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我不會教人學吃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兒時餐桌上永遠有魚

像是乾煎虱目魚、炸土魠、白帶魚、肉魚或蒜苗炒烏魚等。通常魚中段部位刺較少,小孩都會先夾來吃,等到中段被挖得差不多了,爸爸或阿公便會在此時拿起整條魚東蹭西蹭,最後僅剩魚骨頭,有如被擺在博物館裡的化石魚骨一般乾淨。

我對於怎麼學吃魚的記憶已經模糊,它不像學騎單車,說得出標準的SOP;它又像學騎單車,就算沒照著SOP,多摔幾下也學得會。吃魚,有人說只要被刺多鯁幾次就會了。每次想教兒女吃魚,我只會大略地說,將魚肉放在舌頭上,用舌頭跟上下門牙的內側摩擦看看,有比魚肉再硬一點的口感肯定是刺。這是種說起來很玄,一定得自己試試看的功夫,可惜我實在沒有教人吃魚的本領。

魚刺絕對是吃魚最大的困難,也是有些人望魚卻步的原因。

我曾被魚刺鯁在喉頭,爸爸叫我趕緊挖一大匙白飯用力吞下,又說:「如果魚刺還在,再挖再吞。」眼看整鍋飯都快被我吞完了,魚刺卻還在喉嚨裡。那是個可怕的回憶,但幸好沒讓我從此害怕吃魚。

育養小孩後,我從刺少的鮭魚開始烹煮,仔細挑出魚刺,才敢餵食年幼的兒女。有次還在學說話的女兒吃完魚後一直說喉嚨卡卡的,我擔心是被魚刺鯁到,正想土法煉鋼模仿爸爸的方法,一查才知道,原來請耳鼻喉科醫師拔刺才是最安全的作法。一想到為了一根魚刺得帶小小孩跑一趟醫院刷健保卡,我便更謹慎地安排餐桌上的魚了。

我媽就不同了。從我還小時她就什麼魚都煮,魚刺的多寡從不是她考慮的重點,鮮甜美味、符合時令才是。她甚至會料理皮刀魚米粉湯,蒜苗炒過的香氣跟海魚的鮮甜都融在湯裡,當然,魚刺跟魚肉也散落在湯裡。

但那是很好的練習,只要能吃完皮刀魚米粉湯而不會被魚刺鯁到,就表示你是一位很會吃魚的人。我在這個關卡成功了,弟弟卻沒有,他被米粉湯裡的魚刺鯁過一次後,從此對這道料理戒慎恐懼,甚至對魚也害怕到不行。我則成為一個愛吃魚也會吃魚的人,技巧幾乎跟爸爸和阿公一樣好。

raw-image

學會了吃魚之後,滷虱目魚頭便是我最喜歡的魚料理,我會跟爸爸和阿公一起享用,先翻開薄透的魚臉頰,品嘗黑豆豉跟蒜頭、薑片爆炒後的香氣,接著輕輕咬碎已燉得軟嫩的魚頭,再吸出熬煮已久的醬汁,並花些功夫閃躲魚刺會劃破口腔黏膜的可能。這是必須小心翼翼又得大膽進攻的魚料理,可說是吃魚的最高境界。

我有一身大膽吃魚的本事,卻沒有勇敢帶兒女吃魚的本領。

擔心他們受魚刺鯁喉之苦,我從不隨心所欲地擺上魚料理。在魚攤前總是再三詢問這魚的刺有多少,多過詢問是否嫩口或甘甜。

然後我就會想到當年還不流行無刺虱目魚肚,阿公總會咬下一排虱目魚肉,指著成排的刺仔細地對我說:「別看這魚刺這麼多,其實都有固定的排列方向,不要傻傻吃,看清楚往嘴裡送,吃魚,不難的。」

吃魚,不難的。膽小的我,有沒有勇氣說給兒女聽呢?

|原文刊登於聯合報〈家副版〉

https://udn.com/news/story/12662/462404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毛小姐的沙龍
288會員
98內容數
發牢騷而已,都是些小事
小毛小姐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9/23
有人說過,喜歡一個人自己吃飯的,多半是很能享受孤獨又獨立的人。我不太確定這種說法適不適合用在我身上,但我是在當了母親之後,才開始懂得享受獨自用餐。
Thumbnail
2021/09/23
有人說過,喜歡一個人自己吃飯的,多半是很能享受孤獨又獨立的人。我不太確定這種說法適不適合用在我身上,但我是在當了母親之後,才開始懂得享受獨自用餐。
Thumbnail
2021/09/01
這些閱讀歷程仍躺在書櫃上,彷彿是我人生風景的足跡。從為人母的擔憂想望,煮飯人對食物料理的殷殷期盼,一直到追逐自我內心完滿的渴求。每一次的觀看都在無形中累積沉澱,逐漸形塑了現在的我。
Thumbnail
2021/09/01
這些閱讀歷程仍躺在書櫃上,彷彿是我人生風景的足跡。從為人母的擔憂想望,煮飯人對食物料理的殷殷期盼,一直到追逐自我內心完滿的渴求。每一次的觀看都在無形中累積沉澱,逐漸形塑了現在的我。
Thumbnail
2021/04/27
不是說好要當一個溫柔的媽媽嗎?那些誓言、那些對母親的幻想,如今看來,完全是一種想像。
Thumbnail
2021/04/27
不是說好要當一個溫柔的媽媽嗎?那些誓言、那些對母親的幻想,如今看來,完全是一種想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攤開一疊相片,記錄身著釣裝的男人們,雙手托住碩大魚體,個個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Thumbnail
攤開一疊相片,記錄身著釣裝的男人們,雙手托住碩大魚體,個個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Thumbnail
不吃魚的日子 @妹妹的兒子小侄子和我聊天,他問我為什麼總不吃魚,魚那麼好吃為什麼不吃。 @我回答侄子,因為我感覺我前輩子是水中生物,魚或是烏龜那一類的,所以對於水中生物很同情,從國中到現在都不吃魚。 @雖然是一句開玩笑的戲言,但是學佛多年,隱隱覺得河海很親切,每次畫圖畫到河海就很喜歡,感覺前輩子好
Thumbnail
不吃魚的日子 @妹妹的兒子小侄子和我聊天,他問我為什麼總不吃魚,魚那麼好吃為什麼不吃。 @我回答侄子,因為我感覺我前輩子是水中生物,魚或是烏龜那一類的,所以對於水中生物很同情,從國中到現在都不吃魚。 @雖然是一句開玩笑的戲言,但是學佛多年,隱隱覺得河海很親切,每次畫圖畫到河海就很喜歡,感覺前輩子好
Thumbnail
為什麼我的心裡會有「不能好好接受,會覺得是自己的問題,不會往『會不會是對方給的東西有問題?』的方向去思考;最後,如果真的是接受的東西有問題,還是會覺得要吞下去。」的想法?
Thumbnail
為什麼我的心裡會有「不能好好接受,會覺得是自己的問題,不會往『會不會是對方給的東西有問題?』的方向去思考;最後,如果真的是接受的東西有問題,還是會覺得要吞下去。」的想法?
Thumbnail
喝湯的時候需要大口大口豪氣地下肚,若是遇到魚刺太多、太大的,常常覺得「這不是在喝湯,而是在吃魚」得要分開來吃魚是魚、湯是湯,像是養傷那時還得把整尾魚撈起吃魚,再喝湯時已成溫涼,沒了魚湯應該有的熱騰,而失了它應該有的溫度。
Thumbnail
喝湯的時候需要大口大口豪氣地下肚,若是遇到魚刺太多、太大的,常常覺得「這不是在喝湯,而是在吃魚」得要分開來吃魚是魚、湯是湯,像是養傷那時還得把整尾魚撈起吃魚,再喝湯時已成溫涼,沒了魚湯應該有的熱騰,而失了它應該有的溫度。
Thumbnail
跟身邊的朋友比起來,我算是會吃魚的人(少數有自信的項目)。會吃魚有兩個要件,第一是不怕魚刺,第二是不怕腥味。 吃魚的本事大概是從小耳濡目染的,小時候在外公外婆家長大,餐桌上一定有魚,不懂餐桌禮儀的我,迅速又笨拙地用筷子挖出只有兩顆的魚眼睛,也跟著吃魚頭,鹹香的滋味小孩也懂的。
Thumbnail
跟身邊的朋友比起來,我算是會吃魚的人(少數有自信的項目)。會吃魚有兩個要件,第一是不怕魚刺,第二是不怕腥味。 吃魚的本事大概是從小耳濡目染的,小時候在外公外婆家長大,餐桌上一定有魚,不懂餐桌禮儀的我,迅速又笨拙地用筷子挖出只有兩顆的魚眼睛,也跟著吃魚頭,鹹香的滋味小孩也懂的。
Thumbnail
不會吃魚的我,和愛吃魚的先生共組家庭,坐上了日日有魚可吃的夫家餐桌,漸漸學會了怎麼吃魚,也開始學習如何料理魚。
Thumbnail
不會吃魚的我,和愛吃魚的先生共組家庭,坐上了日日有魚可吃的夫家餐桌,漸漸學會了怎麼吃魚,也開始學習如何料理魚。
Thumbnail
【最近忙著開發自家商品,所以好久沒寫文,這邊對訂閱的朋友表示歉意,並會多加督促自己儘量按時發文,謝謝大家的支持。】 第一次下廚的記憶深刻,動機是想吃著有父親味道的紅燒魚,這味,我尋尋覓覓好久,坊間餐廳、自助餐,只要看到紅燒魚,就儘著想辦法點來吃,但每每總是失望,實在跟爸爸燒煮出來的口味相差甚多,最後
Thumbnail
【最近忙著開發自家商品,所以好久沒寫文,這邊對訂閱的朋友表示歉意,並會多加督促自己儘量按時發文,謝謝大家的支持。】 第一次下廚的記憶深刻,動機是想吃著有父親味道的紅燒魚,這味,我尋尋覓覓好久,坊間餐廳、自助餐,只要看到紅燒魚,就儘著想辦法點來吃,但每每總是失望,實在跟爸爸燒煮出來的口味相差甚多,最後
Thumbnail
如果我記憶可靠,那在我十二、三歲前是沒見過鮭魚的,我父親選魚一定是選一整尾,若真魚身太大,那也是請魚販從中切分成頭尾兩段,看父親要買前半段還後半段,通常爸爸是買前半段的,價格比較貴,但魚頭可做魚頭鍋,肚肉肥嫩,可做紅燒肚襠,因此輪切成片的魚,是從來不上我家餐桌,自然,我不但沒見過鮭魚,就更不要說吃過
Thumbnail
如果我記憶可靠,那在我十二、三歲前是沒見過鮭魚的,我父親選魚一定是選一整尾,若真魚身太大,那也是請魚販從中切分成頭尾兩段,看父親要買前半段還後半段,通常爸爸是買前半段的,價格比較貴,但魚頭可做魚頭鍋,肚肉肥嫩,可做紅燒肚襠,因此輪切成片的魚,是從來不上我家餐桌,自然,我不但沒見過鮭魚,就更不要說吃過
Thumbnail
|奶油鮭魚菇菇 | 這道「奶油鮭魚菇菇」是我抱持著「一定要做出讓老公也喜歡的魚料理」那種心情下廚的,特別選用了老公之前也(配合)吃過幾次的鮭魚當作主角,我難掩興奮地在廚房大刀闊斧烹飪著。隨著時間經過,烘烤過的鮭魚香氣滿溢了屋子,而此時,奶油白醬也早已經在鍋裡啵嚕啵嚕地隨時待命,等待一只鮭魚入鍋...
Thumbnail
|奶油鮭魚菇菇 | 這道「奶油鮭魚菇菇」是我抱持著「一定要做出讓老公也喜歡的魚料理」那種心情下廚的,特別選用了老公之前也(配合)吃過幾次的鮭魚當作主角,我難掩興奮地在廚房大刀闊斧烹飪著。隨著時間經過,烘烤過的鮭魚香氣滿溢了屋子,而此時,奶油白醬也早已經在鍋裡啵嚕啵嚕地隨時待命,等待一只鮭魚入鍋...
Thumbnail
我有一身大膽吃魚的本事,卻沒有勇敢帶兒女吃魚的本領。擔心他們受魚刺鯁喉之苦,我從不隨心所欲地擺上魚料理。在魚攤前總是再三詢問這魚的刺有多少,多過詢問是否嫩口或甘甜。
Thumbnail
我有一身大膽吃魚的本事,卻沒有勇敢帶兒女吃魚的本領。擔心他們受魚刺鯁喉之苦,我從不隨心所欲地擺上魚料理。在魚攤前總是再三詢問這魚的刺有多少,多過詢問是否嫩口或甘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