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新手該如何理財?先找出需要 vs 想要吧!棉花糖實驗告訴了我們什麼呢?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理財基本功

從小到大,我們除了在父母的教學底下,都很少可以在學校裡得到理財的知識,最主要是因為學校認為要學理財,不如先學好基礎的知識吧,但最後又因為時間不足卻忽略了理財,造成一個惡性循環,所以很多大學生一畢業就已經成為月光族,每月賺多少就用多少,完全沒有理財的概念,尤其是現在很多獨生子女,要什麼有什麼,根本不用理財,到了離開父母的時候,手上拿著一筆現金,無所適從,最終只能放在銀行。

棉花糖實驗

其實早在60年代,已經有一位心理學家名叫華特・米歇爾(Walter.Mischel)進行了一項關於延遲享樂(delayed gratification)的實驗(棉花糖實驗)...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58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小K投資理財之路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對於很多人來說,上班就係唯一的搵錢方法,因為唔返工就無錢洗,靠上班供樓都要供大約50年,小K認為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投資這一門課從小學到大學是完全沒有教過的,身為一個90後,當然希望可以靠自己白手起家。靠著靈活運用理財的方法,得到財務自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孩子不會理財 vs 孩子不想理財 由於現時香港的理財教育是比較落後的,小K亦曾經講過,好少有學校會提供一些投資理財的課程予中小學生,以現今時代來說,跟以前已經很不同,以前一個家庭有大約3-4個小孩,現在卻一般都是獨生子女(太多養唔到,現代如果要養一個孩子的花費最保守估計要500萬元),衍生了一
孩子不會理財 vs 孩子不想理財 由於現時香港的理財教育是比較落後的,小K亦曾經講過,好少有學校會提供一些投資理財的課程予中小學生,以現今時代來說,跟以前已經很不同,以前一個家庭有大約3-4個小孩,現在卻一般都是獨生子女(太多養唔到,現代如果要養一個孩子的花費最保守估計要500萬元),衍生了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如何有效地教導孩子理解複利的概念,進而學會理財和投資。我們介紹了棉花糖遊戲,這是一種有趣且實用的方式,可以幫助孩子體驗延遲享受的價值,並理解未來金錢增長的重要性。此外,文章還提供了具體的步驟和建議,幫助家長如何指導孩子的理財教育,讓他們能夠在未來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財務。
Thumbnail
這幾年成為了一個媽媽,面對家中的幼童,總會不斷尋找教育的理念以及教育的方法,畢竟大家都是生了孩子才開始學著當父母的,無意間看到了「蒙特梭利教育」中的「慢慢來比較快」 這個教育理念是給予孩子充分的時間和機會去探索、學習和理解事物,而不是急於追求短期的成果或速成。強調的是給予孩子自主性和自我發展的空間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這一次傑比小心情要跟大分享棉花糖實驗。
Thumbnail
在完成兒童理財師資培訓課程後,在『適當的時機』開始了零用錢制度,透過面對需求和儲蓄目標的設定,教導理財和延遲滿足的重要性。文章中分享了球球如何透過存存及花花撲滿來分開儲蓄目標和日常消費的經驗,並介紹了儲蓄練習的三個原則。同時,提到重要的金錢決策及選擇的培養,對孩子的未來財務管理能力產生深遠影響。
Thumbnail
1960~1970年做過一個棉花糖實驗,這應該很多人都聽過 研究團隊進行一項有關自制力的兒童心理學實驗 100位有30位小孩成功克制延遲滿足,後面追蹤沒吃跟有吃的在社會發展程度 發現沒吃的比有吃的不管在社交或成就都相對好 在當時的環境都是"物質缺少的背景" 所以在當時自制力越強的人他在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長環境中,絕大多數人的家庭裡是不會教你如何理財,甚至在學校也不會教你如何理財。雖然家庭會影響到我們對金錢的態度與關係,但本書強調的是我們可以透過方法(本書提到他們的方法是「循序漸進法」)改變與金錢的關係,前提是我們必須覺察到問題及承擔責任。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在孩童從小培養良好的金錢管理習慣的重要性,提到了分散分散收入來源的重要性以及E.S.B.I.(僱用,自僱,企業,投資者)的概念,並討論了金錢應該被視為一個資源幫助我們追求和實現夢想。同時提到了財務獨立對於達成夢想的重要性。
Thumbnail
1960末期,一名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進行了一項著名的實驗。在這個實驗中,他放置了一個棉花糖在孩子面前,告訴他們如果能夠忍住等待15分鐘不吃,就會獲得額外的一個棉花糖,這就是「史丹佛棉花糖實驗」。這看似簡單的實驗,卻揭示了延遲滿足對於孩子未來的深遠影響。 棉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如何有效地教導孩子理解複利的概念,進而學會理財和投資。我們介紹了棉花糖遊戲,這是一種有趣且實用的方式,可以幫助孩子體驗延遲享受的價值,並理解未來金錢增長的重要性。此外,文章還提供了具體的步驟和建議,幫助家長如何指導孩子的理財教育,讓他們能夠在未來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財務。
Thumbnail
這幾年成為了一個媽媽,面對家中的幼童,總會不斷尋找教育的理念以及教育的方法,畢竟大家都是生了孩子才開始學著當父母的,無意間看到了「蒙特梭利教育」中的「慢慢來比較快」 這個教育理念是給予孩子充分的時間和機會去探索、學習和理解事物,而不是急於追求短期的成果或速成。強調的是給予孩子自主性和自我發展的空間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這一次傑比小心情要跟大分享棉花糖實驗。
Thumbnail
在完成兒童理財師資培訓課程後,在『適當的時機』開始了零用錢制度,透過面對需求和儲蓄目標的設定,教導理財和延遲滿足的重要性。文章中分享了球球如何透過存存及花花撲滿來分開儲蓄目標和日常消費的經驗,並介紹了儲蓄練習的三個原則。同時,提到重要的金錢決策及選擇的培養,對孩子的未來財務管理能力產生深遠影響。
Thumbnail
1960~1970年做過一個棉花糖實驗,這應該很多人都聽過 研究團隊進行一項有關自制力的兒童心理學實驗 100位有30位小孩成功克制延遲滿足,後面追蹤沒吃跟有吃的在社會發展程度 發現沒吃的比有吃的不管在社交或成就都相對好 在當時的環境都是"物質缺少的背景" 所以在當時自制力越強的人他在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長環境中,絕大多數人的家庭裡是不會教你如何理財,甚至在學校也不會教你如何理財。雖然家庭會影響到我們對金錢的態度與關係,但本書強調的是我們可以透過方法(本書提到他們的方法是「循序漸進法」)改變與金錢的關係,前提是我們必須覺察到問題及承擔責任。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在孩童從小培養良好的金錢管理習慣的重要性,提到了分散分散收入來源的重要性以及E.S.B.I.(僱用,自僱,企業,投資者)的概念,並討論了金錢應該被視為一個資源幫助我們追求和實現夢想。同時提到了財務獨立對於達成夢想的重要性。
Thumbnail
1960末期,一名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進行了一項著名的實驗。在這個實驗中,他放置了一個棉花糖在孩子面前,告訴他們如果能夠忍住等待15分鐘不吃,就會獲得額外的一個棉花糖,這就是「史丹佛棉花糖實驗」。這看似簡單的實驗,卻揭示了延遲滿足對於孩子未來的深遠影響。 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