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為什麼直四MotoGP賽車的操控性比V4好?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V4 MotoGP賽車動力較大,直4 MotoGP賽車操控性更好。這也是為什麼,Johann Zarco、Jorge Lorenzo以及其他從直4賽車跳到V4賽車的車手會那麼掙扎的原因。


如果你去跟多數的MotoGP工程師談,他們會告訴你賽車最重要的兩個字就是「平衡」與「妥協」。

不管你改善那一方面的性能,都會損失另一方面的性能:讓賽車能更快轉向,它就變得很不穩,增加動力的峰值,中段輸出就會被影響。

因此,工程師的工作就是從優點與缺點之間下去做抉擇,找尋一個平衡,把優點放到最大,把缺點減至最小。

這一點跟從大到的賽車基本設定,小到的阻尼設定與座高設定一樣重要。

兩種MotoGP賽車引擎形式─V4引擎(Aprilia RS-GP, Ducati Desmosedici, Honda RC213V 跟 KTM RC16)以及直4引擎(Suzuki GSX-RR and Yamaha YZR-M1)─各有好處與壞處。簡而言之,V4 MotoGP賽車動力較大,直4 MotoGP賽車操控性更好。

看MotoGP比賽的時候就能很明顯的看出這點:直4賽車能過彎俐落超車,而V4賽車則在直線反超。

摩托車裡的一個零件是使得V4動力更強,直4更好操控:曲軸,特別是曲軸的長度。

V4引擎的曲軸更短,更硬,用較少的培林來運轉,這有助於挖掘更大的動力。直4的曲軸較長,使得賽車在過彎的時候更加好操控。

一位曾經在Yamaha工作過,現在轉到對手車廠的工程師這樣說:「這就是為什麼直4賽車是靠引擎走超完美的路線過彎,而不是依賴車架。」

但為什麼?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08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摩托筆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摩托筆記的沙龍
671會員
329內容數
收錄MotoGP深入報導
摩托筆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29
Crash.net與Pedro Acosta的技師長Paul Trevathan專訪
Thumbnail
2024/11/29
Crash.net與Pedro Acosta的技師長Paul Trevathan專訪
Thumbnail
2024/10/21
沒有什麼比抓地力更重要,這就是為什麼米其林 2024 年的超強抓地力後輪改變了 MotoGP——這對杜卡迪來說是福音,對 Aprilia 和 KTM 來說則是詛咒。杜卡迪已經研究出了明年如何更好地發揮輪胎性能...
Thumbnail
2024/10/21
沒有什麼比抓地力更重要,這就是為什麼米其林 2024 年的超強抓地力後輪改變了 MotoGP——這對杜卡迪來說是福音,對 Aprilia 和 KTM 來說則是詛咒。杜卡迪已經研究出了明年如何更好地發揮輪胎性能...
Thumbnail
2024/09/09
自從贏得2021年的世界冠軍之後,山葉開始一路走下坡。從能經常贏得比賽以及拼頒獎台,Fabio Quartararo與他的隊友的成績也慢慢地開始下滑,一路到連拚前十名都很困難。 成績衰退的原因很難確定。改用不同引擎特性─犧牲操控性提升馬力─起了一些作用,但最大的因素是日本車廠的傳統做法無法跟上歐
Thumbnail
2024/09/09
自從贏得2021年的世界冠軍之後,山葉開始一路走下坡。從能經常贏得比賽以及拼頒獎台,Fabio Quartararo與他的隊友的成績也慢慢地開始下滑,一路到連拚前十名都很困難。 成績衰退的原因很難確定。改用不同引擎特性─犧牲操控性提升馬力─起了一些作用,但最大的因素是日本車廠的傳統做法無法跟上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軸輸出動力:從曲軸量測的動力數據,動力不會經過傳動系統,完全只是屬於引擎的性能表現;輪輸出動力:將一台檔車放上馬力機測試輪輸出動力,從輪胎量測的動力數據。
Thumbnail
軸輸出動力:從曲軸量測的動力數據,動力不會經過傳動系統,完全只是屬於引擎的性能表現;輪輸出動力:將一台檔車放上馬力機測試輪輸出動力,從輪胎量測的動力數據。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汽油引擎轉速越高馬力越大,所以必須用盡每個檔位的所有轉速,但有一些事情我們必須要注意:轉速並不是在任何時候都是越高越好,在某些場合,使用過高的轉速反而會成為一把刺向自己的刀 首先要了解到,一台夠快的賽車,除了引擎和變速箱都要夠強之外,設定才是更加重要的東西,讓我們複習一下之前提過的幾個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汽油引擎轉速越高馬力越大,所以必須用盡每個檔位的所有轉速,但有一些事情我們必須要注意:轉速並不是在任何時候都是越高越好,在某些場合,使用過高的轉速反而會成為一把刺向自己的刀 首先要了解到,一台夠快的賽車,除了引擎和變速箱都要夠強之外,設定才是更加重要的東西,讓我們複習一下之前提過的幾個
Thumbnail
大部分車友之間在聊要怎麼把賽車速度提昇的時候,也許多半是動力調校(空燃比、進排氣、ECU補正等等),或者底盤的避震調校、煞車改裝等等,但其實我認為輪胎和變速箱是更加重要的項目 因為我們談的是賽車,不是路上亂呸亂跑的改裝車,賽車的改裝是有一定的限制在(除了部分賽事組別開放無限改裝之外),動力的改裝在自
Thumbnail
大部分車友之間在聊要怎麼把賽車速度提昇的時候,也許多半是動力調校(空燃比、進排氣、ECU補正等等),或者底盤的避震調校、煞車改裝等等,但其實我認為輪胎和變速箱是更加重要的項目 因為我們談的是賽車,不是路上亂呸亂跑的改裝車,賽車的改裝是有一定的限制在(除了部分賽事組別開放無限改裝之外),動力的改裝在自
Thumbnail
通常我們希望賽道的單圈表現更好,不外乎就是調整(改裝)底盤和動力,好的避震器設定讓輪胎能夠充分貼地、優化轉向特性,彎速可以得到提昇,同屬於底盤部分的煞車系統夠強的話,能夠增加減速效率縮短煞車時間,(賽事規則內)盡可能做出強大的動力,可以讓纏鬥更有競爭力並且縮短直線時間 但還有一個很關鍵的要素就是:變
Thumbnail
通常我們希望賽道的單圈表現更好,不外乎就是調整(改裝)底盤和動力,好的避震器設定讓輪胎能夠充分貼地、優化轉向特性,彎速可以得到提昇,同屬於底盤部分的煞車系統夠強的話,能夠增加減速效率縮短煞車時間,(賽事規則內)盡可能做出強大的動力,可以讓纏鬥更有競爭力並且縮短直線時間 但還有一個很關鍵的要素就是:變
Thumbnail
V4 MotoGP賽車動力較大,直4 MotoGP賽車操控性更好。這也是為什麼,Johann Zarco、Jorge Lorenzo以及其他從直4賽車跳到V4賽車的車手會那麼掙扎的原因。
Thumbnail
V4 MotoGP賽車動力較大,直4 MotoGP賽車操控性更好。這也是為什麼,Johann Zarco、Jorge Lorenzo以及其他從直4賽車跳到V4賽車的車手會那麼掙扎的原因。
Thumbnail
賽道已經很熟了,車子動力也飽滿、操控性調校的也很完美常順手,自認基本功也不差,已經使出渾身解數了卻還是比人家慢嗎?那很可能是因為齒比 齒比(Gear ratio),說得學術一點叫做「減速比」,廣義來說是指引擎轉速傳遞到驅動輪上,這個減速的過程結束後的轉速比率,為什麼要減速呢?因為引擎的轉速動輒上千
Thumbnail
賽道已經很熟了,車子動力也飽滿、操控性調校的也很完美常順手,自認基本功也不差,已經使出渾身解數了卻還是比人家慢嗎?那很可能是因為齒比 齒比(Gear ratio),說得學術一點叫做「減速比」,廣義來說是指引擎轉速傳遞到驅動輪上,這個減速的過程結束後的轉速比率,為什麼要減速呢?因為引擎的轉速動輒上千
Thumbnail
Ducati 跟Honda近幾年稱霸MotoGP的極速排行榜以及冠軍常客。底下是原因。
Thumbnail
Ducati 跟Honda近幾年稱霸MotoGP的極速排行榜以及冠軍常客。底下是原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