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方舟計劃專題] 德文部落實地走訪 原民生活所想所感(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區區四小時的車程,卻彷彿坐上了時光機,轉換至了另一個文明。」

從五月那場旅行歸來後開始,即便中間被雜事煩擾許多,筆者我仍銘記著這句話,這是抵達德文後最深刻的感受。與其說是來見證油芒如何改變這片土地,這趟旅程更像是放下一切包袱,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交互關係、體驗另一種生活方式的一堂課程。

下了火車,坐上子富的座車,我們從車站、到市區、再到德文,四十分鐘的車程,閩南、客家、本省、外省、再到布農與排灣各種文化習俗,從房屋建設及飲食習慣都可見一斑,這還只是一個屏東縣而已,不用列入坐上火車前的台北,就足以見證台灣土地的多元並陳和相互融合。

在進入部落的關口之前,排灣族的警員探頭瞧瞧在車裏的我和子富,子富作為血統上的漢人,操著流利的族語簡略地解釋了我們的來由與他在部落裡的相識,遂進到了德文部落(前的那一條長長的路)。

終於抵達了部落,筆者硬托著身子從睡夢中醒來,還沒打理好自己的心理或整理好全身的感官開始學習,一碗熱騰騰的烤肉飯就端來面前,這兩天一夜的體驗隨之開始。作為這碗飯結尾的畫龍點睛,台灣油芒帶來了最後的一些驚奇,一點點的鹹與香,卻也附有豐富的養分。用餐的地點其實是的小商圈,觀景平台是大家的打卡地點,小米甜甜圈、馬告咖啡、烤肉飯、山豬肉的美味一一排出,不致琳瑯滿目,但帶著慢慢的樸實感。用餐過後向 Vuvu 和 Ina 打聲招呼後,子富帶著筆者我前往大社部落,他說那裏有更多排灣的影子。

再下車,迎面的是兩個可愛的排灣小孩,清澈的眼睛裡少去的,不知道是城市裡的PM 2.5,還是成人世界的複雜與苦難。子富帶著我繞了一圈大社部落,高掛的山豬皮與豬頭顱、平台與古老的祖靈碑,不久後再回到德文。到這個節骨眼,筆者我已經有點忘懷自己此行的目的,只想好好體驗這個生活模式。

raw-image


從商圈再往下走,這裡是德文部落的住宅區。到了 Ina 的家,子富指著家門前的一株油芒,說明現在不是油芒產季,這可能是整個菜園僅有的油芒足跡。筆者雖然覺得有些可惜,但也欣然接受,畢竟這是原民傳統農業,作物是有時序的,「可不能說種就種!」順應自然、傍依自然而生、與萬物之靈互動並保持尊敬,這就是德文傳統生活的哲學。

「而這又何嘗不是循環經濟?」筆者自問。「順應自然」其實本身似乎就是最高境界的循環經濟,所有資源基本上都完全利用。原住民族的智慧就在這裡,千年來的結晶,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任何物種的生老病死,該如何處理、怎麼運用,自有一套方法,這何嘗不是最高境界的循環經濟呢?


raw-image


這篇專題偏重記錄此行所感,下一篇會更注重油芒計畫本身,還請繼續鎖定。

責任編輯:吳宇翔 核稿編輯:吳宇翔

前往粉專了解更多

加入社團,共襄盛舉循環經濟

閱讀更多:

減塑、保溫又耐用 循環的咖啡香

[種子方舟計劃專題] 市場開放後,傳統農作的優勢?(一)

[種子方舟計畫專題] 種原的保存 台灣土地的真實力(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高中生的循環經濟的沙龍
78會員
287內容數
我們是來自台灣不同學校的學生,在聽聞部分學校正在實施「減塑政策」,且在校慶園遊會有相關措施,團隊就打算撰寫一篇關於校園減塑的報導。 也因為有些學校推行減塑政策、有些則無,希望透過比較,藉此讓讀者了解園遊會減塑到底有沒有效果。另外,我們也收集 50 份網路問卷獲得學生對減塑園遊會的想法
2025/04/30
為使劇場資源達到有效利用及響應淨零目標,英國劇場攜手環保專家制定了「劇院綠皮書」,希望業者在製作新劇作時,至少一半的戲服與配件來自過往舊劇目內使用過的道具,落實循環再利用。
Thumbnail
2025/04/30
為使劇場資源達到有效利用及響應淨零目標,英國劇場攜手環保專家制定了「劇院綠皮書」,希望業者在製作新劇作時,至少一半的戲服與配件來自過往舊劇目內使用過的道具,落實循環再利用。
Thumbnail
2025/04/27
身為一個結合全台學生力量的環保組織,高循的成員們始終堅信高中生能為台灣做點不一樣的;我們發跡於社會,也想回饋於社會,高循持續在網路發布循環及永續議題等相關科普文章,高循相信:「那怕只有一點火星,只要持續累積,星火終究可以燎原。」
Thumbnail
2025/04/27
身為一個結合全台學生力量的環保組織,高循的成員們始終堅信高中生能為台灣做點不一樣的;我們發跡於社會,也想回饋於社會,高循持續在網路發布循環及永續議題等相關科普文章,高循相信:「那怕只有一點火星,只要持續累積,星火終究可以燎原。」
Thumbnail
2025/04/26
你曾造訪過長榮大學嗎?你知道「竹子」也能當作建材嗎?現代建築設計除了要具巧思外,也傳遞著循環經濟的社會責任;它就是長榮大學的長榮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將現代與古典元素融於一體的建築吧!
Thumbnail
2025/04/26
你曾造訪過長榮大學嗎?你知道「竹子」也能當作建材嗎?現代建築設計除了要具巧思外,也傳遞著循環經濟的社會責任;它就是長榮大學的長榮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將現代與古典元素融於一體的建築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圖 :現場設有原住民風味輕食攤位 【李婉如/ 報導】   原住民族委員會與農業部農糧署首度合作,自今(21)日起到22日於華山1914文創園區舉辦「『原鄉小農到你家』暨『食物原理』」活動,向民眾傳達原住民族特色作物的多樣性,展現部落農業的永續價值,讓這些作物不只在部落廚房的餐桌出現,也成為更多民眾
Thumbnail
圖 :現場設有原住民風味輕食攤位 【李婉如/ 報導】   原住民族委員會與農業部農糧署首度合作,自今(21)日起到22日於華山1914文創園區舉辦「『原鄉小農到你家』暨『食物原理』」活動,向民眾傳達原住民族特色作物的多樣性,展現部落農業的永續價值,讓這些作物不只在部落廚房的餐桌出現,也成為更多民眾
Thumbnail
2004年的農村工作坊主題標定為「稻米與稻農之心」,一方面呼應聯合國提出的「國際稻米年」;一方面則是因為稻米這深具幾千年傳統,不僅是全球30億人口,尤其是亞洲地區賴以維生。稻米不僅意味著糧食,還意味著重要的文化,它總是出現在人們的各種生活、宗教的慶典,或是呈現在藝術裡頭。
Thumbnail
2004年的農村工作坊主題標定為「稻米與稻農之心」,一方面呼應聯合國提出的「國際稻米年」;一方面則是因為稻米這深具幾千年傳統,不僅是全球30億人口,尤其是亞洲地區賴以維生。稻米不僅意味著糧食,還意味著重要的文化,它總是出現在人們的各種生活、宗教的慶典,或是呈現在藝術裡頭。
Thumbnail
每個星期,在竹山台西客運一樓的候車大廳,總會出現這麼一個熱鬧場景,竹編的菜籃擺滿一地,工作人員(大多是社區媽媽)手上拿著清單一一點名,玉米筍一包、香菇一盒、白菜一顆……,他們在為「足安心蔬菜箱」的消費者配菜。
Thumbnail
每個星期,在竹山台西客運一樓的候車大廳,總會出現這麼一個熱鬧場景,竹編的菜籃擺滿一地,工作人員(大多是社區媽媽)手上拿著清單一一點名,玉米筍一包、香菇一盒、白菜一顆……,他們在為「足安心蔬菜箱」的消費者配菜。
Thumbnail
本書獲2020年OpenBook好書獎》 這本《尋找台灣味》於2020年5月初上市,網媒相關的宣傳以越南茶等東南亞篇章成為了主打。「在東南亞尋找台灣味」的意趣自帶光環,然而,身為作者之一,心中種有一股聲音吶喊著:「本書有一半的農業記事篇章是書寫臺灣,應該要把他們的亮點平衡宣傳才是。」
Thumbnail
本書獲2020年OpenBook好書獎》 這本《尋找台灣味》於2020年5月初上市,網媒相關的宣傳以越南茶等東南亞篇章成為了主打。「在東南亞尋找台灣味」的意趣自帶光環,然而,身為作者之一,心中種有一股聲音吶喊著:「本書有一半的農業記事篇章是書寫臺灣,應該要把他們的亮點平衡宣傳才是。」
Thumbnail
「區區四小時的車程,卻彷彿坐上了時光機,轉換至了另一個文明。」 從五月那場旅行歸來後開始,即便中間被雜事煩擾許多,筆者我仍銘記著這句話,這是抵達德文後最深刻的感受。與其說是來見證油芒如何改變這片土地,這趟旅程更像是放下一切包袱,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交互關係、體驗另一種生活方式的一堂課程。
Thumbnail
「區區四小時的車程,卻彷彿坐上了時光機,轉換至了另一個文明。」 從五月那場旅行歸來後開始,即便中間被雜事煩擾許多,筆者我仍銘記著這句話,這是抵達德文後最深刻的感受。與其說是來見證油芒如何改變這片土地,這趟旅程更像是放下一切包袱,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交互關係、體驗另一種生活方式的一堂課程。
Thumbnail
9年前,莫拉克颱風過境臺灣,帶來豪大雨,房屋受損、路斷橋毀,因而搬遷至鄰近瑪家鄉,異地重建禮納里部落。但踏至重建部落,映入眼簾的並非是傳統冬暖夏涼的石板屋、百步蛇圖騰,而是是整齊的永久屋、筆直的街道、同色系的外牆,居住的永久屋雖然舒適安全,但卻失去部落原有的傳統文化氛圍,因而創立「深活共構」。
Thumbnail
9年前,莫拉克颱風過境臺灣,帶來豪大雨,房屋受損、路斷橋毀,因而搬遷至鄰近瑪家鄉,異地重建禮納里部落。但踏至重建部落,映入眼簾的並非是傳統冬暖夏涼的石板屋、百步蛇圖騰,而是是整齊的永久屋、筆直的街道、同色系的外牆,居住的永久屋雖然舒適安全,但卻失去部落原有的傳統文化氛圍,因而創立「深活共構」。
Thumbnail
交大人社系教授「阿枝」帶我們吃一頓源自童年熟悉的溫暖味道! 歷史學是怎麼和人類學搭上邊?教授的大學生活都在做什麼?一位歷史學家是怎麼養成的,一起關注本期的「編輯約你吃早餐」!
Thumbnail
交大人社系教授「阿枝」帶我們吃一頓源自童年熟悉的溫暖味道! 歷史學是怎麼和人類學搭上邊?教授的大學生活都在做什麼?一位歷史學家是怎麼養成的,一起關注本期的「編輯約你吃早餐」!
Thumbnail
在先前的專題報導裡,我們介紹了我們與土地的關係、傳統領域、WTO開放市場的衝擊和休耕政策帶來的危害。在瞭解了這些議題和背後的影響之後,也是時候來探討台灣這塊土地面對這些挑戰,擁有的真實力了。
Thumbnail
在先前的專題報導裡,我們介紹了我們與土地的關係、傳統領域、WTO開放市場的衝擊和休耕政策帶來的危害。在瞭解了這些議題和背後的影響之後,也是時候來探討台灣這塊土地面對這些挑戰,擁有的真實力了。
Thumbnail
城市生活需要改變,變得更永續、變得更有機、變得更有趣! 對於一群高中生來說,循環經濟或許是一個艱深難堵的知識,又或許是遙不可及的理想。然而,高中生的循環經濟致力於讓永續的概念貼近生活。 很榮幸本團隊有機會受到台大社會新責任平台PLUS團隊的邀請..
Thumbnail
城市生活需要改變,變得更永續、變得更有機、變得更有趣! 對於一群高中生來說,循環經濟或許是一個艱深難堵的知識,又或許是遙不可及的理想。然而,高中生的循環經濟致力於讓永續的概念貼近生活。 很榮幸本團隊有機會受到台大社會新責任平台PLUS團隊的邀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