以利用這些方式來穩定自己: 1、深呼吸 2、維持原有的生活步調與運動習慣 3、控制接收訊息的頻率與學著感謝
Thumbnail
「靜就像是讓汽車回到空檔,既不是停、也不是走,就是順應自然的運行,呼吸吐納、修復與補眠。這時候我們可以把專注力留給身體,觀察情緒帶給身體上的反應?」 「在身體心理的觀點,可以控制的意味著我可以行動也可以靜止,我可以在恐懼中承擔自己的無助,我可以關上電視,認知道自己面對疫情訊息的超載...
Thumbnail
「靜就像是讓汽車回到空檔,既不是停、也不是走,就是順應自然的運行,呼吸吐納、修復與補眠。這時候我們可以把專注力留給身體,觀察情緒帶給身體上的反應?」 「在身體心理的觀點,可以控制的意味著我可以行動也可以靜止,我可以在恐懼中承擔自己的無助,我可以關上電視,認知道自己面對疫情訊息的超載...
Thumbnail
如何克服焦慮問題?「焦慮情緒」是無法伸張的壓力和急躁不安的心境。當我們不幸困在焦慮的狀態時,到底有什麼方法能夠幫助你緩解焦慮,甚至擺脫焦慮的情緒呢?
Thumbnail
如何克服焦慮問題?「焦慮情緒」是無法伸張的壓力和急躁不安的心境。當我們不幸困在焦慮的狀態時,到底有什麼方法能夠幫助你緩解焦慮,甚至擺脫焦慮的情緒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