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互聯網打造專屬自己的知識學習渠道
研究所曾擔任系刊編輯,畢業後系刊被關閉,因此將過去的作品集放在這裡。
此為2016年10月的封面故事。
互聯網下衝擊下的社會
近年來,由於互聯網興起,改變了人們的許多生活面貌,以往回家看電視變成回家上網;以往畢業就失聯的同學們,也因為社群網路就把大家牽在一起;以往上圖書館找資料,現在只要搜尋Google;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更是顛覆以往的生活方式,人手一機,低頭滑手機,剎那間還以為回到了遠古時期的人類生活;許多產業也因為互聯網的介入,競爭比以往還要激烈,甚至很多超過現有法規的行業也漸漸興起,像是Uber、Airbnb等跨行業別的公司,以及許多與互聯網相關的新的概念崛起,像是O2O、SNS、雲計算、大數據、Fintech……等等。
互聯網改變獲取知識的方式
除了上述的狀況外,互聯網也漸漸改變我們得到知識的方式,從小時候開始,我們獲取知識的管道是先從父母,然後是學校的師長,然後輔以課本,隨著年紀的增加,經歷不同升學階段學習不同的東西,然後到社會大學跟這個社會學習,但是現在互聯網資訊很多,漸漸也在改變我們獲取知識的方式,像是補習班會將老師上課的內容放在網路上供學生可以隨時線上補課;期刊、書本、雜誌也開始將紙本內容轉成電子擋,放在網路上供人閱讀;也有專門教授某些學科,像是教數學,或是教英文的平台,甚至會依照程度不同去給予課程建議;而現在甚至還有網路大學,只要在該校上滿要求的課程以及時數,便可以拿到文憑,許多國外的名校也都有該相關的學程;還有一種穫取知識的方式,是將以往我們在電視看到的脫口秀,將該模式轉移到網路上,而主持人會在每集節目給與一個主題或觀點,除了增廣見聞,更能了解趨勢脈動,而小編就來推薦幾個小編非常喜歡也每週追蹤的脫口秀,邏輯思維、鴻觀以及吳曉波頻道。
羅輯思維-網路平台上的說書人
「有種、有趣、有料,這就是我們的羅輯思維。」每當播放影視檔的開頭,就像其他脫口秀一樣,羅輯思維有有屬於自己一套的開場白。這是一個說書人的脫口秀,主持人是人稱「羅胖」的羅振宇,對於一個愛看書的小編來說,想看的書跟手頭上有的書就已經夠多的口袋名單了,但時間實在有限。主持人羅胖都大概用近一小時的時間跟大家敘述一本書的重點,讓一本要看四到六小時的書濃縮成一小時的精華編,節目主要分成三段,第一段是先講書的結論跟羅輯脈絡,第二段去對於書中論點的疑問進行反駁,第三段來一個總結,而總結可能會去跟商業、人生等等去做結合,且在大陸已經有幾千萬人在觀看,可以說是在「說書人界」脫口秀的第一名,且許多觀點都很新穎,或是從別的角度去檢視歷史,不時會穿插跟互聯網相關的時事,以及去打破我們以往以為的觀點。像是以經濟學的觀點,春節期間火車票應該要漲價;工會不保障工人的利益,只保障入會工人的利益,且工會組織結構跟幫派結構很像;在互聯網科技方面,我們從以往的收費經濟轉向免費經濟後,現在正進入激烈的補貼經濟時代,以及敘述美國鈔票上富蘭克林傳奇一生的故事;岳飛為什麼必須死……,節目從2014撥出至今已經有將近150集,許多毀三觀(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觀點,都等著你去挖掘。
鴻觀-從歷史、地理、人文的角度看現代經濟
鴻觀這節目名字,希望帶給觀看的人有宏觀的視野看事情,而故意取「鴻」而非「宏」也是因為取字於主持人-宋鴻兵的鴻字,可說是一語雙關,有畫龍點睛的效果。而主持人宋鴻兵也是著名的<<貨幣戰爭>>系列叢書作者,從2007年出版至今已經五集,長期高居中國財經類書的暢銷榜首,而脫口秀也是專注在敘述財金方面的主題,主要強調看現在一個國家的經濟,要從國家以前的歷史、文化、地理因素等去看如何變成一個現在這樣的狀況,以及當時的背景下周邊的經濟狀況。除了介紹各國從古至今的發展,有時也會說一些時事,以及一些時事背後都是許多大國在國際政治格局上的部屬,了解當今經濟局勢以及政治格局,就像是之前英國脫歐背後的民族衝突;介紹一帶一路上的國家,了解他們以往至今的政經局勢;以前的北韓跟現在的北韓完全是兩個樣子,把美元當作一種洋流來看待……等等。就像他們節目想傳達的理念一樣,「觀時事、觀經濟、觀歷史,只為觀真相。」這是一個可以充實自己歷史、地理、文化、經濟知識的一個節目。
吳曉波頻道-用數據去看經濟
如果說鴻觀是給你一個宏觀的視野,吳曉波頻道就是在大局裡如何找到細節的魔鬼,而通常魔鬼都藏在數據裡,而數據取得往往都需要許多時間收集以及整理,因此從數據中還原真相自然而然也得來不易。「世界如此喧囂,真相何其稀少。」每次開場白,就會聽到主持人吳曉波說出這段子,似乎節目內容與開場白,呼應的就是這個意思。對於吳曉波頻道的脫口秀,比較像是老師上課,邊講邊用顯示數據的PPT再跟你講解,許多結論都是有數據去證明的,而其邏輯脈絡也非常完整,令人不得肅然起敬,為了節目去做這麼大的資料蒐尋。而他節目從以前的晉商到近幾年的溫州商人、以前考上狀元擺脫不了的家族、商人以及官場真相、以及手機APP寡頭的形成、分析中國的經濟結構……跟上述的兩個節目共通點很像,都是敘述一些新穎的觀點,並不時分析時事,而且也很喜歡用不同的角度去講歷史。
學海無涯,唯勤是岸
古人留下來的智慧太多,但是我們一生的時間太少,能學習的時間有限,而互聯網技術,除了讓我們迅速得到我們所要的資源外,也能讓我們更容易學習,打破知識的隔閡,讓我們獲取知識的成本大幅降低。但是自己除了接收資訊外,自己也要去思考資訊來源是否正確,雖然網上就有著我們要的資源,但是非真假對錯我們都不知道,雖然小編推薦三個大陸知名的脫口秀,但是節目內容不一定是對的。當對於內容有所質疑時,找師長、網上找資料、圖書館找相關書籍都是很好的方式,重點是在於積極求知的過程,以及持續學習的動力。對於資訊爆量的現代,學習的方式有很多,如何打造一造屬於自己的學習渠道,建立起自己與其他人的知識鴻溝,這都會變成別人帶不走的無形資產,更是增加自己未來在職場上的競爭力。最後送給大家一句古人說過的話來當做結尾 :
「成長,就是一個不斷認為昨天的自己是個笨蛋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