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從黃牛到鐵牛,在文明潮汐中浮沉的芳苑海牛文化

2020/05/3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兩次前往王功漁港,都是為了看海牛車。
海牛車的存在,來自芳苑早年的養蚵產業。百年前在大肚溪與濁水溪的沖積下,當地形成了至少600公頃的潮間帶濕地。因為牡蠣是濾食性生物,必須生長在潮間帶明顯且漲退潮時間固定的環境,才能夠攝取足夠的浮游生物又免於長期泡水,因此廣闊且能同時提供海水及陽光滋潤的芳苑沿岸,便成為最適合飼育蚵苗的環境。
但由於芳苑岸際的淤泥日積月累,水深漸淺,使得潮漲時分的水位最高也只到腰際,難以行船,因此採「平掛式養殖法」的蚵仔便無法以常見的竹筏採收。加上全盛時期每次需要採收的蚵仔動輒百來台斤,單憑人力不足全挑,所以自日治時期便發展出靠黃牛拖車運蚵的模式,一代傳一代,據說當年同時前往潮間帶運蚵的牛車,最高有數百架之多。
可想彼時在芳苑的牛兒忙的啊~早上要下田,午後還要下海,水陸兩用堪稱全台最操!不過因為「海牛」訓練不易,加上時代進步帶起動力機械技術發展,因此傳統的黃牛車後來急速被柴油驅動的三輪鐵牛車取代,到2012年時芳苑當地已僅存26頭海牛,如今更只剩10頭左右。
在那之後,轉型為旅遊商品的海牛車,已不是說想看就能看到的風景。即使這幾年自己特地前往兩次,但仍因地點與時機不對,沒能看到黃牛牽引著拖車的最傳統畫面,只見著進化後的鐵牛車。
不過即使非最原本的樣貌,鐵牛車採蚵的畫面依然魔幻。
在午後的日曬下,把握退潮時刻前往蚵場的蚵農們,駕著一台又一台的鐵牛車,陸續開進潮間帶的淺水中。潮間帶中由水泥簡單鋪成的小路,隨著深度不斷增加,逐漸隱沒在海面下,但已是識途老馬的蚵農們,彷彿已把藏在水中的路徑烙印在腦中,知道何時該直行,何時要拐彎,每輛鐵牛都毫無迷惘地,往自己所屬的一方蚵田前進。
當看到鐵牛車行駛在蚵田間的水面時,不禁讓我聯想到《神隱少女》的海上火車,那個景象真實卻奇幻,彷彿那些拼拼裝裝,不知是否下一秒就會解體的鐵牛三輪車,其實是前往海平線另一端的擺渡人,天地間無處它們不可去,只要是水上的視界,都是它們的世界。
但近年因工業區的開發,對芳苑沿海造成破壞性的生態污染,使當地養殖業與養蚵業逐漸沒落,鐵牛車也漸與黃牛車同樣步上式微的命運。雖然海牛車的文化近年已藉民間力量重新包裝成體驗遊程加以保留,但隨著彰化縣府新修訂《泊地管理自治條例》禁止非漁港區泊地的觀光與遊憩行為後,這樣的文化能否存續又再度蒙上一層隱憂。
那天要離開前,看到一台鐵牛車停在水泥小徑旁,而它前方的海道正逐漸被上漲的潮水吞沒,那一瞬間像是看到對它們命運的暗喻。乘載在三輪後斗的百載文化,看不清最後將走向何方,只能在文明潮汐的浮沉中前行,找路。

※ 歡迎追蹤IG:Jed0820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63會員
77內容數
再近,沒出門都很遠;再遠,出門就開始變近。 旅行不用趁年輕、不用辭職、不用花光存款、不用鼓起勇氣,只要挽起背包,踏出門就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