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不用翻譯:如果「我」才是那個問題來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Lost in Translation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年輕女孩期待未來會有別於目前生活,而中年男子卻已知太多事情都已無從選擇起。即便兩人同在異國,他們的異國體驗也大不相同。女孩是新奇、探索,縱然多數時候難以對她形成意義;而男子則是順從社會規則、協同製造世俗意義--那些快速地、消費地、符號地意義。他用異國腔調在鏡頭前演出笑容:「Suntory time!」


raw-image

Bob羨慕Charlotte的年輕嗎?那些標誌出年輕特權的事:自由、疑惑、探索生活邊界、搞砸事情。他或許渴求過,可那並不會為中年危機的生活帶來任何答案。但他真的有答案了嗎?

「會更好嗎?」

「會習慣的。」

仍疑惑著,卻不會再像年輕女孩一樣,天真地要在萍水相逢的人身上找到解答。

raw-image

旁人游刃有餘更顯他們無止盡的寂寞。兩個主角對於難以習慣的日本生活產生不少質疑和憤怒。但真的是日本出了什麼問題嗎?或者,自己才是那個問題的來源呢?

看這部電影很難不想到另一個光臨日本還出書的異鄉人:羅蘭巴特。他在《符號帝國》中先排除「語言」作為意義形成的首要媒介,接著展示意義仍在符號間流動(或者說,展示了人因追求意義進而去解讀符號的趨向。)在寫作上,他不斷將「日本」在他者和我者的框架下對照,提出「原料縮減系統、沒有中心、綿延不絕的文本」等等抽象概念,來描述一種未知的書寫可能性。

raw-image

《符號帝國》一書至今仍常被批評醜化日本,相當程度遠離日本的真實情境,而類似論點也常見於愛情不用翻譯的影評。但巴特並不意在寫書真實日本。毋寧說,他是想找出加諸於他身上、影響他思考和產出意義的決定因素。

是什麼讓羅蘭巴特一個不諳日語的法國人對日本產生這樣和那樣的想法?Bob和Charlotte在日本經歷的種種,看似把兩人拉近的,又是什麼?Lost in translation,是誤譯造成的方向感迷失。但有沒有另一種解讀,如巴特在書中所寫:

陌生的語言--我依然能捕捉那種一呼一吸之間的韻味和情感流瀉,簡單來說,就是那種純粹的意義--在我走動著時候,包覆圍繞著我,讓我微感暈眩,並將我捲入它人為的空無境界之中,因為身在其中而完整。

--《符號帝國》p.75

那是翻譯無法完成,以至於遲遲找不到對照意義所產生的迷茫感。唯一鮮明可辨認的是,去嘗試理解持有意義,是人有如機械中啟動機般的原動力。

在嘗試掌握意義的過程,巴特選擇走向身體,熱烈地觀看和描寫日本人製作食物、使用筷子、打小鋼珠的姿態。在Lost in translation中,我們也正好透過Charlotte的眼睛,去看見對插花、參拜佛寺、結婚儀式等等,感受形式上的衝擊。看著,而不對其解釋,或者真的想要解釋,就讓解釋指向自己。讓自我原先的理解注入新的意義。

那麼,你在愛情不用翻譯中又看見什麼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洞洞的沙龍
11會員
15內容數
電影、展覽、旅遊,隱匿如貓所聽聞的生活百態
洞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6/15
最近戴著口罩時間變多,常常想著許多假設性問題。一聲咳嗽,不只引來旁人意味深長的目光,自己心中也會上演一百次「如果真的感染」小劇場。僅僅是一聲咳嗽,就能感受到他人對自己不常有的禮遇和懼怕。彷彿,從人人平等的普世規則中,獲得某種特殊凌駕...
Thumbnail
2021/06/15
最近戴著口罩時間變多,常常想著許多假設性問題。一聲咳嗽,不只引來旁人意味深長的目光,自己心中也會上演一百次「如果真的感染」小劇場。僅僅是一聲咳嗽,就能感受到他人對自己不常有的禮遇和懼怕。彷彿,從人人平等的普世規則中,獲得某種特殊凌駕...
Thumbnail
2021/05/03
游牧是種選擇嗎?有房族得到固定的歸處,也為了相應的生活型態而不得不持續工作以維持經濟收入,連帶擁有穩定的生活圈與人際關係。對照來看遊牧族,當在路上成為常態,便代表生活各層面都將面對脆弱議題。
Thumbnail
2021/05/03
游牧是種選擇嗎?有房族得到固定的歸處,也為了相應的生活型態而不得不持續工作以維持經濟收入,連帶擁有穩定的生活圈與人際關係。對照來看遊牧族,當在路上成為常態,便代表生活各層面都將面對脆弱議題。
Thumbnail
2020/03/05
或是當你最熟悉的人,以一種完全不同的姿態出現。這主題讓我想起《戀夏500日》,曾經最愛的變成最可恨的,共有回憶卻各自解讀。比戀夏還要驚悚的是,婚姻故事讓Charlie直接對Nicole吼出「其實我天天都恨不得妳出意外死掉」。但至少,比虛構還真實一點的是,Nicole在不可置信之餘仍選擇去抱住哭泣顫抖
Thumbnail
2020/03/05
或是當你最熟悉的人,以一種完全不同的姿態出現。這主題讓我想起《戀夏500日》,曾經最愛的變成最可恨的,共有回憶卻各自解讀。比戀夏還要驚悚的是,婚姻故事讓Charlie直接對Nicole吼出「其實我天天都恨不得妳出意外死掉」。但至少,比虛構還真實一點的是,Nicole在不可置信之餘仍選擇去抱住哭泣顫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疫情這幾年,在海洋面前遙望,我常常想,會不會就此會永遠見不到一些人。但謝謝老天,讓我們失而復得,更讓我們學會珍惜與感恩。 但整個人類,像是傷口持續痊癒中,慢慢地它會變成一個結痂,心理作用卻還是隱隱作痛,其實它僅需要時間就會讓傷疤只是一個紀錄,但我們卻還是不時地想要掀起來,讓自己又再次執著於過
Thumbnail
疫情這幾年,在海洋面前遙望,我常常想,會不會就此會永遠見不到一些人。但謝謝老天,讓我們失而復得,更讓我們學會珍惜與感恩。 但整個人類,像是傷口持續痊癒中,慢慢地它會變成一個結痂,心理作用卻還是隱隱作痛,其實它僅需要時間就會讓傷疤只是一個紀錄,但我們卻還是不時地想要掀起來,讓自己又再次執著於過
Thumbnail
始終覺得自己是個與"戀愛"絕緣的人,偏偏這時候隨手挑了本與"戀愛"相關聯的書籍,沒看還好,一讀下去不得了! 請問我是在看什麼文字符號學的書嗎???? 想要來點"戀愛哲學"腦,就來翻翻這本經典巨作《戀人絮語》! 說些自己覺得有趣的內容: 歡樂能超越慾望所見的一切可能性,你覺得呢?
Thumbnail
始終覺得自己是個與"戀愛"絕緣的人,偏偏這時候隨手挑了本與"戀愛"相關聯的書籍,沒看還好,一讀下去不得了! 請問我是在看什麼文字符號學的書嗎???? 想要來點"戀愛哲學"腦,就來翻翻這本經典巨作《戀人絮語》! 說些自己覺得有趣的內容: 歡樂能超越慾望所見的一切可能性,你覺得呢?
Thumbnail
偶然既是一種脫軌,也是一種拓寬,得以打破既有的想像,卻又不會吞噬現實。導演濱口竜介,以緣分創造出契機,溫柔地推動角色直視自己埋得最深的課題,進而使人明白:無論是年少時的懊悔、情感的愧疚,抑或是自我價值的塌陷,都該有二次機會,好讓人贖回往昔的黯然片段,以便彌補,或說漆上煥然一新的生命構圖。
Thumbnail
偶然既是一種脫軌,也是一種拓寬,得以打破既有的想像,卻又不會吞噬現實。導演濱口竜介,以緣分創造出契機,溫柔地推動角色直視自己埋得最深的課題,進而使人明白:無論是年少時的懊悔、情感的愧疚,抑或是自我價值的塌陷,都該有二次機會,好讓人贖回往昔的黯然片段,以便彌補,或說漆上煥然一新的生命構圖。
Thumbnail
人在異地時,我們能夠和陌生人這麼容易談心,特別容易動心,很多時候我們不需要過多的解釋:不論是語言、文化、生長背景...,正因為我們拋棄了那些東西,沒有了偏見得障蔽,我們可以享受當時看到的最純粹的彼此。先愛了,之後再說。可惜的是,大部分的時候我們的順序都是相反。
Thumbnail
人在異地時,我們能夠和陌生人這麼容易談心,特別容易動心,很多時候我們不需要過多的解釋:不論是語言、文化、生長背景...,正因為我們拋棄了那些東西,沒有了偏見得障蔽,我們可以享受當時看到的最純粹的彼此。先愛了,之後再說。可惜的是,大部分的時候我們的順序都是相反。
Thumbnail
迷離煙塵的東京,享受良宵的淑女仕紳還沉醉於紙醉金迷的夜生活。但,兩個無依的靈魂,飄盪迷失在在晝夜交替機械般運行的世界。他們年齡相差甚遠,卻是孤獨的同類。類似的遭遇、相伴的孤寂,有一種情愫孕育而生,猶如一把微弱的燈光切開黑暗籠罩的漆夜,映照出融洩的光。    
Thumbnail
迷離煙塵的東京,享受良宵的淑女仕紳還沉醉於紙醉金迷的夜生活。但,兩個無依的靈魂,飄盪迷失在在晝夜交替機械般運行的世界。他們年齡相差甚遠,卻是孤獨的同類。類似的遭遇、相伴的孤寂,有一種情愫孕育而生,猶如一把微弱的燈光切開黑暗籠罩的漆夜,映照出融洩的光。    
Thumbnail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任何泡泡到最後總會爆破,但在無可避免的分離前,彼此至少為大家留下了一絲安慰,一抹微笑。⁠ ⁠
Thumbnail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任何泡泡到最後總會爆破,但在無可避免的分離前,彼此至少為大家留下了一絲安慰,一抹微笑。⁠ ⁠
Thumbnail
Lost in Translation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年輕女孩期待未來會有別於目前生活,而中年男子卻已知太多事情都已無從選擇起。即便兩人同在異國,他們的異國體驗也大不相同。女孩是新奇、探索,縱然多數時候難以對她形成意義;而男子則是順從社會規則、協同製造世俗意義--那些快速地、消費地、符號地意
Thumbnail
Lost in Translation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年輕女孩期待未來會有別於目前生活,而中年男子卻已知太多事情都已無從選擇起。即便兩人同在異國,他們的異國體驗也大不相同。女孩是新奇、探索,縱然多數時候難以對她形成意義;而男子則是順從社會規則、協同製造世俗意義--那些快速地、消費地、符號地意
Thumbnail
羅蘭巴特以他的《作者之死(The Death of the Author)》最為人所廣知,而作者之死所代表的是權威的死亡,除魅後的世界是世俗的,不再具有宗教神祕性,而在文本閱讀上所代表的上帝:作者(Author),同時在英語上與權威(Authority)具有關聯性,在羅蘭巴特的宣稱下也隨之死亡
Thumbnail
羅蘭巴特以他的《作者之死(The Death of the Author)》最為人所廣知,而作者之死所代表的是權威的死亡,除魅後的世界是世俗的,不再具有宗教神祕性,而在文本閱讀上所代表的上帝:作者(Author),同時在英語上與權威(Authority)具有關聯性,在羅蘭巴特的宣稱下也隨之死亡
Thumbnail
羅蘭巴特的文字一直是讓我著迷的。 尤其在這本戀人絮語,他的文字像是風吹過臉頰,一種描述帶著尾韻。 羅蘭.巴特 讀過許多巴特文本,大家決定挑戰這本戀人絮語。 這不是一本容易討論的書。 Y說:這本書不是讓人想談情說愛,它是用來破壞愛情幻想的。 是的, 它拆解愛,讓你心頭一驚發覺自己的傻氣,或天真浪漫。
Thumbnail
羅蘭巴特的文字一直是讓我著迷的。 尤其在這本戀人絮語,他的文字像是風吹過臉頰,一種描述帶著尾韻。 羅蘭.巴特 讀過許多巴特文本,大家決定挑戰這本戀人絮語。 這不是一本容易討論的書。 Y說:這本書不是讓人想談情說愛,它是用來破壞愛情幻想的。 是的, 它拆解愛,讓你心頭一驚發覺自己的傻氣,或天真浪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