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愛的黑海》- 關於家暴這件事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到現場發現,那種長期在家庭暴力陰影下的被害人,其實是很難信任人的。
圖片取自紀錄片愛的黑海
以多方視角,呈現不同觀點
導演郭笑芸於2006年開始帶著攝像機進入家暴現場,並於2007年分別以加害者、受害者、旁觀者等不同觀點,拍攝三部家暴紀錄片。也在進入現場後發現,要進入到拍攝對象心理的困難,拍攝第一部以女性視角觀點的最遙遠的愛時,一度以為可以非常容易進行,殊不知對於長期處於不安陰影狀況下的被害者,對於人是很難信任的。
依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統計,2006 年通報婚姻暴力被害者高達 3.8 萬人,其中女性 3.6 萬人占 9 成 3,直至今日,近五年來仍有超過逾十萬件的家庭暴力案件通報數,相比導演當時拍的時候,家暴案件竟是不減反增。導演不以利益為目的,拍攝此紀錄片,主要是針對相關議題關注及專業人員,謀求更大的政策改變,能對更多家暴中的人增加更多支援。
好像婚姻最後只有三個選擇:自己瘋掉、殺掉對方跟離婚
第一部曲 : 最遙遠的愛。其中有一位受害女性我印象很深刻,她長期在家處於權力不對等的情況。她煮好飯,甚至還需要分別送至家人的房間,而且還不限於是老公、自己的孩子,竟然連她老公的家人也需要。有一句話我聽了很鼻酸,她說 : 「整個家族的內褲我都要洗,但我卻從來沒有幫我爸媽洗過一件內褲。」
在這樣操勞的情況下,不把家庭勞力當回事就算了,還必須忍受丈夫喝酒後的家暴。紀錄片中的她,講至此,情緒到達了深處突然忍不住哽咽,那看似好了的傷疤,一瞬間又再度揭開。有次她被丈夫家暴後,一路騎著機車狂奔至花蓮的娘家,一路上邊騎邊哭,好像婚姻最後只有三個選擇 : 自己瘋掉、殺掉對方跟離婚。
老婆這樣幫我生小孩,我會打她,自己也是很後悔的
第二部曲 : 與愛無關。此紀錄片以男性視角講述,對我來說,導演很勇敢的去接觸連專業人士也都不太敢接觸的家暴加害者。看完此片,我感受到,家庭模式,很可能會帶給孩子巨大的影響,不難發現其中有幾位男士,他們在他小的時候,也遭遇過家庭暴力,也沒有人告訴他們這樣是不對的。可能是因為社會的刻板印象,男兒有淚不輕彈等等,他們大多不懂得怎麼表達,也不知道如何溝通,只是複製以前他從家庭學習到的行為。
許多男士在家暴自己妻子前,與妻子是有言語上的衝突的。在影片中最常見的狀況便是,講沒幾句便開始吵了起來,不似以往有些報導僅抨擊男性,也因此而看到不一樣的觀點。其中有位男性說 : 「這就是家務事,反正就是床頭吵床尾和」,我感到不可思議,因為他們直接跳過了溝通,覺得用身體所帶來的刺激,便能解決很多事情,但已經造成的身心傷口及長期溝通無法達到共識的情況下,終將走至婚姻的破裂。
明就有事,明明就不開心,卻還是硬要說這是一個和樂的家庭
第三部曲 : 愛的黑海。這部是以孩子為視角闡述觀點。印象深刻的,是有位母親說,離婚後才發現,離婚不是最麻煩的,而是後續對於孩子的照顧。對於孩子來說,或許父母以為他們知道得不多,但其實孩子都看在眼裡。其中一位男孩,對於長期家暴他跟他母親的父親,對自己父親僅有失望,也始終用”那個人”稱呼,告訴自己不要變得跟他父親一樣
最後我看見了孩子在一個家暴導致婚姻破碎的家庭,價值觀有時會有所偏差,影片中能看見他們,難掩對愛情的幻想破滅以及同時矛頓渴望被愛的神情。片中的母親一直擔心他的兒子,因為她發覺她開始管不動他,書也無心念,整天也不知道和誰出去。我看見一段婚姻的破裂,不只是只有父母親,更是同時影響每個家庭成員甚至延伸至下一代往後的人生。
有句話我很鼻酸 : 我看見孩子恐懼不安的說: 「媽媽呢?媽媽的聲音怎麼不見了?」,同時也看見有些孩子甚至還鼓勵自己的母親去報案,但他們的母親,因為經濟、孩子、及對家暴者的恐懼或自身的想法,往往不一定會有勇氣,去直接走法律途徑,因為有些被害者會有顧慮,像是「他每次家暴後都會跟我道歉,我仍舊忍不住心軟」、「如果我去報案,他會不會殺了我」、「他的身邊就只有我了,只有我能拯救他」、「這件事講出來好像很丟臉」等等,在這邊多說一句,絕對不是受害者丟臉,是加害者比較丟臉,不論是誰,都不要再檢討被害者了!!!
平均每小時16件家暴通報,黑海似乎四處隱藏在你我的生活中
不禁在想如果可以早點開始在學校教導孩子什麼是家暴,什麼是愛自己,或許有些事情可以有機會避免或甚至可以有採取相關動作的意識,因為發現片中有些被害者是不知道有相關管道,可以幫助她們進行離婚相關手續,或是一些婚姻相關的輔導幫助等等。也發現大部分片中婦女,不管是在經濟、學歷或是在人際關系上,有些是處於相較弱勢或是被迫弱勢的情況,但這不是絕對,僅是針對此片中的情況,也有看過社經地位高的女性也被家暴過(有興趣進一步知道,相關TED連結放在下面),有些人可以在家暴後很勇敢的面對,提出離婚,有些人則是從沒走出去過。
「或許正像導演所說: 「愛,也許是映證親密關係起始的彼此承諾;愛,卻也往往是綑綁一整個家庭的權力工具。命運有時候會像一台不斷複製的影印機,複製著上下幾代家人的人生,只有選擇說出來,並用行動面對家庭裡無邊的黑海,才能終止生命的風暴。」
優質平台推薦 : 生命力新聞
TaiwanDocs台灣紀錄片資料庫 : 愛的黑海
Youtube影片 : 婚暴三部曲 影片紀錄家暴故事
Youtube Ted演講 : 為什麼家暴受害者不離開?
23會員
8內容數
紀錄片不僅是對過去的紀錄,更是一場自我心靈的對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親愛的房客》光是願意住在頂樓這件事,就足以說明有多愛他了吧!我一直記錯這部片的片名,我一直記成頂樓的房客,身為一個租屋族對於頂樓這件事留下的記憶最深刻 我很喜歡電影的開頭,以及中間的幾個過場,俯拍的的山林景色,廣闊且陰沉的天空、茂綠無止盡蔓延的林相,有種天地如此之大,卻無處容身,詩一般的惆悵。
avatar
扭曲系男子私室
2021-09-11
《與愛同居》關於Tar的一些事情:請放過這個可憐的孩子吧?提到《與愛同居》第一季,很多人都會免不了提到Tharn的前男友Tar。無論是有人希望Tharn離開Type回到前男友Tar身旁,因為Tar很可憐;而或指責Tar過於懦弱,所以才會自私的去傷害Tharn。也有人責怪Tharn,為什麼Lhong設計Tar的事情就這麼不了了之。那就讓我們回答這些問題吧..
Thumbnail
avatar
小羊麥仔劇聊了喵
2021-08-23
人為什麼要穿衣服。在看完《關於穿衣服這件事的哲學辯證》之後關於穿衣服這件事的哲學辯證,鷲田清一。 弗里德里希.尼采:「我們是自己最遙遠的存在。」 鷲田清一:「身體是我們自己最遙遠的存在。」 人一輩子都會對自己的身體感到不安,因為我們誰也沒辦法看清楚自己的身體,我們對自己身體的知覺情報少之又少,永遠只能得到片段的經驗。
Thumbnail
avatar
壹肆說
2021-06-11
沒有電影院的日子(18)《關於寫不出東西這檔事》我一直認為,作家寫不出東西本身就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 農夫每天都要到田裡,工人每天都要到工廠,甚至皮條客每天都得上街巡視自己的地盤。 . 他們總不會說:「抱歉,我今天沒有靈感,我不想工作。」 . 畢竟,你沒有停止呼吸,而你的每一口呼吸,都需要花錢,所以憑什麼你該停止勞動?而以一個求道者來說,上
Thumbnail
avatar
Lizard
2021-06-03
隔壁的天使有糖吃──《關於我在無意間被隔壁的天使變成廢柴這件事》1~4 初次閱讀心得作品名稱:《關於我在無意間被隔壁的天使變成廢柴這件事》 作者:佐伯さん 出版社:東立 閱讀級數:1~4(實際閱讀1~3集) 每集售價:210元
Thumbnail
avatar
懵夢
2021-05-18
人文筆記|日本的反叛美學:鷲田清一《關於穿衣服這件事的哲學辯證》若我們的服飾是一種對於自我的「遮蔽」,也是一種對於人群的「展演」,個人選擇穿什麼衣飾,是否更有其延伸的認同,或甚至是反叛的意義?而時尚作為一種時代變遷的產物,是否也可以從它的演進看見社會集體對於當代規範的態度呢?鷺田清一這本哲學小書,帶我們走進橫空出世的日本反叛美學,是如何用黑白的邊界,震驚世界。
Thumbnail
avatar
喬記洋行
2021-02-04
《創作》關於創造角色這件事情 有寫作的人、如果是在寫故事、大家是如何寫主角、又是怎麼設定主角呢?我以前一開始記得是從樹木花草開始寫,也就是「萬物皆有靈」的感覺、用專業說法就是「擬人化」,讓你周遭的一切沒聲音的存在瞬間都有意識跟你說話。 而皮克斯的作品、像是《玩具總動員》就大大滿足了我這個需求,真是太生動了XD 而且有一些還看哭
Thumbnail
avatar
YvonneEcho
20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