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給自足的自愛,如花一般為己盛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以自己的意願為優先、以自己的身體為優先、以自己的心意為優先,是誠實面對自己,不是自私,是先自足才有真實的餘裕給予。

像口罩政策一樣,在產線還沒佈建擴充完全之前,若是自己都不夠用就貿然送出不是慷慨,是可能讓自己這艘船直接沉掉。確認自己的錢、時間、心力是否真的夠用,先自足、才思考是否給予。

就算足夠,如果沒有意願也不一定要給予,自己的資源自己決定要怎麼使用,一切以自己的需要和意願為依歸。

看清楚自己的真實意願和限制,不去做超出負荷自己能力的事情、不去負擔不屬於自己範圍內的責任、不透過勉強自己來得到任何人的認同,不需要因為恐懼不被愛而勉強自己付出。

不想給予、不願意給予、沒辦法給予的時候就照顧好自己就好,不給不會遭天譴,上天不會強人所難不用自己腦補。

同樣的,自己需要的東西要靠自己,不是認為拿出了自己的所有去渴求他人供給,這不是慷慨也不是有能,而是妄求和沒有現實感。他人願意幫助很好很感謝,但也沒有人有義務來滿足我,愛、陪伴和認同,這些唯有自己給予自己的最踏實而且穩定長久。

一切的運行要能順暢平靜,須仰賴一個真真正正的心甘情願,願我們都能,如花如樹一般,不為任何人,為自己欣喜挺立、綻放與盛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ingen的沙龍
39會員
64內容數
走過、聽過、看過、覺察的感受,都是生命經驗,讓我漫漫透過書寫,紀錄這些生活點滴和心理日常。
Ming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1/01
生活其實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不管是一個人還是一家人,真實的本質都是這些瑣碎又零散的小事,可是卻是能讓人感覺到真正活著的部分。
Thumbnail
2020/11/01
生活其實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不管是一個人還是一家人,真實的本質都是這些瑣碎又零散的小事,可是卻是能讓人感覺到真正活著的部分。
Thumbnail
2020/04/18
在這沒有移動回高雄的假日,趁著今天的臺北有日照,把床包和棉被套拿去洗,把日日蓋在身上的羽絨被送到大陽台曬曬太陽殺殺菌,回頭再回房間把地板裡外都清潔了一遍。雖然才做完了一半,但就感覺身心舒暢了不少,我想那是因為,我跟我的空間一起努力的生活。
Thumbnail
2020/04/18
在這沒有移動回高雄的假日,趁著今天的臺北有日照,把床包和棉被套拿去洗,把日日蓋在身上的羽絨被送到大陽台曬曬太陽殺殺菌,回頭再回房間把地板裡外都清潔了一遍。雖然才做完了一半,但就感覺身心舒暢了不少,我想那是因為,我跟我的空間一起努力的生活。
Thumbnail
2020/02/11
人類是一種想要最快拉近距離,共同討厭一個人比你們有一起的興趣或契合更快速的動物,再往深層看就是把情緒投射出去,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暫時忽略彼此間的內部矛盾,還可以減緩對自身生命感到無力的挫敗感。
Thumbnail
2020/02/11
人類是一種想要最快拉近距離,共同討厭一個人比你們有一起的興趣或契合更快速的動物,再往深層看就是把情緒投射出去,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暫時忽略彼此間的內部矛盾,還可以減緩對自身生命感到無力的挫敗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你常因害怕拒絕別人、試圖滿足大家的期待、而活得很累? 我們身邊不乏這樣的例子,一輩子為家庭、為身邊的人付出,把自己搞得很累很苦、充滿怨念。結果身邊的人並不珍惜和感激。 在你把別人排優先時,就把自己排到後面去了,你忘了要愛自己。 這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份關係,是你跟自己的關係。 如果你不愛自己,你也很難愛
Thumbnail
你常因害怕拒絕別人、試圖滿足大家的期待、而活得很累? 我們身邊不乏這樣的例子,一輩子為家庭、為身邊的人付出,把自己搞得很累很苦、充滿怨念。結果身邊的人並不珍惜和感激。 在你把別人排優先時,就把自己排到後面去了,你忘了要愛自己。 這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份關係,是你跟自己的關係。 如果你不愛自己,你也很難愛
Thumbnail
善待自己 別為利益 犧牲自己。 人生 最需自愛的人…就是我們『自己』 抱持… 有條件、有期待的『付出』 都會…增加彼此的『業力羈絆』 只會… 讓自己維持的又辛苦又疲憊。
Thumbnail
善待自己 別為利益 犧牲自己。 人生 最需自愛的人…就是我們『自己』 抱持… 有條件、有期待的『付出』 都會…增加彼此的『業力羈絆』 只會… 讓自己維持的又辛苦又疲憊。
Thumbnail
你夠自私嗎? 以「我」為優先這樣好嗎? 太多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 當你重視自己的同時 也會對別人不那麼在乎 並不是事無關己 也不是任何事情都保持關我屁事的態度 只是學習在決定任何事之前都先以自己為主 你曾經稱讚自己嗎? 你有對自己說過辛苦了嗎? 你對自己的失敗會反省且感謝嗎? 你常請聽自己內
Thumbnail
你夠自私嗎? 以「我」為優先這樣好嗎? 太多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 當你重視自己的同時 也會對別人不那麼在乎 並不是事無關己 也不是任何事情都保持關我屁事的態度 只是學習在決定任何事之前都先以自己為主 你曾經稱讚自己嗎? 你有對自己說過辛苦了嗎? 你對自己的失敗會反省且感謝嗎? 你常請聽自己內
Thumbnail
付出 不求回報 才是真愛 每個人或多或少 都存有自私的心 為自我生存和利益考量 是人類的本性 然而 當一個人只考量到自己 過度放大個人需求和利益 就會逐漸陷入 我執 當中 越來越深陷痛苦的泥沼 唯有 時刻省察反觀 察覺自己當下這瞬間的內心 無私付出 不為一己之私的奉獻 方能感受到生命中的愛
Thumbnail
付出 不求回報 才是真愛 每個人或多或少 都存有自私的心 為自我生存和利益考量 是人類的本性 然而 當一個人只考量到自己 過度放大個人需求和利益 就會逐漸陷入 我執 當中 越來越深陷痛苦的泥沼 唯有 時刻省察反觀 察覺自己當下這瞬間的內心 無私付出 不為一己之私的奉獻 方能感受到生命中的愛
Thumbnail
當個人存在的狀態,同時符合心中想要傳遞給世界的期待,付出才不會變成一種消耗,而是自然而然的渲染。
Thumbnail
當個人存在的狀態,同時符合心中想要傳遞給世界的期待,付出才不會變成一種消耗,而是自然而然的渲染。
Thumbnail
你我真得都能勇敢讓旗海飄揚嗎 「善良缺乏具警覺性的智慧來保護並指導,善良只會被這個世界利用、奴役和禁錮。」真正高尚的自私,是鼓勵我們去展現自己的魅力,並賦予個人特質存在的權利。 如果一個人處於不對等的關係,常被忽略或是惡言惡語,自己卻執意不離開,也抗拒自立自強,不論是合理化對方本質很好,還是內化認
Thumbnail
你我真得都能勇敢讓旗海飄揚嗎 「善良缺乏具警覺性的智慧來保護並指導,善良只會被這個世界利用、奴役和禁錮。」真正高尚的自私,是鼓勵我們去展現自己的魅力,並賦予個人特質存在的權利。 如果一個人處於不對等的關係,常被忽略或是惡言惡語,自己卻執意不離開,也抗拒自立自強,不論是合理化對方本質很好,還是內化認
Thumbnail
總是在為他人著想的人嗎? 因為善良,因為在乎,所以總站在他人角度去想,迎合所有人的需求,配合著他人的喜怒哀樂,把這作為生活的習慣.... 可,這是你想要過的人生嗎? 這是你自己的人生,還是他人人生的附屬品呢?
Thumbnail
總是在為他人著想的人嗎? 因為善良,因為在乎,所以總站在他人角度去想,迎合所有人的需求,配合著他人的喜怒哀樂,把這作為生活的習慣.... 可,這是你想要過的人生嗎? 這是你自己的人生,還是他人人生的附屬品呢?
Thumbnail
首先我簡單定義一下何謂愛自己,也就是將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優先服務自己。你可以檢視,你有將自己的需求強加給別人,不顧其意願要求他來服務你嗎?只要有,即屬後者。 若是無,這個疑惑多半來自於愛自己的愧疚感。「我真的可以把我的需求擺在前面嗎?」、「我真的不用顧及誰誰嗎?」
Thumbnail
首先我簡單定義一下何謂愛自己,也就是將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優先服務自己。你可以檢視,你有將自己的需求強加給別人,不顧其意願要求他來服務你嗎?只要有,即屬後者。 若是無,這個疑惑多半來自於愛自己的愧疚感。「我真的可以把我的需求擺在前面嗎?」、「我真的不用顧及誰誰嗎?」
Thumbnail
看清楚自己的真實意願和限制,不去做超出負荷自己能力的事情、不去負擔不屬於自己範圍內的責任、不透過勉強自己來得到任何人的認同,不需要因為恐懼不被愛而勉強自己付出。
Thumbnail
看清楚自己的真實意願和限制,不去做超出負荷自己能力的事情、不去負擔不屬於自己範圍內的責任、不透過勉強自己來得到任何人的認同,不需要因為恐懼不被愛而勉強自己付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