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思考 | 同理別人有什麼好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為什麼我就要體諒他,我也很不爽阿!



「啪」門一甩,瞬間你我之間的距離,又更遠了...... 蹲在門後的我,默默地流著眼淚,這是青少年時期常常上演的世紀大戰,體諒、理解,這些話總是像是叫我委屈自己,明明雙方都有問題,卻總是要我禮讓,就因為我是小孩,這種上對下不平衡的關係,我始終無法認同。

為什麼總是叫我們理解大人的行為,卻看不到我們受傷的心?為什麼我要同理這個人情緒?

當有人這樣問的時候,我突然也反問了自己,對耶~這樣有什麼好處?在反覆思考下,我得到了一個答案,其實當你能做到同理他人時,也就代表你能意識到你自己的情緒,並且遠離對方的情緒勒索,甚至能奪回主控權。

試想一下,假設當寵物一直叫時候,多半你不會跟牠一起狂叫,因為你知道跟著牠叫,牠也聽不懂,但你可能因此覺得煩躁,此時你會做出兩個決定,轉移注意或是觀察他的需求,如果你選擇轉移注意,有時會成功個一兩次,但多半失敗機率很高,牠可能一下子又開始叫,而如果你選擇觀察牠的情緒行為,並提供真正的需求,一旦需求被滿足,牠便會停止叫聲。

那為什麼我要滿足他的需求?首先當你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因為持續不斷的聲音而感到煩躁),再來就是推測原因,如果你只是覺得他是沒有任何需求的發洩,而你也無法解決問題時,你便會被捲入他的情緒中,但如果你觀察到對方可能是想被關注或是想要人陪,這時候你便可以理解為什麼他會有這樣情緒反應,一旦理解時,你便可以選擇解決方式,那你就能逃離對方暴風圈,所以同理有什麼好處呢?我想表面上看似滿足別人需求,但實質是解決自己的問題,並掌握主控權。

當你能意識自己情緒,才能反過來同理,並遠離情緒勒索。

翻轉思考

1. 同理是為了自己還是別人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lise的沙龍
0會員
5內容數
看似快樂的校園生活, 卻少不了交友及升學壓力, 這是屬於青少年時期的內心煩惱。
Elis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10/21
一段不開心過去,時而結痂、時而流血, 我曾想過這是一個好不了的傷...... 這傷深藏在於心底,卻時不時提醒著我那痛的感覺,當我一不小心觸碰時,我的不安、難過和氣憤常常一擁而上,我常想著為什麼當初受傷的是我,而直到現在飽受折磨也是我...
Thumbnail
2019/10/21
一段不開心過去,時而結痂、時而流血, 我曾想過這是一個好不了的傷...... 這傷深藏在於心底,卻時不時提醒著我那痛的感覺,當我一不小心觸碰時,我的不安、難過和氣憤常常一擁而上,我常想著為什麼當初受傷的是我,而直到現在飽受折磨也是我...
Thumbnail
2019/09/29
走著走著,我們是否忘了當初的自己? 一開始我們帶著初心,只想著分享知識或是記錄生活,當畫面上出現xxx喜歡你的貼文時,我似乎有種喜悅,原來原來在這世界上有個人,我們素未平生,他卻喜歡我的文字、我的圖片。
Thumbnail
2019/09/29
走著走著,我們是否忘了當初的自己? 一開始我們帶著初心,只想著分享知識或是記錄生活,當畫面上出現xxx喜歡你的貼文時,我似乎有種喜悅,原來原來在這世界上有個人,我們素未平生,他卻喜歡我的文字、我的圖片。
Thumbnail
2019/09/20
那時候我只想著如何成為別人喜歡的樣子,忽略了保護自己,也忽略了尊重別人,這社會教導了我們如何與人和諧,卻忘了問我們...這是你喜歡的自己嗎?
Thumbnail
2019/09/20
那時候我只想著如何成為別人喜歡的樣子,忽略了保護自己,也忽略了尊重別人,這社會教導了我們如何與人和諧,卻忘了問我們...這是你喜歡的自己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認知同理」是我知道你為什麼產生情緒,「情緒同理」是我被你的情緒帶著走,過多的情緒同理是內耗,容易演變成情緒勒索,切割兩者的差異讓自己過得更好。
Thumbnail
「認知同理」是我知道你為什麼產生情緒,「情緒同理」是我被你的情緒帶著走,過多的情緒同理是內耗,容易演變成情緒勒索,切割兩者的差異讓自己過得更好。
Thumbnail
同理心是了解他人但不等於接受他人所有。 同理心是讓自己釋懷,但不是用來欺騙自己,自我安慰的手法! 同理心是幫助他人,但不是情勒別人和自己的方式。 當同理心用對了在做人處事上,將會如魚得水。 當用錯了,只會讓自己山窮水盡罷了。 家人對與自己的小孩的行為可是又愛又恨! 而小孩對於家人的行為卻
Thumbnail
同理心是了解他人但不等於接受他人所有。 同理心是讓自己釋懷,但不是用來欺騙自己,自我安慰的手法! 同理心是幫助他人,但不是情勒別人和自己的方式。 當同理心用對了在做人處事上,將會如魚得水。 當用錯了,只會讓自己山窮水盡罷了。 家人對與自己的小孩的行為可是又愛又恨! 而小孩對於家人的行為卻
Thumbnail
這些年有在關注教養書的家長們,絕對不會陌生的一個概念,就是「同理心」。絕大多數的專家建議當孩子在”發作”的時候,先同理他,讓孩子明白我們是理解他的,可以有效讓孩子安定下來。 加上看過有關心理學研究的資料,也顯示先連結孩子的右腦,可以有效讓他情緒穩定,之後再用左腦來說明。而我當然也是有盡量按照這樣的
Thumbnail
這些年有在關注教養書的家長們,絕對不會陌生的一個概念,就是「同理心」。絕大多數的專家建議當孩子在”發作”的時候,先同理他,讓孩子明白我們是理解他的,可以有效讓孩子安定下來。 加上看過有關心理學研究的資料,也顯示先連結孩子的右腦,可以有效讓他情緒穩定,之後再用左腦來說明。而我當然也是有盡量按照這樣的
Thumbnail
點我進行同理心測驗 其實我是想要了解我是否具有同理心,測驗下來是有的。之後再去釐清我自己的行為,這樣做的目的可以幫助更了解自己跟判斷如何在能力所及的狀態下跟外界互動。 建立好的關係的方法之一 同理心,可以幫助我們與他人建立更好的關係,並且在社交互動中發揮積極的作用。同理心可以幫助我們與他人建立更親密
Thumbnail
點我進行同理心測驗 其實我是想要了解我是否具有同理心,測驗下來是有的。之後再去釐清我自己的行為,這樣做的目的可以幫助更了解自己跟判斷如何在能力所及的狀態下跟外界互動。 建立好的關係的方法之一 同理心,可以幫助我們與他人建立更好的關係,並且在社交互動中發揮積極的作用。同理心可以幫助我們與他人建立更親密
Thumbnail
我覺得同理他人其實是一種利己的行為。 有時候我會不小心在同理他人的時候帶著「別人應該要同理回來」的預期,認為「我花了那麼多心思在了解你,你卻一點都不在乎我」,但我覺得不應該是這樣的。
Thumbnail
我覺得同理他人其實是一種利己的行為。 有時候我會不小心在同理他人的時候帶著「別人應該要同理回來」的預期,認為「我花了那麼多心思在了解你,你卻一點都不在乎我」,但我覺得不應該是這樣的。
Thumbnail
同理心就像戰逃間的真空狀態,是行動前的靜止、決策中的覺知,同時也是一種選擇。 「但我因為同理心而感到痛苦。感受到他人的難受所以自己的情緒也很不好。」友人說。我透過對話,整理了從「同理心」切入的不同視角,用更立體的詮釋覺察到那些尚未被同理的地方,並且允許自己也有被關照的需求,就有機會重新選擇人生。
Thumbnail
同理心就像戰逃間的真空狀態,是行動前的靜止、決策中的覺知,同時也是一種選擇。 「但我因為同理心而感到痛苦。感受到他人的難受所以自己的情緒也很不好。」友人說。我透過對話,整理了從「同理心」切入的不同視角,用更立體的詮釋覺察到那些尚未被同理的地方,並且允許自己也有被關照的需求,就有機會重新選擇人生。
Thumbnail
常常我們說著正向教養中很重要「先同理再處理」,當和孩子有了感情的連結後,站在孩子的立場來看這件事,才能贏得一個尊重且和平的態度,進而才會有給予建議或討論方法的下一步。其實這個原則,更適用於各種人際關係的溝通上。
Thumbnail
常常我們說著正向教養中很重要「先同理再處理」,當和孩子有了感情的連結後,站在孩子的立場來看這件事,才能贏得一個尊重且和平的態度,進而才會有給予建議或討論方法的下一步。其實這個原則,更適用於各種人際關係的溝通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